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中国沙棘嫩枝扦插容器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郭晶山  陈世礼 《沙棘》1997,10(3):14-19
1993年~1996年的试验结果表明:在塑料温棚条件下,用70%的森林土 20%生黄土 10%细河砂作营养基质;在6月上中旬采剪1a~3a生中国沙棘幼树当年新生半木质化嫩枝作插穗,进行容器扦插育苗,生根成活率可达95%~100%,插后80d~100d,平均苗高可达40cm~60cm,基径粗0.3cm~0.5cm,当年9月中下旬即可出圃栽造。茎枝生长已基本停止,侧芽已生成时为最佳采穗扦插时期。插穗的低浓度外源生根剂处理,均对提早生根与促进根系发育有一定作用,但对提高扦插成活率并无实质意义,关键在于内源生长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红花多枝柽柳容器扦插育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红花多枝柽柳进行了不同长度、不同粗度插穗容器育苗试验,共设计9种试验处理.结果表明:插穗长8 cm以上,粗0.5 cm以上,扦插平均成活率均达到94%以上;以插穗长12 cm、粗1.0 cm处理的成活率最好.  相似文献   

3.
甘蒙柽柳(Tamarix austronongolica Nakai)是优良的水土保持树种。通过不同条件下进行的甘蒙柽柳扦插造林试验,结果表明:在春季用甘蒙柽柳进行扦插造林时,上端覆盖虚土的插穗的成活率显著高于不覆土的插穗;新修筑的地埂上的插穗成活率显著高于修筑2年以上地埂的插穗的成活率;30cm、25cm的插穗成活率与15cm插差异显著,可通过增大长度为15cm的插穗的造林密度以满足造林需要。  相似文献   

4.
杨树不同插穗规格及采穗部位育苗试验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1年生杨树苗条作为扦插育苗繁殖材料,进行不同采穗部位、插穗粗度、插穗长度育苗试验,结果表明:苗条上、中、下3个部位插穗的成活率和苗高、地径生长量差异不显著,但上部插穗较差;不同插穗粗度和插穗长度的育苗效果差异显著,插穗过细、过短,均影响苗木成活和生长。插穗粗度不应小于1.5cm;插穗长度以17~20cm为宜,不应小于14cm。  相似文献   

5.
以浑善达克沙地乡土植物黄柳为试验材料,通过扦插试验方法,研究插穗长度(5 cm、10 cm、15 cm、20cm)、龄级(1~5年)、径级(0.4~0.9 cm、1.0~1.5 cm、1.6~2.1 cm)及采穗植株性别与其成活率及生根状况的关系,以得出黄柳扦插造林适宜的插穗指标。结果表明:20 cm插穗长度的成活率最大,达85.95%,插穗长度与根系的生长具有极其显著的相关关系(P0.01)。4年插穗的成活率显著高于其他龄级(P0.05),达78.33%;插穗龄级与根长和根数具有极显著相关关系(P0.01),与根径具有显著相关关系(P0.05)。径级为1.0~1.5 cm插穗的成活率显著高于其他径级(P0.05),为71.67%;插穗径级与根系的生长具有极显著相关关系(P0.01)。采于雌株插穗的成活率及其根长显著高于雄株(P0.05),根数显著小于后者(P0.05),根径与采集植株性别无显著差异(P0.05)。为提高黄柳在沙地造林中的成活率,建议选择采集于雌性植株,龄级为4年,径级为1.0~1.5 cm的插穗作为扦插造林材料。本研究为黄柳扦插造林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对枫杨硬枝扦插不同插穗长度、插穗粗度、插穗部位、激素处理等4个水平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在4个水平处理内,各项指标差异很大,其扦插成活率分别为18.9%,27.8%,23.4%,21.1%;苗高生长为25.3,39.7,51.3,10.3cm;地径生长为0.32,0.42,0.48,0.17cm。枫杨的硬枝插穗长度应以13~15cm为宜,插穗粗度以1.5cm为宜,插穗部位以靠近基部为最好;激素处理利于生根,以1000mg/LIBA溶液速蘸处理促进生根效果最好,成活率可达93.3%。在激素处理之间苗高生长差异不显著,地径生长则有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7.
在春季用甘蒙柽柳(Tamarix austrongolica)扦插造林时,上端覆盖土的插穗成活率显著提高。新修筑的地埂上的插穗成活率显著高于修筑2年以上地埂的插穗成活率。长度为15cm的插穗可通过增大其造林密度以满足造林成活株数。  相似文献   

8.
杨树育苗在宿迁市已进行多年,但据多年苗圃积累的资料表明,成活率一般在65%~70%,3m以上大苗成活率仅在50%~60%。按标准苗木价格计算,每亩产值只有500元左右。为了探索提高杨树育苗成活率提高大苗产出率,增加单位面积经济效益,调节苗圃工人冬闲春忙状况,自1990~1991年连续两年对杨树育苗进行了冬插试验。 1 材料和方法 1.1 整地 1990年1月初,对圃地冬翻两遍,并结合耕翻,每亩施人粪尿1000kg,磷肥50kg。然后按宽3.3m、长25m作床。 2 种条处理 插穗按13~15cm长度剪截,每百株1束,清水浸泡12~24小时。为防治地下害虫,浸条时水中兑加辛硫磷3000倍液。 13 扦插方式 采用大小行。大行距70cm,小行距40cm,每床扦插6行,株距27cm,每亩扦插4500株。 1.4 田间管理 春天在土壤解冻后,对插穗进行踩实1次,以消除冻拔现象。 1991年冬,又重复进行了1次,基本技术措施同于上年。但为了防止冬季插穗冻拔现象,在育苗行上盖上了一层松土。 对照(春插)于3月底4月初进行,其方法同冬插。 2 试验结果 1990年按地块起苗、分级、统计,结果见表1。  相似文献   

9.
对插条长度和部位与杨树扦插生根性状和成活率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长度插穗之间成活率有显著差异,插穗长度为16 cm时,生根率最高,为95%;插穗长度为10 cm时,成活率最低,为65%。插条的不同部位对杨树扦插成活率也有显著影响,中部插穗成活率最高,为94%;稍部插穗成活率最低,为63%。    相似文献   

10.
试验地设在咸阳地区永寿县苗圃,土壤为黄增土。种条于1987年3月采自延安树木园。试验分设:(1)不同长度插穗试验;(2)种条不同部位采穗试验。当年4月1日整地,全面翻土,深度25cm。4月5日扦插,株行距为10×20cm。扦插方法为正插,仅露出1—2个芽。插后第三天浇透水一次,以后进行常规管理。试验结果是:(1)20cm 长插穗成活率最高,为83.3%;其次是25cm、15cm 和10cm,成活率分别为68.9%、62.2%和53.3%;最差的是5cm 长插穗,成活率仅22.6%。(2)从1年生种条基部采的插穗成活率最高,为85.4%,中部和上部分别为72.2%和65.6%;从2年生种条上部采的插穗成活率最高,为91.5%,中部和基部的分别为88.4%和81.9%。通过统计分析看出,1年生插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榕树(Ficus microcorpa)不同插穗年龄与生根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年龄插穗对生根率和苗高具有显著的影响。成活率以3年生插穗最高,达到98%,2年生为89%;对不同扦插时间与插穗生根生长情况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扦插时间,其插穗的成活率有显著的差异,而苗高则差异不显著。其中,2、3月成活率较高,均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12.
通过试验研究了文冠果扦插繁殖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文冠果的根插的成活率高于茎段扦插;根插以6cm长度的插穗的扦插成活率最高,而年轻的树龄(1~3龄)成活率最高;文冠果插穗以1~3龄母树树龄,6cm长的根插穗为好。  相似文献   

13.
1998年春,在西北林学院苗圃利用(银白杨×毛白杨)×新疆杨的37个无性系1、2年生杂种苗进行蜡封扦插试验。6月下旬调查扦插成活率平均为99.6%,比作为对照的户县苗圃1年生毛白杨插穗成活率高34.5%,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1整地与作床将圃地深翻约30cm深,然后耙磨整平作成长约5m、宽0.5m的低床。要求床面平整,以免灌水对叶面淤泥影响成活。床埂宽30cm。2插穗剪截与处理选择生长发育健壮、无病虫害、苗子为绿色、腋芽饱满的Ⅰ、Ⅱ级苗木作种条。插穗一般应在苗干的中、基部剪截,因该部位木质化程度高,可提高打插成活率。插穗长20cm左右…  相似文献   

14.
杨树秋季扦插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树秋季扦插育苗,采用不同处理措施,以扦插时间和插穗规格处理试验效果明显。经方差分析,苗高、地径和成活率差异显著。秋插最佳处理组合为:扦插时间10月30日 插穗规格20cm 浇水,迎春5号杨苗高、地径和成活率比春插分别提高34.8%、22.2%和3.2%。秋插最适宜温度为3.4℃左右。地温(5-20cm)为0.6-1.1℃。  相似文献   

15.
在沙质海岸前沿对厚藤进行不同插穗长度和密度的扦插试验,结果表明:3种插穗长度成活率没有明显差异,扦插繁殖易于成活,选择50cm的插穗长度具有良好的生长效果;3种种植密度对盖度、样方生物量影响较大,处理间达到极显著水平。综合考虑试验结果和生产实际,建议厚藤扦插种植株行距范围为20cm×20cm~40cm×40cm,其地表覆盖效果和固沙能力较优。  相似文献   

16.
毛红椿苗木落叶后深秋挖根,截取1.8~2.5cm粗的1~2年生种根作插穗,露天埋藏冬贮后促进其愈伤组织,根插成活率可达96%以上。苗期如施肥2~3次,当年根插苗高达1.1m以上,地径2.5cm以上。  相似文献   

17.
从1994年开始,对影响雪松硬枝扦插苗成活和生长有关因素即:插穗入土部分叶子去留、采穗母树类型与年龄、插穗粗度与长度、插穗选取部位及ABT生根粉处理插穗的浓度与时间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通过研究,总结出雪松扦插育苗成活率达90%~100%,当年新梢生长量达15~20cm,以后年均高生长达50~80cm,且树形优美实用的硬枝扦插技术。  相似文献   

18.
迷迭香扦插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经种植筛选的迷迭香组培苗3-5 cm的嫩芽及7-10 cm的嫩梢作为插穗,研究了不同基质、季节和生根促进剂等因子对生根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珍珠岩:河沙(1:2)作基质,激素以IBA 50 mg/L 处理插穗30 min,于春季扦插有利于生根和移栽成活率的提高,插穗生根率达98%以上。  相似文献   

19.
通过几年试验总结出了米兰扦插育苗的关键技术要点。选用 4~ 6年生优质母树上的饱满枝条 ,剪取 6~ 8cm插穗 ,在 7月中下旬至 8月上旬采用强力生根粉催根处理 ,可很大程度地提高米兰扦插育苗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20.
陈来德 《福建林业科技》2002,29(4):37-39,62
通过不同插穗的直径、扦插时间和ABT生根粉处理等,对大叶榕的大枝扦插成活率进行初步探讨,结果表明:插穗直径在10cm以下的成活率较高,达80%以上,在10cm以上的插穗,扦插成活率仅为67 37%;插穗采集及扦插时间以2月份到3月初为宜。使用ABT6号生根粉能使大叶榕大枝扦插成活率提高约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