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鹅坦布苏病毒病是由黄病毒科黄病毒属的坦布苏病毒感染引发的以产蛋阶段的成年鹅产蛋量突然下降,雏鹅出现典型神经症状的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性疾病.该类病毒能够威胁多种水禽类动物,传播速度相对较快,造成的危害较为严重.为了有效防范鹅坦布苏病毒病的发生,保证养殖安全,就需要加强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解剖特征、诊断方法以及防控措施的有...  相似文献   

2.
正鸭坦布苏病毒病是由黄病毒科、黄病毒属的坦布苏病毒引起病鸭瘫痪、产蛋鸭产蛋骤降为特征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主要侵害种鸭、蛋鸭、肉鸭,鹅偶有发生,又称为鸭出血性卵巢炎、鸭黄病毒病。自2010年4月份在中国首次流行以来,给我国水禽业带来巨大损失。本文将从该病的流行特点、临床及剖检症状、诊断方法及防控措施四个方面进行阐述。1鸭坦布苏病毒病的流行特点  相似文献   

3.
自2010年以来,坦布苏病毒病给我国水禽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坦布苏病毒病是由坦布苏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感染该病的鸭、鹅等禽类常出现采食量下降、腹泻、神经障碍、卵巢出血破裂、产蛋严重下降等临床症状。就坦布苏病毒对不同细胞的感染性及对禽类和哺乳动物的致病性进行综述,以期为坦布苏病毒的致病性研究和综合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鹅坦布苏病毒病是一种新发现的鹅急性病毒性传染病,其主要特征为发热、减食、瘫痪和种鹅产蛋下降。根据疫病的临床病型,该病被命名为"鸭出血性卵巢炎"和"脑炎-卵巢炎综合征"等。2011年,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第一届水禽疫病防控研讨会将其名称统一为"坦布苏病毒病"。本病于2010年4~6月发生于产蛋鸭,并在当年传播至全国主要水禽养殖地区的鸭群和鹅群。目前,在我国华北、华东和华南各省鹅生产  相似文献   

5.
一鸭坦布苏病毒病的诊断要点 鸭坦布苏病毒病对蛋鸭危害严重,临床主要表现为产蛋下降。应注意与鸭副粘病毒病、禽流感、鸭产蛋下降综合征等病毒病加以区分,可以从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实验室检测等方面与其它疾病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6.
<正>鸭坦布苏病毒病是由黄病毒科、黄病毒属的坦布苏病毒引起病鸭瘫痪、产蛋鸭产蛋骤降为特征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主要侵害种鸭、蛋鸭、肉鸭,鹅偶有发生,又称为鸭出血性卵巢炎、鸭黄病毒病。自2010年4月份在中国首次流行以来,给我国水禽业带来巨大损失。本文将从该病的流行特点、临床及剖检症状、诊断方法及防控措施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7.
2010年以来,鸭坦布苏病毒病给我国蛋鸭群造成了较大的影响.文章就鸭坦布苏病毒病的流行特点、临床及病理诊断要点、实验室诊断技术,以及与其它疾病的鉴别诊断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8.
2010年春,鸭坦布苏病毒病在我国东南沿海暴发,该病由鸭坦布苏病毒引起并以鸭产蛋下降为特征,对养鸭业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对鸭坦布苏病毒病的研究也引起了动物防疫部门及研究者的日益关注。论文从病原学、反向遗传学、病理学、诊断方法、疾病传播及公共卫生安全和疫苗研究等方面对鸭坦布苏病毒病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有助于对鸭坦布苏病毒的进一步研究及对鸭坦布苏病毒病的预防和控制。  相似文献   

9.
坦布苏病毒感染是由坦布苏病毒引起的鸭、鹅等多种禽类感染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该病自2010年春节开始在我国暴发,发病急,传播快,死淘率高,给中国的养禽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围绕一起鹅坦布苏病毒感染案例的诊治,对坦布苏病毒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传播方式、鉴别诊断进行概述,并提出针对性防控策略,以期为进一步研究坦布苏病毒提供...  相似文献   

10.
自2010年我国首次暴发鸭坦布苏病毒病以来,目前已给我国养鸭业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已成为我国主要鸭病之一。本文从该病毒的流行病学及实验室诊断方法两个方面对鸭坦布苏病毒病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鸭坦布苏病毒隶属于黄病毒科黄病毒属恩塔亚病毒群的坦布苏病毒。在分离早期,由于对本病了解有限,常称为"黄病毒病"。鸭坦布苏病毒病自2010年在我国南方暴发以来,迅速蔓延至福建、浙江、江苏、江西、广东、广西、安徽、山东、河南、河北、北京等地区,给我国养鸭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该病对各种鸭特别易感,且在传播流行中病毒发生分子变异,现已可从鸡、鹅体内分离到该病毒,并且证实其可对鸡、鹅致病。  相似文献   

12.
为探求浙江和江苏部分地区鹅群出现产蛋性能下降,甚至引起死亡的发病原因,笔者对江苏及浙江省境内三家种鹅场的发病种鹅进行临床症状、剖检病变观察,病料RT-PCR检测及细菌、病毒分离.经临床症状及剖检病变观察主要为脾脏肿大,有大量坏死点;卵泡膜充血、出血,卵泡液化、坏死;病料RT-PCR检测结果为鸭坦布苏病毒阳性,病毒分离获得两株鹅源鸭坦布苏病毒.病因分析表明鸭坦布苏病毒感染是导致近期浙江和江苏部分地区种鹅产蛋性能下降及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鸭坦布苏病毒病(Duck tembusu virus disease)自2010年暴发以来,众多科研工作者对于该病毒的病原学、病理学、致病机理、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研究,并取得丰硕的成果。本文针对鸭坦布苏病毒病的病原学、病理学、致病机理、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2017年10月~2019年3月,笔者进行了鸭坦布苏病毒病的临床感染机制、免疫程序、防治方法等一系列的试验,力求摸清该病的感染、免疫、防治等机制和方法,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1 试验材料1.1 试验鸭从丰城、青原等地蛋鸭育成鸭群中购入鸭坦布苏病毒病抗体阴性鸭,购买前先采用ELISA方法检测。  相似文献   

15.
鸭坦布苏病毒病是由坦布苏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导致蛋鸭产蛋下降,甚至停产,雏鸭生产性能下降,出现神经症状。该病流行范围广,各日龄和品种鸭均可感染发病。传播途径多样,发病急,传播速度快。该病发病率高,是当前严重危害我国养鸭业的主要疾病之一。本文主要从鸭坦布苏病毒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及防控措施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该病的诊断及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建立一种能快速检测鸭坦布苏病毒(Tembusu virus,TMUV)的分子生物学方法,从GenBank中下载了51个具有代表性的黄病毒全基因组序列及白洋淀病毒等5个禽源黄病毒株E基因序列,进行了黄病毒E基因序列分析,应用Primer 5.0软件设计了一对引物,扩增目的片段为549 bp,进行了TMUV RT-PCR检测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重复性试验,建立了TMUV RT-PCR检测方法应用该方法对收集的14份临床疑似蛋鸭鸭坦布苏病毒病发病样品进行了检测,共检出6份TMUV核酸阳性样品,检出率达42.86%。结果表明,该方法可用于水禽坦布苏病毒病的临床快速诊断、检测及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17.
科技     
<正>中国农科院成功研制鸭坦布苏病毒病活疫苗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科研人员率先从发病鸭场分离鉴定出引起雏鸭高热、食欲不振、生长迟缓、产蛋下降乃至停止新发鸭传染病的病原,将之命名为"坦布苏病毒(Tembusu virus,TMUV)",并成功研制出"鸭坦布苏病毒病活疫苗(FX2010-180P株)"。国产禽免疫抑制病诊断试剂盒问世  相似文献   

18.
鸭坦布苏病毒属于黄病毒科黄病毒属的一种单股正链RNA病毒,该病毒引发的鸭坦布苏病毒病从2010年开始在我国流行,并迅速蔓延至多个地区。该病主要侵害鸭的生殖系统,以产蛋量急剧下降为主要特征,肉鸭、雏鸭主要症状为站立困难,步态不稳。文章综述了鸭坦布苏病毒病的病原学特征、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方法和防控措施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该病的深入研究和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吉安市有水禽养殖的传统,分布面广,且鹅、鸭、番鸭及杂交品系均有养殖,常发的疫病有传染性浆膜炎、大肠杆菌、禽流感、沙门氏菌病、禽霍乱、鸭瘟、副粘病毒病、霉菌病等,但2018年来吉安市范围内相继出现了一些新发水禽疫病,如鸭坦布苏病毒病、短喙及侏儒综合症、雏鹅痛风等,对水禽养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综述了禽坦布苏病毒诊断的几种分子生物学方法,主要包括核酸探针、RT-PCR方法、套式PCR方法、荧光定量定量RT-PCR方法、环介导等温扩增方法和竞争定量PCR方法等6种方法,对禽坦布苏病毒病的诊断和防控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