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每年农历的十二月俗称腊月,因此十二月初八也叫"腊八"。在这一天喝腊八粥是全国各地老百姓最传统,也是最讲究的习俗,是不能遗忘的中国传统节日。在腊八这一天,喝上一碗香甜可口的腊八粥,预示着来年的日子平平安安、红红火火。  相似文献   

2.
农历十二月,老人们习惯称为腊月。据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下令将每年十二月改称为腊月。而腊这一词到汉代才正式出现。之所以把农历十二月称为腊月,《祀记》上面解释:蜡者,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腊与蜡相似,祭祀祖先称为腊,  相似文献   

3.
年糕年糕     
进入腊月,家家户户都张罗着过年了.过去富家大张旗鼓些,杀猪宰羊、写春联、贴门神,小孩子家家则忙着催促大人炒花生、打饴糖、买甘蔗;当然还要做新衣买新帽,那最刺激最热闹的炮仗更是必不可少的.穷家捉襟见肘些,杀不起猪的买半个猪头或一副猪肠,置不起新衣新帽的,做母亲的就洗洗涮涮、缝缝补补,怎么也要把孩子弄得干净体面点.  相似文献   

4.
年糕年糕     
进入腊月,家家户户都张罗着过年了。过去富家大张旗鼓些,杀猪宰羊、写春联、贴门神,小孩子家家则忙着催促大人炒花生、打饴糖、买甘蔗;当然还要做新衣买新帽,那最刺激最热闹的炮仗更是必不可少的。穷家捉襟见肘些,杀不起猪的买半个猪头或一副猪肠,置不起新衣新帽的,做母亲的就洗洗涮涮、缝缝补补,怎么也要把孩子弄得干净体面点。  相似文献   

5.
"谁家烟囱先冒烟,谁家高梁先红尖,谁家土地耪得勤,谁家粮食打满囤。"又逢腊八节,我想起这句俗语,想起儿时妈妈煮腊八粥、送粥的情景。妈妈相信,腊八早早起来,让炊烟袅袅,来年一定会粮仓满满。所以每年的腊八前一天的晚上,妈妈就开始忙碌起来。洗米、泡果、剥皮、去核、精拣,然后在半夜时分开始煮,先将大麦米、白云豆、赤豆、绿豆煮成半熟,然后放进稻米、小米、黄米,再用文火熬,一直煮到第二天的清晨,腊八粥才算熬好了。而这一夜妈妈几乎不怎么睡,隔一会儿就要起来用足有二尺长的大  相似文献   

6.
自古至今,我国民间一直沿袭着春节前"扫尘"的习俗,叫做"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据《吕氏春秋》记载,中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在扫尘过程中,家中经常会有一些  相似文献   

7.
回家过大年     
过年,又被我国百姓称为"过大年".可见,在民间百姓生活中,农历新年是一年中最重大的节日.俗话说:小孩盼过年,大人盼插田.在孩童时代,我对过年充满着兴奋和惊喜,每到过年,有新衣服穿、有好戏看、有糖果吃、还有压岁钱,"初一崽,初二郎,初三初四拜街坊",那种热闹和喜庆的过年气氛令人难以忘怀. 当我们背上行囊、告别父母、远离故乡,开始自己的人生旅程时,家庭和亲人被时间和空间隔离了,成了我们生活中的一个坐标点,回家成了闲暇时的思绪,成了驻足时的顾盼.当父亲的叮咛、母亲的唠叨、亲友的祝福在电话的另一端反复响起时,回家除了是一份渴望,也不知不觉成为了一项必须完成的使命.  相似文献   

8.
艰难的起步 在山东省东平县腊山林场有一位手拄拐杖的年轻人,不停地在山路上艰难地攀登着,他就是被人们称为腊山铁人的侯庆道。正是这位侯庆道,凭着“宁肯累死,也不后退”的顽强拼搏精神,带领全场职工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把一个濒临倒闭的国有林场,奇迹般地建成了全国闻名的旅游胜地,成为“全国森林公园十大标兵”之一。 今日,腊山以她独有的秀丽吸引着众多游客。可是七年前腊山还处在十分艰难的境地,因交不上电费,林场断电达两年之久。那时,林场职工看山发愁,望湖兴叹。1993年春节刚过,县委、县政府决定改选林场的领导班子,民主选举场长。在召开选举大会  相似文献   

9.
日子是我们用来一天一天过的,我们一天接着一天地过了365个日子之后,便积攒成了一个“年”。然而,这个年也是365个日子里的其中一天,我们也是要度过的,所以叫“过年”。有所不同的是,其他平常的日子是把乡愁不断地积攒起来,过年则是把乡愁集中释放出去。  相似文献   

10.
<正>从野外归来,带回一枝腊梅,插于案上的净瓶中,立即暗香浮动,满屋温馨。"腊梅"别称"腊木"、"香梅"、"黄梅"等,腊梅正确的读写应是蜡梅,是因为它的花型若梅,色黄如玉,表面似有一层蜡质。明朝的《花疏》中就记写:"蜡梅是寒花,绝品,人以腊月开,故以腊名,非也,为色正似黄蜡耳。"  相似文献   

11.
正年集,一年中最热闹的集市,历经数千年不衰。在喧嚣的城里,你永远体会不到过年的真正滋味。透过城市奢华缤纷的橱窗,行色匆匆的人们不断地变换着颜色,从衣装到头发,日子隐没在时间的流动里,好像没有什么变化似的。而在静谧的乡间,岁月的车轮刚辗过腊月,过年的喜庆便氤氲在村村寨寨的上空。一年的农事这个时候  相似文献   

12.
鹤姑娘     
我听说过一个关于爱护鸟的故事,确切地说,应该算是一则寓言,它的情节娓娓动听,优美感人。 在海边的一座城市里,有位老人当了一辈子渔夫,他的妻子原先在一家日本餐馆干活。但现在因为他们太老了,干不了重活,他们很穷。这对老夫妇就住在一幢公寓大楼地下室的一个小小的套间里,老人替其他公寓套间修理坏了的东西,老太太为公寓大楼里的人遛狗。他们虽然很穷,但还能勉强度日。一天上午,老人早早地把活干完,就决定去公园里度过当天的其余时间。他在公园选中了一张阳光下的长凳,坐在长凳上,可以看到公园的湖。他喜欢看鸭子游水,有些孩子在水边开玩具船,偶尔有条鱼跳出湖面,这情景使他回想起自己当渔夫的日子……  相似文献   

13.
腊味是中国民间喜爱的传统食品之一,也是人们相互馈赠的佳品,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相传在上古夏朝时,人们于农历十二月合祭众神叫做腊,因而十二月叫腊月。腊肉,就是在冬天将肉类以盐渍经风干或熏干制成而得名。  相似文献   

14.
话说年俗     
祭灶在中国起源最早。传说灶王爷通晓每家每户的是非善恶,每到年底就要向玉皇大帝汇报,藉以惩恶奖善。老百姓在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这天都要买灶糖,腊肉和香烛欢送灶王爷,求他“上天言好”,所以,孔子有“宁媚子灶”一说。不过,祭灶的日子随地区而有不同。扫年送走灶王爷后,还要挑一个好日子来做大扫除,俗称“扫年”。扫年的风俗也有悠久的历史。守旧的家庭每年还要事先挑选一个吉日来进行。扫除积年的尘埃,干干净净迎新年。年市赶办年货,是过年要务之一。人们在腊月到来就开始去集市置办年货。采买项目不胜枚举,从吃、穿、用的日常用品,到过年…  相似文献   

15.
挤在腊月     
正腊月到了,寒风还在吹,雪花还在飘,这是春节前最后的寒冷,这是一年中最后的时节。尽管天气是寒冷的,但人心却是温暖的,趁此良机,我们不如再挤一挤,挤出腊月特有的热闹和红火。挤是腊月的关键词,也是腊月最显著的特点。腊月里,人人有颗驿动的心,不管是回家团聚的,还是外出走亲访友的,抑或是坚守工作岗位的,每个人心中都充满春节来临前的激动难安,每个人都把自己调到激情难抑的模式。看城市,看乡村,看路上,似乎处处都在挤,每个人都在挤,  相似文献   

16.
<正>歌鸲,就是在以鸟类丰富著称的西南山地的野外,人们也难得一见,但在紧靠西南山地的繁华都市——成都市中心,却发现8种歌鸲。成都市区有8种歌鸲歌鸲,取自谐音"歌曲",是一类把鸣声和体型结合在一起命名的鹟亚科鸟类。古文中提到过"歌者善唱,鸲",根据汉语释义为鸟类的一属,体小,尾巴长,嘴短而尖,羽毛美丽。而中国古代把"鸲"定义为一类广泛的鸟类,八哥、鸺鹠在不同的书作  相似文献   

17.
我国历来把过春节看作是过年,但世界上大部分老外所说的过年,都是指过“元旦”。那么外国人如何过年呢? 柬埔寨在新年期间,人们都身着节日盛装,成群结队地来到寺院朝拜,各寺院都挂起佛教的五色旗帜和白色的鳄鱼像旗帜。人们在长老的指点下在寺院周围筑起5~7个沙丘,预示来年五谷丰登。 印度人和巴基斯坦人在元旦这天最主要的活动是拜年。但见面时要将红粉抹在亲友的前额上,以表示新年祝贺,吉祥如意。 古巴新年之夜男女老少尽情地歌舞玩耍。但按当地的习惯,每人必须准备一碗清水,清晨每人把各自的一碗水泼到室外,以示去旧迎新…  相似文献   

18.
年越过越没味儿了,有这样想法的人越来越多.说起为什么年过得没味,主要还是传统民俗的逐步缺失.在中国过年有"过大年"和"过小年"之分,也就是从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的半个月里都是过年,这期间人们会安排各种活动庆祝.除夕和正月初一过大年,传统上是以家庭为单位欢度;正月十五则不同,讲究的是走出家门普天同乐,以"闹"(欢乐热闹)为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9.
烟火年味浓     
正母亲打来电话,说要等我回家才杀年猪。我抬起头,看了看墙上的挂历,已经进入腊月。久居城市,对时令节气越发无感。腊月悄无声息地溜进城市,在车水马龙中来往匆匆,我却丝毫没有察觉。但是在乡村,腊月就像一位贵妇,款步行走着。此时,乡亲们早早放下农活,在家中恭候。我这个离乡多年的游子,对故乡的草木农舍、俚语习俗,只剩下儿时的零星记忆。  相似文献   

20.
看杏花,不能太早,上次去乡下婆家,很想看看杏花的模样, 却看到路旁、墙隅、院前、水边、山 坡的杏树还在含苞蓄朵.难怪南宋刘 过说了"二月杏花犹未放,"看来, 我想"更把杏花头上插"只能等待下 回了. 总埋怨小区的绿化带,看尽桃花、 樱花,就是不见杏花一朵.难道是园 林艺工忌讳"一枝红杏出墙来",怕"红 杏出墙"的故事在小区上演而有意回 避?其实,把杏花扯上暖昧的,是杨 贵妃,38岁的杨美人香消玉散在马 嵬坡下,等唐玄宗派人去找时,已经 隔年了,不见美人玉骨,唯有杏花妖 娆.自此,杨美人就顶上了"杏花花神" 之头衔,杏花也就染上了暖昧之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