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为科学防控枣果真菌病害提供用药指导,采用生长速率法,研究了生产上7种常用化学杀菌剂扑海因、世高、多菌灵、代森锰锌、百菌清、甲基托布津和多抗霉素对枣果3种主要致病真菌链格孢菌、实腐茎点霉和七叶树壳梭孢的室内毒力作用。结果表明:链格孢茵对扑海因极其敏感,其次为世高;实腐茎点霉对多菌灵和扑海因极其敏感,其次为多氧霉素(其半数致死量为0.01μg/mL);七叶树壳梭孢对多菌灵、甲基托布津和多抗霉素敏感。  相似文献   

2.
[目的]筛选对烟草赤星病防治效果较好的化学药剂用于农药的交替轮换使用,为减轻烟草赤星病菌的抗药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比较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灰核宁可湿性粉剂、3%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75%扑海因可湿性粉剂、45%咪鲜胺水乳剂7种化学药剂对烟草赤星病的防治效果。[结果]同一化学药剂的不同浓度对烟草赤星病的防治效果不同,第2次施药后10 d调查,代森锰锌以600倍稀释液的防治效果最好,其相对防效为60.7%,菌核净、灰核宁和多抗霉素均以500倍稀释液的防治效果最好,其相对防效分别为69.8%、66.9%和64.1%,甲基托布津和扑海因均以800倍稀释液的防治效果最好,其相对防效分别为65.8%和63.6%,咪鲜胺以400倍稀释液的防治效果最好,其相对防效为61.9%。不同药剂在其最佳处理浓度下对烟草赤星病的防治效果不同,其中以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500倍稀释液对烟草赤星病的防治效果最好,第1、2次施药后10 d的防治效果分别为63.8%和69.8%,其次为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稀释液,第1、2次施药后10 d的防治效果分别为62.1%和65.8%,均显著高于其他药剂。[结论]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和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的防治效果明显,可用于生产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枣黑腐病药剂防治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室内用生长率测定法,进行了50%毒菌威可湿性粉剂等11种药剂对枣黑腐病菌的毒力测定和联合作用测定并调查了田间防效,结果表明:50%毒菌威wp、70%代森锰锌wp、1.5%多氧霉素、70%代在锰锌和50%退菌特wp、70%代森锰锌wp和50%扑海因wp混配,抑菌率最高。70%百菌清wp、50%甲基托布津wp和70%DTM抑菌效果差。毒菌威田间防治效果达73%-90.5%,高于常规药剂胶悬铜和波尔多液等。  相似文献   

4.
尹立红  刘桂英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4):7522-7522
筛选出低毒、低残留、高防效的杀菌剂,以替代低效杀菌剂或与长期使用的杀菌剂轮换使用。选择了大生M-45、扑海因与代森锰锌对大棚番茄病害做了防效对比试验。3种杀菌剂在防治番茄晚疫病和叶霉病的效果方面,大生M-45>扑海因>代森锰锌;在防治番茄灰霉病和早疫病方面扑海因>大生M-45>代森锰锌;代森锰锌对番茄灰霉病和晚疫病的防效低,分别为22.1%和51.8%,对番茄叶霉病和早疫病的防效较高,分别为81.5%和75.8%。大生M-45和扑海因在防治番茄灰霉病和晚疫病时,可用来替代代森锰锌;代森锰锌在防治番茄叶霉病和早疫病时,虽防效低于大生M-45和扑海因,但由于价格便宜,又有较高的防效,故在防治番茄叶霉病和早疫病时可选择大生M-45或扑海因与代森锰锌轮换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筛选可与枯草芽孢杆菌Yz菌株联用的化学药剂及复配比例,以提高枯草芽孢杆菌Yz菌株对棉花立枯病的防治效果。[方法]采用稀释平板计数法,测定Yz菌株发酵原粉中活菌数,比较不同化学药剂与Yz菌的生物相容性;采用盆栽试验,测定复配种衣剂对棉花立枯病的防效以及对棉花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结果]甲基托布津、扑海因、百菌清、多菌灵对Yz菌芽孢活性具有保护作用,活芽孢下降率分别为39.70%、39.99%、46.33%、50.42%,显著低于对照;多抗霉素和代森锰锌对Yz菌芽孢活性无影响,活芽孢下降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可用来与Yz丸化种衣剂进行复配。盆栽试验表明,Yz丸化种衣剂与代森锰锌、多菌灵、甲基托布津复配后,棉花种子发芽率较高,为85.00%~94.98%,对棉花立枯病的防效也提高,为63.99%~71.37%。其中,甲基托布津以0.3%和0.5%的比例与Yz丸化种衣剂混配效果最好,防效分别为74.42%、76.58%。[结论]甲基托布津与Yz丸化种衣剂复配效果较好,以0.3%比例复配最佳。  相似文献   

6.
9种药剂对玉米小斑病菌的室内抑菌试验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为了筛选有效控制玉米小斑病的药剂,在实验室内用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观测杀菌剂扑海因、百菌清、速克灵、烯唑醇、新万生、多菌灵、腈菌净、春雷霉素、甲基托布津对玉米小斑病菌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扑海因、百菌清、速克灵对玉米小斑病菌的菌落生长有强的抑制作用,新万生、腈菌净对玉米小斑病菌的孢子萌发有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不同杀菌剂对玉米弯孢叶斑病菌的抑菌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实验室内,用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观测杀菌剂扑海因、百菌清、速克灵、烯唑醇、新万生、多菌灵、腈菌净、春雷霉素、甲基托布津对新月弯孢菌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扑海因和新万生对新月弯孢菌的菌落生长和孢子萌发均有强的抑制作用,速克灵次之。  相似文献   

8.
采用9种药剂防治烤烟棒孢霉叶斑病的盆钵烟株及田间小区药效试验,结果表明:代森锰锌对烤烟棒孢霉叶斑病的防治效果较好,防效的校正值(下同)达83.8%,在喷药后经历连续雨天的情况下,病指迅速下降并保持较为平稳的低病指,是可用于大田生产的农药;多菌灵的防效虽然较好,达84.3%,但其含有硫磺粉,不宜在烤烟采烤期使用;扑菌特与百菌清的防效分别为81.6%和68.5%;甲基托布津的防效较差,仅为31.2%.代森锰锌可作为烤烟大田发生棒孢霉叶斑病的防治药剂.  相似文献   

9.
为有效控制烟草赤星病为害,降低烤后烟叶化学农药菌核净残留,通过大田试验对比生物制剂木霉菌、芽孢杆菌、多抗霉素与化学农药菌核净对赤星病的防效差异。结果表明,木霉菌对赤星病没有防效,芽孢杆菌平均防效16.97%,多抗霉素平均防效26.43%,均无法达到菌核净56.8%的平均防效水平。多抗霉素和菌核净配施防治赤星病,组合防效优于单独使用菌核净或多抗霉素,以各自推荐浓度最佳体积配比为1∶1,防效达76.91%,可实现菌核净施用量减半,对降低赤星病为害,提高烟叶产量、产值及中上等烟比例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黄肇尧 《中国农资》1997,(5):17-17,20
利用多抗霉素防治番茄早疫病,晚疫病,灰霉病效果表明:1.5%多抗霉素300倍液防治这三种病害防效分别为91.6%,90%和88.6%,防效优于百菌清和多菌灵。  相似文献   

11.
核盘菌对几种杀菌剂的敏感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选择防治菌核病的有效药剂,采用FAO推荐的菌落直径法研究了常用杀菌剂对核盘菌敏感性的差异。结果表明:山西五寨菌株WZ2对腐霉利、多菌灵、菌核净、福美双、乙霉威、乙烯菌核利高度敏感(EC50在0.117 0~4.965 4μg.mL-1之间);对异菌脲中度敏感(EC50为5.069 0μg.mL-1);对代森锰锌和百菌清最不敏感(EC50为20.760 0,32.107 6μg.mL-1)。内蒙古菌株NM15和NM17均对腐霉利、多菌灵、菌核净、福美双、乙烯菌核利高度敏感(EC50在0.064 0~3.059 0μg.mL-1);对乙霉威、异菌脲中度敏感(EC50为7.330 7~13.823 4μg.mL-1之间);对代森锰锌最不敏感(EC50分别为37.645 3,42.303 0μg.mL-1)。另外,菌株NM15对百菌清高度敏感(EC50为2.104 8μg.mL-1),而NM17则对百菌清中度敏感(EC50为11.777 9μg.mL-1)。并且这三个菌株对腐霉利、百菌清的敏感性差异较大,而对其他药剂的敏感性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12.
为了选择可与盾壳霉相结合共同防治菌核病的有效化学药剂,采用菌落直径法比较了9种常用杀菌剂对盾壳霉和核盘菌的毒力差异。结果表明,盾壳霉对多菌灵、菌核净、腐霉利和百菌清高度敏感,平均EC50为0.11~3.04 mg.kg-1;对异菌脲、乙烯菌核利和乙霉威中度敏感,平均EC50为11.83~14.17 mg.kg-1;对代森锰锌和福美双敏感性最低,平均EC50为49.88~53.39 mg.kg-1。核盘菌对多菌灵、菌核净、乙烯菌核利、福美双和腐霉利高度敏感,平均EC50为0.08~2.07 mg.kg-1;对乙霉威、异菌脲和百菌清中度敏感,平均EC50为6.66~15.33mg.kg-1;而对代森锰锌最不敏感,平均EC50为33.57 mg.kg-1。福美双和乙烯菌核利对盾壳霉和核盘菌的选择性指数较大,分别为32.28和12.71,比较适合与盾壳霉搭配共同控制菌核病。  相似文献   

13.
通过先接种后施药的方法,在海棠苗和富士苹果幼树上测试了11种杀菌剂对苹果褐斑病的治疗效果.结果表明:爱可、敌力脱、福星和使百克2号4种杀菌剂对苹果褐斑病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世高、宝丽安、全福和高扑对苹果褐斑病有一定治疗效果,但不显著;凯润、百泰和多菌灵对苹果褐斑病无任何治疗效果.有效施药时期的试验结果表明:爱可、敌力脱、福星和使百克2号4种杀菌剂在病斑显症前使用,能有效抑制病斑产生,且用药时间越早治疗效果越好.4种药剂在病菌侵染后第3天施用,平均防效达96%,第5天施用,平均防效达77%;4种药剂在病斑显症初期施用,能有效抑制病斑扩展和产孢;在病斑产孢初期施用,能有效抑制病斑产孢.据此结果,田间治疗苹果褐斑病的有效施药时期为病原菌侵染后的1周之内.  相似文献   

14.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药剂防治持效期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田间先施药后接种的方法,测定了4种杀菌剂对玉米弯孢菌叶斑病菌防治持效期的研究。结果表明:代森锰锌的持效期较长,可达10 d以上,施药后15 d,保护作用效果仍在48%以上;甲基托布津、百可得和百菌清3种药剂的持效期较短,可维持7 d。  相似文献   

15.
百合灰霉病高效杀菌剂的筛选和联合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室内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抑制法测定了6种杀菌剂对百合灰霉病菌的毒力。结果表明:1)异菌脲,百菌清,多菌灵,苯霜灵,已唑醇,腈菌唑6种原药对百合灰霉病菌的EC50值分别为130.7528、1.2479、3.9247、34.524 0、7.9625和10.1775 mg/L。其中,百菌清的毒力最高,其EC50为1.2479 mg/L,多菌灵次之,其EC50为3.924 7 mg/L,异菌脲的毒力最低,其EC50为130.7528 mg/L。2)不同配比的的腈菌唑和异菌脲混剂均对百合灰霉病菌有抑菌活力,但不同配比,对百合灰霉病菌的抑制率不同,当m(腈菌唑)与m(异菌脲)的配比为2∶8时,菌丝的菌落直径最小,抑菌效果最佳,为最佳配比。3)测定异菌脲和腈菌唑混剂对百合灰霉病菌的毒力回归,并计算EC50,以异菌脲为标准杀菌剂,计算各复配剂的共毒系数,m(异菌脲)和m(腈菌唑)以2∶8的配比混配,其共毒系数为130大于100,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6.
选取5种药剂,对病害流行后大蒜叶枯病的田间防治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大蒜叶枯病发病流行后施药,百菌清、阿米西达、代森联、甲基硫菌灵和扑海因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2.16%、71.14%、61.80%、37.04%和7.42%。  相似文献   

17.
菜豆炭疽病药剂防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室内接种试验表明,多菌灵和百菌清的混合液具有较好的抗冲刷能力;接种2d后喷洒该混合液,对菜豆炭疽病的防治效果明显下降,证明该混合液主要为保护作用;适宜使用浓度为600~1000倍稀释法.田间试验表明,药剂拌种结合田间喷药对苗期病子叶率和子叶病情的防效分别为42.0%和54.3%,而对初生叶病株中的防效为100%,前期收获豆荚的防效为100%,后期的防效为79.3%~84.7%.药剂防治对总产没有明显增加,但2级以下豆荚和健荚比对照分别增加20.00%和55.00%.  相似文献   

18.
橡胶树棒孢霉落叶斑病菌的室内药剂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出适合大田防治橡胶树棒孢霉落叶斑病的高防效低成本的药剂,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对14种药剂进行室内筛选。结果表明:50%多菌灵WP(可湿性粉剂)和25%惠博EC(乳油)的半致死浓度EC50最小,抑菌效果最好;22.7%博青、75%百菌清和50%硫磺胶悬剂的EC50最大,抑菌效果最差;通过对药剂抑制效果和使用成本的分析,建议在生产上可使用50%多菌灵WP、70%甲基脱布津WP、25%斯高EC、50%福美双WP、18%保治达EC和80%大生M-45WP。  相似文献   

19.
苏建坤  陆玉荣  朱锦磊  朱兆顺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6):7158-7158,7160
[目的]评价7种杀菌剂对设施黄瓜霜霉病的药效,为其生产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7种杀菌剂对江苏里下河地区设施黄瓜霜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7种杀菌剂对黄瓜霜霉病均有一定防治效果,其中72%霜脲.锰锌和36%霜脲.百菌清防效最高且持效期长,药后5 d防效分别为90.03%和92.07%,药后10 d防效分别为75.31%和77.63%;其次为恶霜.锰锌和丙森锌。[结论]生产应用中可首选霜脲.锰锌和霜脲.百菌清,同时注意与恶霜.锰锌、百菌清、丙森锌、代森锰锌和甲霜灵等药剂交替轮换使用,以防抗药性产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