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通过观察早竹、雷竹、红竹、高节竹、角竹、五月季竹6个竹种在笋期的出笋始末期限,出笋数量和质量,以系统地揭示和掌握它们的生长规律及各自的经济性状,为发展和选择笋用竹种以及笋用竹林的合理经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在引种试验的基础上 ,对笋用竹的 4个竹种引种栽培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概述 ,对我省成功引种及营建散生小径笋用竹进行有益探讨。笋用竹引种试验对我省竹种种质资源及竹产业壮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以竹笋口感、出笋期、营养成分含量(氨基酸含量)、出笋持续时间、笋产量和可食率等指标建立了优良笋用竹种的量化评价指标体系;依据该指标体系对福建华安竹种园的竹种进行了评价,筛选出了20种适宜于闽南地区的优良笋用竹种;提出了闽南地区周年供笋的优良竹种配置模式。  相似文献   

4.
雷竹是我国名的笋用竹种,具有出笋早、笋期长、产量高等特点,章分析了雷竹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总结出一套雷竹笋用林丰产技术,为发展雷竹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对浙江省临安太湖源竹种园引种的石竹、甜笋竹、雷竹、红竹、黄甜竹、高节竹、角竹、白哺鸡竹、乌哺鸡竹、水桂竹、黄皮刚竹、桂竹、四季竹等13个中小径笋用竹种的出笋成竹规律及其竹笋的营养成分进行观察、测定。结果表明,不同竹种出笋时间和昼夜生长节律不一致,雷竹和石竹笋期较早,黄甜竹、乌哺鸡竹、白哺鸡竹等笋期居中,黄皮刚竹和桂竹的笋期最晚;多表现出白天累计生长量大于夜间累计生长量的规律,而甜笋竹、红竹、水桂竹及乌哺鸡竹的昼夜节律却与之相反。不同竹种的竹笋营养成分含量不同,但均有较高的含水量和蛋白质含量,而脂肪含量较低,氨基酸种类齐全。本研究可为优良中小径散生笋用竹的引种扩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雷竹、早竹、早园竹等小型散生竹种,是目前群众栽培较广、产量较高、效益较好的笋用竹种,已引种到长江流域很多地区. 一、竹种选择新引种地区应根据竹种特性,考虑本地区气候、土壤、地形等条件,做到适地适竹.小型笋用竹新竹生长当年就可完成,限制引种的气候因素主要是年降水量和降水分布规律.选用笋用竹种时,还应考虑其出笋期、对早春的低温以及干旱等不良环境的抗性等.作为笋用林培育,产量、产值、笋质等也是竹种选择的重要因素,除选择合适的竹种搭配外,尤其要考虑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在广西百色右江干热河谷地带引种55个竹种,初步研究了竹种的适应性及其生长状况。结果表明,引种的55个竹种,总体成活率在80%以上,保存率在60%以上,均正常萌发出笋,初步表明这些竹种可适于右江干热河谷区域种植。对成活率和保存率均为100%的15个竹种调查其栽植当年的出笋量及笋生长状况,结果显示,15个竹种间出笋量和生长指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银丝竹的出笋量最大,发笋能力最强;龙头竹、金秀甜竹、黄金间碧玉竹、大绿竹4个竹种笋生长量较大,可作为材用竹种发展;紫线青皮竹的出笋量、笋生长量均相对较大,为比较理想的高经济价值竹种。  相似文献   

8.
1987年冬和1988年冬二次从浙江引种六个笋用竹种1.56万株,成活率达90%以上,发笋率达80%以上,新竹的秆基粗度已达到母竹的粗度,引种是成功的。本文分析了各引种环节的技术效果。  相似文献   

9.
4种地被观赏竹的笋期生长特性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黄条金刚竹、菲白竹、鹅毛竹、铺地竹的发笋、退笋和高生长等生物学特性做了比较,结果表明:4个竹种在发笋和退笋数量上都呈现"少-多-少"的趋势,发笋数:铺地竹>菲白竹>鹅毛竹>黄条金刚竹;退笋数:鹅毛竹>铺地竹>菲白竹>黄条金刚竹;成竹率:菲白竹>铺地竹>黄条金刚竹>鹅毛竹.所有竹种的高生长都呈现"慢-快-慢"的趋势,其生长曲线呈"S"型.高度:黄条金刚竹>鹅毛竹>菲白竹>铺地竹.  相似文献   

10.
竹类植物资源利用与定向选育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从我国竹类植物生物多样性的角度出发,根据不同竹种具有不同生物学特性和不同材性的原则,探讨适合作为笋用竹林(包括不同季节出笋的笋用竹)、材用竹林(包括适合生产不同竹胶板和原竹利用的竹种)、笋材两用竹林、纸浆竹林、叶用竹林、观赏竹林等竹种的选育技术。  相似文献   

11.
毛竹是我国最主要的笋用竹种,竹笋味香质脆,营养丰富。现将毛竹笋用林均匀状、带状、丛状三种经营方式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绿竹发笋及其生物制约因素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绿竹(Bambusa oldhami McClure)产笋夏秋,笋体硕大,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为中南亚热带地区公认的优良笋用经济竹种。在浙南地区生产历史悠久,分布较广,资源丰富,据1987年调查,投产竹丛1.6万亩,46万丛,产量2475吨。近年,其在产区以笋用林为主要经营目的的生产发展较快,但对其系统研究不多,特别是发笋数量影响因素的研究报道尤  相似文献   

13.
笋用竹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丹  陈建华 《湖南林业科技》2005,32(6):59-60,69
笋用竹起源于我国,是我国栽培面积最大、利用历史最悠久的经济竹种。竹笋的生产、加工与贸易已成为林业的一个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是振兴经济,特别是山区经济,带领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经济支柱,为此本文介绍了笋用竹资源分布状况、笋用竹研究历程,分析了目前笋用竹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且展望今后其发展趋势,为笋用竹今后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几种笋用竹对竹丛枝病的抗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8个笋用竹种对竹丛枝病抗病性试验发现,不同的笋用竹对竹丛枝病的抗病程度有明显差异,早竹、燕竹、雷竹普遍容易感病,属高度感病品种;白哺鸡竹、乌哺鸡竹的抗病性最强。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江西笋用竹发展很快,但在引种过程中,存在栽植成活率低、管理粗放,未适应地适竹,笋产量低等问题。该文全面阐述了江西笋用竹引种的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合理布局、集约经营、竹种搭配、发展乡土竹种等发展笋用竹的良好建议。  相似文献   

16.
江苏主要竹种立竹状况和出笋规律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观察研究各竹种的笋期生长特性,可为不同竹种的合理经营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一、竹种圃的基本情况本所竹种圃是1977—1979年先后从省内产竹区引种四属26个竹种,(表1)每竹种分造在我所周家洼西南向浅山谷缓坡地上。每块地间用砖和混凝土砌成,面积约7亩,四周界线明显,中间有宽0.7、深0.8米的排水沟。该地年均温15.5℃,年降雨1000毫米以上,绝对最高气温  相似文献   

17.
清文 《湖南林业》2008,(7):23-23
新引种地区应根据竹种特性,考虑本地区气候、土壤、地形等条件,做到适地适竹。小型笋用竹新竹生长当年就可完成,限制引种的气候因素主要是年降水量和降水分布规律。选用笋用竹种时,还应考虑其出笋期、对早春的低温以及干旱等不良环境的抗性等。作为笋用林培育,产量、产值、笋质等也是竹种选择的重要因素.除选择合适的竹种搭配外,尤其要考虑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雷竹是优良的笋用竹种 ,主产于浙江等省。雷竹具有出笋早、笋期长、产量高、见效快等特点。其笋壳薄肉厚 ,出肉率达 70 %以上 ,且笋味鲜美、营养丰富 ,具有一定的保健和药用价值。信阳市气候温和 ,雨量适中 ,与雷竹等多种笋用竹原产地气候相近 ,适宜笋用竹的良好生长。目前 ,全市已引种 2 0 0多亩 ,通过调查发现 ,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技术。为达到引种的目的 ,推广笋用竹引种栽培技术十分必要。结合我们的实践经验 ,参考有关技术资料 ,现将优良笋用竹———雷竹的引种栽培技术作一扼要介绍。1 建园及优良竹种选择选优质、高效丰产的细叶雷…  相似文献   

19.
雷竹是早竹的变种,是我国传统的优良笋用竹种,作为食物资源已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在长期的自然演化和人工栽培中,产生了若干变异类型。文章对雷竹10个不同栽培类型/种源进行了引种试验。结果显示,不同类型雷竹其母竹存活率、发笋率及发笋数均有较大差异。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筛选优良笋用类型雷竹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笋用竹引种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1987年从浙江引进10人优良笋用竹种栽培试验,在观测研究物候期,成活率、成竹率、新竹质量、鲜笋产量、鲜笋营养成分的基础上对其中3个竹种进行了扩大栽培。十年的研究结果表明,红哺鸡适应性强、满园快、鲜笋产量高,味道好、色泽美、有较高的经济栽培价值,适宜于长沙及附近地区大面积推广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