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患者,女,8岁,于2000年4月3日以双眼球外突3a余、鼻塞与视力下降1.5a入院。3a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眼球外突,1.5a前出现双鼻塞,视力下降,逐渐加重。体查:视力左0.1,右0.04,无复视、疼痛,双跟球外突,双瞳孔等圆等大,对光反应灵敏.双眼球各方向运动正常;鼻粘膜无充血、流涕,右鼻腔见肿物完全阻塞鼻道,鼻中隔向左侧偏移完全阻塞左鼻腔,表面粘膜无充血,质软,无压痛,压之有囊性感。鼻腔穿刺抽出30mL澄黄色液体,镜检可见胆固醇结晶。CT扫描显示(图1):鼻腔颅底部可见一巨大囊性肿物,密度均匀.向下达鼻腔底中,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腔鼻窦肿瘤摘除的手术效果和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收治的21例经鼻内镜手术摘除的鼻腔鼻窦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0例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3例骨化纤维瘤、2例鼻中隔乳头状瘤及2例鼻腔鼻窦纤维血管瘤均完整切除,术后经术腔冲洗、换药,窦腔上皮化良好,未见肿瘤复发。2例鼻腔恶性黑色素瘤及1例鼻腔筛房低分化鳞癌手术完整切除;1例上颌窦平滑肌肉瘤大部分切除,内镜术后第2周窦腔黏膜水肿消退后予放射治疗,随访2 a未见复发。结论鼻内镜手术,结合术后的综合治疗,是鼻腔鼻窦绝大多数良性肿瘤和部分恶性肿瘤的可选择径路之一。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性,17岁,广东电白县人。因反复鼻大出血伴鼻塞2年收住本院耳鼻喉科。2年前无诱因出现鼻出血,每次量约为50~100ml/次,曾反复发作20余次,每次都能自行停止,伴鼻塞。体查:一般情况好,全身浅表淋巴结不大,心、肺未见异常。专科情况:眼球活动与双耳未见异常。鼻无畸形,鼻中隔无偏移,于左侧鼻腔后部发现一暗红色、表面光滑、且易出血的肿物。鼻咽部顶壁及左侧壁又见大小约2cm×2cm×3cm、光滑、质硬淡红色肿物。右侧咽隐  相似文献   

4.
<正>1病例介绍患者男,38岁,因右上臂肿物2年于2013-11-25日入院。患者2年前发现右上臂内侧鸡蛋大小肿物,无红肿、疼痛、破溃,右上肢无麻木、肿胀、活动受限等不适,未行检查及治疗,肿物逐渐缓慢增大,就诊时已呈鹅蛋大小,无其它症状。查体:右上臂(近腋窝部)内侧可见大小约10cm×8cm×5cm肿物,呈半球状,突出皮肤,质地较软,边界清晰,活动良好,与周围组织无粘连;右侧腋窝、锁骨上下窝、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的临床特征,减少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CT、MRI及病理学特征等。结果 10例患者均在全麻下行鼻内镜鼻窦手术,术后均经病理证实,临床症状明显改善,随访10个月~3年,未见复发。结论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病变多位于单侧鼻腔上颌窦,以鼻塞、鼻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部分病例还表现为涕中带血、面部肿胀麻木、溢泪等。T2W1肿物中心呈不均匀高信号影、边缘被不规则低信号影包绕或分隔是该病最具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增强后肿物呈结节状、菜花状,强化明显。本病确诊仍需依靠病理,鼻内镜手术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6.
类癌是一种少见、生长缓慢、具有恶性倾向的肿瘤 [1~ 3 ] 。现将我院内镜室近期肠镜检出 3例报道如下 :例 1 :女 ,33岁 ,便后带有鲜血半年 ,无腹痛、腹泻 ,无咳嗽、气喘。体格检查未发现阳性体征 ,为明确诊断而行肠镜检查。镜下所见 :左侧卧位 ,距肛门 7~ 1 0 cm,1 2点至 6点钟处见一肿物向腔内隆起 ,呈菜花样半阻塞肠腔 ,质脆 ,易出血。多处取组织送病理检查 ,诊断为直肠类癌。例 2 :女 ,38岁 ,便前下腹痛 3个月 ,无黑便、血便史。肠镜检查所见 :进镜 2 0 cm见肠腔狭窄 ,仅见 0 .5 cm小孔 ,环周粘膜隆起 ,质脆 ,易出血。多处取组织送病理…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性,45岁,1981年10月26日入院。患者于34年前左面部为鸟枪爆炸所伤,30多年来未发现局部有何不适。入院前4个月开始出现间竭性鼻塞,以左侧为甚,伴脓性鼻涕、低热、左面颊疼痛。检查:外鼻无畸形。左上颌窦区轻压  相似文献   

8.
患者 ,女 ,34岁 ,因反复左上腹疼痛 7个月于 2 0 0 0年 6月 5日入院 ,曾先后多次到地市级、省级医院就诊 ,未确诊。无外伤史。体查 :体胖 ,腹平软 ,无压痛、反跳痛 ,未扪及包块 ,肝脾肋下未及 ,肠鸣音正常。血常规示 RBC4.30× 10 1 2 / L,HGB133g/L ,PL T 173× 10 9/ L ,WBC 5 .1× 10 9/ L ,分类小型白细胞比率0 .2 77,中型白细胞比率 0 .15 1,大型白细胞比率 0 .5 72。彩色 B超示左侧后腹膜与左肾窝间囊性肿物 ,CT检查提示副脾囊肿。于 2 0 0 0年 6月 9日上午在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发现脾上极有一球形囊肿并与脾蒂粘连 ,直…  相似文献   

9.
刘燕青  田兴德 《长江大学学报》2006,3(4):292-292,296
例1,男,46岁。凶左耳反复流脓、听力下降20余年,以“左乳突根治术后复发”于2004年3月1日收入院。第1次术后病理诊断为慢性炎症并胆脂瘤形成。术后一直未能干耳,且很快又出现流脓并逐渐加重。伴有耳痛。查体:左耳外耳道及轮廓化的乳突腔充满淡红色肉芽组织,病理报告为粘膜组织慢性炎症;右耳未见异常。CT检查:左乳突呈板障型,外耳道、上鼓室、乳突窦及鼓窦入口均可见软组织影,乳突外侧及鼓室前壁、鼓室部分脑板及乳突骨质缺如(手术所致),诸听骨破坏并消失,水平半规管外缘破坏,肿物向下侵及外耳道前壁及下壁。  相似文献   

10.
1病例例1,男,46岁。因左耳反复流脓、听力下降20余年,以“左乳突根治术后复发”于2004年3月1日收入院。第1次术后病理诊断为慢性炎症并胆脂瘤形成。术后一直未能干耳,且很快又出现流脓并逐渐加重,伴有耳痛。查体:左耳外耳道及轮廓化的乳突腔充满淡红色肉芽组织,病理报告为粘膜组织慢性炎症;右耳未见异常。CT检查:左乳突呈板障型,外耳道、上鼓室、乳突窦及鼓窦入口均可见软组织影,乳突外侧及鼓室前壁、鼓室部分脑板及乳突骨质缺如(手术所致),诸听骨破坏并消失,水平半规管外缘破坏,肿物向下侵及外耳道前壁及下壁,颞颌关节及面神经均被侵蚀。入院诊断:①胆脂瘤型中耳炎术后复发(左);②中耳乳突恶性肿物待排(左)。2004年3月4日在全麻下行左鼓室及乳突探查及扩大乳突根治。见其内有肉芽样新生物,取新生物做冰冻切片,诊断为中耳乳突鳞癌。继续探查,见乳突尖已被侵蚀,各种骨性标志消失。扩大探查范围,见外耳深部、鼓室、鼓窦亦充满肉芽样新生物,鼓室及鼓窦脑板被破坏,硬脑膜部分暴露且被瘤组织所侵犯;听骨链除蹬骨底板尚存在外,均已消失。术后常规病理切片结果为鳞状细胞癌(Ⅱ级)。术后半月病人转往我院肿瘤分院继续治疗。例2,男,39岁。约2年前始...  相似文献   

11.
患者因右侧鼻腔渐进性阻塞感伴头痛19a、加重3d而入院。患者发病后曾在多家医院诊治,均按鼻腔炎症处理,经抗炎及鼻腔应用血管收缩剂等治疗,头痛症状略有好转,但右侧鼻腔阻塞无改善,且逐年加重。体查:心、肺、肝脾无异常。右侧鼻腔见脓性分泌物多,伴臭味,未发现鼻腔肿物及鼻息肉,用探针查右鼻总道有坚硬物阻塞。X线照片示:右鼻腔不规则形结石征及右上颌窦炎。在表麻下用异物钩取出不规则形(约2.5cm×3cm)之黑褐色结石,继经抗炎治疗而痊愈。讨论 鼻腔异物与鼻结石在临床表现上虽有鼻腔阻塞之共同特点,并因阻塞刺激而有炎症表现,但鼻腔一般性…  相似文献   

12.
患者 ,男 ,47岁 ,于 1 999年 3月 30日因“双腰疼痛 1 0α,尿少、四肢乏力 2周”入住泌尿外科。外院腹部 B超示 :双侧多囊肾、多囊肝。既往体健 ,否认有慢性咳嗽、咯痰及肝炎、肺结核病史。入院体查 :生命体征平稳 ,呈慢性病容 ,贫血貌 ,心、肺体查未见异常 ,腹平软 ,肝、脾肋下未及 ,双肾可于肋下触及 ,表面欠光滑 ,微压痛 ,双肾区叩击痛可疑阳性 ,双输尿管行程无压痛 ,膀胱区无胀 ,无压痛 ,双下肢无水肿。入院时血尿素氮 (BUN)34.1 2 mmol/ L,血肌酐 (Scr) 1 2 1 .2 6μ mol/ L。 4月 1日上午行血液透析术。于当天 1 9时送手术室在持续…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射频消融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鼻内窥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系统对200例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施行下鼻甲射频消融术,术后随访6个月。术前和术后进行鼻塞症状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和鼻内镜检查,观察鼻腔通气程度的改善及下鼻甲黏膜的恢复情况。结果术后1周,191例患者自觉鼻塞症状获得改善。随访6个月,患者术后鼻内镜检查评分为(1.08±0.23),明显低于术前的(2.77±0.65)(P〈0.01)。术后6个月鼻塞VAS评分:左侧为(37.0±8.3)%,右侧为(40.3±11.0)%,均明显低于术前[左侧为(68.3±8.0)%,右侧为(72.1±9.5)%](P〈0.01)。结论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有效方法,安全可靠,术后恢复快,对鼻腔正常生理功能损伤小,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我科自1995年5月始采用经鼻内窥镜咽鼓管注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48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方法及结果报道如下:1 病例与方法1.1 病例48例患者中,男31例,女17例,年龄14~65岁,病程3个月~2a,其中9例曾行鼓膜穿刺术。48例患者主要症状是听力下降,耳内胀闷感或闭塞感,低音调耳鸣或头位改变时听力有变化。临床检查可见鼓膜内陷,混浊或呈慢性充血,有15例可见液平面。鼻内窥镜检查鼻咽部无占位病变。用电测听检查语言频率气导。1.2 治疗方法患者取仰卧位,患侧鼻腔先用1%地卡因麻醉,1%麻黄素收缩鼻腔粘膜,然后在内窥镜直视下,由患侧总鼻道导入咽…  相似文献   

15.
1 病例介绍 患者女, 34 岁, G0P0,主因"毛发增多 5年,发现盆腔肿物 5 月余"入院手术.体格检查:唇周、双上肢毛发增多,无乳房萎缩、声音变粗、阴蒂增大等表现,无黑棘皮症及库欣综合征表现.妇科检查:子宫左后方可触及一直径约 6 cm 的偏实性肿物,质硬,界清,活动可,无压痛.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26岁。因停经38周、外阴部脱出肿物并进行性增大6h,于1991年12月27日0:30/Am急诊入院。Lmp:1991年4月10日,EDC:1992年1月17日。停经4月自觉胎动。入院前6h觉腹部阵发性闷痛并阴道流水;随后阴道口脱出一肿块,鸡蛋样大小,并有少许淡红色分泌物排出。但仍进行体力劳动。因肿块进行性增大而到当地医院就诊,经处理无好转而转我院。G_2P_2,阴道口无肿物脱出史,未行产  相似文献   

17.
患者 ,19岁 ,孕 1产 0。因停经 33周 ,头痛 1d,抽搐 3次于2 0 0 0年 9月 14日 10 pm入院。末次月经 2 0 0 0年 2月 2 1日 ,孕早期无任何明显不适 ,于 2个月前出现双下肢凹陷性浮肿 ,曾在外院诊治 ,浮肿无消退 ,13日晚出现头痛 ,14日上午 10时起出现抽搐 ,两眼上翻 ,四肢强直 ,口吐白沫 ,无呕吐 ,抽搐后神志不清瞬间 ,共抽搐 3次 ,即送到当地卫生院诊治 ,静滴硫酸镁5 g、冬眠 1号全量后转入我院。否认癫痫、慢性高血压及肾病史。体查 :T36 .3℃ ,P110 / min,R2 0 / min,BP2 0 / 12 k Pa,神志嗜睡状 ,呼吸平顺 ,呼之不应 ,双侧瞳孔直径 3mm…  相似文献   

18.
鼻息肉(nasal polyp)是一种原因尚不完全清楚的肿瘤样增生物,我们在临床上遇到一例,现报道如下。 1.临床症状患病为7岁骟马,营养中下等。1983年8月出现精神不振,口渴、出气有“呼噜声”。检查时鼻粘膜呈树枝状充血,鼻孔流出浆液和粘液性鼻汁。右侧较重,带有血丝。呈吸气性呼吸困难。鼻腔左侧无异常所见,右侧充满菜花样肿物。心肺未见异常,胃管检查时,当导管被推入到25厘米处有狭窄感,在两眼之间正中处有一五分硬币大的园形破口,从中流出浆液性分泌物。破口内有与鼻腔肿物性状相似的肿块,能触摸到2个约有鹌鹑  相似文献   

19.
中鼻甲成形术在鼻内窥镜手术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鼻内窥镜手术中病变中鼻甲的处理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按术中不同处理方式将 5 0例 84侧伴有中鼻甲病变的 2型 2、3期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分为中鼻甲成形术组 37侧 (A组 )、中鼻甲外侧半切除组 32侧 (B组 )、中鼻甲切除组 15侧 (C组 ) ,观察 3种处理方式术后鼻腔清理时间、鼻腔粘连发生率、筛窦术腔闭塞发生率及治愈有效率。结果 :术后鼻腔清理时间 :A组平均为 (7 0± 0 3)d与B组的 (9 5± 1 1)d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 ;鼻腔粘连发生率 :A、C组均为 0 ,B组为 18 8% ;筛窦术腔闭塞发生率 :A组为 5 4 % ,B组为 12 5 % ,C组为4 6 7% ,A、B组与C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治愈率及总有效率 :A组治愈率为 89 2 % ,总有效率为 10 0 % ;B组治愈率为 84 4 % ,总有效率为 96 8% ;C组治愈率为 6 6 7% ,总有效率为 73 3% ;A、B组与C组比较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鼻内窥镜手术中 ,对病变中鼻甲进行成形术处理可以缩短术后鼻腔清理时间 ,促使术腔尽快上皮化 ,防止术后粘连及提高临床治愈率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1 病历简介 患者,男,58岁,因"鼻腔反复出血1年、加重2周"于2004年8月入院.入院后常规术前检查(三大常规、胸透、心电图)未见异常.鼻腔检查:鼻腔粘膜光滑无充血,双侧下鼻甲不肿大,鼻中隔左侧嵴性偏曲.在局麻下行鼻中隔粘膜下整形术,手术器械经过严格消毒,术中见鼻中隔粘膜剥离时质脆,无弹性,粘膜易穿破,部分软骨暴露.住院期间经大量抗生素治疗,出院时粘膜未完全愈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