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正>猕猴桃溃疡病是一种毁灭性细菌病害。该病主要危害猕猴桃的主干、枝蔓、新梢和叶片,一般造成枝蔓枯死,发病严重时,植株整株枯死。该病1980年在日本的静冈县首次发现,1983年后在美国的加利福尼亚等地陆续发现。1984年以前,我国没有猕猴桃  相似文献   

2.
正猕猴桃树在生长过程中,因缺乏某一种元素而表现出一些特殊的症状,影响猕猴桃植株正常生长,严重时会出现产量降低、果实商品性变差的现象。我们通过多年的生产实践调查,总结了西峡县猕猴桃树6种主要缺素症状及预防方法。1缺氮症1.1缺氮症状首先出现在猕猴桃植株下部的老叶  相似文献   

3.
《现代园艺》2020,(3):9-10
猕猴桃溃疡病是猕猴桃常见病害之一,是猕猴桃植株克星,在现实中严重制约猕猴桃产业发展。通过对猕猴桃溃疡病发病特征、影响因素、防治技术等方面最新研究成果的梳理和综述,旨在为猕猴桃溃疡病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助力,为指导猕猴桃溃疡病防治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猕猴桃根腐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植株染病后,树势衰弱,产量降低,品质变差,严重时会造成植株整株死亡,对猕猴桃生产影响极大。其主要症状、发病特点和综合防治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5.
以猕猴桃根腐病根际土壤真菌群落为研究对象,通过高通量测序,研究猕猴桃根腐病感病植株与未感病植株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分布情况,为猕猴桃根腐病生物防治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与未感病植株相比,猕猴桃植株感染根腐病后,其根际土壤真菌的群落结构和相对丰度发生了变化。在门分类水平上,感病植株根际土壤子囊菌门相对丰度较高,而接合菌门和担子菌门较低。在纲分类水平上,感病植株根际土壤粪壳菌纲相对丰度较高,伞菌纲、盘菌纲较低。在目分类水平上,感病植株根际土壤肉座菌目相对丰度较高,而Sordaihales, Trechnsporales、小壳菌目较低。在科分类水平上,感病植株根际土壤赤壳科相对丰度较高,而毛球壳科、囊菌科的较低。在属分类水平上,感病植株根际土壤的赤霉菌属、丛赤壳属相对丰度较高。  相似文献   

6.
<正>猕猴桃扦插繁殖,是直接利用植株的营养器官繁殖猕猴桃苗的一种无性繁殖方法,是一种简便易行、多快好省地培育优良苗木的方法。采用合理的秋季扦插技术,插穗可在5月中旬发芽,6月中下旬生根,生根率能高达91%,且省工省时。现将秋季扦插繁殖方法作一介绍,以期为猕猴桃的大量快速繁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福建中华猕猴桃类型整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福建省中华猕猴桃资源较为丰富,大多分布在我省中亚热带山区。经过长期的天然杂交、自然选择和演化而产生不同变异,表现植株各部分性状,诸如果实毛被、果皮质地、果肉颜色、营养成分等都有较大的差异。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野生中华猕猴桃,考察其演变规律,从而引导培育适合人们需求的优良类型,以适应开展猕猴桃人工栽培的需  相似文献   

8.
分析猕猴桃根腐病感病植株和未感病植株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差异,可为研究猕猴桃根腐病发生机制及其调控技术提供依据。在浙江省天台县街头镇的“红阳”猕猴桃种植基地,以树龄9年的猕猴桃根腐病感病植株和未感病植株根际土壤真菌为研究对象,对菌群ITS序列进行高通量测序注释后,对比分析了真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指数的差异,并测定分析了根际土壤脲酶、蔗糖酶和酸性磷酸酶的活性。结果表明,猕猴桃根腐病的发生极显著地降低了根际土壤脲酶、蔗糖酶和磷酸酶的活性(p<0.01)。感病植株根际土壤真菌群落丰富度指数(Chao1)显著低于未感病植株根际土壤(p<0.05)。在门分类水平上,感病植株根际土壤真菌中相对丰度降低的有担子菌门、未分类真菌和接合菌门,其差异均为极显著(p<0.01);相对丰度升高的为子囊菌门,其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在属分类水平上,感病植株根际土壤真菌相对丰度增加的有赤霉菌属、丛赤壳属、镰刀菌属、假裸囊菌属和肉座菌属,其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相对丰度降低的有未分类伞菌纲、枝鼻菌属、粗糙孔菌属、线虫草属、支顶孢属、粪盘菌属、木霉属和被孢霉属,其差异...  相似文献   

9.
生物菌肥对猕猴桃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究了生物菌肥对猕猴桃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旨在为猕猴桃的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以3年生猕猴桃品种'Hort16A'为试验材料,通过施用不同浓度和种类的生物菌肥培养后,测定其干径增长量、叶长、叶宽、叶厚和叶片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结果表明:每株施用6 kg生物菌肥B,猕猴桃植株的干径增长量、叶长、叶宽、叶厚最大,叶片中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也最高;每株施用9 kg生物菌肥A,猕猴桃植株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最高。综上认为,株施6 kg生物菌肥B最适宜'Hort16A'猕猴桃的生长。  相似文献   

10.
以露地和避雨栽培条件下的‘红阳’猕猴桃为试验材料,通过测定园地温湿度、植株光合作用、果实品质等指标,研究避雨栽培对‘红阳’猕猴桃生长微环境、叶片光合能力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避雨栽培条件下植株环境温度降低2.4℃,空气湿度提高12.2%,光合有效辐射下降13.0%~28.6%;避雨栽培可维持‘红阳’猕猴桃在生长旺盛期的平均净光合速率,有效缓解植株光合"午休"现象,对植株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表现为结果枝数降低10.8%,结果枝长度增加60.8%,坐果数提高129.7%,叶绿素含量提高6.1%,单果重提高25.7%,采收期和软熟期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增加10.8%和14.1%,干物质含量无显著差异,延长了贮藏时间。综上,避雨栽培可改善‘红阳’猕猴桃生长微环境,优化植株光合作用,提高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上海地区夏季持续强降雨后的高温晴朗天气对猕猴桃树体生理的影响。【方法】以美味猕猴桃‘徐香’为试材,人工模拟强降雨和高温强光环境,将猕猴桃植株在不同时长强降雨下处理后转移到高温强光下生长,测定土壤含水量及猕猴桃植株叶片和根系的各项生理指标。【结果】随强降雨时间延长,猕猴桃叶片受损程度增加,且受损程度与强降雨后的高温强光时长呈现显著正相关,持续强降雨3~5 d后在高温强光下3~4 d,猕猴桃叶片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明显下降,胞间CO2浓度(Ci)上升,根系活力降低,而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及抗氧化酶SOD、POD、CAT的活性显著升高。【结论】持续强降雨3~5 d后在高温强光下3~4 d会破坏猕猴桃根系的正常生理代谢,造成猕猴桃幼苗叶片萎蔫,最终导致植株死亡。  相似文献   

12.
猕猴桃是世界上新兴的栽培果树。但其实生苗雌雄难辨。无性繁殖因茎段质多、伤流重而影响成活。中科院植物所桂耀林,福建农学院陈振光等人曾用猕猴桃茎段诱导出小植株,在此基础上本试验进一步摸索猕猴桃外植体的脱分化规律,进而提高猕猴桃试管苗移植入土的成活率。以加速猕猴桃雌性优良单株的推广。  相似文献   

13.
软枣猕猴桃生物学特性及其商业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软枣猕猴桃在我省没有进行商业化栽培,研究也几近空白,可江西的不少山区分布着野生植株。软枣猕猴桃属小型果,果面光滑无毛,非常适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省对野生中华猕猴桃资源作了全面调查,引起各方面的重视,并已经加工利用,开始进行从野生走向人工栽培的试验。福建省中华猕猴桃资源较为丰富,大多分布在我省中亚热带山区。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演化而产生不同变异,表现在植株各部性状(诸如果实毛被,果皮质地,果肉颜色,营养成分等)都有较大的差异。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我省野生中华猕猴桃,考察其演变规律,从而引导培育适合人们需求的优良类型,以适应开展猕猴桃人工栽培的需要,我们对中华猕猴  相似文献   

15.
不同土壤含水量,明显地影响猕猴桃植株生长。7月3日到8月31日,最适土壤相对含水量为45.05%;9月7日至10月31日为48.4%。猕猴桃虽喜水,但怕淹耐旱,受淹后1至10天就会死亡,干旱时,土壤相对含水量为10%—20%时,一般25—93天死亡。  相似文献   

16.
彩色猕猴桃新品种红美的选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彩色猕猴桃新品种红美是从野生美味猕猴桃实生苗中选育而成,植株形态特征和果实性状与美味猕猴桃基本一致,果肉沿中轴呈放射状红色条纹,十分鲜艳,风味好,品质上等,晚熟,丰产,抗逆性强。2004年10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7.
<正> 四川省猕猴桃资源十分丰富,遍布于盆地边缘各山区。因猕猴桃长期自然实生繁殖,单株间变异很大,其中,大果形的优变单株也不少。1979—1980年,我们在川西地区开展猕猴桃资源调查工作,发现两株大果形中华猕猴桃单株,一株为多毛型的,另株为脱毛型的(见图版2),其性状如下: 一、多毛型大果猕猴桃产汶川县映秀公社老街大队,植株立地海拔1280米,土壤为花岗岩风化而成的石砾质土,微酸性(pH 6)。植株攀在杉木林中,林下灌木丛生,相当阴蔽。株高6米,冠幅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软枣猕猴桃产业的推广与市场的认可,软枣猕猴桃嫁接技术也就越来越被广大种植者认可。嫁接技术在果树产业发展中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软枣猕猴桃果树嫁接技术现已成为实现果树苗木繁殖、品种更新普及、品种区域栽植、大树高接换优、老旧果园改造和病危树挽救等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嫁接是指将一个植株上的枝和芽等组织接到另一株枝干或根等适当的部位上,经愈合后组成新的植株的技术。用于嫁接的枝段或芽片称为接穗,承接接穗的植株或枝干、根称为砧木。嫁接  相似文献   

19.
基因工程与猕猴桃种质改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小彪  张秋明 《果树学报》2003,20(4):300-304
利用植物基因工程进行猕猴桃遗传改良潜力很大,目前已建立有效的基因转化体系,并获得了转基因植株。猕猴桃转基因主要包括果实发育、成熟与衰老及其抗逆性等有关的目的基因。总结了猕猴桃目的基因分离与克隆、基因转化方法和影响因素以及基因工程在猕猴桃种质改良中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猕猴桃基因工程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1选育过程1997年9月,我们在四川省北部山区从野生美味猕猴桃实生苗中,发现1株猕猴桃树所结的果实有毛,果肉沿中轴部分呈现放射状红色条纹,口味较好,选为优良单株。经连续3年观察,其综合性状表现稳定。经分类学鉴定,该植株属于美味猕猴桃变种彩色猕猴桃,选为优良品系。1999年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