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根据当地疫病流行情况、禽群种类、日龄及母源抗体水平,制订合理的免疫程序,并根据免疫程序实施免疫计划.  相似文献   

2.
1免疫程序 根据本地区疫病流行特点和本场实际情况,制定适宜的免疫程序,并根据需要合理调整,有计划地做好初次免疫和加强免疫,使鸡群的抗体水平始终在免疫保护范围内。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猪瘟、猪蓝耳病的免疫状况、评价免疫效果、制定合理免疫程序与防控措施。笔者于2014年分4次对某规模化猪场采血进行猪瘟、猪蓝耳病抗体检测。结果显示该场母猪的猪瘟、猪蓝耳病抗体水平合格;产房仔猪猪瘟抗体水平合格,猪蓝耳病抗体水平较低;保育阶段猪瘟和猪蓝耳病抗体水平均较低;育肥阶段猪瘟抗体水平较低,猪蓝耳病抗体水平偏高,且标准差大。结合该场免疫程序,表明仔猪的猪瘟首免日龄应根据抗体消长情况推迟,同时应考虑对仔猪免疫猪蓝耳病疫苗。  相似文献   

4.
免疫接种是预防控制传染病的有效方法,免疫程序合理与否直接决定到免疫效果,因此养殖场要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本地的疫病种类、疫病流行情况、抗体水平、免疫途径、疫苗种类与性质、种畜禽来源、饲养管理水平等综合因素,科学制定适合本场的免疫程序。  相似文献   

5.
<正>1免疫程序的制定1.1免疫时机的选择要达到良好的预防效果,必须要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而合理的免疫程序需要根据动物本身的抗体水平进行制定,才能达到良好的免疫效果。母源抗体是一种出现于胎儿或新生动物体内、但来源于母体的抗体。可以通过胎盘、初乳或卵黄传递,使新生动物天然获得被动免疫,其持续时间与动物种  相似文献   

6.
1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在实际工作中,应根据本地疫病流行情况和本场实际,重点考虑本地同类畜禽疫病流行情况、传染病特点、动物病史、母源抗体水平、免疫间隔时间,疫苗特性、接种途径及畜禽健康状况、免疫监测效果制定免疫程序。2做好疫苗的选购、运输及保存工作2.1做好疫苗的选购工作疫  相似文献   

7.
免疫程序是地区(或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的合理的预防接种计划,即依据疫病在本地区流行情况及规律,畜禽的用途、年龄、母源抗体水平和饲养条件,使用疫苗的种类、性质、免疫途径等。根据当地疫情、动物机体状况(主要是指母源及后天获得的抗体消长情况)以及现有疫(菌)苗的性能。  相似文献   

8.
<正>猪场免疫程序的制定应首先考虑常发传染病的流行特点、国家强制免疫的病种、本地区最近流行的主要疫病、本场是否有发病史以及本场的日常生产情况等。在免疫过程中,应随时注意免疫效果,正确建立猪群免疫监测机制;进行免疫效果监测能判定免疫程序制定是否合理科学,全面了解整个猪群抗体水平高低,能够根据免疫程序作合理的规范调整,以便获得理想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9.
1免疫程序不合理首免日龄过早易受雏禽高母源抗体水平的影响。养殖户一定要根据本地区疫病流行的情况、种鸡免疫情况和鸡体抗体水平等实际情况,制定切合实际的免疫程序,绝不能机械照搬他人的免疫程序,尤其是不能照搬外国的免疫程序,要获得合理正确的免疫程序,最好是请当地兽医技术部门确定。严格执行,并在生产实践中不断完善。2疫苗的质量问题免疫接种必须使用质量可靠的产品,但由于疫苗极易因运输、保存等不当而造成效价降低乃至失效,另外,疫苗毒力、免疫原性差以及生产工艺不合理等因素都可造成疫苗的质量不合格。因此应选择国…  相似文献   

10.
通过猪瘟抗体的监测显示:南康区部分中小猪场猪瘟免疫抗体水平不整齐。为了优化南康区中小规模养猪场(户)猪瘟免疫程序,我们选用3个养猪场进行试验并监测抗体,根据抗体监测结果,探索一种相对合理的猪瘟免疫程序。  相似文献   

11.
免疫程序简单地说就是什么时候免疫、免疫几次、不同次数免疫时的间隔时间。合理的免疫程序必须根据疫病在当地的流行情况及规律、鸽子的用途(种用鸽还是向用鸽)、年龄、母源抗体水平和饲养条件,以及使用疫苗的种类(活苗、死苗)、性质(免疫性高低)和免疫途径等方面的因素制定,使鸽群最  相似文献   

12.
1免疫程序要合理根据当地疫病流行情况、种类、日龄及母源抗体水平等情况,制订合理的免疫程序。一般情况下,常发病、多发病而且有疫苗可预防的应重点安排,而本地从未发生过的疫病,即使有疫苗,也应慎重使用。当某个地区面临疫病流行时,可实行紧急接种,接种顺序应先从安全区再到受威胁区,最后到疫区。应先  相似文献   

13.
1 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 要根据本地区或本场疫病流行的情况及规律、病史、鸡的品种、用途、日龄、母源抗体水平,同时要考虑本场饲养规模、饲养方式适用的免疫方法等,制定出合理科学的免疫程序.但目前大多数养殖户不具备这样的认识,往往单纯依靠经验或死搬硬套,从而导致免疫经常失败,有的甚至引入新的疫病.因此,养殖户在制定免疫计划时必须要了解当地的疫病情况,或者向当地畜禽防疫部门咨询.  相似文献   

14.
(一)免疫程序应科学合理根据当地疫病流行情况、家禽种类、日龄及母源抗体水平等情况,制订合理的免疫程序。当一个地区面临疫病流行时,可实行紧急免疫接种,接种顺序应先从安全区再到受威胁区,最后到疫区。在疫区,应先从假定健康家禽开始接种,然后再接种可疑感染家禽。  相似文献   

15.
1免疫程序应科学合理根据当地疫病流行情况、水禽种类、日龄及母源抗体水平等情况,制订合理的免疫程序。一般情况下,常发病、多发病而且有疫苗可预防的应重点安排,而本地从未发生过的疫病,即使有疫苗,也应慎重使用。当一个地区面临疫病流行时,可实行紧急免疫接种,接种顺序应先从安全区再到受威  相似文献   

16.
为确定合理有效的免疫程序来减少生猪的疫苗接种次数和应激反应,我们设计了相关试验,以验证多重免疫同时进行的可行性。本研究采用这3种疫苗的不同组合进行免疫,观察各组免疫后的副反应以及测定不同时期抗体水平。根据各组的综合分析,在免疫效果和免疫副反应的情况看,可选用D组免疫程序作为实际工作中的首选免疫程序。  相似文献   

17.
山地养鸡免疫程序要根据本地疫病的流行情况及发生特点,使用疫苗的类型及其特性,鸡群免疫水平的高低和营养状况,合理、科学地制定。对于雏鸡易感的马立克氏病、传染性支气管炎最好在1日龄接种疫苗,防止接种前已隐性感染:对于危害较大的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病,应根据母源抗体情况确定首免日期。  相似文献   

18.
鸡新城疫免疫程序的制订受当地新城疫流行情况、幼鸡的母源抗体、鸡体的健康状态、饲养管理制度、疫苗种类及疫苗配合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可以这样说,没有一个免疫程序能完全适合各地应用,而只能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制订出比较合理的免疫程序。最科学的方法是使用抗体监测手段来了解鸡群的免疫状态,从而确定首次免疫和再次免疫的时间。一般认为当雏鸡母源抗体下降到1:20以下时进行首次免疫较为合适。免疫后10天检测抗体,HI 抗体效价应上升2~3个滴度方为合格,如果达不到标准,则应重新免疫。以后定期监测鸡群的免疫状态。据多数试验认为:抗体水平在1:20以上时能够抵抗强毒攻击,故将抗体效价1:20倍作为一条免疫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一种适合规模猪场的合理的种猪口蹄疫免疫程序,通过对种猪用不同的免疫次数,及不同免疫时间进行免疫,然后采集血清,对血清的抗体水平进行检测,从而筛选出认为合理的免疫程序。对种猪配种前注射1次(每年2次)和每年普注3次进行采血检测,结果配种前注射不能达到合理的抗体效价,每年3次普注能达到很高的抗体水平和阳性率,证明种猪每年3次免疫是合适的;同时对一大型养猪场采用每年3次普注的程序,连续3年该场种猪进行抗体监测,结果表明抗体水平和阳性率均达到保护水平,这也从实践的角度应证了这种免疫方式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1免疫时机 预防禽流感关键要做好免疫接种工作.冬春季节是禽流感高发期.需根据家禽体内抗体消长情况制订合理免疫时间,适时免疫。种禽场和珍禽场提倡进行免疫监测,再制订适合免疫程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