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2005年全省果树总面积稳定在350万亩,其中新发展10万亩.重点发展黄冠、翠冠等优质早中熟梨5万亩,优质应时鲜果3万亩,专用加工果品基地2万亩。全省建设无公害果品基地40万亩,建设出口创汇基地10万亩.果品总产量220万吨,优质果率达到65%.实现产值40亿元,出口创汇5000万美元,果农人均增收250元。  相似文献   

2.
到2002年底,湖北省水果种植面积达到347万亩,产量达到223万吨,已经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成为农业结构调整的首选目标。湖北省水果科技发展要以发展优质水果为中心,认真抓好果树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加速引进、推广水果优良新品种,大力推广先进实用新技术,着力提高果品质量,发展果品贮藏加工业,尽快把湖北建成果业强省。  相似文献   

3.
山西省是我国水果生产的重要产区,同时水果产业也是我省农业的主导产业之一。水果业被省政府确定为山西的优势农业产业;山西省的运城、临汾、晋中等地被农业部确定为我国的黄土高原苹果优势产业带;2003年,苹果产业被列为山西农业的十大特色产业。截至2004年底,山西省果园总面积达775万亩,果品产量达453.6万吨,果品总产值达54.46亿元,农民人均果品收入为236.8元。山西省已成为我国水果生产大省,但还不是水果生产强省。其主要原因在于水果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品牌知名度低、带动辐射能力差。水果龙头企业如何做大做强?这就需要我们认清形势、找准问题、加强突破,切实壮大龙头企业带动辐射能力,以促进整个水果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十五"四川果树品种改良与生产发展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基本情况 四川是全国果树生产大省.由于地形地貌复杂,生态气候土壤类型复杂多样,因而适宜多种果树生产.除需热量极高的椰子等个别树种外,几乎全国南北所有的果树种类在四川均有生产和分布,盛产柑桔、梨、苹果、桃、葡萄、荔枝、龙眼、芒果、石榴、猕猴桃、枇杷、李、梅、杏、樱桃、柿、香蕉等水果及各类干果(核桃、板粟、枣、澳洲坚果等).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省果业发展迅猛,面积、产量持续增长,质量逐渐提高,成为全省"三高"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果业产值在全省农业种植业中仅次于粮、油、菜居第四位,是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骨干产业之一.1999年底,全省共有果园面积(未含干果)405万亩(1亩=1/15公顷,下同),水果总产量234万吨,果品总产值约30亿元,水果总产量居全国第9位.  相似文献   

5.
<正> 1 来自市场的挑战近十年来我省果树生产迅猛发展,栽植面积由“六五”时期的166.2万亩,猛增到1992年的321.1万亩,去冬今春的“果树热”又使栽植面积突破400万亩。1992年全省水果总产量50.59万吨,其中苹果产量23.61万吨。果树生产已不再局限于种植业,从生产领域的栽培管理,产后贮藏、加工,到流通领域的包装、运输以及最后进入市场销售,作为一种新型产业正在  相似文献   

6.
到6月底,广西全区收获水果76万吨,与去年同期比较减少约20%,但上半年新上市的水果价格全面上扬,销售收入不降反升,达到33.3亿元,比上年增长2.15%,农民因此人均增收1.8元。 今年1月,广西水果遭受严重冰冻灾害,果树受灾面积达1023.63万亩,占全区果园面积的69%,其中蕉类、荔枝、龙眼、菠萝的受灾面积近100%,柑橘为94.1%。面对灾情,  相似文献   

7.
广东省园艺产业发展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广东种植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园艺产业,主要包括各种水果、蔬菜、花卉、茶叶等作物,这些作物大多属于南亚热带作物。经过20多年的发展,广东省园艺生产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种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50%以上,产值占种植业的70%左右。目前广东省水果产量居全国第三位,蔬菜产量居全国第四位,花卉产销量和出口创汇居全国首位。2004年全省水果种植面积为1479.98万亩,总产量787.85万吨,产值182亿元(当年价)。其中:香蕉189万亩、320.9万吨,柑桔263.53万亩、159.08万吨,菠萝39.1万亩、47.51万吨,荔枝426.16万亩、94万吨,龙眼177.45万亩、39.16万吨。全省形成了以香蕉、柑桔、荔枝、龙眼、菠萝、芒果等特色水果为主导产品的岭南水果优势区域;2004年全省蔬菜播种面积1720万亩,在种植业中仅次于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排在第二位,总产量2557.65万吨,超过粮食总产量,名列农作物产量榜首,产值约250亿元;2004年全省花卉种植面积61.7万亩,销售额约50.38亿元,是种植业中平均亩产值效益最高的作物之一;2004年全省茶叶种植面积58万亩,总产量4.04万吨,产值约6.6亿元。  相似文献   

8.
<正> 我国水果贮藏保鲜工作和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据近年统计,全国果树种植面积2700万亩,果品产量达780万吨每年因包装、贮藏、运输不善,造成果品腐烂损失约10~15亿公斤,造成经济损失数亿元。为了减少损失,使水果供应达到“旺季不旺,淡季不淡,常年上市”,水果贮藏保鲜十分重要。国内外水果贮藏保鲜技术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方法:一、自然低温贮藏我国北方广大农村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我们长冶市水果产值在种植业中仅次于粮食、蔬菜,种植水果已成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项目,也是一些地方脱贫致富的一条主要出路。但是,水果市场疲软,价格下跌,已影响到了果农的收入和生产积极性,一些地方出现了砍伐果树的现象,全市果树面积平均以每年1万多亩的速度减少,据统计资料显示,1995年全市果树面积为43.3万亩。截止2005年年底,全市果树面积为32.3万亩,在十年间下降了11万亩。这种情况必须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0.
1发展现状. 邢台县是一个山区大县,林果大县,,也是省果品生产重点基地县,果树资源丰富,立地条件优越,具有得天独厚的生产优质果品的自然优势和区位优势。目前,邢台县果树面积达到56万亩,2507万株,产量10.5万t,产值2.3亿元。全县已建成太行山区最大的板栗基地和苹果基地。创出了“浆水”、“口尔夫”等享有一定盛誉的二批名优品牌。  相似文献   

11.
正由静宁县果树果品研究所所长李建明潜心22年,精心选育的我省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苹果新优品种"成纪1号"和"静宁1号",目前,已在静宁县推广7.8万亩,平均亩产值达到3多万元,亩增效益30%以上。经实验对比,比传统苹果品种亩增收1万元。  相似文献   

12.
<正>一、达州市水果产业发展现状水果产业是达州市一项传统产业,是水果产区农村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也成为了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渠道之一。近几年来,达州市果树生产发展比较快,产量逐年上升,优质果有所提高。2012年,达州市果树总面积达56万亩,总产量36万吨,产值近9亿元,其中柑橘23万吨,梨3万吨,桃1.6万吨,其他水果近1万吨。不仅满足了本地市场需求,还远销"三北"地区,为发展农村经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阜城县把林果产业作为农民脱贫致富的第一产业,重点对贫困农民原有果园进行合理规划,明确林果品种,帮助贫困户通过重新栽植、改劣换优提效、参与果品加工销售增效益等方法,提高果品收入,使贫困农民增收脱贫。到2017年末,全县露地果树面积达到13.7万亩,设施果树面积0.15万亩,果品年产量29.05万吨,林果  相似文献   

14.
王巍 《新农业》2011,(2):16-17
一、辽宁果业现状 2010年是辽宁省果业生产成绩显著的一年,全省水果栽培面积920万亩,产量600万吨,产值135亿元,面积、产量和产值较2009年分别增长1.1%、7.1%和7.1%,产量和产值均创历史最高水平。其中苹果365万卣,产量200万吨,同比分别增长0.5%和9.3%;梨270万亩,与2009年基本持平,产量140万吨,  相似文献   

15.
2008年四川省春茶虽因年初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造成茶园开采期推迟,采摘和加工时间缩短,单产略有下降,但鲜叶市场价格上涨,市场销售旺盛,全省春茶生产仍可实现稳产增收。据业务调查,全省投产茶园面积达到178万亩,比上年增加8万亩;春茶总产量达到5.2万吨,比上年增加0.1万吨,其中名优茶产量3.3万吨;春茶总产值达到15亿元,  相似文献   

16.
古田油(nai)、水蜜桃是我省地方名、特、优水果。种植面积达16万亩,年产量9.5万吨,总产值达1.8亿元,是我县主要的经济支柱产业,也是广大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主渠道。但由于山地大量开发,土壤侵蚀严重,再加上长期偏施化肥,少施有机肥,土壤肥力已逐年衰退,水土流失严重,既破坏了果园生态环境,又影响了果品质量,降低了经济效益。大力推广套种经济绿肥是防止地力衰退、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和我省柑桔产业发展迅猛。2005年我国柑桔产量近1500万吨,面积为世界第一,总产居世界第二位。四川省柑桔面积和产量分别由1979年的100万亩(1亩=1/15公顷,下同)和14.9万吨增加到2005年的310.4万亩和213.7万吨。全国柑桔人均占有量从1978年的0.3公斤上升至11.51公斤,增长了38倍,达到世界人均17公斤水平的68%。柑桔产业发展在对解决市场供应和增加农民收入取得成效的同时,其果品季节性、结构性、阶段性过剩问题开始凸现,因此,加快柑桔加工业发展的需求日趋紧迫。  相似文献   

18.
一、发展现状 从70年代至今,即墨市的节水灌溉从无到有,经过了试验试点、示范推广和规模发展等几个阶段。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参入配合下,全市的节水灌溉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收到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截止2000年末,全市有效灌溉面积达到70万亩。节水灌溉面积49万亩,其中渠道防渗5万亩,半固定式管道14万亩,喷灌0.3万亩,微灌0.7万亩,移动式软管灌溉29万亩。每年可节约用水5800万立方米,增产粮食2.1万吨,蔬菜0.9万吨,果品0.5万吨。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县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按照“数乡一业,多村一品,主业突破,多种经营”的思路,举产业旗,打特色牌,走绿色路,依托自然资源优势,坚持“抓优质、创品牌、拓市场,增效益”的工作思路,大力发展果品特色产业,初步建成了水洛河、庄浪河、葫芦河三条主流域河谷川地水果生产带,培育成了阳川、万泉、朱店3个优质苹果生产集中区和水洛一良邑黄金梨、南湖一岳堡大果水晶梨等优质梨生产集中区.至目前,全县有各类果树经济林17.2万亩,其中以苹果为主的水果园9.3万亩,以花椒、仁用香为主的于果7.9万亩.引进栽培烟台富士、红王将、札泉短富等富士优系和嘎拉优系等十余个苹果名优品种和黄金梨、大果水晶梨、黄冠梨等特优梨新品种各2万亩,基本实现了。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的目标。2005年全县果品总量达到4万吨,平均优果率达45%以上,  相似文献   

20.
《四川农业科技》2009,(2):60-60
2008年我省茶产业虽遭遇了“低温雨雪冰冻”和“5.12”汶川特大地震两次重大灾害,但各地积,极采取措施,加大投入,加强茶园管理,变不利为有利;减少了灾害对茶产业造成的损失。据统计,2008年全省茶园面积达262万亩,较上年新增10万亩,投产面积178万亩,增8万亩;茶叶总产量13.7万吨,比上年增0.5万吨。由于茶叶价格上涨15%-20%,茶叶总产值达到25.5亿元,比上年增加4.5亿元;增21.4%,其中名优茶产值15.2亿元,占茶叶总产值的6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