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巴州地区地膜污染现状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对巴州农业节水、增产、增效起着重要作用,但同时又导致残留在土壤中的废旧地膜污染日趋严重。为了全面了解巴州农田地膜残留情况,做好地膜污染治理工作,确保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组织安排专业人员对全州地膜污染状况进行一次全面的调查。1地膜使用污染现状2008年公布的研究报告显示,新疆地区棉田中地膜残留量平均265.3 kg/667m~2,并且覆盖年限越长、污染越严重,在新疆连续铺膜10年、15年和20年的棉田,地膜残留量分别为262 kg/667m~2、350 kg/667m~2、430 kg/667m~2,最严重的地方农用地膜残留量高达  相似文献   

2.
4CM-150型齿链式悬挂收膜机试验与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膜栽培残留在土壤中的碎膜给农田带来的污染日趋严重.据148团1995年毛月调查,地膜植棉才6年的农三连61—3号地0—30cm深的耕层中,每公顷残膜留量达192kg.1996年4月再次测量每公顷残膜留量达到231kg,比1995年又增了39kg,残股平铺面积为耕地面积的256-2%,等于残膜在土填中已铺了2—3层.解决地膜污染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为此1997年6月我们对134团研制的4CM-150齿链式悬挂收膜机进行了试验改进.且试验过程在试验前我们根据134团对该机试验的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作了如下改进:(1)首先对起腰杆齿棱角进行了改进,用410cm,长25cm…  相似文献   

3.
三晋花絮     
农机在农业生产中唱主角晋城市农机局积极引进并推广农机新技术,实实在在地抓农机精品工程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如:①机械化旱作农业精品工程面积达到8400hm2,小麦和玉米的单产分别比对照田高出1080kg/hm2和1605kg/hm2。②农业部下达的小麦覆膜增产丰收计划项目进展顺利,效果明显,与对照田相比,每0.067hm2省工6.1个,省膜0.3kg,省种子5.2kg,增产粮食67.4kg。③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在全市辐射开来,示范面积已由13.3hm2扩大到0.3万hm2。④在霍秀、北板桥等一批机械化规模经营的示…  相似文献   

4.
<正>1残膜污染现状据不完全统计,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全市使用地膜种植面积累计达到33.3万hm2,按平均每公顷每年用量45kg计算,全市耕地施入地膜量达到1500万kg。据昌吉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土肥保持站  相似文献   

5.
石津灌区缺水状况浅析1灌区发展概况河北省石津灌区是以农业灌溉为主,兼以发电和城市工业供水的大型灌区。地处河北平原中南部,工程控制土地面积4144km2,设计效益面积16.7万ha,受益范围包括石家庄、衡水、邢台三个市(地)的14个县(市)。主要灌溉作...  相似文献   

6.
正1阿克苏地区农田废旧地膜污染治理现状阿克苏地区是国家及自治区重点产棉区之一,也是农用地膜在农业生产中应用最广泛的地区,全地区农膜覆盖面积常年在56.6万hm2左右,其中地膜棉种植面积已达46.6万hm~2以上,地膜栽培种植作物由地膜棉发展到地膜玉米、地膜甜菜、地膜蔬菜等。由于长期使用、回收困难,农田残膜污染日益突出,给农业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造成了诸多的安全隐患。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和产出率,近年来阿克苏地区农业农村部门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结合自治区农田废旧地膜污染治理工作部署和要求,多措并举,合力推进农田废旧地膜污染治理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2019年,全区地膜使用量4.356万t,回收量3.631万t,回收率达到83.3%,有效遏制了地膜残留增量。  相似文献   

7.
近两年81团共投资1000多万元购置机车26台,其中迪尔7810拖拉机8台,纽荷兰180机车2台,轮式中型机车16台(其中纽荷兰110机车2台),新机具5台架,自制80台架,促进了团场农业生产。1棉花半精量播种技术的推广2000年我团11连有受灾重播的情况下,用3膜15行半精量播种机播种棉花267hm2,在播期推迟至5月12日的情况下,平均单产5250kg/hm2籽棉,比用3膜12行播种机播种单产提高150kg,取得很好的效果。2001年我团投资72万元对40台地膜机进行了改造,采取了3膜15行精量播种…  相似文献   

8.
1999年自治区农机局下达了“百万亩粮食机械化技术推广”项目,该项目由伊犁州农机推广总站承担,州直属各县市农机局、农机推广站参加,通过三年的组织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1项目完成情况及取得的经济效益(1)项目自1999年实施以来到2001年底,三年累计完成推广面积9.5万hm2,其中:冬小麦4.7万hm2,平均单产达6166.7kg/hm2,平均每公顷增产708.2kg,增产12.9%;玉米4.75万hm2,平均单产12681.5kg/hm2,平均公顷增产1091.8kg,增产23%。(2)项目区内主要作业机械化程度…  相似文献   

9.
<正>据不完全统计,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兵团农十三师使用地膜种植面积累计达到13.3万hm2,按平均每667m2每年5kg计算,全师耕地投入地膜量达到1000万kg。据各团场农业科每年田间调查,  相似文献   

10.
1.发展牧草生产必须依靠机械化技术牧草产业是集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于一体的新型综合性产业。山西省不少地方把牧草产业作为农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仅用了两三年时间,全省牧草饲料作物种植面积就达到47万hm2,许多企业和农户还从中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生产实践和研究试验都证明,发展牧草生产必须应用机械化技术,这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1)播种要求。一般来说,禾本科牧草播量为15kg/hm2~22.5kg/hm2,豆科牧草播量为7.5kg/hm2~15kg/hm2,牧草出苗顶土能力较弱,苗期生长缓慢,因此播种量和…  相似文献   

11.
我国从70年代开始引进地膜覆盖栽培技术。90年代初已推广到全国近一半省区,机械铺膜面积达到66.7万hm2.进入“九五”之后,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扩展到全国三分之二的省区,装备大中型地膜机7000多部,小型地膜机5.7万部,机械铺膜面积达到160万hm2,地膜覆盖栽培的作物包括棉花、玉米、小麦、花生、瓜果、蔬菜,发展势头十分强劲。!新困地膜覆盖机械化技术的发展新巴根据治溉农业的特点,先后研制出多种地膜覆盖播种机,有力地推动了地膜覆盖播种技术的大面积推广.90年代初全区有20多家工厂生产10余种率号的地膜覆盖播种机,机销地膜面积…  相似文献   

12.
库尔勒市今年积极推广地膜小麦机械化播种新技术,今春全市共推广2667hm’(名万亩),占全疆地胜小麦播种面积40%,受到自治区农业厅、自治区科委、区农机局的好评.主要作法是:1.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1996年我局在英下乡、阿瓦提乡、托布其乡试种地膜小麦1.7hm’(26苗),获得亩产569kg,较常规小麦增产1085kg,增产23.5%,节水100方,增收100元的显著效益后,当年9月在市农村工作会议上,市委和市政府领导即把地膜小麦作为增加粮食产量突破性栽培技术来抓,做出1997年大面积推广的决策.要求各乡场党委政府层层抓紧落实.2.早动…  相似文献   

13.
玉米是农四师仅次于小麦、水稻的主要粮食作物,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和畜牧业的发展,玉米种植面积正呈上升趋势。种植玉米约1万hm2,61、71团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目前已形成玉米机械化高产模式栽培。2001年这两个团种植玉米5000hm2,平均单产达11640kg/hm2,其中61团1333hm2玉米平均单产15000kg/hm2。1耕地种植玉米的茬口一般尽量采用麦茬地,避免多年重茬种植,出现倒茬困难的情况下,重茬比例一般只占玉米种植面积的30%左右。耕地作业分两种不同情况进行:(1)麦茬地:麦收后灭茬进行浅翻播绿…  相似文献   

14.
井陉县根据当地水资源缺少的实际,因地制宜,大力推广地膜穴播小麦,使小麦生产跃上了一个新台阶。1997年该县农机管理部门引进了小麦地膜穴播技术,共推广机引地膜穴播机2台,人力穴播机108台,小麦地膜穴播面积667hm2,小麦单产、总产量创历史最高纪录。据试验,今年地膜穴播小麦冬前浇一水的,亩(0.067nm2,下同)产418.7kg,比对照田增产150.8kg,增产56.3%;纯旱地地膜穴播小麦亩产297.5kg,增产123.5kg,增产71.4%。亩纯增收分别为153元和118元。今年,井陉县己把地膜穴播小麦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健全了领导体系,任务分解到…  相似文献   

15.
据有关方面测算 ,残留在耕地中的废旧地膜高达 30万t。耕地中的废膜不能自行降解 ,阻碍了水份和养料的输导 ,不利于作物的生长 ,家畜误食后会引起肠胃疾病 ,废地膜已成为威胁农业生产的白色污染。回收利用废旧地膜 ,具有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回收 1t旧地膜价值 2 0 0~ 6 0 0元 ,初加工 1t废膜再生粒料利润 4 0 0~ 6 0 0元 ,深加工 1t再生塑料制品可获利 6 0 0~ 12 0 0元 ,是农村剩余劳力致富的好门路。1 旧膜回收及加工设备投资地膜覆盖栽培亩用地膜一般为 8~ 10kg ,回收后可增收 8元 /亩。目前的地膜回收机拾净率 >85 % ,生产率8…  相似文献   

16.
沧州市从1997年开始引进推广机械覆膜穴播小麦新技术,现推广范围已涉及到10个县(市),面积达8.9万亩(1亩=667m2,下同)。通过两年的试验推广,该项新技术在沧州市干旱及盐碱地上表现出极大的优越性。一、节水、保墒在旱地上实行小麦机械覆膜穴播,由于地膜的作用,使土壤水分蒸发速度大大减缓,水分利用率显著提高。据青县、南皮等县调查,覆膜麦比露地麦少浇两水,亩节水100m3。由于膜内土壤水分蒸发小,水分散失慢,有利于保墒,使覆膜麦从越冬期到成熟期一直保持较多水分供给。因此,冬季可避免冻害,防止越冬…  相似文献   

17.
由安徽省阜阳市农机研究所研制的1LBF—40型耕耙化肥深施联合作业机(见图1),与小四轮拖拉机配套,一次作业即可达到播种前的农艺要求,解决了耕、耙、施肥脱节和拖拉机二次压地问题。该机结构合理,使用维修方便,适应性广。主要技术数据:耕幅40cm;耕深16cm~18cm;耙深8cm~10cm;施肥量≤2250kg/hm2;生产率0.13hm2/h~0.20hm2/h。参考价为1000元/台。地址:安徽省阜阳市人民东路杨上台巷;邮编:236000;联系电话:0558—2262643。图11LBF—40型耕耙化肥深施联合作业…  相似文献   

18.
新兴产业     
位于广东省西南部的茂名市,虽然气候温和多雨,但境内山丘纵横,在以粮为纲的时代,农业发展受到较大局限。近年来,茂名市瞄住市场调整农业结构,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前提下,扩大经济作物面积,注入先进的科技内容,在提高农业比较效益的同时,也提高了农民的收入。丘陵山地的单位面积产值从1990年的1170元/hm2提高到4875元/hm2,增长了3.16倍;平川耕地则由7950元/hm2提高到32400元/hm2,增长了3.08倍。农民年人均收入超过了3452元。茂名市在扩大经济作物面积中,重点开发了北运菜产业和优质岭南…  相似文献   

19.
晋城市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全市国土面积9490km2,辖6县(市、区),81乡(镇、办事处),2294个行政村,170万农业人口。全市现有耕地面积18.29万hm2,其中粮田面积14.74万hm2左右,复播大豆种植面积4.02万hm2左右。朔州市种植复播大豆面积最大的县是泽州县和高平市,两县市每年复播大豆面积在3.35万hm2以上。  相似文献   

20.
地膜覆盖技术是农业生产取得高产、稳产的重要栽培措施之一。使用过的地膜留在土地中如不及时清理,会造成土地污染严重。据新疆农业厅对16个县农膜残留量的抽样调查,每公顷耕地中平均残留废膜37.5kg,残膜3~5年不回收可使小麦的产量下降2%~3%,玉米产量下降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