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兔螨虫病是由疥螨、痒螨寄生在兔皮肤表层而引起的一种传染性很强的寄生虫病。近几年来,随国内消费市场的需求,农户养兔的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兔病也增多,尤其是螨虫病在兔群中普遍发生和流行,严重影响兔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感染严重者死亡率较高,同时也影响毛皮和肉品的质量,给  相似文献   

2.
球虫病是由艾美尔属的多种球虫引起的流行面广、死亡率高、危害严重的一种家兔寄生虫病。 一、流行特点 各品种、各年龄、各营养状态下的兔均易感染,尤其是断奶后至3月龄的幼兔,如不进行预防都可被感染,感染率可达100%。温暖潮湿是发病的必备条件,外界温度在10℃以上的潮湿环境条件下球虫病就会发生和流行,一般冬季不会发生和流行,但有空调的兔舍温度高、湿度大,未进行药物预防的兔场冬季也会发生和流行。该病系通过消化道感染的,球虫卵囊随着病兔粪便排出体外污染了的草料和饮水被健兔饮食后而被感染。 二、临床症状根据病…  相似文献   

3.
家兔葡萄球菌病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1流行病学本病散发或呈地方性流行,病兔和带菌兔为本病传染源。金黄色葡萄球菌主要经皮肤、黏膜伤口引起感染,通过消化道、呼吸道也可感染本菌。家兔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较为敏感,不同品种、年龄的家兔均易感,哺乳仔兔常因吃了含菌的奶汁而感染发病。本病无明显的季节性。  相似文献   

4.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立克次氏体目中的附红细胞体引起猪的一种以急性黄疸性贫血和发热为特征的传染病.又称为黄疸性贫血、类边虫病、附红体病、血虫病、赤兽体病或红皮病。该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能感染猪、牛、羊及马属动物和猫、兔、鸡、犬等,人类也可感染。近年来,猪附红细胞体病在我国很多地方广为流行.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它的发生常与猪的多发病、常见病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5.
<正>家兔葡萄球菌病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一种多病症传染病。临床上以不同的发病形式出现,如脓肿、脓毒败血症、乳房炎等。1流行病学葡萄球菌病多呈散发性或地方性流行。传染源为病兔和带菌兔。本菌主要经皮肤、黏膜的伤口感染,也能经消化道、呼吸道感染。家兔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较为敏感,不同品种、年龄的家兔均易感。哺乳仔兔常因吃了含菌的乳汁而全窝感染发病。本病的发生无明显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相似文献   

6.
兔病毒性出血症又名兔出血性肺炎,是由病毒性出血症病毒所致的兔急性、败血性、高致死性和以全身实质器官出血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主要危害青、壮年兔,是家兔的烈性传染病,危害极大。死亡率可达100%,给养兔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1流行病学该病只发生于家兔和野兔,各品种和不同性别的兔都可感染发病。主要传染源是病兔和带毒兔。传播途径主要由病兔或带毒兔与健康兔接触而感染,也可通过排泄物、分泌物等污染的饲料、饮水、用具、  相似文献   

7.
<正>家兔葡萄球菌病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一种多病症传染病。临床上以不同的发病形式出现,如脓肿、脓毒败血症、乳房炎等。1流行病学本病多呈散发或地方性流行。病兔和带菌兔为本病传染源。本菌主要经皮肤黏膜伤口感染,消化道、呼吸道也可感染传播。家兔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较为敏感,不同品种、年龄的家兔均易感。哺乳仔兔常因吃了含菌的奶汁而全窝感染发病。本病发生无明显的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相似文献   

8.
正1兔豆状囊尾蚴病兔豆状囊尾蚴病是由豆状带绦虫的幼虫寄生于家兔体内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本病的流行需要犬等肉食动物作为终末宿主,一般在养犬的养殖场较为多发。1.1流行病学兔豆状囊尾蚴病呈世界性分布,在我国家兔主产区都有不同程度的感染。犬、猫等肉食动物是本病的终末宿主,而兔是本病的中间宿主。带虫的犬、猫、狐狸以及病兔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主要传播方式为消化道。感染成虫的犬、猫通过粪便排出虫卵孕节或虫卵污染饲料、饲草、饮水等,家兔通过食入这些被污染  相似文献   

9.
<正>细菌性消化道疾病是造成家兔死亡的重要因素,其主要感染断奶后的仔幼兔和育肥兔。这类疾病病因复杂、症状多样。家兔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细菌性消化道疾病有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病、魏氏梭菌病等。1兔大肠杆菌病1.1流行特点本病可常年发生,潜伏期4~6 d,主要感染20日龄及断奶前后的仔幼兔。饲养管理不当、环境突变等应激原导致仔幼兔抵抗力下降,肠道菌群发生紊乱时,易诱发本病。  相似文献   

10.
兔瘟又叫病毒性出血症,由兔出血症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毁灭性传染病,呈暴发性流行,死亡率95%-100%。病兔、隐性感染兔和康复兔是主要传染源,主要是接触传染,也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伤口和黏膜传染。  相似文献   

11.
<正>兔螨虫病又称为疥癣病,为痒螨虫、疥螨虫寄生感染而形成皮肤病,此病典型症状:皮肤剧痒,严重脱毛,发炎结痂,影响家兔的生产性能,严重感染甚至造成死亡,为危害家兔养殖业极为惨重的病害种类。此病临床有,兔痒螨病(常见兔外耳道)和兔疥螨病(常见嘴部、鼻孔、眼睛周围、脚部等处)之分。在家兔养殖生产中,此病为常见多发病。文章为科学养殖,提升养兔效益提供技术指导。1流行病学1.1传染源该病感染来源主要为病兔以及被病兔污染的环境、兔舍、  相似文献   

12.
正兔常见的体表寄生虫病主要有疥螨病、痒螨病和虱病等。1兔疥螨病兔疥螨病是由疥螨科疥螨属中的兔疥螨寄生于兔体表的一种常见寄生虫病。兔疥螨虫体呈龟形,背部隆起,腹面扁平,浅黄色。虫卵呈卵圆形,黄白色。兔疥螨主要感染兔子,有时也感染人,各品种兔均可感染,各日龄兔也均可感染。病兔是主要传染源。传播以接触传播为主,也可通过兔笼、垫料等间接传播,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在冬季和早春多发,这与兔舍光照不足、阴暗潮湿、  相似文献   

13.
正兔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病是由兔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引起的一种家兔常见传染病。临床上以出现呼吸道症状为主的特征。1流行病学本病传播广泛,常呈地方性流行或散发。病兔和带菌兔为本病传染源。一般通过咳嗽、打喷嚏的飞沫经呼吸道相互传染。各品种、不同年龄段的家兔均可感染发病,一般毛兔的发病率较高。本病为条件性致病,多在气候多变、阴雨潮湿以及其他应激等条件下发病。本病常与兔多杀性巴氏杆菌病混合感染。2临床症状根据发病症状可将其分为败血型、鼻炎型和支气管肺炎型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14.
兔波氏杆菌病是由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引起的一种家兔的常见多发、广泛传播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以鼻炎、支气管炎和脓疱性肺炎为特征。该病多发生于春秋季节.主要经呼吸道感染,不同年龄的兔均易感。各种应激因素如气候骤变、感冒、长途运输和强烈刺激性气体的刺激等.使其上呼吸道黏膜脆弱.易引发该病。鼻炎型常呈地方性流行,支气管肺炎型多呈...  相似文献   

15.
兔疥癣是由螨寄生于皮肤而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俗称生癞或“干爪病”。伴随搔痒、脱毛、结痂而导致兔生长停滞,迅速消瘦,最后衰竭死亡。该病传播快,流行范围广,具有高度侵袭性。1病原兔疥癣的病原主要有6种:兔疥螨、背肛螨、毛囊螨、兔痒螨、兔足螨、寄食姬螯螨。其发育过程包括卵、幼虫、若虫和成虫四个阶段。雄虫发育14~15天完成,雌虫发育18~20天。侵入宿主表皮开掘隧道,在皮内发育繁殖,其营养为上皮细胞液和淋巴液。2流行病学兔疥癣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感染,各种器具及兔舍等间接接触也能感染。由于螨类适于在潮湿温…  相似文献   

16.
2001年 1月以来,在萧山、桐乡、舟山、丽水等地獭兔暴发癣病,以幼兔发病率高,并会感染饲养员为特点,曾用依维菌素、阿维菌素等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后经本所诊断为皮霉菌病。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1病 原   此病由发癣菌引起,是一种慢性真菌性皮肤病。皮霉菌的孢子对外界环境具有很强抵抗力,耐热。 2流行特点   本病主要是通过病兔与健康兔直接接触感染,也可通过被真菌污染的兔笼及各种用具而感染。对于日光不足、阴暗潮湿及冬春季节气候环境都易于本病的发生,幼兔比成年兔发病严重。本病一旦在兔场出现,很难彻底消灭,是一种…  相似文献   

17.
球虫病是家兔最常见的寄生虫病 ,主要感染幼兔 ,在春夏季节最易流行。其传播快 ,分布广 ,发病严重 ,可使病兔大批死亡。为控制该病的流行。可以采取以下综合措施。1.科学建造兔舍。兔舍应建在地势高燥、舍门朝南向阳、周围无其他畜禽圈舍的地方。兔舍要通风透光 ,有保温防暑设施。兔舍(笼)设计要便于消毒 ,便于兔子正常运动 ,使兔能得到充足光浴。运动场上要垫一层沙土或干石灰 ,提高防潮效果。2.提高种兔标准。选作种用的公母兔 ,必须经过多次粪便检查 ,确认非球虫病者方可留用。3.大小兔要分开养。大兔对球虫病有抵抗力 ,即使感染…  相似文献   

18.
1病原本病病毒属于弹状病毒科水疱病病毒属,主要存在于病兔的水疱液、水疱皮及局部淋巴结内,在4℃时存活30d;-20℃时能长期存活;加热至60℃及在阳光的作用下,很快失去毒力。2流行特点本病多发生于春秋两季,自然感染的主要途径是消化道。对家兔口腔黏膜人工涂布感染,发病率达67%,肌肉注射也可感染,潜伏期为5~7d。主要侵害1~3月龄的幼兔,最常见的是断奶后1~2周龄的仔兔,成年兔较少发生。健康兔食入被病兔口腔分泌物或坏死黏膜污染的饲料或水,即可感染。饲喂发霉饲料或存在口腔损伤等情况时,更易发病,死亡率可达50%。本病不感染其他家畜。  相似文献   

19.
家兔体表霉菌病是由致病性皮肤真菌感染动物表皮、毛囊和毛干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真菌病。大田县某肉兔饲养场于1997年8月中旬首例发生了兔体表霉菌病,开始疑是疥癣病,用疥癣药物治疗没有效果,2个多月后才确诊为本病,但又由于对本病的治疗缺乏经验和有效药物,致使本病暴发流行,从发病到治愈前后持续近5个月,期间发病高峰时,20日龄~3月龄兔感染发病率达78.6%。同时本场饲养员也被感染。且症状感染本病的家兔主要以结痴、脱毛、搔痒为特征。起始在兔的鼻端、嘴唇两侧、眼眶周围发生,以后发展到头部、耳、脚、躯干等部位,病灶部…  相似文献   

20.
兔巴氏杆菌病又称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败血性传染病。为了预防兔巴氏杆菌感染,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减少经济损失,针对兔巴氏杆菌病的发病原因、流行特点、临床症状、诊断方法等进行总结和阐述,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实践经验,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旨在为兔巴氏杆菌病的防控与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