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近年来,浙江省遂昌县委、县政府把握现代旅游发展趋势,立足地处钱塘江、瓯江两江源头,与上海等大城市形成长三角的区位优势和浙江省重点林区、全国绿化先进县和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的资源生态优势,把发展森林生态旅游业作为实施"抓好旅游发展、促进富民强县"战略的重要抓手,抢抓机遇,乘势而上,不断推进生态旅游业的持续快速发展。目前已初步形成以遂昌国家森林公园、九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龙头,南尖岩、飞石岭、神龙谷相辉映,遂昌金矿国家矿山公园、长濂鞍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以保护自然生态为根本前提,着力优化生态空间,着力加强生态建设,着力发展生态经济,实施生态环境保护、绿色产业发展工程,促进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相互协调、生态环境质量与居民生活水平共同提高,把乌溪江流域建成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生态休闲旅游新兴区,为遂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造长三角休闲旅游名城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3.
对循环经济理论进行了简要阐述,以河源连平县大湖镇九里鱼生态旅游度假区发展生态农业旅游的实践,提出了"生态农业链、生态能源链、生态景观链三结合"的生态农业旅游发展新模式。  相似文献   

4.
浅谈遂昌县发展高效生态林业的工作举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了遂昌走出了一条农业生态化、工业清洁化、旅游绿色化的生态发展之路,建设成效比较显著,为创建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探讨了遂昌县高效生态林业的工作举措。  相似文献   

5.
生态农业的实质是农村的全面生态化发展.生态农村发展模式以和谐、可持续为理念,以建设生态文明的农村社会为目标,以生态产业、生态人居、生态环境、生态文化为生态农业建设的主要内容,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下我国农村未来发展的理想模式,是实现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态农业及其产品逐渐成为都市人群的消费选择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出路。但是由于起步较晚,我国在发展生态农业的过程中,也面临各种挑战和问题。为此,本刊记者最近采访了著名生态农业学家、中国农业大学校务处处长吴文良教授。  相似文献   

6.
指出了遂昌发展的基础在于生态环境建设,公益林建设为遂昌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生态保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从组织领导、队伍建设、公益林建设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生态农业观光园的运行和经营现状,探讨了倘甸生态农业旅游资源以及生态开发模式,对倘甸龙骧农业主题公园的发展模式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施与管理策略,以期为实现倘甸龙骧农业主题公园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沼气,让农民有一个增收的聚宝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坞口是浙西南遂昌远近闻名的沼气村。2004年下半年,村里18户移民全部建起了沼气池。这个村的一位妇女给县长算了一笔账:家里养8头猪,年底可以卖到近5000元。以前一个半月要用一瓶液化气,按眼下的价格,一年足可以省下700多元。这是得益于生态家园富民计划。发展沼气生态农业,改善生态与环境,增加农民收入,是循环经济和可待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9.
桂林恭城生态农业旅游用地现状及未来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加凤 《福建林业科技》2007,34(4):189-194,199
生态农业旅游是一种以自然资源为依托,是发展农业经济与保护环境相结合的新兴的旅游项目,是近年来世界旅游业发展的一个新趋势。文章从恭城生态农业旅游的4个主要景区旅游用地现状入手,在对其旅游接待能力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恭城生态农业旅游用地未来供需进行深入分析,最后,对恭城生态农业旅游用地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遂昌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浙江省丽水市遂昌县境内,2002年12月经国家林业局批准而建立的丽水市第一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公园总面积23953.47公顷。是一处以森林生态·休闲·养生为内涵,集旅游观光、户外游乐、专项旅游、食宿接待服务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综合性家森林公园。遂昌国家森林公  相似文献   

11.
文章根据李家峪村生态农业旅游开发的有利条件,提出了“京郊第一生态果园”的构思——生态旅游开发思路、主题定位、旅游产品开发,提出了该区生态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12.
生态农业的实质是农村的全面生态化发展.生态农村发展模式以和谐、可持续为理念,以建设生态文明的农村社会为目标,以生态产业、生态人居、生态环境、生态文化为生态农业建设的主要内容,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下我国农村未来发展的理想模式,是实现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态农业及其产品逐渐成为都市人群的消费选择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出路.但是由于起步较晚,我国在发展生态农业的过程中,也面临各种挑战和问题.为此,本刊记者最近采访了著名生态农业学家、中国农业大学校务处处长吴文良教授.  相似文献   

13.
林业工作站职能作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了林业工作站应结合遂昌经济社会和林业发展的实际,坚持以资源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建设功能齐备的林业生态体系,从实现资源增长、生态良好、产业发达、文化繁荣、林农致富等方面探讨了遂昌县林业工作站的职能作用.  相似文献   

14.
指出了林业工作站应结合遂昌经济社会和林业发展的实际,坚持以资源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建设功能齐备的林业生态体系,从实现资源增长、生态良好、产业发达、文化繁荣、林农致富等方面探讨了遂昌县林业工作站的职能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以洛阳市新安县马家河生态农业观光园为例,对旅游市场、周边生态环境、场地内地形和土壤等进行分析,确定建设生态农业观光园的可行性。因地制宜、结合台地地形优势和当地区域规划要求,将园区规划为一带七区,即邻水观景带,有机水果种植区,彩叶植物观赏区,林下经济区,生态保育区,开心农场,百花区,有机蔬菜种植区,把园区规划建设成集生态、生产、观光、休闲、旅游等为一体的高科技示范园区。  相似文献   

16.
正设计说明湖北易陶然生态农业观光园以绿色、健康、生态为主题,着重把农业、生态和鲜菜瓜果销售、观赏旅游结合起来,利用田园景观、花海、农业生产活动和生态农业经营模式,吸引游客前来观赏、品尝、鲜菜瓜果采摘、垂钓、休闲娱乐等。规划设计依据资源属性、景观特性及现存环境,在考虑保持原有自然地形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结合未来发展和客观需要,通过规划设计主要实现3大功能分区——生态农业区、观光旅游区和现代农业生产科普区。  相似文献   

17.
生态农业旅游概念性规划——以响堂村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响堂村生态农业旅游概念性规划的实例来探讨生态农业旅游的原则和主要内容。生态农业旅游概念性规划,不但要遵循旅游业规划的各种原则,更要考虑到规划区域的自然生态环境、农业生产经营模式、乡土特色文化等,达到生态、农业、旅游文化相结合;还要体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对农业经济效益的促进和提高。  相似文献   

18.
以贵阳市牛场乡为对象,运用GIS、ERDAS、Mapgis等技术手段,采用地理条件、生态环境、空间区位、农业条件、旅游潜力、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等相关指标,构建了生态农业与扶贫旅游融合发展评价模型,对典型喀斯特地区生态农业与扶贫旅游融合发展水平进行了进一步空间融合分析,并对研究区生态农业与扶贫旅游空间融合状况进行合理规划布局提出了可行性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陈娟 《绿色大世界》2013,(4):271-273
引用生态位态势理论和生态位扩充模型,以西双版纳为案例分析点,对西双版纳的游客量生态位和旅游收入生态位以及旅游生态位扩充率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西双版纳旅游目前的发展状况存在明显的旅游生态位扩充现象,为研究旅游地发展情况提供一个新的理论和分析视角。  相似文献   

20.
《技术与市场》2005,(5):28-29
观光农业、生态农业的开发,在于通过产业的交叉渗透,建立起产业间的互动机制,它对创建和谐的农业生态体系、实现观光农业优化调整、减少旅游开发投资的风险、实现旅游跨产业发展等都有积极的作用。生态农业旅游成功地将观光、度假、娱乐、参与等旅游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旅游产品开发形式趋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