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指出了城市公园作为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进行日常休闲娱乐活动的重要场所。通过走访实地进行问卷调查,研究了城市公园的公众使用情况和公园空间满意度情况,为城市公园的建设、管理和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指出了城市公园作为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进行日常休闲娱乐活动的重要场所。通过走访实地进行问卷调查,研究了城市公园的公众使用情况和公园空间满意度情况,为城市公园的建设、管理和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从城市公园绿地系统概念入手,分析了城市公园系统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并对城市公园系统的建设提出了建议:将公园系统作为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增加公园植物群落的多样性;充分发挥公园绿地类型的生态功能;根据地理与文化对公园进行布局等等。  相似文献   

4.
从城市公园绿地系统概念入手,分析了城市公园系统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并对城市公园系统的建设提出了建议:将公园系统作为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增加公园植物群落的多样性;充分发挥公园绿地类型的生态功能;根据地理与文化对公园进行布局等等.  相似文献   

5.
王兴 《广东园林》2007,29(4):15-17
以珠海市香洲区人民公园规划设计为例,初探城市公园的景观塑造,尊重历史和人文特色,突出文化、体育主题,建设具有鲜明特色和主题的公园,提升城市文化品位。  相似文献   

6.
张成杰 《广东园林》2007,29(B09):126-128
随着体验经济的来临,城市公园管理将面临着新的变化。本文综述了体验经济的概况,进一步提出城市公园管理模式——体验循环管理,为公园管理人员提供建设性的管理策略,促进公园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城市公园规划设计,通过文献研究和实地观察等方法,以威海某城市公园为例,提出规划方案,强调城市公园在进行规划设计时,需要基于促进生态恢复、强化雨水循环管理、创造多功能生态休闲空间、构建绿色交通网络以及环境教育与文化价值的传播、景观美化与生态功能结合等目标,从而构建具有多功能性的娱乐休闲空间。研究结果显示,将海绵城市理念融入城市公园规划设计中,可以显著提升公园的环境质量和社会功能,不仅为城市提供了多功能的娱乐休闲空间,还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对于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薛婷  石磊 《国土绿化》2023,(11):66-67
<正>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环境质量的重要性。公园作为城市中的“第二自然”,肩负着改善城市环境、提升生态质量的重要职责。同时,城市公园也是促进人们健康生活、塑造城市美好形象的重要载体。绿化设计是公园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美丽的公园不仅是城市的绿色名片,也是城市文化的展示窗口。做好公园绿化设计,对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市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城市公园绿地是城市绿地系统的组成部分,结合公园绿地建设和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公园绿地引入市场机制下,探讨切实可行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0.
任艳妍 《绿色科技》2014,(8):155-156
指出了公园管理养护是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模式逐步进入市场化运作。以惠州为例,分析了市场化管养机制下开放式公园管理在游憩环境、管理法规、管养力度、管养形式、创新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对策,以期实现对城市公园有效管理,推动城市绿化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1.
指出了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公园建设也逐渐繁荣起来。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不仅要考虑公园中各景观要素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还要考虑到公园的主题、空间、效用等层面是否适宜。从城市公园景观理论、城市设计理论、生态可持续发展理论等理论出发,探索我国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以茶博园的设计为例,研究了其城市公园所具有的典型地方性特征。  相似文献   

12.
浅论城市专类公园发展历程与研究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瑾  黄哲  沈守云 《广东园林》2008,30(3):27-29
21世纪城市间的竞争就是环境的竞争,不同城市造就了不同的文化内涵,面对千城一面的城市,现代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反思将逐步深入。城市专类公园是城市公园绿地的一种类型,不仅具有城市公园绿地减轻污染、改善生态环境,提供休闲游憩场所等方面的作用,更能发挥体现特色,保护资源,延续文脉,传承个’陛的重任。从深入了解城市专类公园发展历程入手,分析了其研究的进展,提出城市专类公园不同方式的分类方法、发展特征和新类型。从而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统一规划布局城市专类公园,充分体现城市的特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姜松  万婧 《山东林业科技》2010,40(4):83-86,73
通过对人的活动,以及日常社会生活对街区公园的要求的分析,探究街区公园设计如何支持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并提出了创造充满活力并富有人情味的街区公园的有效途径。探讨街区公园作为城市公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补充,及实现城市公园对人的精神和体力的恢复功能具有的重要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4.
城市公园作为城市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满足城市居民日常游览、观赏、休憩、娱乐等活动的场所,也是文化传播的载体。本方案首先对设计场地的周边环境、文化背景、居民需求进行分析,运用城市生态学理论规划设计枣庄市紫云湖公园景观。同时论证了城市公园作为城市的"绿肺"的重要性;体现了了城市公园"以人为本,归于自然"的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15.
指出了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大量城市公园、广场新建,人们对生活环境与生活质量的要求也日益提高,使得传统公园的发展面临挑战。阐述了城市传统公园的特征,分析了传统公园改造与更新的必要性,并以南京玄武湖公园及莫愁湖公园为例,从公园功能、界面、景观、配套设施、管理方式等方面对两座公园进行了分析对比并评价,进而归纳总结了传统公园改造与更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城市公园具有社会、经济、生态和健康等多种效益。对城市公园使用潜力进行科学评价,有利于改善城市公共空间服务水平,对居民生活质量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梳理了美国ParkIndex指数开发过程内容和实践,ParkIndex开发主要包括3个过程:ParkIndex原型开发、关键人物访谈和试点测试。最终形成的 ParkIndex 指数模型包含 3 个变量,分别是 0.804 km(0.5 mile)内公园数量、0.804 km(0.5 mile)内公园总面积和0.804 km(0.5 mile)内公园平均质量指数。随后,在纽约布鲁克林某社区进行实践,研究变量改变对ParkIndex值的影响;并对其应用领域与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探讨。为我国开发城市公园使用评价体系提出启示: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成为趋势;建立完善、科学的城市空间数据库;城市公园使用评价指标体系应具有高适应性和有效性;城市公园使用评价需纳入多方意见,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城市公园既要满足人们游憩、休闲、健身等的需求,还要更加注重地域历史文化的融会,注入新的景观元素,提升公园的景观品质,激活公园景观活力,折射时代的光芒。经过6个多月的紧张施工,丹东市志愿军公园改建项目于2020年10月22日,在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作战70周年前正式对公众开放。改建后的丹东市志愿军公园将抗美援朝英雄历史与鸭绿江畔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展现英雄城市丹东地域特色,承载不畏强暴、浴血奋战、保家卫国的时代记忆,对于弘扬时代精神,焕发公园活力,激励后人,传承地域文化具有深远的意义,是城市公园重塑的例证。  相似文献   

18.
城市公园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休闲游憩的场所,是城市的重要公共空间,是城市绿地的主要类型之一.城市公园植物景观的研究对于城市空间的美化和人居环境的改善具有尤为重要的作用.本文使用层次分析法通过3个准则层因素和16个评价因子对玛纳斯葡萄酒公园的植物景观进行分析评价,发现玛纳斯葡萄酒公园植物群落景观虽然在欣赏层面处于较高水平,但...  相似文献   

19.
鸟类作为城市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的指示物种,对提升城市人类福祉至关重要。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导致鸟类栖息地遭到破坏和鸟类数量的减少,甚至威胁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城市公园已然成为城市鸟类最后的庇护所。因此,开展城市公园植物群落对鸟类多样性影响的研究,是当前保护生物多样性研究的重点问题。本研究从植被斑块面积、植物群落类型、植物群落组成、植物群落结构及植被盖度五个方面综述了公园植物群落对鸟类多样性的影响,以期为未来开展公园植物群落对鸟类多样性影响的研究提供参考,并为未来城市建设基于引鸟和护鸟的公园植被建设提供具体措施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快速的城市化发展增强了城市的活力,但是剧增的人口与有限的城市绿地之间的矛盾日渐突出,空气质量严重下降。通过对郑州市不同面积、地段和建成期的绿荫公园、文化公园、文博公园、紫荆山公园等的调查,归纳影响公园绿地游憩环境承载力的因素,并建立测算模型。从设计角度对城市公园绿地在决策、设计实施和管理阶段的游憩环境承载力的影响因子进行分析和探索,为城市公园绿地游憩环境承载力的科学衡量和在城市生态建设、旧城区公园绿地优化利用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