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影响蚕种孵化率的原因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彩莲  孙峰 《四川蚕业》2000,28(3):29-31
<正> 近年来,本市有蚕农反映蚕种孵化率不高,并有逆出或不出现象,尤其是秋蚕。他们认为是蚕种质量不好。针对这一问题,我们除在蚕种催青中进行种质调查外,发种后对有关乡镇各批次蚕种的补催青及孵化率均进行了跟踪调查了解。其结果表明,绝大部分小蚕共育室的补催青等工作做得比较好,各批次蚕种一日孵化率均达到95%,高的共育室达98%;但是也发现少数蚕农对蚕种补催青工作不够重视,从而影响了蚕种的孵化。  相似文献   

2.
黄美红 《蚕桑通报》2002,33(2):24-26
孵化率是检验蚕种催青好坏的重要指标。尤其是在大面积推广小蚕一日二回育技术后 ,蚕农对孵化率的要求更高 ,希望发种不带苗蚁 ,隔日收蚁一日孵化率要求达95 %以上 ,远远高于全国和省定的实用孵化率标准。而蚕种孵化率的高低牵涉到制种、冷藏、浸酸、催青、补催青等诸环节 ,催青则是最后环节。近几年来 ,我市经过不断摸索、总结 ,规范操作 ,催青质量稳定 ,收蚁孵化率基本达到了蚕农的要求。据1999~2001年954批1524703张蚕种跟踪调查 ,农村收蚁一日孵化率达96.92 %以上 ,催青室留样蚕种收蚁一日孵化率达98.68…  相似文献   

3.
加强催青技术管理 提高蚕种催青质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蚕种催青是养蚕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首要环节,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蚕种孵化率的高低和蚁蚕的整齐度、强健度,以至影响蚕茧的产质量.近年来,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面实行,广大蚕农的质量意识和效益意识日益增加.由于我市全面实行小蚕共育,且大多数共育室的共育量较大(一般60张以上),因此,广大蚕农对蚕种质量的要求更高,他们希望既要头数足、蚁体强,又要一日孵化率高.笔者经过10多年的催青实践,认为加强催青技术管理,是提高蚕种催青质量的关键.其主要体会是:  相似文献   

4.
沈汉初 《蚕桑通报》1995,26(4):48-49
做好一代杂交蚕种催青工作的体会湖州催青室沈汉初蚕种催青直接关系到孵化率的高低和蚕体的强健度,是蚕茧丰收的基础和重要关键。目前农村分户养蚕,补催青条件差,蚕种分得散,蚕种催育必须既要照顾到蚕农分卵方便,又要考虑到一日孵化率高,达到适时发种,准时收蚁,一...  相似文献   

5.
姚丽娟 《蚕桑通报》2005,36(1):48-50
普通蚕蚕种一日孵化率的高低受蚕种制造、浸酸(浴种)、冷藏、催青及蚕农补催青等诸多技术环节的影响,其中蚕种催青技术的好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小蚕一日二回育等省力化养蚕新技术的推广、普及,蚕农对蚕种孵化率的要求更高,一日孵化率要求达到95%以上,这对蚕种催青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陈大志 《蚕桑通报》2009,40(3):54-55
补催青一般是县(市)蚕桑科技业务部门统一进行蚕种催青至转青后,及时将蚕种分发给各小蚕共育户或小蚕饲养农户,再由农户按蚕种对温湿度、空气的、光线等气象要素的生理要求,以及生产上的要求.继续进行孵化前处理的过程。蚕种补催青关系到小蚕孵化能否齐一,孵化率是否高,蚁体是否健壮,收蚁工作能否顺利进行.这也是养好小蚕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正> 蚕桑生产承包到户后,广大蚕农对共育的要求越来越高,他们不仅要求共育的蚕儿质量好数量多,健康无病,同时也要求蚕儿一个批次,以便饲养管理方便。但近几年来,有时蚕种孵化不齐,蚕户分到的蚕儿有时有几个批次,这不仅增加了共育室的工作量,给蚕户饲养管理带来了麻烦,对提高蚕茧产量也有一定的影响。为了尽可能做到蚕种一批收齐,使一日孵化率达到95%以上,探索最适当的补倦青技术是当前要研究的一个问题。现根据我们历年补催青的实践,对补催青过程中的问题,谈一点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8.
经过合理催青的蚕种,在发放过程中不仅需要正确的保护,在发到各养蚕户或共育室后尤其需要进行正确补催青,力求做好补催青中的每一个环节,才能保证蚕种孵化整齐、一日孵化率在95%以上,从而为提高张种产茧量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9.
在蚕儿饲育过程中,对蚕种催青工作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到蚕种孵化率高低、蚁蚕体质强健度和蚕体发育整齐度。因此,蚕种催青始终要把提高一日孵化率放在首位,同时也要考虑到蚕农领种时方便。  相似文献   

10.
1家蚕补催青的含义和重要性 家蚕补催青是指经过催青技术处理后的转青卵分发到各地蚕农后,至孵化收蚁前,仍按一定的温湿度条件进行合理保护的过程.这一阶段的保护工作将关系到蚕种一日孵化率的高低,以及蚁蚕体质强健和蚕儿发育的整齐度.  相似文献   

11.
一日孵化率的高低除了蚕种内在因素与冷库处理外,还与推广部门领种、催青、发种和农户补催青等环节直接相关.近几年富阳市蚕种孵化率一般在95%以上,其体会主要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2.
采用对催青蚕种在不同胚子发育时期离开催青室,然后再作补催青及自然催青处理,结果对蚕种的孵化率及蚁蚕生命时数有很大影响。其中己_4胚子离开催青室后自然催青的,孵化率最低,只有90.97%,最高二日孵化率只有89.25%;己_4胚于蚕种离开催青室后作补催青的孵化率高于前述成绩,且离开时间短成绩优。己_3胚子蚕种离开催青室的,成绩优劣趋势亦同于己_4胚子蚕种成绩,只是各相应成绩高于己_4胚子成绩。蚁蚕生命时数的成绩变化为:孵化率高蚁蚕绝食成活率高,反之则低。试验认为,催青发种时,应酌情掌握好蚕种离开催青室的时机,同时须及时做好补催青工作。  相似文献   

13.
强化蚕种催青管理提高蚕种催青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榛 《中国蚕业》2007,28(4):47-48
目前,在蚕桑生产中蚕农的质量意识、效益意识明显增强,尤其是对蚕种的一日孵化率的要求愈来愈高。影响蚕种一日孵化率的因素很多,如原蚕饲养、制种、蚕种保护、冷藏、浸酸、催青、补催青等方面的技术处理都有密切关系;各相关部门和各个  相似文献   

14.
补催青一般是县(市)蚕桑科技业务部门统一进行蚕种催青处理后,把蚕种在孵化前一天(转青期)分发到各小蚕共育户,各小蚕饲养农户再按照标准的四大环境要素要求继续进行孵化前处理的过程。蚕种补催青是小蚕孵化的前奏,是收蚁工作开始的前提,也是养好小蚕的基础工作。做好蚕种的补催青工作,是确保孵化齐一,数量充足,促使小蚕体质强健的一项关键性技术。  相似文献   

15.
张士宇 《蚕桑通报》2009,40(1):57-58
如东县的小蚕饲育,全部由共育室集中共育来完成。共育室的容量在50—400张蚕种不等,以共育100多张蚕种居多。共育室及蚕农,衡量蚕种质量的最先标准就是蚕种的一日孵化率。蚕种一日孵化率的高低,对共育室的共育操作以及共育质量,影响很大。若蚕种一日孵化率不高,共育室势必会分日收蚁、分批饲育。这样既不利于共育室的统一操作管理,又会加大共育人员的劳动强度。在当今共育人员日趋匮乏,且年龄老化的情况下,极易发生共育操作粗放,技术措施不到位等,使共育质量难以保证。而且蚕种一日孵化率不高,会严重影响到该品种及蚕种场的信誉,还会使共育室及农户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  相似文献   

16.
戴渊  郑伟丽  张甜  陈贺 《四川蚕业》2007,35(2):42-42,46
蚕种从县级以上催青室发放以后,需要在蚕农家中存放1天左右的时间才能孵化,这段时间的蚕种保护称为补催青。其作用非常重要,关系到蚕种能否孵化整齐,能否在蚕期中间顺利饲养。多年以来,受各种条件制约和影响,我县蚕种发放以后,绝大部分由蚕农分户自主保护,经常出现因蚕农技术水  相似文献   

17.
<正>补催青是蚕种进入农户饲养的第一个环节,这项工作做得好与否,直接关系蚕种的孵化率,关系到蚕品种优良性状的发挥,进而影响蚕农的经济效益。笔者认为:只有认真抓好蚕种补催青的各个技术环节,才能有效地提高蚕种一日孵化率,为后期的饲养管理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8.
<正>补催青是蚕种进入农户饲养的第一个环节,这项工作做得好与否,直接关系蚕种的孵化率,关系到蚕品种优良性状的发挥,进而影响蚕农的经济效益。笔者认为:只有认真抓好蚕种补催青的各个技术环节,才能有效地提高蚕种一日孵化率,为后期的饲养管理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9.
张辉 《四川蚕业》2015,(1):27-29
补催青工作是蚕种催青工作的延续,是联系蚕种催青与孵化的关键环节,补催青工作是否到位,直接影响蚕种的一日孵化率,是决定蚕体发育是否整齐、蚕体强健与否、蚕病发生率高低等的重要因素,与广大蚕农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专用补催青箱以其具有黑暗效果好、加温补湿均匀、透气性好三大优点,从而能使蚕种的孵化率达到预期值,避免因蚕种的外部环境不合理而造成的孵化率偏低等现象的发生。 2000年在春季蚕种补催青工作中,我们改变了往年用蚕匾黑暗处理的方法,换用专用补催青箱黑暗处理,收到预期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 专用补催青箱的做法先用12根硬质方形木条搭好基本框架,再在除顶面以外的其他五面横向分别加固一根木条,加固木条的高度以箱高的1/2为宜,然后用胶合板将五面封严,顶面开启,每面打孔6~12个。 2 专用补催青箱的大小选择依放种量多少和收蚁袋类型而定。一般盛放100张蚕种需长1m,高、宽各0.8m的木箱一个。内挂两层,每层可挂2~3排,袋间距0.5~1cm为宜。 3 黑暗处理方法在箱内拉4~6根细铁丝,一端固定,另一端暂不固定,箱底铺上浸湿的黑布补湿遮光,其他五面也要用黑布遮严,在正常的温度下保护。 4 应用效果 应用此专用补催青箱对沂水蚕种场1999年秋制4批春蕾镇珠进行了补催青,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经对三个试验村的调查,平均孵化率在99%以上。 用专用补催青箱黑暗处理蚕种,可比其他方法提高孵化率2~3个百分点,是当前农村共育室可行的一项提高蚕茧张产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