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动物免疫接种是通过给健康动物接种某种抗原物质,激发动物机体产生特异性抵抗力,使易感动物转化为不易感染的一种手段。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集中免疫接种是预防和控制动物传染病的有效措施,尤其对重大动物疫病的免疫有关键作用,如每年进行的口蹄疫、禽流感、猪瘟等的集中预防接种。在集中接种时重视以下几个方面问题,可以有效避免免疫失败。  相似文献   

2.
1根据本场实际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免疫接种的效果与母源抗体水平有着很大的关系。种鸡开产前,有些疫苗,特别是油苗都做了接种,其自身的某些抗体会传递给下一代,雏鸡体内的母源抗体与疫苗发生中和,鸡体不能产生抵抗力导致免疫失败。每一种传染病都有相对应的适宜免疫时间段,提前免疫可能造成免疫效果差或有病原侵入没有保护力,推迟免疫时可能会在免疫接种前就已发病。免疫计划必须根据本地区或本场疫病流行的情况及规律,病史,鸡的品种、用途、日龄、母源抗体水平和饲养管理条件以及疫苗的种类、性质等方面因素制定出合理、科学的免…  相似文献   

3.
曹可伦 《畜禽业》2012,(6):13-14
<正>免疫接种是目前养殖场控制和预防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在生产实践中,因种种原因造成的免疫失败时有发生。免疫失败表现为:某种疫苗免疫过的动物在免疫保护期内又发生该疫病;动物接种后虽不发生相应的疾病,但动物机体抵抗力降低,使其发生混  相似文献   

4.
章红兵 《畜禽业》2001,(3):28-29
免疫接种是预防和控制畜禽传染病的一项极为重要的措施。但常发现尽管已进行了免疫接种,猪群仍然发病的情况,给养殖业带来一定的危害。笔者对二十余个规模猪场进行免疫失败因素的调查、分析,影响规模猪场免疫失败的因素既有疫苗质量因素,又有猪群机体抵抗力的因素,也有不少是由于防疫人员操作不当而引起。本文对各种因素加以总结并提出一些防止免疫失败的措施,供各地规模猪场参考。  相似文献   

5.
免疫接种是目前控制鸡传染病最常用的方法.不少养鸡户虽重视防疫,但因缺乏技术和条件,或存在不科学的认识,或有绕幸心理,违规操作,结果导致免疫失败,损失严重.导致免疫接种失败的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6.
范翠萍 《畜禽业》2016,(4):12-13
正当前,产蛋鸡发病种类较多,疫苗接种是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方法之一,但是免疫接种能否获得成功,不但取决于接种时疫苗的质量、接种方法、免疫程序,还决定于接种时机体的健康状况即机体的免疫应答能力这一重要的内部因素。接种疫苗后的机体产生免疫应答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生物学过  相似文献   

7.
吴忆春  苗立中 《畜禽业》2006,(11):44-45
免疫接种是预防和控制畜禽传染病的主要技术措施,畜禽免疫失败就是畜禽虽然已接种了某种疫苗,但在规定的免疫期内仍发生这种传染病或抗体监测时达不到应有的抗体水平。引起免疫失败的原因有很多,现简要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8.
《畜禽业》2015,(7)
免疫是控制畜禽传染病的有效手段,几乎所有畜禽群都需进行免疫接种。但是在生产实践中和门诊上经常遇到有些畜禽群经免疫接种后却不能抵御相应疫病的流行,造成免疫失败,给畜牧业生产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和经验,从病原、疫苗、免疫抑制、免疫程序、饲养管理、疫苗接种几个方面对造成免疫失败原因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陈定宏 《畜禽业》2008,(3):48-49
<正>养猪户每年都需要1~2次或更多次地对猪进行免疫接种,但猪依旧发生免疫过的传染病,造成的损失极大。这与不重视免疫接种的注意事项有极大关系。猪的免疫接种是给猪接种生物制品,使猪群产生特异性抵抗力,由易感动物转化为不易感动物的一种手  相似文献   

10.
徐英  杨智  张凌燕 《畜禽业》2011,(11):32-33
<正>免疫接种是给猪群接种疫苗或免疫血清,使机体自身产生或被动获得对某一病原微生物特异性免疫的一种手段。通过免疫接种,猪群产生或获得的特异性抵抗力,能预防疫病的发生,保护人畜健康,促进猪业生产健康发展。免疫接种按接种时机不  相似文献   

11.
<正>免疫接种是激发动物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作用,使易感动物转化为非易感动物的重要手段,是预防动物传染病的重要环节,也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措施。实践证明,在一些重要传染病的控制的扑灭过程  相似文献   

12.
吴忆春  苗立中 《畜禽业》2006,(22):44-45
免疫接种是预防和控制畜禽传染病的主要技术措施,畜禽免疫失败就是畜禽虽然已接种了某种疫苗,但在规定的免疫期内仍发生这种传染病或抗体监测时达不到应有的抗体水平。引起免疫失败的原因有很多,现简要归纳如下:1母源抗体影响母源抗体水平较高时会抑制疫苗的免疫反应,使雏鸡或仔猪首免失败。目前认为,鸡新城疫、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鸡马立克氏病、猪瘟等疫苗的接种都会因为母源抗体而影响其免疫效果。2疫苗因素2.1选用疫苗不当较常见的是使用的毒型与本地流行的毒型不一致,达不到免疫的目的。如传染性法氏囊病疫区,用弱毒力的疫苗给7日龄以内…  相似文献   

13.
正畜禽免疫就是给动物接种疫苗或免疫血清,使动物机体自动产生或被动获得对抗特定病原微生物特异性抵抗力。免疫技术的熟练与否直接关系到疫病防控的成败。熟练掌握免疫技术,要以下方面着手。1免疫接种准备1.1制定免疫接种计划要根据当地动物传染病流行情况和特点,结合本场的疫病发生情况、疫病监测、免疫抗体监测情况等方面制定免疫接种计划,包括接种动物、疫苗种类、免疫的途径和方法、免疫日期、  相似文献   

14.
<正>优良品种、饲料营养、环境控制和综合防疫体系是构成鸡群饲养管理的四大体系,除了优良的品种、合理的营养、科学的环境控制措施外,鸡群健康保障的重要措施就是综合防疫体系。在综合防疫体系中鸡群的免疫接种是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方法之一,免疫接种能否获得成功,不但取决于接种时疫苗的质量、接种操作流程和免疫程序等外部条件,还取决于鸡群的健康  相似文献   

15.
《畜禽业》2015,(10)
<正>免疫接种是鸡预防传染病发生的重要手段。但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免疫失败的现象经常发生,给许多养鸡户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笔者认为对鸡只进行可靠的免疫接种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才能确保免疫成功,减少鸡病的发生。1免疫程序的制定要根据种鸡的免疫状况以及本地疾病的流行情况,结合本场的具体情  相似文献   

16.
导致猪免疫失败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木子 《畜禽业》2004,(2):14-16
免疫接种是预防传染病特别是烈性传染病的重要措施之一,但实践中,猪群在经过的免疫接种之后,往往还会继续发病。概括而言.导致猪免疫失败的因素包括:疫苗、免疫程序、营养、生理状况、药物与毒素、饲养管理与环境等六种因素,以下分开论述。  相似文献   

17.
刘焕忠 《畜禽业》2002,(8):X043-X043
家畜的免疫接种就是用人工的方法把有效的生物制剂(疫苗、菌苗、类毒素、抗血清等)引入家畜体内,从而激发家畜机体产生特异性抵抗力,避免疾病的发生及流行.可以说疫苗的广泛应用已大大减少了畜牧业的风险.然而生产实践告诉我们:畜群虽已接种疫苗但不等于获得了免疫.  相似文献   

18.
动物疫苗免疫接种是预防和控制动物疫病的主要手段,但在生产实践中免疫失败现象极为普遍,其原因有疫苗、免疫技术和动物本身等几方面的。对动物疫苗种类介绍和动物免疫失败原因详细分析,提出了科学合理地选用疫苗、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规范操作与采用正确的操作方法等防止对策,以期为动物成功免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免疫是预防鸡发生传染病的主要手段。近年来国内对鸡的各种疾病进行了预防接种,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免疫后发病的现象也时有发生,给养鸡户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并因此而引发多起民事纠纷。免疫失败的因素主要有疫苗因素、接种因素、母源抗体因素、应激因素、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影响因素、药物因素等多种因素,养鸡户在免疫时应当注意,合理防疫,提高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20.
王兆云  邱洪 《畜禽业》2006,(24):42-43
鸡马立克氏病是由疮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淋巴细胞增生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本病一般发生于2~5月龄,发病率约5%~10%,严重时达30%~40%,甚至达60%以上。180~200日龄产蛋鸡仍有发生,有的零星出现,严重的全群发病。采用疫苗免疫接种可以控制或减少MD的发生,但不幸的是免疫保护并非完全有效,免疫失败的情况时有发生。本病发病特点主要是病鸡的外周神经、性腺、虹膜、各种脏器、肌肉和皮肤等发生淋巴细胞浸润和形成肿瘤病灶,最终因受害器官功能障碍和恶病质而死亡。1免疫失败的原因MD免疫失败与鸡对MD的易感性有关外,同时也因鸡的性别、年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