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于洪泽区水稻产业基地开展稻虾共作模式关键生产技术研究,探讨不同水稻品种和田间管理方式对稻虾共作模式中水稻、小龙虾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稻虾共作模式条件下,不同水稻品种之间稻谷产量存在明显差异,经过对水稻产量的检测分析得出,润两优香丝、连两优1204、金香优100、丰两优4号和赣优7328等品种较为适宜洪泽湖流域稻虾共作模式种植。杂交籼稻相比于常规粳稻,更有利于小龙虾的生长。稻虾共作模式在保障水稻和小龙虾产量的前提下,可以节省肥料10%~15%,可以减少饲料10%。稻虾共作模式,可以减少肥料、饲料和化学农药的投入,起到“节本增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我市沿海部分稻区发挥优势利用稻田套养淡化沙虾、南美白对虾和斑节对虾 ,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一般稻田中养殖面积占 1 /1 0~ 2 /1 0 ,一年可套养两季 ,每季可收稻谷 6 75 0kg/hm2 ,沙虾 2 2 5~ 375kg/hm2 ,比纯种稻增收 0 .9万~ 1 .2万元 /hm2 。稻田养虾使“稻虾共生互利” ,能起到治虫、除草、松土、增肥等作用 ,既稳定稻谷产量 ,又增加水产品收入 ,还可减少农药、化肥等使用 ,生产“绿色食品” ,是种植与养殖有机结合的立体生态农业 ,能更有效地综合利用土地资源 ,增加农民收入。其套养技术如下。1 稻田选择用于套养淡化…  相似文献   

3.
农户稻谷生产直接经济效益构成与增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户一季稻谷生产的直接经济效益(RE)由其栽稻面积(S)、稻谷单产(Y)、稻谷单价(P)及生产成本(C)四要素所构成。RE=S×Y×P-C。我国以农户为主的小规模稻谷生产经济效益小,市场竞争力弱。今后稻谷生产要扩大稻农种植面积,在优质高产高效基础上发挥规模效益适应市场竞争。完成此项任务要继续得到当地政府、水稻专家和龙头企业的支持,才能显著增效。  相似文献   

4.
对油稻稻三熟制改油稻双优两熟模式的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省安乡县位于洞庭湖区西北部,常年稻田面积约26667hm2,是一个典型的产粮大县,稻田耕作制主要是油—稻—稻、肥 (紫云英 )—稻—稻,比例约各半。近年来稻谷出现相对过剩,尤其是早籼稻米质量差,价格低,卖粮难,以油—稻—稻为主的“满负荷”甚至“超负荷”运作的稻田耕作模式,无法挖掘作物的质量潜力。为了适应这一形势,我县把改革稻田种植制度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因地制宜调减早籼稻面积,改油稻稻种植制为优质油菜和优质晚稻各一季 (简称油稻双优两熟模式,下同 ),1999年下渔口镇国兴村示范22.8hm2,获得成功,2000年全县推广面积达……  相似文献   

5.
稻鸭萍共育增产增效机理及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和县地处浙西南,为农业县.近年来,农田种粮效益低,农民增收困难的问题日趋严重.为解决这个难题,县农业科技人员在2000~2002年进行了"稻鸭萍共育"的试验示范;2003年在102.4hm2稻田中采用稻鸭萍共育技术,在不中耕、不除草、不施农药防病治虫的情况下,平均产稻谷7403kg/hm2,比单纯稻作增稻谷597kg/hm2,同时,节省农药、化肥等成本785元/hm2,售鸭净收入3150元/hm2,累计增收4532元/hm2.该技术的采用能有效地扭转近年出现的农田单纯种粮效益低,农民收入下降的趋势,可较好地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2009年我国稻谷种植面积和产量继续增长,实现了连续6年丰收。由于大米消费基本稳定,稻谷总体上处于产大于销的状况,然而在国家粮食购销政策的支持下,稻米价格仍呈上升态势,尤其是粳稻米价格涨势强劲,粳籼稻米之间价格差距进一步拉大。据调查,2010年3月底黑龙江绥化地区长粒稻收购价为2380元/t,比上年底涨60元/t,圆粒稻收购价为2320元/t,比上年底涨120元/t;  相似文献   

7.
稻田综合种养技术是将传统的水稻种植与水产(畜禽)养殖相结合的一项新技术模式,在稳定水稻单产的基础上,增收途径主要来源于稻谷的优质优价和养殖的收入。沈高镇河横汉土家庭农场稻田养鸭、鱼、虾种养结合示范应用,稻田养鸭、养鱼、养龙虾综合经济效益分别增加61.7%、215.2%、255.5%,经济效益显著,据此提出稻田综合种养技术推广对策。  相似文献   

8.
<正>稻虾连作模式不仅可以利用虾摄食秸秆,实行稻草还田,还能利用虾消灭稻田中的部分虫卵、幼虫,减少稻田虫害,同时虾在稻田中排出的粪便,具有保田造肥作用,这些均对当地生态环境保护和良性循环起到显著效果。现将稻虾连作实用技术介绍如下,供广大农民朋友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稻虾生态种养对太湖区域优良食味粳稻产量与品质的影响,以期为稻虾复合种养模式提供决策参考。选用5个优良食味粳稻品种(系),进行稻虾复合种养和宽窄行两种栽插密度处理,分析水稻产量与品质形成特点。与常规大田栽培比较,稻虾种养显著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有效穗数显著增加,但茎蘖成穗率、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和产量显著降低;稻虾种养显著改善垩白性状,蛋白质和直链淀粉含量显著增加,崩解值和糊化温度升高,消减值降低;降低栽插密度能改善稻米品质;稻虾种养对品质的影响不同品种之间存在差异,种植模式与品种之间互作对稻米品质有显著影响。长期稻虾共作稻田宜选用适宜的优良食味品种,适量减施氮肥和减少栽插密度可以实现水稻安全稳产,改善稻米的食味品质。  相似文献   

10.
根据水稻不同生育期,采用分段处理、常规处理进行不同密度放养鸭进行稻鸭共育,经对比试验表明,一季中稻种植地区,增大水稻分蘖期放养鸭的密度能有效控制第三代、第四代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的大发生,稻鸭共育可以替代药剂防治或减少2~3次化学防治(病虫大发生年)和替代人工拣螺或替代使用化学灭螺剂防除福寿螺;稻鸭共育虽对水稻天敌有一定影响,但天敌种群仍高于农药防治田,秋后验收结果表明,稻鸭共育田比常规田稻谷增产6.25%,商品鸭平均稻田纯收入255.60元/667 m2,取得良好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其稻、鸭分段不同密度共育是生态防治的关键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1.
<正>60岁的安徽农民张常宝选了一个好日子,卖掉自己种的2万斤粳稻,按照今年的国家粮食收购政策,100斤二级粳稻的价格是157元(人民币,下同),他这次卖粮的收入是31400元。在安徽省巢湖市一家粮食收购库,正在卖粮的张常宝告诉记者,自己和58岁的老伴丁大宝两个人共承包了300亩耕地,亩产1220斤,总共36.6万斤的粳稻已经卖了六成,不算成本费用,一年种稻谷的毛收入是57万多元。  相似文献   

12.
为分析春季不同时间稻虾田微生物群落的构成,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克氏原螯虾肠道及养殖环境细菌群落组成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所有样品共检测得到16966个分类操作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OTUs),4月底泥样本OTUs最多为3677,虾肠道最少为757。Alpha多样性分析显示,底泥菌群丰度和多样性较高;稻虾轮作系统中优势菌群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4—5月所有样品中的优势类群均为变形菌门,6月克氏原螯虾肠道的优势类群为厚壁菌门。放线菌门在水体中的占比高于肠道和底泥。主坐标分析(PCoA)和样品层级聚类分析(UPGMA)发现,不同月份的底泥和水体菌群按物种聚类到一起,但6月的克氏原螯虾肠道与底泥菌群相似度较高。综合分析,春季稻虾轮作系统中,克氏原螯虾肠道菌群组成与外界养殖环境存在相关性,不同月份各样品菌群的多样性和组成虽有差异但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13.
汤圣祥  张文绪 《作物学报》1999,25(3):320-327
以8个粕稻品种和8个粳稻品种作对照,对较完整的太湖地区河姆渡出土稻谷(6950±130BP)和罗家角出土稻谷(7040±130BP)进行扫描电镜观察。发现距/深比以10,峰角度以80°,垭角度以155°为界限指标,可将水稻的双峰乳突分为“锐型”和“钝型”两种基本类型。小于上述指标的为“锐型”,釉稻品种多属之。大于上述指标的为“钝型”  相似文献   

14.
<正>"黄石稻虾米"是虾稻共作种养模式中,种植的水稻收获脱粒干燥后加工成的优质稻米,是湖北省黄石市正在打造的已经有一定影响力的区域公共品牌稻米。稻虾共作属于一种高效种养结合模式,即在稻田中种植一季水稻并养殖两季小龙  相似文献   

15.
<正>稻虾连作是根据淡水小龙虾适合于稻田生长的特点,在稻田既种植水稻又养殖淡水小龙虾,以提高稻田生产效益的一种高效生产模式。稻虾连作可使稻田少施化肥、少施农药、节省劳力,并使水稻单产增加10%左右,是长江流域正在大力推广的一种高效种养模式。在应用稻虾连作种养模式之前,必须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16.
进入2014年,国内稻米市场整体呈现震荡趋涨态势,终端需求偏弱,加工企业开工率整体不高,政策性稻谷购销支撑等成为市场运行的主要特点。随着新产稻谷陆续收获上市,托市政策成为市场收购的主导,并带动主产区稻谷价格企稳上涨。随着托市收购的继续推进,以及元旦、春节的临近,预计短期内国内稻米市场整体将以坚挺平稳运行为主;托市收购结束之后,市场有效提振因素不足,稻米价格将回归弱势低迷,市场整体将继续保持"稻强米弱"、"优强普弱"特点。后期需重点关注2014年产稻谷托市收购执行情况。  相似文献   

17.
<正>2016年,黑龙江省勃利县吉兴乡东村周宝军在自家稻田选用"鱼—鸭—稻"共作模式,同时养鱼、养鸭、种植水稻,鱼、鸭、稻喜获丰收。养鱼亩均增收55.00元,养鸭亩均增收82.00元,水稻亩均增收822.00元,亩均增收959.00元。现将具体做法总结如下,供参考。一、具体做法(一)稻田的基本条件面积:100亩。田块平整,面积较大,且与周边连片,辐射面积可达万亩以上。水源:系井水,水质优良,水量充足,能保证随时灌溉。土质:系黑色壤土,保肥、保水性好。  相似文献   

18.
为了比较"天地福"硫铁基腐殖酸多元肥在湘南红壤稻田的施用效果,为湘南地区乃至我国南方类似地区双季稻生产提供施肥技术,于2009年行了试验研究。在施用等量N、P、K养分条件下,早稻"天地福"稻谷比对照1(不施肥)增产102.1%;比对照2(常规施肥)增产17.9%;比"洋丰肥"增产7.9%;晚稻稻谷比对照1(不施肥)增产50.0%;比对照2(常规施肥)增产24.5%;比"洋丰肥"增产3.3%;早、晚稻稻谷平均产量比较,比对照1(不施肥)增产76.0%;比对照2(常规施肥)增产增产13.6%;比"洋丰肥"增产5.9%。早稻比对照1(不施肥)高6.2%,比对照2(常规施肥)高5.9%,比"洋丰肥"高2.5%;晚稻比对照1(不施肥)高5.2%,比对照2(常规施肥)高2.9%,比"洋丰肥"高2.2%。天地福硫铁基腐植酸复混肥,前期释放慢,需要补充适量氮肥,促进早生快发。肥料后劲足,作物不早衰,稻谷落色好。  相似文献   

19.
浙江省余姚县河姆渡村新石器时代遗址(1973年)出土的碳化稻谷(C14测定,距今约6700—6900年),据作者鉴定,属栽培稻(Oryza sativa)中的籼稻(Subsp.Shcngs),几十年来,国际文献中都认为印度是亚洲水稻的原产地,中国的籼稻(即所谓“indica”)来自印度。作者从考古发掘、文献记述、野生稻分布和历史语  相似文献   

20.
刘兰 《种子科技》2024,(5):51-54
稻田综合种养是以水稻种植为基础,并与水产养殖结合形成的一种复合型生态模式,可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多收”,生产出更安全、更优质的稻谷和水产品,提高稻田综合效益。稻田综合种养通过种养结合、生态循环、稳粮增收实现一举多赢,既破解了国家稳粮和农民增收的矛盾,又解决了养殖业发展空间的问题,已发展成为一种可复制、可推广的现代绿色循环农业模式。2020年洪泽区稻虾综合种养面积达9.5万hm2,约占洪泽区稻田综合种养面积的75%,占洪泽区水稻种植总面积的23.8%。基于此,分析洪泽区稻虾不同种养技术模式的经济效益,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