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讨持续高温干旱灾害天气对毛竹林生长的影响,为毛竹林抗灾减灾及灾后恢复提供参考,调查分析了毛竹林持续高温干旱灾害特征及立地条件、经营水平等对立竹受损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持续高温干旱天气使毛竹叶片灼伤、枯黄、失绿变白,严重的全株叶片脱落;竹秆脱水、皱缩、枯黄,中下部位出现黑斑,局部表皮灼伤。竹龄越小受损程度越严重,1度竹死亡率显著高于2度及2度以上竹。海拔高度、坡向、坡位、土壤厚度、立竹密度、经营水平等对毛竹林立竹受损程度均有较明显的影响,其中海拔较高毛竹林高于海拔较低毛竹林,阳坡毛竹林显著高于阴坡毛竹林,且上坡>中坡>下坡,土壤厚度<50 cm 毛竹林明显高于土壤厚度>100 cm毛竹林,立竹密度3 750 4 500株·hm-2和2 250 3 000株·hm-2毛竹林高于立竹密度3 000 3 750株·hm-2毛竹林,集约经营毛竹林高于粗放经营毛竹林。典范对应分析(CCA)表明,持续高温干旱灾害对毛竹林的影响因子主要为土壤厚度、坡位,其次为海拔高度、坡向和立竹密度。  相似文献   

2.
采用2006年贵州省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毛竹小班资料,将赤水河流域毛竹林按平均胸径和密度指标划分为3等级、5亚等级,其中高径级-高密度的丰产林类型面积不足1%、其余为中低产林分.海拔高度、岩组、坡向、坡位、坡度、土层厚度、岩石裸露率和杂木蓄积量对毛竹林平均胸径的影响具有区段性与显著性,为赤水河流域毛竹丰产林建设与低产林改造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3.
江西安福林区毛竹林雨雪冰冻灾情调查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江西安福毛竹林2008年发生大面积雨雪冰冻灾情的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毛竹受灾程度与海拔高、林分密度和立竹年龄等有显著相关,其受灾规律为海拔350 m和1 000 m的毛竹林受灾程度分别为51.8%和71.7%;壮龄竹和幼龄竹的受灾程度分别为29.7%和53%;林分密度为2 400~3 000株·hm-2的毛竹林受灾程度为32.5%,分别是立竹度为3 000株·hm-2以上和2 400株·hm-2以下的损失率48.3%和90.3%.此外,毛竹林受灾程度还受林分类型、不同坡度、不同坡向等影响,其表现为纯林大于混交林,陡坡大于缓坡,西北坡大于南坡,说明此次毛竹受灾程度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以防城金花茶为例,在三元区毛竹林下进行套种,探讨了不同坡向、坡位对套种金花茶的影响。结果表明:毛竹林下套种的金花茶当年地径、苗高和抽梢表现为南坡北坡,南坡的上坡位中坡位下坡位,北坡的上坡位中坡位下坡位。  相似文献   

5.
应用逐步引入剔除法对毛竹受雨雪冰冻灾害程度的海拔、坡度、坡位、坡向、土壤深度、经营管理、竹林密度等因子与折断率、倒伏率、受损率分别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经检验FF0.01,P0.01,偏回归系数(bi)均为显著或极显著,说明回归方程均有极显著意义。通过标准偏回归系数(b′i)检验自变量的主次关系,表明影响折断率的主导因子及各因子的主次关系为海拔土壤深度坡位坡度,海拔、坡度与折断率呈正相关,坡位、土壤深度与折断率呈负相关;影响倒伏率的主导因子及各因子的主次关系为竹林密度坡度经营管理土壤深度,坡度、经营管理与倒伏率呈正相关,竹林密度、土壤深度与倒伏率呈负相关;影响受损率的主导因子及各因子的主次关系为土壤深度坡度海拔竹林密度经营管理,海拔、坡度、经营管理与受损率呈正相关,竹林密度、土壤深度与受损率呈负相关。说明回归模型可用于毛竹折断率、倒伏率和受损率预测。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毛竹年龄、竹秆部位、竹林所在坡向和坡位、以及全年不同月份对竹材含水量的影响。结果显示:毛竹竹材含水量随竹龄增加而逐渐降低;竹秆基部含水量明显高于中部,竹材梢部含水量最低;竹林所在坡向和坡形影响着竹材含水量,竹材含水量表现出阴坡 > 半阴坡 > 半阳坡 > 阳坡、凹形坡 > 直线坡 > 凸凹坡 > 凸形坡的变化规律;全年中8月份竹材含水量最高,2月份最低。  相似文献   

7.
不同类型毛竹林土壤有机质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2008年11-12月,在浙江省富阳市湖源路西和春建尖山林区,选择集约经营年限在15~20年和20-25年的笋用毛竹林分,分别取土样进行土壤有机质含量测定。毛竹纯林郁闭度0.9.立竹密度2670-2768株/hm^2,以伴生树种木荷、苦槠为主的毛竹阔叶树混交林郁闭度0.8,树种组成是6竹4阔,林分所处海拔240-385m.坡向是东南坡与南坡为主。毛竹纯林分为隔年垦复和长期未做垦复2种经营类型,  相似文献   

8.
海拔对毛竹林土壤物理性质和水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毛竹分布南缘的中亚热带与南亚热带气候过渡区,选择土壤类型、坡度、坡向、经营水平等一致的3个海拔梯度毛竹林,对土壤物理性质和水分特性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相同海拔梯度毛竹林随土层的加深,土壤容重、总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饱和持水量、田间持水量、粘粒和砂粒含量增大,而毛管孔隙度和粉粒含量减小;海拔对毛竹林30cm土层的土壤容重、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田间持水量影响不显著,而土壤非毛管孔隙度、饱和持水量随海拔升高而显著增大;不同海拔梯度毛竹林30cm土层的土壤微结构颗粒组成为砂粒〉粉粒〉粘粒,粘粒、粉粒含量随海拔升高而减小,砂粒含量趋于增大;试验区随海拔的升高,土壤物理性质和水分特性趋于有利于毛竹林生长变化。  相似文献   

9.
安吉县毛竹资源及其生物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最新高分辨率DOM/DLG融合图,采用现地勾绘调查的方法对安吉县毛竹(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 cv.Pubescens)林资源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全县有毛竹林面积55287.6hm2,毛竹总立株数17084.3×104株,为全省平均的1.2倍,毛竹生物量563.2×104t,单位面积生物量为101.9t/hm2,并推算出毛竹林乔木层年碳固定量为47.3×104t。从海拔高度看,毛竹林主要分于海拔250~650m,占全县毛竹林总面积的82.0%;从坡度看,主要分布于16~35°,占全县毛竹林总面积的87.2%。  相似文献   

10.
采用样方法对山东省威海市荣成铁槎山自然保护区进行了调查。比较了不同海拔、坡向、坡位植物群落的组成特征及木本植物多样性。结果表明:铁槎山物种较为丰富,不同海拔的物种多样性差异较大;不同坡位植物物种多样性有显著差异;不同坡向物种多样性也有差异;在不同的海拔、坡位和坡向上,植物的种类和数量存在差异;同种植物在不同海拔、坡位和坡向的分布也不同。  相似文献   

11.
雨雪冰冻灾害对毛竹林的影响及恢复技术研究综述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在总结毛竹林雨雪冰冻灾害特征的基础上,综述了海拔、坡度、坡向、坡位、土层厚度等环境因子对毛竹林灾害程度的影响,认为海拔、坡度是主要的环境影响因子。竹林经营类型(纯林、混交林)、立竹密度、立竹年龄结构、大小年等林分结构状况与灾害程度密切相关。指出了毛竹林混交经营,合理林分结构建立,科学施肥,立竹钩梢等毛竹林预防雨雪冰冻灾害和灾后恢复技术,总结提出了毛竹林雨雪冰冻灾害影响因子,增强抵御雨雪冰冻灾害能力的林分结构模式优化,灾后快速恢复及经济效益提高或稳定的竹林复合经营等需重点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以福建省建阳市毛竹林为研究对象,对2008年重大冰雪灾害中毛竹林受灾的成因、危害方式以及与林分结构特征、地形等的关系及未来的影响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海拔高、坡位低、林型简单、林分密度大的毛竹林受灾严重,受灾毛竹的径级分布呈近正态分布趋势。同时探讨了冰雪灾害对人工林生态系统内病虫害、火灾、林下植被、生境因子和种群变化可能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根据蓝山县十二五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结果显示:全县毛竹林面积16 369.1 hm2,毛竹总株数521 148.27百株,立竹密度3 184株/hm2。毛竹林总生物量为1.234×106t,总碳储量为6.22×105t,单位面积生物量为75.4 t/hm2,碳储量为38 t/hm2。从海拔高度看,蓝山县毛竹林总生物量及碳储量的80.5%分布在海拔50~450 m处;从坡度看,蓝山县毛竹林总生物量及碳储量的83.9%分布于16~35°处。这与毛竹林资源在海拔和坡度上的分布情况相一致。  相似文献   

14.
为更好地利用土地资源,于湖南省毛竹主产区桃江县林科所竹林中选择立地条件和林分结构基本一致的向天窝、蛇冲、屋后排等3个地段,分别于上、中、下坡位设置固定样地,采取不同坡位单位面积施肥量不同的施肥方法对毛竹笋材两用林进行施肥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坡位的毛竹林,其新笋出土时间和平均出笋数量基本一致,各种坡位毛竹林的单笋平均质量、地径和新笋总质量差异不明显;坡位间立竹胸径及枝下高的差异均达显著,各种坡位毛竹林的立竹胸径及枝下高均呈现下坡中坡上坡的规律。通过对不同坡位的毛竹两用林控制施肥量,在施肥当年就已缓解了上、中、下坡竹笋产出的差异,达到了提高竹笋产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对上杭县域毛竹林生长分布进行了调查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毛竹在海拔550m以上的中低山较适应,生长较好,其中分布最多的是海拔600~800m的山地,对丘陵地较不适应,分布较少,生长较差;毛竹胸径在一定幅度范围内会随着海拔的升高而上升,在海拔1000m左右毛竹胸径最大。  相似文献   

16.
通过设立固定样地,详细调查了井冈山毛竹菱斑病的危害特征和林分受害情况。调查发现,毛竹菱斑病主要危害2年生以上立竹,毛竹纯林、位于西北坡及海拔1 000 m左右的竹林感病较为严重;同时人为干扰会加快病害的蔓延,自然灾害会导致病害加重。  相似文献   

17.
坡位对毛竹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广东省九连山林场3个工区2000年营造毛竹林在不同坡位上的生长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坡位对毛竹的生长影响显著,毛竹生长从好至差依次为下坡(含山谷)、中坡、上坡(含山脊)。不同坡位的毛竹生长在树高、胸径、竹产量3个指标上差异均达0.01显著水平。试验结果为毛竹造林时选择适生坡位及在不同坡位上毛竹林的经营管理措施和改造措施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在标准地调查的基础上,采用物种丰富度指数Patrick指数、多样性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物种均匀度指数Pielou指数和Gini指数,分析了6毛竹4杉木、8毛竹2杉木、7毛竹3木油桐、10毛竹、9毛竹1樟树5种毛竹林下物种组成及多样性及其差异。结果表明:5种毛竹林灌木层植物物种数依次为34、38、47、46和14种,共有102种;草本层依次为53、34、47、39和24种,共有121种;林分相似性结果显示,5种毛竹林分间差异较大;灌草层物种多样性指数表明,5种毛竹林下植物多样性有差异,灌木层物种多样性最高为7毛竹3木油桐,最低为9毛竹1樟树;草本层物种多样性最高为7毛竹3木油桐,最低为8毛竹2杉木。综合分析表明,在闽西北丘陵地毛竹林中,7毛竹3木油桐的林下植物多样性最高,该类型能够促进毛竹林灌草植物多样性恢复和改善。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景宁县毛竹林产业现状,探讨了推动号宁县毛竹林产业发展的措施,竹林面积年均净增率3.07%;1998年调查毛竹株数19937200株,到2008年调查毛竹株数40171600株.10年内毛竹株数净增20234400株,年均净增量202344株,年均净增率10.15%,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20.
不同坡向和坡位毛竹杉木混交造林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福建省清流国有林场开展不同坡向和坡位毛竹杉木混交造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坡向和坡位对毛竹、杉木的生长量具有极显著影响。坡向以阴坡的毛竹、杉木生长量和立竹量最大,毛竹的平均胸径、平均高和立竹量分别达10.9 cm、13.3 m、2160株.hm-2,杉木的平均胸径、平均高、平均保存株数、间伐材+立竹蓄积量分别达15.1 cm、11.1 m、285株.hm-2、208.531 m3.hm-2;毛竹、杉木的生长量和立竹量的高低顺序依次为阴坡>半阳坡>阳坡。坡位以下坡的毛竹、杉木生长量最大,毛竹的平均胸径、平均高和立竹量分别达10.7 cm、13.2 m、2152株.hm-2;杉木的平均胸径、平均高、平均保存株数、间伐材+立竹蓄积量分别达16.6 cm、11.2m、270株.hm-2、209.211 m3.hm-2;毛竹、杉木生长量的高低顺序依次为下坡>中坡>上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