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本病是由猪疥螨寄生在猪的皮内而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的慢性皮肤寄生虫病,也称为疥癣或疥疮。临床上以皮炎和奇痒为主要特征。虫体特征与生活史疥螨在宿主的皮肤内挖掘穴道并在其中寄生。发育过程分为卵、幼虫、若虫和成虫四个阶段。虫体的头、胸和腹融合在一起,呈背腹扁平的卵圆形。幼虫体长0.11~0.14mm,形态似成虫,但只有3对脚,若虫和成虫皆为4对脚。雄虫长0.22~  相似文献   

2.
正螨病又叫疥癣,俗称"癞病",是由痒螨和疥螨寄生在家畜皮肤内所引起的慢性病。痒螨体呈长椭圆形,长0.5—0.8毫米,腿较长;疥螨体几乎圆形,长0.2—0.5毫米,腿较短。痒螨多寄生于绵羊和牛;疥螨多寄生于马、山羊、骆驼、猪、犬等。螨类是终生寄生,它们的一生,都是在宿主体上度过。它们的发育过程中,都要经过卵、幼虫、若虫和成虫四个阶段。从卵发育到成虫约需2—3周时间,因为它们繁殖得快,所以螨传播得也快。  相似文献   

3.
规模化猪场猪疥螨的控制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立昌  王永胜 《养猪》2009,(6):44-45
1猪疥螨生活史猪疥螨(Sarcoptes scabiei var. suis)是猪最重要的一种外寄生虫,长度约为0.5毫米。它潜藏于猪只皮肤表皮层,并在此完成整个生活史。猪疥螨成虫在皮肤内挖掘隧道,以猪皮肤组织和渗出淋巴液为营养。雌雄虫交配后,雄虫不久就死亡,雌虫继续在表皮挖掘隧道,并在隧道中产卵,一条雌虫一生可产40~50个虫卵。虫卵经过3。10天孵化成幼虫;  相似文献   

4.
正初春、秋末和冬季羊群机体皮肤湿度增大,加上圈舍阴暗潮湿和过于拥挤等,容易引起羊螨病的发生和传播。该病是一种慢性皮肤病,但具有较高传染性,会导致皮肤明显瘙痒和炎症,对机体生长发育产生严重影响。1流行病学1.1病原生活史疥螨和痒螨是引起该病的寄生虫,二者均为不全变态的节肢动物,整个发育过程都在宿主体上进行,包括4个阶段,即虫卵、幼虫、若虫以及成虫,其中雌螨具有2个若虫期,而雄螨只具有1个若虫期。疥螨在发育时会在宿  相似文献   

5.
犬耳痒螨病是由耳痒螨属犬耳痒螨引起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耳痒螨寄生于犬外耳道,引起大量的耳脂分泌和淋巴液外溢。犬耳痒螨在犬体内完成其发育过程,包括卵、幼虫、若虫和成虫4个阶段,其中雄螨为1个若虫期,雌螨为2个若虫期。犬耳痒螨寄生于犬外耳道皮肤表面,以刺吸式口器吸取渗出液  相似文献   

6.
犬蠕形螨病是一种毛囊蠕形螨引起的常见而顽固的皮肤病,犬蠕形螨寄生于犬的毛囊或皮脂腺内。虫体细长如蠕虫样,呈半透明乳白色,一般体长0.25~0.3mm,宽约0.04mm。外形分为头、胸、腹3部分。头部呈不规则四边形,有短喙状的刺吸式口器;胸部有4对很短的足;腹部长,表面有明显的横纹。蠕形螨的全部发育过程都在宿主皮肤中进行,包括卵、幼虫、两期若虫和成虫。雌虫于毛囊内产卵,卵无色透明呈蘑菇状,卵孵化出3对足的幼虫。幼虫蜕化变为4对足的若虫,若虫蜕化变为成虫。本病一般都发生在1岁以下的幼犬。较为常见的有脱屑型和脓疱型。鉴于…  相似文献   

7.
猪疥螨病又称“螨虫病”或“疥虫病”,其致病原是“疥螨(又称疥虫或螨虫)”,属疥螨科、疥螨属微小虫体,是肉眼不可见的一种永久性寄生螨类,主要寄居于家畜体表皮肤,可引起伴有剧烈瘙痒的顽固性皮肤病。猪疥螨的发育过程包括卵、幼虫、若虫、成虫4个阶段,虫卵至成虫发育周期约为8~22d、平均15d。猪疥螨的整个发育过程中,虫卵的生化抵抗力较强,干燥、光照、常规消毒等手段很难将其大量灭活,在常温环境中能够存活很长时间。幼虫发育至成虫后会逐渐衰老死亡,以雌虫的生命周期最长,约为6~8周不等,幼虫、若虫、成虫的生化抵抗力相对较弱,持续的干燥、高温、光照、消毒处置可将其大量灭活。  相似文献   

8.
<正>犬疥螨病是临床上犬最常见的寄生性传染病,一旦感染发病,容易引起寄主的皮肤损伤,切容易复发,未来掌握犬疥螨病的防治、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现将犬疥螨病的情况分析如下。1病原体犬疥螨属螨目、疥螨科、疥螨属,大小约380x270μm,半透明。疥螨为不完全变态的节肢动物,发育过程包括卵、幼虫、若虫和成虫4个阶段。雌虫和雄虫在皮肤表面交配后,雌虫在犬的皮肤内挖凿隧道,并在隧道内产卵,在适宜的条件下,卵经过3~7d  相似文献   

9.
兔疥癣是由螨寄生于皮肤而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俗称生癞或“干爪病”。伴随搔痒、脱毛、结痂而导致兔生长停滞,迅速消瘦,最后衰竭死亡。该病传播快,流行范围广,具有高度侵袭性。1病原兔疥癣的病原主要有6种:兔疥螨、背肛螨、毛囊螨、兔痒螨、兔足螨、寄食姬螯螨。其发育过程包括卵、幼虫、若虫和成虫四个阶段。雄虫发育14~15天完成,雌虫发育18~20天。侵入宿主表皮开掘隧道,在皮内发育繁殖,其营养为上皮细胞液和淋巴液。2流行病学兔疥癣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感染,各种器具及兔舍等间接接触也能感染。由于螨类适于在潮湿温…  相似文献   

10.
山羊蚧螨病是春季多发的一种寄生虫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占山羊疾病之首。(一)病原特点该病病原为疥螨属的山羊疥螨,成虫身体呈圆形,黄白色。发育经历卵、幼虫、若虫、成虫四个阶段。成虫在宿主皮肤中挖隧道,并在其中产卵和孵化幼虫。幼虫也潜入皮下寄生,  相似文献   

11.
正猪疥癣病是由猪疥螨寄生在猪皮肤内引起的一种慢性寄生虫病,俗称"猪癞"。疥螨是一种不全变态的节肢动物,发育过程包括卵、幼虫、若虫和成虫四个阶段。疥螨钻进宿主表皮挖凿隧道,虫体在隧道内进行发育和繁殖而引发猪皮肤病。近年来,农村散养猪由于饲养规模小,养殖户对防治工作不太重视,发病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了猪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猪疥螨病俗称猪癞或疥癣,是由疥螨侵袭猪的皮肤引起的慢性皮肤病。疥螨寄生在皮肤深层,以皮肤的细胞和组织液为营养,并在皮肤的深层钻成虫道,雌雄成虫交配后3—4d雌虫产卵,卵经3—7d孵出幼虫,幼虫经3~4d蜕皮变成若虫,再经3—4d发育为成虫。该病以皮肤炎症、剧痒、形成痂皮、全身衰竭及高度接触性传播为特征,仔猪易发。病猪烦躁不安,食欲降低,生长缓慢,严重时变成僵猪甚至导致死亡,对养猪业造成严重的危害。随着集约化养猪业的发展,在冬春季节,连绵阴雨,低温潮湿阴暗的环境以及高密度饲养的情况下,猪只常挤在一起休息取暖,极易造成该病的传播和蔓延。笔者于2004年3月诊治过该病,现把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引起兔疥癣的病原常见的有两种,为兔痒螨和兔疥螨.痒螨和疥螨的发育过程都在兔体上完成.分卵、幼虫、若虫、成虫4个阶段.其中病兔是主要传染源,螨虫在外界生存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14.
<正>1病原猪疥螨病由疥螨科、疥螨属的猪疥螨寄生于猪皮肤内而引起的体表寄生虫病,以猪皮肤发生红点、脓包、结痂、龟裂、剧痒、全身衰竭和高度接触性传染为特征。猪疥螨虫体很小,大小为0.3~0.5毫米,肉眼勉强可见,圆形或龟形,暗灰色,背面隆起,腹面扁平,头、胸、腹融合在一起,前端有咀嚼式口器,腹面有4对足。疥螨的发育经过虫卵、幼虫、若虫和成虫四个阶段,寄生于宿主皮肤的深层内并挖掘隧道,以  相似文献   

15.
鸡奇棒恙螨又名鸡新勋恙螨、鸡新棒恙螨,属于恙螨科。是由新勋恙螨的幼虫寄生于鸡及其他鸟类引起的一种螨病.主要寄生于翅膀内侧、胸部两侧和腿内侧皮肤上。该病分布于全国各地,为鸡的重要外寄生虫之一,尤以放养后的雏鸡体表最易感染。其幼虫很小,不易发现,饱食后呈橘黄色。新勋恙螨在发育过程中包括卵、幼虫、若虫和成虫四个阶段,仅幼虫营寄生生活,若虫和成虫多生活于潮湿的草地上,以植物液汁和其他有机物为食。雌虫受精后,  相似文献   

16.
1病原猪疥螨病由疥螨科、疥螨属的猪疥螨寄生于猪皮肤内而引起的体表寄生虫病,以猪皮肤发生红点、脓包、结痂、龟裂、剧痒、全身衰竭和高度接触性传染为特征。猪疥螨虫体很小,大小为0.3~0.5毫米,肉眼勉强可见,圆形或龟形,暗灰色,背面隆起,腹面扁平,头、胸、腹融合在一起,前端有咀嚼式口器,腹面有4对足。疥螨的发育经过虫卵、幼虫、若虫和成虫四个阶段,寄生于宿主皮肤的深层内并挖掘隧道,以宿主皮肤的组织液和渗出的淋巴液为营养。  相似文献   

17.
犬螨病的病原、诊断与防制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犬螨病又叫犬疥癣,俗称“癞皮狗病”。是由犬疥螨或犬耳痒螨寄生所致,其中以犬疥螨危害最大。本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常见于犬舍潮湿,环境卫生条件不良,皮肤卫生条件较差的犬。1.1 犬疥螨呈龟形,黄白色或灰白色,背面隆起,腹面扁平。大小为0.2-0.5mm。虫体前端有一圆形的咀嚼式口器,腹面有4对短粗的足。雄螨1、2、4对足和雌螨1、2对足末端均有带柄的吸盘,柄长不分节,吸盘呈喇叭型。雄虫生殖孔在第4对足之间,围在一个角质化的倒“V”形的构造中;雌虫腹面有2个生殖孔,1个为横裂,位于后二对足前之中央为产卵孔;另一个为纵裂,在体末端为阴道,但…  相似文献   

18.
桑白蚧在四川一年发生3代,各代经过两月左右。1~3代一龄若虫期分别是4、6、8月下旬或5、7、9月上旬,这段时间无介壳保护。药剂防治效果最佳。卵色与性别的关系是:橙色卵为雌,白色卵为雄,中间色卵如黄色卵、水红色卵等绝大多数为雄。未交尾的雌成虫有脱蚧现象,且不产卵,寿命延长。始脱蚧者,交尾后虫体能重新缩入蚧壳内,但推迟产卵期,减少产卵量。当雌虫脱蚧1/2时,分泌白色腊质覆盖虫体,直至全部脱蚧。人工除雄虫与雌成虫交配,可见针状交尾器在蚧壳四周试探,交尾时,头昂、竖翅、呈坐式,持续4分钟左右。雌、雄混养,其成虫发生期比较一致,没有脱蚧现象,能繁殖后代,故桑白蚧为两性生殖,对此,可设想在成虫羽化期,即5、7、9月底左右喷药防治雄成虫,对抑制后代繁衍有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犬螨病又叫犬疥癣、赖皮狗病 ,是由犬疥螨或犬耳痒螨寄生所致 ,其中以犬疥螨危害最大。螨虫主要寄生于表皮下 ,患部主要表现为奇痒、掉毛、红色点状丘疹等。本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 ,多发于冬季 ,常见于皮肤卫生条件很差的犬。1 病原及其生活史犬疥螨浅黄色 ,呈圆形 ,背面隆起 ,腹面扁平。雄螨大小为 0 2~ 0 2 3× 0 1 4~ 0 1 9mm ;雌螨大小为 0 33~ 0 45× 0 2 5~ 0 35mm。腹面有 4对粗短的足 ,雄螨第 1、2、4对足和雌螨第 1、2对足尖端有带柄的吸盘 ,吸盘喇叭形 ,柄长 ,不分节。犬耳痒螨呈椭圆形 ,雄螨大小为 0 32~ 0 …  相似文献   

20.
<正>1发病规律獭兔螨虫病又称疥癣病,是一种寄生于兔体表的痒螨或疥螨引起的寄生性皮肤病,肉兔、皮兔、毛兔皆易感,但獭兔尤为严重。一年四季皆可发病,但冬季和秋末春初多发,特别是兔舍潮湿和卫生状况不良时最易高发,幼兔及瘦弱兔病情更严重。病原虫分为兔疥螨和兔痒螨两种,前者寄生于兔体表,后者寄生于兔外耳道。疥螨和痒螨全部发育过程都在动物体上完成,包括虫卵、幼虫、若虫、成虫4个阶段。痒螨寄生于皮肤表面,吸吮皮肤渗出液为食。疥螨则在宿主表皮挖凿隧道,以皮肤组织、细胞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