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寒区马鹿发情鉴定与最佳输精时间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使寒区马鹿人工授精有标准可循,并提高其受胎率,对2007年大兴安岭地区马鹿人工输精记录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生产中,寒区马鹿发情鉴定采取"公鹿试情为主,人为观察为辅"综合判定的方式比较准确。人工输精最佳时机是发情末期母鹿拒绝试情公鹿爬跨前的1h到拒绝爬跨后的3h。这一个时段母鹿外观特征主要变化是由兴奋转为安静,从接受公鹿爬跨转为拒爬,外阴肿胀基本消退、颜色呈淡红或暗紫色。  相似文献   

2.
每年的秋季是鹿发情季节,公鹿为了争偶经常发生顶撞,公鹿间也相互爬跨造成穿肛,2007年11月中旬通化县英额布鹿场发生一起公鹿被穿肛后引起肠系膜脱出的病例,现将诊治经过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公鹿的生茸期正值春夏季节,公鹿在此期内新陈代谢旺盛,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增多,采食量大。此阶段饲养的好坏,则会直接影响到鹿茸的生长。 公鹿生茸期需要大量的蛋白质、无机盐和维生素。为满足公鹿生茸的营养需要,不仅要供给大量精饲料和青饲料,而且还要提高日粮的品质和适口性,增加精饲料中豆饼和豆科籽实的比例。但含油量高的籽实(如大豆),  相似文献   

4.
(一)公鹿生茸期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1.饲养技术要点:公鹿的生茸期正值春夏季节,公鹿在此期内其新陈代谢旺盛,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增多,鹿的采食量大.此阶段饲养的好坏,则会直接影响到鹿茸的生长.公鹿生茸期需要大量的蛋白质、无机盐和维生素.为满足公鹿生茸的营养需要,不仅要供给大量精饲料和青饲料,而且还要设法提高日粮的品质和适口性,应当增加精饲料中豆饼和豆科籽实的比例.  相似文献   

5.
自从我国养鹿业发展以来,公鹿顶伤甚至顶死人的情况时有发生。公鹿顶人是一种野性的表现,给鹿业生产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为了避免恶性事故的发生,笔者通过3年的调研以及现场实际工作经验,总结了一些公鹿顶人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6.
自从我国养鹿业发展以来,公鹿顶伤甚至项死人的情况时有发生。公鹿顶人是一种野性的表现,给鹿业生产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为了避免恶性事故的发生,笔者通过3年的调研以及现场实际工作经验,总结了一些公鹿项人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7.
本病因成年梅花公鹿在配种期性欲亢进,高度兴奋致使脑血管充血、出血为主要特征的神经性疾病。在实际工作中每年于配种期都有因激情而发生死亡现象,由于激情现象而发生的公鹿病俗称激情病。  相似文献   

8.
我县二鹿场鹿存栏800多头,1989年夏季发生本病死亡成年公鹿3头,当时没有确诊,1990年8月份又发病18头,死亡4头,经我站化验室检验及流行病调查和剖检,诊断为鹿溶血性大肠杆菌病。报告如下。一、流行情况近两年发病都是在夏季8月份左右,共发病26头,死亡7头,全是膘性好成年公鹿,发现血便即死亡。  相似文献   

9.
1 发病情况 铁力市汪洋乡养鹿场,2005年存栏梅花鹿240只,其中公鹿165只,母鹿175只。自9月配种结束进入舍饲期后,突然死亡1只最好的公鹿,随后各圈公鹿相继发生死亡,最多1天死亡6只,仅9月就死亡39只,截止12月27日共计死亡65只,其中公鹿中膘情好、体壮、年龄在6~10岁、雄性强,产茸量占70%以上。而且当年产仔鹿20余只无一存活。  相似文献   

10.
<正>梅花鹿的直肠穿孔主要发生在配种期是公鹿由于性兴奋互相爬跨,导致阴茎机械性损伤或贯穿直肠壁的一种外科病,常见于瘦弱受欺和比较老实的公鹿。母鹿也会因公鹿配种时误配导致直肠穿孔,不过很少见。1病因配种期性兴奋,未参加配种的公鹿经常互相爬跨鸡奸,有时可见爬成串,圈舍里鹿多,被爬的鹿无躲避和回旋余地,无人看管配种,都可以导致本病发生。  相似文献   

11.
马鹿包皮炎俗称“肿尿脐子”,这种病是成年公鹿中较为多见的一种外科病,该病在一般情况下造成包皮内粘膜面及其组织溃烂和坏死。尤其在每年配种季节里,由于公鹿之间相互爬跨或自淫,往往继发感染而导致成年公鹿死亡率增高,从而使鹿茸生产受到影响,经济上造成一定的损失。近年来,我场饲养的天山马鹿每年春天都有公鹿发生包皮炎。笔者在结合春季药物保定锯茸的同时,对所有  相似文献   

12.
出血性败血症是发展养鹿事业的最大敌人之一,我场在1971—1976年因此病死亡鹿44头,占死亡数的14.67%。其中1971—1972年发生此病死亡28头,占总鹿数的2.17%,特别是公鹿的发病死亡率最高,占公鹿数的6.09%。而且此病在梅花鹿中多呈最急性或急性发病死亡,很难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所以研究预防本病的措施才是根本的办法。因此我们从1973年8月起做了梅花鹿出血性败血症的预防试验,通过四年来的试验观察,收到了满意的效果。一、病情简述流行情况:六年来因出败死亡梅花鹿44头(其中1971—1972年28头,1973年9头,1974—1976年7头),其中公鹿31头,母鹿13头,而且多发生在10—12月份,这个季度中因此病死亡23头(公鹿19头,母鹿4头),其余三个季度仅有21头。公鹿在发情期中,减食、绝食精料,又好角斗,体质消瘦,抗病力减弱,而出败病菌属条件性病原菌,所以在这期间公鹿发生此病较多。年龄与此病的发生无  相似文献   

13.
一、基本情况:×场×队养鹿有十几年的历史,1985年存栏240只,其中公鹿165只,由该队职工承包,饲养管理好于历年。自9月份配种结束进入舍饲期后,突然死亡一只最好公鹿,随后各圈公鹿相继发生死亡,最多一天死亡6只,仅9月份就死亡35只,截止12月27日共计死亡65只,其中公鹿中膘情好、体壮、年龄在6—10岁、雄性强、产茸高的占70%以上。而且当年产仔鹿  相似文献   

14.
杨卫军 《吉林畜牧兽医》2009,30(7):13-13,15
梅花鹿的直肠穿孔主要发生在配种期,是公鹿由于性兴奋互相爬跨,导致阴茎机械地损伤或者贯穿直肠壁的一种外科病,常见于瘦弱受欺和比较老实的公鹿。母鹿也会因公鹿配种时误配导致直肠穿孔,不过很少见。  相似文献   

15.
鹿茸产量高低受遗传即来自父母基因影响因素占40%左右。提高鹿的繁殖性能、生产性能和鹿茸产量质量,必须利用高产优质种公鹿基因资源,对低产鹿群进行杂交改良。鹿杂交改良采用自然交配时,公母鹿混在一起饲养,公鹿发情期性情暴躁,易伤人伤鹿,而母鹿休息不好,影响受胎率和繁殖性能,同时本交易发生近亲繁殖,高遗传力种公鹿利用率及年限低,繁殖生产成本高,笔者引进超级种公鹿冷冻精液,采用同期发情处理和人工授精技术,实验性杂交改良低产鹿群,提高鹿的反之效率,取得了很大技术成效。  相似文献   

16.
1生理特点 茸鹿的一般性成熟期,母梅花鹿约在16月龄左右,个别发育良好的鹿7个月龄就可达到性成熟,公梅花鹿为20个月龄左右;马鹿约为28个月龄,但有部分鹿16个月龄即达到性成熟。适宜的初配年龄,母梅花鹿为16个月龄,公鹿为40个月龄(3锯公鹿);母马鹿为28个月龄,公马鹿40个月龄(3锯公鹿)。  相似文献   

17.
<正>鹿在圈养条件下,生茸季节是成年公鹿补喂精饲料(尤其是蛋白质饲料)最多的时期。近些年来,许多养鹿户为了在饲养成本较低的情况下,同样实现鹿茸优质高产,而利用尿素和鱼粉等饲喂产茸公鹿,收到了良好效果。1尿素和鱼粉的日喂量一般来说,花公鹿和马公鹿日喂尿素量均约占其干精料日量的1%,花公鹿为20~25g,马公鹿为25~30g,但是花公鹿的最大日喂量不超过30g,马公鹿不超过50g;花公鹿和马公鹿日喂鱼粉量均约占其干精料日量的10%,花公鹿为150~200g,马公鹿为200~250g。  相似文献   

18.
1 发病情况 1991年5月在农2师30团10连鹿场(该场养塔河马鹿273头)给10头周岁公鹿做初角茸劈叉手术,其中1头鹿术后第12天发现破伤风症状,因治疗无效于病后第7天死亡;1996年石河子市西公园动物园鹿苑于6月13日、17日先后给两头公鹿锯茸应用云南白药后,外敷纱布以尼龙纤维缠绕结扎草桩止血,因用力大使皮肤勒伤,未及时解除致该两头鹿发生破伤风,其中1头5岁公鹿在术后第13天发现症状,因病情严重经血清等治疗无效于发病后第8天死亡,另1头3岁公鹿与5岁公鹿同天发现症状(仅表现食欲减退,采食、…  相似文献   

19.
<正>1配种方案的制定和用品的准备在配种开始前,根据本场实际和育种目标,结合过去在选种选配效果方面的资料,事先选定并搭配好某只(某些)公鹿应与某些母鹿交配,制定好配种方案。因运作中常有意外,故应有数只后备种公鹿。通常,育种核心母鹿群用最好的公鹿配;一般繁殖母鹿群用较好的公鹿配,也可用一部分多余的最好公鹿配;初配母鹿用成年公鹿配;准备淘汰的  相似文献   

20.
一、病的发生及临床症状北安农场管理局红星农场35连共养梅花鹿200余只,分成五群饲养,即成年公鹿、成年母鹿、育成公鹿、育成母鹿分别组群,几年来鹿群一直很健康。一九七八年九月廿五日突然死亡育成母鹿1只,接着,每隔大约4—7天死亡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