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土丘陵区小流域土壤侵蚀空间变化定量研究   总被引:117,自引:8,他引:117  
以陕西北黄土丘陵区安塞县纸坊沟流域内小流域为研究实例,在分析野外小区观测资料建立土壤侵蚀模型的基础上,应用由ARC/INFO地理信息软件系统支持建立的空间信息数据库系统和土壤侵蚀模型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小流域次降雨土壤侵蚀空间化的定量计算,进而研究了流域内侵蚀强度的空间变化规律及其与地貌和土地利用的关系,经实测资料的检验表明,建立的预报方法,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2.
小流域土壤侵蚀动态过程模拟模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建立流域土壤水蚀预报模型将为小流域综合治理、土地利用规划等宏观决策提供依据,为小流域水土保持效果有效评价提供参考。通过对小流域侵蚀动态过程的分析,在水流连续方程、动量守恒方程及泥沙质量守恒方程基础上,对坡面-沟道及各沟道间土壤侵蚀时空关系进行合理耦合,建立了流域系统土壤侵蚀动态模拟过程模型;采用有限元方法对土壤侵蚀模拟模型进行数值离散,建立了小流域系统数值离散模型;在确定流域时空离散方法基础上,采用VC++语言编制流域水蚀模拟程序;在室内人工模拟降雨条件下,对模型小流域50 mm/h降雨强度,5 min降雨历时情况下土壤侵蚀情况进行模拟,在得到流域内典型点处径流流量、径流含沙量及各沟道流速动态过程的同时,将流域内各沟道出口处模拟结果与测量结果比较,径流流量、径流含沙量、流速模拟精度均高于80%。研究结果表明小流域土壤侵蚀模拟模型的建立是可靠的,模型的数值离散方法及编制的计算程序是完全可行的。这一模型的建立将为小流域土壤侵蚀动态过程的模拟预报及实现由小流域向中大流域的侵蚀动态模拟预报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黄土区小流域土壤侵蚀系统模拟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8,他引:4  
中国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土壤侵蚀量是正确评价综合治理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文对黄土区小流域土壤侵蚀系统进行计算机模拟 ,它是在与地理信息系统支持平台松散耦合的基础上 ,利用DEM提供地形特征的功能 ,运用水文模型进行流域径流水文分析 ,并在此基础之上 ,结合通用水土流失方程式的侵蚀泥沙模型及其沿程传递模型 ,建立了分布型小流域土壤侵蚀模拟模型 ,用它可以计算不同时间和空间的土壤侵蚀量。最后将研究成果应用于试验流域——宁夏西吉县黄家二岔小流域 ,经过验证 ,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可以用于黄土区流域的土壤侵蚀量的模拟运算 ,这将进一步提高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水平。  相似文献   

4.
川中小流域丘坡耕地土壤侵蚀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放射性元素Cs-137土壤侵蚀调查方法,对川中红壤地区五洞桥小流域丘坡耕地土壤侵蚀进行了研究,揭示了丘陵坡耕地土壤侵蚀特征,推算了不同样点下的年土壤侵蚀模数和侵蚀量,划分了小流域土壤侵蚀强度等级。研究结果为,五洞桥流域年土壤侵蚀总量为57560t,年均土壤侵蚀模数为3597t/km2,属中度侵蚀区,整个流域可划分为微度侵蚀、轻度侵蚀、中度侵蚀、强度侵蚀等六个侵蚀强度等级。  相似文献   

5.
对皇甫川流域土壤侵蚀规律的再认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皇甫川流域是我国土壤侵蚀最强烈的地区之一,也是国家开展重点治理的地区之一,通过小流域土壤侵蚀估算模型的应用,得出全流域以砒砂岩,黄土、风沙土为主3类小流域土壤侵蚀模数及允许侵蚀量;得出水土保持治理难过验收,正在治理,未治理3类流域的土壤侵蚀现状,指出在现有水保投资水平下控制土壤侵蚀的植被覆盖度临界值为60%,估算出近10年来水土保持治理的减沙效益为20%。  相似文献   

6.
川中丘陵区小流域土壤侵蚀空间分异评价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将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Arc/Info与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相结合进行了小流域土壤侵蚀量的估算。以盐亭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内的截流村小流域(简称截流村小流域)为研究对象,依据实地调查资料及地形、土地利用、土壤和植被等数据,建立了小流域空间数据库,利用GIS的栅格数据空间分析功能,将小流域空间离散化为10 m×10 m的栅格,在栅格内根据合适的USLE因子算法进行了土壤侵蚀量估算,进而对小流域内土壤侵蚀强度空间分异和小流域内侵蚀量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截流村小流域年均输沙模数为1244.7 t/(km2.a),侵蚀强度属轻度;坡耕地占流域面积的44.17%,年均土壤侵蚀模数为2195.0 t/(km2.a),其侵蚀总量占流域总侵蚀量77.93%,表明坡耕地是该小流域水土流失的策源地,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的关键是实现流域内坡耕地的合理利用。同时对于林地和小于10°坡耕地的侵蚀模数结果与相关研究仅相差19.8%和4.4%,证实了该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沂蒙山区典型小流域土壤侵蚀与环境影响因子耦合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沂蒙山区曲阜九仙山小流域为研究区域,基于"3S"技术,对2009年九仙山小流域土壤侵蚀特征及其环境影响因子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九仙山小流域土壤侵蚀在侵蚀强度上呈现整体以轻度侵蚀、中度侵蚀为主,局部有强烈和极强烈侵蚀的土壤侵蚀特征;土地利用、植被盖度、坡度、海拔等环境因子对流域土壤侵蚀影响密切。研究成果可为小流域水土保持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采用RUSLE模型系统分析和评价验证三道沟小流域的土壤侵蚀特征。研究表明:①三道沟小流域的土壤侵蚀模数平均值为1802 t/(km^2·a),依据水文资料推算评估的河流淤积结果与该数值保持较好一致性,可见RUSLE模型具有较高可信度;三道沟小流域的年均侵蚀量为43248 t,其中土壤流失量超过容许界限的区域有970 hm^2;从侵蚀强度的层面,轻度、中度侵蚀的面积为714.15 hm^2和120.04 hm^2,占流域总面积的29.76%和5.00%,对流域侵蚀总量的贡献率为62.41%和22.05%。②通过回归分析发现,土壤侵蚀模数在各子流域空间内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中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为地形因子;水土流失以农村居民点和旱地为主,应作为三道沟小流域重点治理区域。  相似文献   

9.
川中不同类型小流域土壤侵蚀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川中小流域为研究对象,2004年第5期小流域竣工验收报告为基础数据,以流域土地利用方式面积比例为指标进行聚类,将小流域分为不同类型,然后分别建立以不同类型小流域的土壤侵蚀量为因变量,用地面积为自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从而比较区域内部小流域之间的差异,分析不同类型小流域的土壤侵蚀特征,以期更有针对性地为小流域综合治理提供理论和实际依据。研究表明:(1)根据其主要土地利用方式,研究区小流域分为4类;(2)不同类型小流域,水土流失主要及最大来源、侵蚀模数等特征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ANSWER2000在小流域土壤侵蚀过程模拟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1,自引:6,他引:21  
ANSWERS2 0 0 0是一个用于流域土壤侵蚀过程模拟的分散型物理模型 ,将此模型运用于三峡库区小流域侵蚀产沙、地表径流以及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水沙分布状况的模拟中。通过两个不同小流域模拟结果的对比 ,采用误差百分比、线性回归以及 Nash- Sutcliffe效率 3种方法 ,分析和评价了模型的模拟效果。结果表明 ,模型在应用于我国三峡库区小流域土壤侵蚀模拟时 ,其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具有较高的吻合度 ,模拟结果基本可信。但是 ,对于一些陡坡林地等特殊地类 ,模型的模拟误差较大 ,其模拟精度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1.
土壤侵蚀评价模型与GIS的集成一直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研究基于ArcGISEngine开发包和组件技术,在VisualBasic中调用ArcObjects组件,通过创建ActiveDLL工程,构建了基于RUSLE和土壤侵蚀评价指数模型的GIS内嵌模块.该模块包括:土壤侵蚀量计算、流域尺度土壤侵蚀评价、小流域尺度土壤侵蚀评价和坡面尺度土壤侵蚀评价四个子模块.研究表明基于ArcGISEngine,以二进制的动态链接库(DLL)表现,开发土壤侵蚀评价模块,能够简化土壤侵蚀评价的计算逻辑,提高工作效率,具有良好的扩充性、灵活性和可操作性,模块化的土壤侵蚀评价指数能更好地应用于土地利用与土壤侵蚀评价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2.
基于GIS和USLE模型对滇池宝象河流域土壤侵蚀量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8  
滇池已被列入国家“三河三湖”治理的重点,也是云南省9大高原湖泊治理的重中之重。非点源污染是滇池污染的主要原因,而水土流失则是非点源污染的主要来源,占非点源污染总量的80%。运用GIS栅格模块的空间分析功能,根据USLE模型的各个因子进行图形运算,估算了小流域土壤侵蚀量。结果表明,流域的年均土壤侵蚀模数为983.51 t/km2,侵蚀强度为轻度,占流域面积91.53%的区域土壤侵蚀强度在轻度以下,对流域土壤侵蚀量的贡献率为52.80%;而流域47.2%的土壤侵蚀来自于占流域面积8.5%的中度以上侵蚀区域。  相似文献   

13.
基于GIS的桥子沟流域土壤侵蚀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甘肃省天水市桥子沟流域为研究区域,采用美国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模型)为评价模型,加入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空间分析功能,运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view进行小流域土壤侵蚀量的估算与分析,从而为我国西部地区的水土保持型植被建设和生态与环境效应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流域土壤侵蚀动态模拟,需要采用合适的方法对坡面—沟道耦合问题及初始和边界条件进行正确的处理。将流域划分为坡面侵蚀与沟道侵蚀,采用时间空间耦合处理方法,实现了小流域坡—沟侵蚀过程中水流与泥沙输送的面—线耦合及沟道间的线—线连接。给出了模拟流域土壤侵蚀过程的控制微分方程、初始条件、边界条件及坡面向沟道汇水输沙的动态模拟处理方法。得到了较为符合实际的流域土壤侵蚀动态模拟模型。模拟结果与室内实验测量结果的比较表明,模拟精度达到80%以上,说明了动态模拟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李骜  顾治家 《水土保持通报》2020,40(5):196-200,208
[目的] 开展水土流失调查,提取和制作必需的数据、图件及相关资料,实现水土流失调查对县域水土保持规划的全面支撑。[方法] 基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拜泉县小流域划分,开展土壤侵蚀严重指数图、土壤侵蚀强度图和水土流失面积比例图的对比分析。[结果] 基于小流域土壤侵蚀严重指数的县域土壤侵蚀图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①该图能够综合反映县域水土流失的面积、强度和分布,并定量、精准地落实到水蚀单元——小流域上;②基于该图,能够直接生成规划必需的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分布图、水土流失防治格局图和重点项目分布图;③基于该图,结合小流域土壤侵蚀强度图,可为小流域尺度上、治理模式层面的措施典型设计及其配置提供落实到地块的基础数据。[结论] 从开展水土流失调查,划定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全面支撑水土保持规划的全流程角度分析,基于小流域土壤侵蚀严重指数的县域土壤侵蚀制图具有更好的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16.
从小流域淤地坝建设中土壤侵蚀模数的应用、淤地坝对沟道侵蚀的系统影响、淤地坝的可持续利用、土壤侵蚀控制等方面分析了现行淤地坝规划、设计和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了加强对小流域土壤侵蚀快速评估方法研究及相关成果的推广应用、加强对淤地坝减蚀作用的机理及其对小流域侵蚀环境系统影响分析研究、研究和改进现行的淤地坝设计施工方案等建议。  相似文献   

17.
植被覆盖度是反映土壤侵蚀状况的关键指标,实施植被恢复是防治小流域土壤侵蚀的重要措施,但小流域植被覆盖度到底恢复到多少才能有效控制土壤侵蚀尚不清楚。基于土壤侵蚀治理的小流域植被覆盖度阈值效应,对红壤丘陵区33 157个小流域2000—2015年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变化进行了分析,评估不同植被覆盖阈值小流域时空分布规律与格局,以期精准制定小流域土壤侵蚀治理方式与对策。结果表明:(1) 2000—2015年,84%的小流域植被覆盖呈不断增加趋势,植被覆盖下降的小流域占15%,植被覆盖度基本不变的小流域仅有1%;(2)植被覆盖小于40%(低阈值带)的小流域占比小且相对稳定(3%~7%),说明大规模人工治理小流域土壤侵蚀的局面已扭转,但耕地依然是重点关注的对象;(3)植被覆盖位于40%~80%(过渡带)的小流域占比一直最高(超过83%),应采取以“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的治理方式,重点关注土地利用结构和植被结构的优化配置;(4)植被覆盖大于80%(高阈值带)的小流域占比从2010年前的1%~2%上升到2015年的14%,可见具有自我修复植被覆盖条件的小流域显著增加,实施自然恢复(如封禁)是高阈...  相似文献   

18.
应用USLE模型与地理信息系统IDRISI预测小流域土壤侵蚀量的研究   总被引:279,自引:27,他引:252  
依据实地调查资料,建立了典型小流域地理数据库,应用径流小区观测结果,确定了定量计算通用土壤流失方程因子指标方法,在地理信息系统IDRISI支持下,根据USLE土壤侵蚀预测模型对数据库实施运算操作,预测了小流域土壤侵蚀量。结果表明,占流域面积67%的区域土壤侵蚀微弱或轻度,这一区域对流域土壤侵蚀量的贡献率仅为3%,而流域80%的泥沙来自于占流域面积仅20%的极强度和剧烈侵蚀区域。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裸露砒砂岩区小流域土壤侵蚀空间自相关特征及影响因素,为科学指导植被建设,减轻入黄泥沙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以裸露砒砂岩区鲍家沟小流域为研究对象,运用地统计学和灰色关联理论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裸露砒砂岩区小流域土壤侵蚀空间自相关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①研究流域土壤侵蚀模数具有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Z值为136....  相似文献   

20.
土壤侵蚀预测建模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土壤侵蚀预测及其模型的评述,提出了土壤侵蚀预测建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从目前已经建立的坡面、小流域和区域不同空间尺度上的土壤侵蚀预测模型可知,各空间尺度上指标的选择和模型的建立,均是独立进行的,相互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不同空间尺度模型无法进行有效的信息交换。随着水土流失的治理已由点、小流域治理,进入了大规模连片集中治理的阶段,土壤侵蚀预测建模研究的重点,应转向不同空间尺度土壤侵蚀预测模型之间的关系与转换上来。通过建立不同空间尺度间土壤侵蚀预测转换模型,利用小尺度上实用的土壤侵蚀预测模型和数据,对区域水土流失进行定量预测与评价,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