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性诱剂诱杀蔬菜甜菜夜蛾试验效果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凤英  陈齐信  余昌喜 《江西植保》2003,26(2):90-90,79
制作不同的诱捕器和使用不同数量的性诱剂诱芯(1、2、3个)诱杀甜菜夜蛾成虫。从中筛选出水盆诱捕器和1个性诱剂诱芯的诱杀甜菜夜蛾成虫效果最好.累计诱蛾量l枚诱芯为1145头、是2枚诱芯(707头)的1.6倍,是3枚诱芯的(460头)2.5倍:性诱区卵块数量明显低于对照区2.75倍。  相似文献   

2.
二点委夜蛾是玉米的新害虫,2011年在黄淮海夏玉米区暴发,已经成为该区夏玉米苗期的重要害虫.2012年在山西省洪洞县对二点委夜蛾A、B两种性诱芯的诱蛾性能进行了田间测试.结果表明,在6月21日至8月17日,B诱芯的平均诱蛾量是A诱芯的2.49倍,显著提高了诱蛾数量.B诱芯的单盆单日最大诱蛾量达到280头,而A诱芯最高仅为85头.两种诱芯的田间有效期均达58 d,对二点委夜蛾的诱蛾量季节动态基本一致,且B诱芯的蛾量高峰较A诱芯早、峰值更明显.可见B诱芯的诱蛾性能比A诱芯具有明显优势,可应用于二点委夜蛾成虫的动态监测和诱杀防治中.  相似文献   

3.
几种斜纹夜蛾性诱剂田间诱杀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大田试验,对4种斜纹夜蛾性诱剂品种的诱捕效率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35 d内,诱芯B(宁波产)与诱芯C(美国产)的日平均诱捕量相近,极显著高于诱芯A(云南产)和诱芯D(台湾产),四者在最高单日诱捕量方面的差异亦然;但在不同时间段内,4种斜纹夜蛾性诱剂品种的诱捕性能表现各异,其中在1~10 d内,诱芯B和诱芯D的平均诱捕量相近,诱芯A和诱芯C的平均诱捕量相近,且前两者要显著高于后两者;在11~20 d内,诱芯B、诱芯C和诱芯D的平均诱捕量相近,均极显著高于诱芯A;而在26~35 d内,诱芯C的平均诱捕量极显著高于其他3种诱芯。  相似文献   

4.
2010年在北京市和安徽省的4个试验点开展了5次试验研究,比较甜菜夜蛾4种性诱芯的诱蛾性能.诱芯A、B来自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诱芯C、D来自北京某公司.采用干式诱捕器和水盆诱捕器.各试验均设2个处理,每处理3次重复.结果表明,诱芯B的平均诱蛾量是诱芯A、C、D诱芯的1.94倍,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类似地,诱芯B的最大诱蛾量也是A、C、D诱芯的1.87倍,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5.
4种不同性诱剂对玉米草地贪夜蛾诱集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准确掌握草地贪夜蛾成虫发生动态,筛选对当地种群专一性强、灵敏度高的性诱剂,对深圳百乐宝生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BLB)、宁波纽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NK)、江苏宁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NL)、南京新安中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XAZL)4个厂家生产的草地贪夜蛾性诱剂在江苏盐城市大丰区进行田间诱捕效果试验,探讨草地贪夜蛾性诱剂的使用技术。结果表明:4种不同性诱剂诱芯对草地贪夜蛾的诱集效果存在明显差异。BLB诱芯和NL诱芯可以有效监测草地贪夜蛾成虫田间发生动态,羽化高峰期明显,且峰值日期一致,NK诱芯诱集的成虫虫峰不明显,XAZL诱芯零星诱到成虫,无明显成虫高峰;BLB诱芯监测期内日均诱蛾量、最高单次诱蛾量、总诱蛾量均显著高于其他3种诱芯,其总诱蛾量达136.75头,分别是NL诱芯、NK诱芯、XAZL诱芯的1.47倍、4.76倍、10.52倍;通过对BLB诱芯进行持续30 d和持续60 d的诱捕对比试验,发现BLB诱芯1~30 d内诱捕性能稳定,诱蛾量大,31~60 d内日均诱蛾量、最高单次诱蛾量、总诱蛾量均有所下降且达显著水平,尤其是50 d后诱捕量下降明显。结果表明:BLB诱芯的诱蛾量大,能够明显反映出草地贪夜蛾的羽化高峰期,符合测报要求,更适合本地区草地贪夜蛾的监测,使用该诱芯时建议30 d更换1次。  相似文献   

6.
2012年在吉林省公主岭市田间测试亚洲玉米螟两种性诱芯的诱蛾性能.A、B两种诱芯均用橡胶塞载体,剂量50μg,B诱芯加入不同的辅助成分并采用不同的制作工艺.结果表明,B诱芯每盆平均诱蛾量和单盆1次最大诱蛾量分别为16.03头和52.7头,显著高于A诱芯的10.82头和35.9头.B诱芯的诱蛾性显著高于A诱芯,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7.
2012年在河北省藁城市对二点委夜蛾A、B两种性诱芯的诱蛾效果进行了田间试验研究.试验1即4月25日至5月6日在小麦地的试验结果表明,B诱芯的平均诱蛾量是A诱芯的3.45倍,差异显著.试验2即6月18日至7月25日在玉米地的试验结果表明,在6月18日至7月11日,B诱芯的平均诱蛾量比A诱芯低22.33%,差异未达显著水准;而在7月12~25日,B诱芯的平均诱蛾量是A诱芯的2.71倍,差异极显著.与此类似,B诱芯的单盆日最大诱蛾量达到245头,显著超过A诱芯的74头.可见B诱芯的诱蛾性能具有较大优势.  相似文献   

8.
二点委夜蛾性诱剂诱芯的田间诱捕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索环保无公害的防控技术,笔者通过田间试验,评估了一种二点委夜蛾性诱剂诱芯的田间诱捕效果,并对其诱捕器不同口径、颜色、设置高度对诱捕效果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诱剂性诱芯对二点委夜蛾有较强的诱捕能力,最高日诱蛾量105头,最高日均诱蛾量40.25头;诱捕器的大小、颜色和高度都会影响诱捕效果。35 cm口径、绿色和设置在高出作物20~30 cm位置的诱捕器诱蛾量较大;性诱剂和杀虫灯对二点委夜蛾量的监测结果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9.
甜菜夜蛾性信息素不同组分诱芯的诱捕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宁波纽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甜菜夜蛾不同组分配比诱芯A、B、C、D、E型,并以测报灯为对照,开展了诱捕甜菜夜蛾的试验,结果表明,在所有处理中,以甜菜夜蛾C型诱芯诱捕数量最多,显著高于其它处理,而A型、E型诱芯和测报灯诱捕数量没有显著性差异,位居第二,以B型诱芯诱捕数量最少。  相似文献   

10.
性诱剂诱杀甜菜夜蛾的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试验结果表明,使用性诱剂诱杀甜菜夜蛾,不管对甜菜夜蛾发生期预测,还是对虫害防治,都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索亚洲玉米螟性诱剂在哈尔滨地区的诱捕效果, 于2019年和2020年在黑龙江哈尔滨地区开展不同品牌诱芯、不同类型诱捕器及不同诱芯悬挂高度处理的亚洲玉米螟田间诱捕试验。结果表明, 3种诱芯处理对田间亚洲玉米螟雄蛾表现出不同的诱虫活性, 诱芯A诱捕到的玉米螟雄蛾数量显著高于诱芯B和诱芯C, 是诱芯B诱蛾量的1.38倍, 诱芯C诱蛾量的1.62倍; 水盆式诱捕器对玉米螟雄蛾诱捕效率明显高于倒漏斗式诱捕器, 诱捕到玉米螟雄蛾数量是倒漏斗式诱捕器的1.94倍。2019年和2020年诱芯不同悬挂高度处理诱捕到玉米螟雄蛾的数量由多到少的顺序为0.8、0.4、1.3、1.8 m和0 m, 悬挂高度0.8 m处理诱捕到的玉米螟雄蛾数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综合以上结果, 使用水盆式诱捕器, 将诱芯A悬挂至0.8 m高度更适合哈尔滨地区田间玉米螟的防治和种群监测。  相似文献   

12.
通过斜纹夜蛾性诱剂与频振杀虫灯对烤烟斜纹夜蛾诱捕试验效果比较表明,二者所诱到的成虫数量消长规律基本一致,但斜纹夜蛾性诱剂的诱蛾量显著高于频振杀虫灯的诱蛾量,防控效果比较,性诱剂防控区比常规农药防治区虫口密度平均减退79.78%.频振杀虫灯防控区比常规农药防治区虫口密度平均减退65.34%.性诱剂防控区比频振杀虫灯防控区虫口密度平均减退44.06%.  相似文献   

13.
斜纹夜蛾性诱剂试验初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性诱剂诱杀斜纹夜蛾成虫试验两个试验点试验结果表明,性诱剂诱蛾性能较强,诱蛾高峰出现在第3~8天,峰期明显。诱杀效果显著。该技术可作为害虫测报的一种手段,在防治上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胡定汉 《湖北植保》2011,(1):49+26-49,26
为探索性诱剂不同诱芯对三化螟蛾的诱捕效果.根据湖北省植保总站的安排,我们分别对宁波钮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二种三化螟性诱剂进行田间诱蛾试验,结果表明,SI20093241诱芯平均日单钵诱螟蛾0.49头,最高日单钵诱螟蛾5头,控螟效果为25%;SI2009521A诱芯平均日单钵诱螟蛾0.57头,最高日单钵诱螟蛾6头,控...  相似文献   

15.
水稻大螟性诱剂应用于测报的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2009年对大螟性诱剂A、B、C、D 4种诱芯进行的田间筛选试验结果显示,B诱芯诱蛾数量大,蛾峰明显,显著优于其他3种诱芯。2010年至2011年将B诱芯应用于对水稻大螟的测报,结果表明,大螟性诱剂不仅具有较强的诱蛾能力,而且在不同年份诱测的各世代蛾峰明显、清晰。通过剥查预测及田间大螟卵孵实际发生情况调查结果验证,利用性诱剂预测能及时准确地反应当年大螟发生的实际情况,预测结果与田间实际发生情况相吻合。  相似文献   

16.
为探索更科学、更高效的甜菜夜蛾性诱剂用于田间防治,验证甜菜夜蛾是否存在地理区系的差异性,进行了甜菜夜蛾性诱剂地理区系适用性筛选。通过在上海3个区(县)田间对比试验、示范筛选,确认在上海地区适用的甜菜夜蛾性诱剂地理区系诱芯主型号为D型,还有少量混用E型和B型。  相似文献   

17.
通过研究诱捕器-性诱芯组合的诱集效果,及诱捕器悬挂高度、排列间距等空间分布因素对鲜食玉米田草地贪夜蛾诱捕效果的影响,明确草地贪夜蛾性诱装置最佳使用方案,为使用性信息素进行草地贪夜蛾的种群监测和防控提供技术支持。选用3种性诱芯和3种诱捕器进行配对组合,进行田间诱捕效果比较试验;使用BLB性诱芯和专用诱捕器组合进行4个诱捕器悬挂高度和3个排列间距诱捕试验,并进行草地贪夜蛾成虫种群本地周年发生动态监测。结果表明:9个组合中BLB性诱芯和专用诱捕器组合诱捕效果最好;3种诱芯平均诱蛾量无显著差异;3种诱捕器中专用诱捕器诱捕效果最佳,飞蛾通用诱捕器诱捕效果最差。4个诱捕器悬挂高度在玉米拔节期时诱蛾量无显著差异,抽雄后2.2 m处理诱蛾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诱捕器排列间距30 m处理的诱蛾量显著高于20 m和25 m的,但3个间距处理间田间草地贪夜蛾幼虫为害株率无显著差异。性诱监测发现,2020年5月中旬、6月下旬、7月下旬、9月上旬和10月中旬为成虫高峰期。草地贪夜蛾专用诱捕器搭配BLB性诱芯具有最佳诱捕效果,田间最优悬挂高度应高于玉米植株,诱捕器田间设置间距以30 m为宜。性诱适用于草地贪夜蛾的种群监测,并可作为害虫防治时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不同配比的葱须鳞蛾诱芯(A、B、C、D、E诱芯)的田间诱虫效果,累计诱蛾量依次为诱芯EBACD。诱芯E累计诱蛾量与其他4种诱芯差异极显著。依据日诱蛾量明确了第4代葱须鳞蛾发生动态,并通过蛾峰、卵发育历期推测出幼虫初孵盛期和幼虫盛期。  相似文献   

19.
3省同期试验结果表明,装有1个二点委夜蛾性诱剂诱芯的水盆诱捕器诱蛾量略多于装有2个诱芯的诱捕器,统计差异不显著,可见增加1个诱芯并不能增加诱蛾量,表明该种性诱芯的剂量是比较合适的。同时在山西省临汾市试验,1个性诱剂水盆诱捕器的诱蛾量比1支黑光灯高出2.78%,统计差异不显著,表明该种性诱剂在测报上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20.
在北京和上海两地对国内4种小菜蛾性诱剂和国外2种性诱剂的诱捕效果进行了田间试验,并比较了水盆和灯光的诱杀效果。结果表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和北京中捷四方有限公司的性诱剂诱杀效果显著优于其他诱芯,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水盆诱捕效果明显优于灯诱。用筛选的最优诱芯,采用水盆诱集法监测了2007-2010年度北京延庆地区小菜蛾的种群动态,该地区小菜蛾不同年度间种群差异显著,因此,每年和常年监测可为小菜蛾的防治提供更准确的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