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自动化技术、现代信息和测控技术在温室环境控制中的应用,使智能化温室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并在全世界范围内开始普及。本文列出了应用于温室环境控制的测控仪器和技术,由此可以看出智能化温室给设施农业的发展带来的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2.
温室环境信息智能化管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随着我国温室园艺业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信息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温室环境管理中,促进了温室环境智能化管理技术的发展。本文针对面向物联网的温室环境信息智能化管理需求,分别从温室环境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与决策服务3个方面对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阐述,并提出了今后在温室环境信息智能化管理方面迫切需要开展的工作。  相似文献   

3.
针对我国北方日光温室的结构特点、生产条件及管理现状,应用计算机控制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等,研制开发出集多功能于一体的温室群智能化控制系统。通过对温室内环境因子的实时检测,使用模糊控制算法,控制温室内设备,使温室内的环境因子达到适合作物生长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钱鑫  方连明 《湖南农机》2016,(10):151-152
温室智能化控制系统是一种先进的温室环境控制系统,为温室内的农作物创造最佳生长环境,在促进农业园艺温室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温室的智能化控制系统有很多应用优势,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改善,文章介绍了农业园艺温室的智能化控制系统的发展及现状,指出了该项技术的进步性,并对系统的具体优化措施进行了讨论研究,对温室智能化控制系统的完善以及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设施农业朝着集约化、规模化方向的发展和温室管理智能化要求的提高,虚拟仪器技术在温室控制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是现代智能温室发展的必然趋势。文中对虚拟仪器技术在温室控制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了比较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6.
针对连栋温室的环境控制,提出一种利用智能手机和上位机协调监控及干预温室环境的方法。首先,概括性描述温室环境调节系统的概念和结构,分析常见的连栋温室环境调节系统结构,对几种短、中程无线技术进行比较;然后,确定基于ZigBee的现场数据采集、基于GPRS/WiFi的网络协调和管理层通信的监控方案,提出基于ZigBee的连栋温室环境调节系统的软件和硬件设计方案,有效验证利用ZigBee技术和传感器实现连栋温室内环节智能化调节的可行性。最后,结合最新技术的发展,展望温室环境调节的前景。提出的适用于远程(超过100m)、利用ZigBee对现场参数采集的温室环境调节系统,能同时利用WiFi和GPRS两种技术实现温室环境调控,对实现温室环境智能化控制和远程控制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一、智能控制系统在天津现代农业中的应用现状目前,天津市已建成现代设施农业园区数十个,年增加经济效益超过50亿。现代种植园区物联网技术应用主要有:部分智能化联栋温室安装环境监控设备,调控环境实现安全可控生产;无公害蔬菜种植追溯;部分园区建设了园区农业信息网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随着自动检测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推动了温室控制技术的不断提高,温室的环境控制技术由以前的集中控制与集散控制发展成总线控制,智能化温室控制技术开始在农业生产领域获得应用。为此,介绍了基于Lonworks现场总线的温室环境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给出了一个Lonworks现场总线在温室中的应用实例,并对整个温室控制系统的架构以及主要功能模块的功能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包括温湿度系统、光照系统和二氧化碳系统等。  相似文献   

9.
现代温室环境智能控制的发展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简述智能控制技术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现代温室环境智能控制系统的拓扑结构以及智能控制技术在现代温室环境控制中的研究和应用进展.现代温室环境智能控制涉及硬件结构和控制算法等问题.控制系统硬件配置多采用分布式系统框架,现场控制站功能可以采用单片机、可编程控制器或工业控制机来完成,系统网络结构有CAN总线、现场总线和工业以太网等多种形式.将多种控制算法交叉与融合的混合控制算法更能满足现代温室环境智能控制的要求.为此,探索了新型的温室内环境和生物信息的获取方法,开展了温室内小气候模拟和实验研究,为实现温室内作物生理指标的智能控制、智能控制系统硬件配置及结构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设计了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智能化温室环境监控系统,实现了对温室内多个采集节点的温度、湿度以及光照强度的远程监控,并且通过上位机的温室环境监控软件实现了数据的显示与处理。此外,为了更合理地调控温室环境,系统建立了各种环境预测模型,对未来一段时间内温室的环境数据值进行了预测,以避免异常的发生,极大地减小农作物的经济损失。该系统结构设计合理,有良好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能够满足温室环境监控的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11.
随着种植技术的不断完善,种植不仅只是露地种植,设施农业站上了历史的舞台,高端种植温室开始匹配温室智能控制系统对温室环境进行自动调控,国内温室智能控制系统的相关研究随着科学技术及控制理论的进步而逐渐成熟。本文将简述温室智能控制系统的发展,概述国内温室智能化相关的研究,并针对国内温室产业实际提出智能控制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相似文献   

12.
智能化住宅是指通过家庭总线(HDS,Home Distribution System)把家庭内的各种与信息相关的通讯设备、家用电器和家庭保安装置都并入到网络之中,进行集中或异地的监视控制和家庭事务性管理,并保持这些家庭设施与住宅环境的协调,提供工作、学习、娱乐等各项服务,营造出具有多功能的信息化居住空间。本文从家庭智能化系统的内容与发展对智能化住宅进行了一个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13.
远程控制技术在温室环境控制中的应用现状分析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8  
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基于Internet的远程控制技术在各行各业都有广泛的应用。介绍了这一技术在温室环境控制方面应用的必要性、优点和应用状况,并对此进行了分析和预测,指出了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4.
随着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和自动化控制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快速发展,温室的结构档次正不断提高,加之农作物对外部环境的依赖性强,搭建一种适合农作物生长的温室环境控制系统,已成为农业种植者的迫切需求。该文针对温室环境信息智能化管理需求,通过调控农作物的环境因素,创造出适宜农作物生长的环境,从而达到农作物反季节生产和提高产量的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温室智能控制的精准度以及提高农作物生产效率,基于PID控制算法,设计了一套典型的、符合我国农情的温室环境控制系统。该系统将在调节温室环境参数和改善作物生长环境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我国现代温室环境控制硬件系统的应用现状及发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现代化温室要想实现高效、均衡的连续生产产品,关键技术是设施的环境控制.为此,主要介绍了我国现代温室正在应用的单片机控制模式、基于PLC的控制模式、基于现场总线的分布式智能控制模式、基于ZigBee技术的无线网络智能控制系统模式等几种典型的环境控制硬件系统模式,并对其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温室环境控制技术在今后可能的发展趋势-网络化的智能有线或无线控制.  相似文献   

16.
组态软件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的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兵 《农机化研究》2008,(2):191-193
计算机自动控制的智能温室已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措施,其功能在于以先进的技术和现代化设施人为控制作物生长的环境条件,使作物生长不受自然气候的影响,做到常年工厂化生产,并进行高效率、高产值和高效益的生产.计算机自动控制包括肥水灌溉控制、综合环境控制、信息处理和紧急状态处理等.力控组态软件能够实现智能化温室的控制,即实现数据网络化、参数的批量控制和实时参数的检测等.  相似文献   

17.
温室技术是我国实现农业信息化过程的重要环节,温度是温室控制中的重要环境参数。传统的单片机控制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温室高精度、快速采集及响应的要求。建立了基于32位ARM架构的微处理器和uClinux操作系统的试验平台,分析了软硬件的构成,并通过Rtl8019AS网卡接入Internet,具有实时性、多任务、多线程以及友好的人机界面的功能。结合实际温室进行了一系列试验,对采集数据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些可扩展型、创新型的方案,这对于温室的智能化控制是非常有实际意义的。  相似文献   

18.
温室环境控制方法研究进展分析与展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温室环境优化调控方法和技术能有效改善温室作物的生产条件,提高光能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实现温室作物的高产、高效、优质生产。为了充分利用国内外的研究成果,促进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与应用,从基于设定值、智能算法、多目标优化、多因子耦合和基于作物生长信息的环境控制方法等5方面,综述了温室环境控制方法的国内外研究进展。针对我国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应解决光/温/营养耦合高效控制机理、植物表型高通量检测方法等重大科学问题,突破信息感知、物联网、智慧管控等关键技术,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温室智能化测控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9.
伦冠德 《农机化研究》2007,(6):249-250,252
综述了拖拉机作业机组系统研究方法的现状,讨论了在拖拉机作业机组中应用的一些主要技术,并在此基础上预测了拖拉机作业机组应用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精细农业的发展,拖拉机作业机组将朝着信息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