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消费现状及潜力 1.中国肉类消费的增长潜力在广大的农村地区。2003年中国农村居民人均肉类消费达到18.2千克,是1978年的3倍。农村肉类消费量仍处在低水平,由收入增加而引起的肉类消费的增加倾向仍在继续。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肉类消费大体可以划分为这样几个阶段: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为第一个阶段,特征是有什么吃什么,全国年人均肉类消费也就是10千克上下,到了1978年农民年人均肉类消费也只有6千克,城镇居民吃肉比农民多,但也只有18千克。可见,肉类还没有条件成为人们的生活必需,农民养畜首先是保证城市供应,其实在那个时候农民也不具备肉类消费的经济能力。  相似文献   

3.
潘耀国 《中国猪业》2009,4(9):26-28
目前,中国人的肉类消费比60年前增长了10倍。中国人的肉类消费以猪肉为主,讲究原汁原味。现在.肉类也有了品牌消费,中国人的肉类消费处在稳步增长阶段。  相似文献   

4.
《中国养鸡》2004,(3):24-24
1.人均肉类消费量低于欧美国家 与欧美国家相比,日本人均肉类消费量较低,鱼贝类、鸡蛋的人均消费量较高。据日本农水省统计,2002年度日本国民人均年肉类消费量为牛肉11.7公斤,猪肉16.9公斤,鸡肉14.3公斤,其他0.6公斤,人均鸡蛋的消费量为20公斤(约345个)。  相似文献   

5.
中国肉类消费四大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是肉类生产大国,但国民人均肉类消费量无法与欧美国家相比,出口数量又十分有限,人口众多的国情决定了目前畜产品主要是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中国人的肉类消费现状和未来备受业内外人士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6.
潘耀国 《饲料广角》2009,(20):15-17
中国肉类总产量世界第一.吃肉并不是太多。7亿农民人均每天才吃l两肉,6亿城镇居民家庭每天人均2两肉。中国人肉类消费远没有达到“专业化”的程度.这里的“专业化”3个字是带引号的.就是说肉类消费没有成为主食.还只是副食.准确点讲肉类还只是引食。真的再过十几年,也会有一部分人:牛排、鸡腿、大片整块的猪肉吃起来.就如发达国家的一部分人主食副食换位。想吃主食吃主食,想吃副食吃副食,想吃肉食就吃肉食。中国农民每天红肉消费不到40g.城里人平均每天的红肉消费,最多也就是70-80g。  相似文献   

7.
1985年全球肉类需求量为1.5亿吨,1995年2亿吨,2005年2.5亿吨,预测2015年全球肉类需求量将超过3亿吨,数字告诉我们,每年增加500万吨。1979年中国肉类产量1 000万吨,2009年7 600万吨,每年增加220万吨。这就是世界和中国肉类生产和消费的大趋势。我国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国,吃饭问题是头等大事。当年还有几亿人口吃不饱饭的时候,人们直接消费粮食就是节约粮食。在解决了温饱问题之后,人们的食物消费结构也在发生变化,最突出的变化就是肉类消费出现渐进式的增长。  相似文献   

8.
我发言的题目是《中国人的肉类消费习惯》,中国肉类消费总量世界第一,并不是吃肉太多,7亿农民人均每天才吃一两肉,6亿城镇居民人均每天购买二两肉,中国肉类消费远没有达到“专业化”的程度,肉类没有成为主食,还只是副食,准确讲在中国肉类还只是饮食,也许再过几十年,有一些人吃起牛肉,鸡腿来,会像西方人主食副食大换位,中国人民每天红肉消费不到40克,城里人红肉消费最多也就是七八十克,今天在这里,我用十几句话向国际朋友们介绍中国人的肉类消费习惯,也请到会的企业家和各省的肉类行家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9.
潘耀国 《中国家禽》2005,27(2):37-38
中国是肉类生产大国,但国民人均肉类消费量无法与欧美国家相比,出口数量又十分有限。因此,我国的肉类消费现状和未来备受业内外人士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0.
据世界粮农组织统计数据显示,2001年中国肉类总产量为6300多万t,占世界总产量的27%。人均消费量为48kg,大大超过世界人均37kg的水平。我国既可谓肉类生产大国,又是消费大国。  相似文献   

11.
中国食物消费进入新阶段,口粮消费下降,以肉为主的动物性产品消费量的增加是未来消费的主要趋势。本文描绘中国肉类消费全景图,并展望我国肉类消费的大趋势。分析认为,我国城镇居民肉类消费仍处在稳步增长阶段,农村居民肉类消费还有成倍增长的空间。  相似文献   

12.
漠纵泉 《禽业科技》2007,24(20):24-26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禽肉产品产量和消费量近年来持续增长。禽肉作为重要的动物蛋白来源.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据初步统计,2000年以来,世界禽肉产量约增长20%.人均猪肉消费量增长了10%,牛肉消费量增长了5%,禽肉消费量增长了17%,尽管禽肉绝对消费量仍小于猪肉,但与猪肉消费量的差距正逐步缩小。我国人均禽肉消费量在过去10年里增长了60%.达到年人均11.5千克,但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肉类产量中猪肉占总量的64%.其次是禽肉占20%.牛肉和羊肉产量分别占10%和6%。这一结构在短期内难以改变。美国的人均禽肉消费量达到52千克.占肉类消费量的62%.巴西为35千克.占肉类消费量的50%。 为了改变人们的膳食结构,培养健康的消费习惯.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推动家禽业发展,促进禽肉消费,正因如此,有关机构大胆预测,未来几年鸡肉消费量会大增.到2015年.世界禽肉产量将增长1倍,增长的力量主要来自于巴西、中国、墨西哥,而美国、欧盟的产量则会下降。世界家禽协会主席西蒙斯博士的研究结果显示:在未来10年里.全球鸡肉的消费总量占肉类消费总量的比例将以每年1%的幅度增长。由此可见,很多人对禽肉的生产和消费都充满了信心。[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四川畜牧兽医》2014,(12):21-21
<正>中国畜牧业协会副秘书长、禽业分会秘书长宫桂芬表示,近十几年来,中国的鸡肉消费持续保持高速增长,预计将在25年后成为第一大肉类消费品。她说,虽然当前中国的鸡肉消费量远不及猪肉,但是它依然遵循着世界肉类消费变化趋势,并正逐步成为中国肉类消费的主流产品。中国人均鸡肉消费从1978年的0.9千克,增长到2008年的10.3千克,增长了11.4倍。目前鸡肉已成为中国仅次于猪肉的第二大肉类消费品。有数据显示,中国鸡肉消费在高速增长的同时,因质优、价廉,正被亚洲、欧洲、中东的52个国家和地区共享。2014年,中国白羽鸡肉出口有望突  相似文献   

14.
中国肉类生产和消费的新格局中,家禽业将拥有更大的扩展空间,成为平衡肉类消费需求的唯一力量。又到了盘点总结过去、预测展望未来的时间,老马也很正式地整理了一下思路,遵从从宏观看微观、从历史看未来、从世界看中国的思维方式,认真地思考了关于我国肉类生产和消费的有关问题,得出的初步结论是中国肉类生产和消费的新格局已经初步形成,那就是生猪产业将撑起肉类生产的半壁江山,但增长速度将明显放缓;牛羊肉供应严重不足,只能保证刚性需求群体和穆斯林的最低消费需求;家禽业将拥有更大的扩展空间,成为平衡肉类消费需求的唯一力量。  相似文献   

15.
粮食的1/3以上是用作饲料的,饲料转化为畜产品。中国是肉类生产大国,更是人口第一大国,以农村人口为主,人均每天才吃1两肉,城里人吃得多但家庭购买人均每天也才2两肉。90%的中国人肉类消费处在稳步增长阶段,中国人肉类消费的阶段性目标是每人每天多吃l两肉。农村居民的肉类消费,还有成倍增长的空间。  相似文献   

16.
<正>一、肉类消费全景图(一)城镇居民家庭购买人均每天不到2两肉1收入越高肉类消费越多城镇居民处在收入越高的人群肉类消费越多的阶段,把城镇居民按收入分成5等分,收入最低的吃肉最少,随着收入的增加,肉类消费数量同步增加,收入越高吃肉越多。如果进一步细分,占比在5%的  相似文献   

17.
中国畜牧业生产和肉类消费大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25年,全球肉类需求以500万t的速度增长,而中国对此做出的贡献尤为突出。那么伴随肉类需求的增长,中国畜牧业又呈现哪些变化特点?在新形势下,中国畜牧业又将如何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最近25年全球肉类需求每年增加500万吨,中国最近30年平均每年增加220万吨。这就看出了世界和中国肉类生产和消费的大趋势。  相似文献   

19.
<正>一、中国肉类消费的趋势从1954年到2014年的60年间,我国肉类人均占有量从6.1公斤上升到63.8公斤,增长了9.5倍。从我国前60年的发展情况看:—1954年到1985年人均肉类消费从6.1公斤增加到16.6公斤,30年时间人均肉类消费增加10.5公斤;—1985年到1995年人均肉类消费从16.6公斤增加到33.5公斤,10年时间人均肉类消费增加约17公斤;—1995年到2005年人均肉类消费从33.5公  相似文献   

20.
据世界粮农组织统计数据显示,2001年中国肉类总产量为6300多万t,占世界总产量的27%。人均消费量为48kg,大大超过世界人均37kg的水平。我国既可谓肉类生产大国,又是消费大国。投资空间无限中国虽然是产肉大国,但从目前来看,产业的整体水平仍然不高,这不仅表现为肉类加工企业数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