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河南省地处中原,是我国原始农业起源最早的区域之一。花生是河南省重要的经济作物,历史上年种植面积200万亩左右,单产不足50公斤,一直是低而不稳的状况。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农村各项经济政策的落实,花生生产恢复迅速,品种不断更新,栽培技术不断改善,全省花生生产走上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2.
唐代是我国茶叶生产和茶商贸易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唐中后期以前,巴蜀地区茶业经济较发达.种茶区域广泛、名茶众多,茶业经济也已成为带动当地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但自唐中后期以后,茶业经济逐步呈现出衰退趋势.本文将通过茶叶的经济价值功能这一视角,进而来论述唐代巴蜀地区的茶业经济发展情况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茶叶生产和出口大国,在当前"一带一路"背景下,亚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未来是扑朔迷离的。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的加剧可能对茶叶产业经济区域市场一体化发展带来不利影响。本文分析了"一带一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茶叶产业区域经济一体化概念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任务,在亚洲合作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有的模式,关注世界的变化,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加强促进亚洲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4.
2008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给全球实体经济造成了重大的负面影响,中国国内经济也面临着重大的挑战。准确理解当前整体经济运行态势,无疑有助于所有茶商更好地谋划生产、经营,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及时根据广大会员的迫切需求,在第四届中国茶业经济年会  相似文献   

5.
大田县茶叶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叶是大田县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发展茶叶生产是山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径。根据我县的资源比较优势,在充分发挥各种资源优势的基础上,提出不同时期的茶叶生产发展对策,引导我县的茶叶生产,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促使大田茶业生产持续发展,使茶产业成为我县农业结构战  相似文献   

6.
海南省主要经济产业之一是茶叶产业,其不仅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还解决了大量茶叶从业人员的就业难问题。因此,海南区域经济要迅速发展应积极振兴茶产业。近些年来,在发展农业产业化过程中,海南通过推动茶叶产业发展,改变了农业生产格局,逐步彰显了茶园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初步达到农民增收的目标。因此,研究茶叶产业在海南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将资源优势变为品牌优势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陈美松 《茶叶》2006,32(4):227-228
泰顺是全国生态示范区,青山绿水,环境优美,是绿色食品的理想生产区域,更是泰顺茶叶良好的生产环境和优势、特色所在。泰顺是中国茶叶之乡,茶叶不仅是泰顺传统优势产业,而且是农村农民主要经济来源,在全县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目前,全县有茶园面积3600公顷,其中良种覆盖率达44  相似文献   

8.
经济责任制是在国家计划指导下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以责权利相结合为特征的生产经营管理制度。实行经济责任制,对于改善企业经营管理、增强企业活力、提高经济效益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经济责任制包括两个环节,一个是企业对国家的经济责任制,一个是企业内部的经济责任制,前者是前提,后者是条件,两者相互结合相辅相成,实行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是社会主义经济规律和现代企业生产特点所决定的。通过实行经济责任制,才能有效地破除“大锅饭”和平均主义的弊端,进  相似文献   

9.
民国时期,河北省棉花生产在动荡的政治经济背景下几起几落,发展艰难曲折。回顾那个时期的植棉区域、种植品种、面积、产量、政府主导下的棉产改良,以史为鉴,可为今后棉花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入世后的农业面临严峻挑战,花生是国内具有强劲国际竞争力的大宗作物,根据区域经济理论发挥濮阳地区花生生产的自然、区位和科技区域优势,推进花生产业化经营,使之成为该区经济振兴的龙头产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棉花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物资 ,棉花产业又是运城市的传统产业之一。近年来在种植业结构调整中 ,适度调减棉田增加其他经济作物面积实属必然 ,但棉花生产仍然是运城市农村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 ,是运城市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对运城市棉花生产发展规模和方向做出正确定位 ,依靠科学技术 ,立足节本增效 ,提高棉田效益与棉农收入 ,提高运城市棉花产业的市场竞争优势 ,促进棉花产业的稳步发展 ,对于稳定和发展本市农业经济意义重大。1运城市发展棉花生产的优势地位运城棉区曾经是全国六大植棉重点地区之一 ,棉花生产是全市农村经济一大支柱…  相似文献   

12.
杨清  李应祥  陈跃华 《茶叶通讯》2012,(3):47-49,52
黔南州茶叶生产历史悠久、品质优良,所产都匀毛尖茶是贵州省唯一的全国十大名茶之一,中华老字号品牌.茶产业在全州农业结构调整中具有较强的区域优势和经济优势,茶产业的发展对促进黔南州区域经济、提高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黔南州2008年以来茶产业发展情况进行总结,对下一步茶产业的发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融安县甘蔗经济生产气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融安县甘蔗经济生产气候条件.融安县西南部属甘蔗适宜气候区,中部、东北部及西南部山区属甘蔗次适宜气候区.融安县甘蔗冻害西南部较轻,中部、东北部较重.融安县发展甘蔗经济生产,宜优先在西南部地区发展;在中部、东北部发展甘蔗经济生产时,应选择气候有利区域、防御甘蔗冻害.  相似文献   

14.
周理飞 《茶报》2004,(3):14-14
建瓯市历来是福建省的茶叶主产区,也是全国乌龙茶主要生产基地。建瓯生产的乌龙茶是福建大宗出口茶的特色产品,在国内外茶叶市场占有重要的位置,为繁荣区域经济、农民增收和地方财政增税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5.
农作物品种具有区域适应性.是为农业区域发展服务的。我国农业生态环境具有区域性,应根据各地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科学制订种子产业区域发展规划,努力促进种子市场和相应的农产品市场协调发展.促进种子产业与区域农业生产和农业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草地螟是我省农业生产上重大突发性害虫,自1996年暴发后,每年均有不同程度地发生,但每年发生、分布区域等均有不同特点。文章对2004年黑龙江省草地螟暴发的特点及成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刘静 《福建茶叶》2016,(9):54-55
中国是茶叶经济的发源地,同时也是茶叶生产、制造、消费以及出口的主要国家,由茶叶所带来的经济增长的份额在我国总体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中国茶叶经济的发展并非是由于现代社会的推动而发展的,早在丝绸之路时期,中国的茶叶经济就发挥了巨大的影响作用。为此,本文从丝绸之路的角度出发,对中国茶叶经济在丝绸之路上的发展进行相关的研究与探讨,从而更好地促进中国茶叶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茶叶是中国最古老的经贸商品之一,是带有中国传统特色烙印的物品。自古以来,茶叶经济就在对外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不管是近代鸦片战争时期英国人为打破中国茶叶出口垄断而发起战争,还是当今促进东南亚经济一体化提出的"一带一路,回顾丝绸"的经济战略,都体现了政府对茶叶经济的重视。当前我国各地的茶商企业都面临着转型困难、不能发展壮大的局面,在茶商的普遍反映中,除开自身发展战略问题外,最大的问题就是得不到政府政策的支持。笔者将以"鸦片战争"和"一带一路"两个时期政府的不同政策对比,结合国内各大茶叶生产大省的茶叶经济情况,揭示政府的政策对茶叶经济有多么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张金明 《中国茶叶》2012,(10):12-14
陇南市位于甘肃南部的秦巴山区,是“国家生态示范市”。茶叶是陇南市在甘肃省内独有的地方特色产品,茶叶生产是陇南市文县、武都、康县发展地方经济,帮助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区域特色产业。  相似文献   

20.
付晓玉 《福建茶叶》2016,(7):130-131
旅游业的深入发展促进了区域结构的优化升级,也对当地经济的长远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社区参与旅游是在当地经济与社区结构不断完善的共同作用下催生出来的,社区参与旅游已成为现代旅游业的一大新趋势,本文从社会交换理论关系中的武夷山茶叶经济与武夷山市社区参与旅游的应用实例出发,阐述了社会交换理论对于武夷山市茶叶经济主导下的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指导性意义,最后从社会交换理论的角度提出了建立茶叶经济主导下的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可行性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