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桑蚕新品种贵蚕7号的原种饲养及性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桑蚕新品种贵蚕7号(781.57A×7532.826)的原种性状,以菁松、皓月、新杭、科明为对照,在春秋饲养新组配杂交组合对交原种781×57A、7532×826饲养及制种比较。结果表明:该组合原种饲育成绩较对照优良,制种成绩高,卵质优良。  相似文献   

2.
在A×B单交组合中,用近亲姐妹种(A1×A2)替换母本系A以制改良单交种[(A1×A2)×B]的方法,能有效地提高制种产量,降低种子成本.黔原三号制种技术的改进,就是用近亲姐妹种(49-136)替换母本系"49",以制改良黔原三号(49-136)×木6比制黔原三号(49×木6)提高制种产量20%以上,而且比黔原三号的产量略有增加或相当,主要农艺性状相似.  相似文献   

3.
水稻宜优673优质高产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宜优673(宜香1A×福恢673)是福建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选育的三系杂交籼稻组合,根据该组合在徐州地区多年制种实践,介绍其亲本的特征特性,总结其高产制种技术,以为该品种的制种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原种云蚕7B×A的最适交配时间。[方法]将原原种云蚕7B的雌蛾和原原种云蚕7A的新鲜雄蛾进行交配,交配时间设8个试验区,调查不同交配时间对卵质、卵量、孵化率及次代饲育成绩的影响。[结果]原种云蚕7B×A交配2 h后拆对,单蛾产卵量最高,对孵化率及次代饲育成绩无不良影响。[结论]原种云蚕7B×A最适的交配时间为2 h,既可提高原种繁育系数,又可节约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5.
<正> 三系杂交稻推广以来,每年种植面积近一亿亩,对稻谷增产起到一定作用。杂交稻的育成,经千百次组配和选择而获得的优良因子组合,优势强,增产潜力大。而利用杂交稻的花药离体人工培养,诱导大量花粉植株,自然或人工加倍,从中筛选鉴定具有杂交稻类型的纯合二倍体,丰产性状类似杂交稻,克服了杂交稻繁殖、制种工序,扩大了杂交稻应用的范围。我所自1976年以来,先后利用籼型杂交稻的南优2号、汕优2号、汕优6号、威优6号、红优3号(红410A×661)、菲优(菲改A×圭630)、威优64号(V_(20)A×测64)和粳型杂交稻的辽优(辽秋A×C57)、当优C堡(当选晚2号A×C堡)等九个杂交稻组合  相似文献   

6.
刘茂福  夏忠志 《现代农业科技》2007,(20):115-115,117
丰优丝苗是江西农业大学用粤丰A×广恢998配组选育的一个杂交晚稻中熟组合,2002年引入南昌,在同等制种条件下,制种产量较汕优63增产450~600kg/hm2。详细介绍了其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7.
瓠瓜优势杂交组合的筛选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Griffing完全双列杂交第2套方案对7个瓠瓜自交系配制21个杂交组合的14个性状进行配合力分析表明,亲本D、E、B产量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gca)和特殊配合力(sca)效应方差均较大,是杂种优势利用选育高产品种的优良亲本。亲本F、G的早熟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效应负向值较高,特殊配合力效应方差较大,是选育早熟性好的品种的优良亲本。丰产性优势组合有A×E、B×F、D×E,早熟性组合有E×F、C×G,高含量维生素C的有F×G、A×D,高含量可溶性糖的有A×D、D×G。瓠瓜的丰产性与早熟性是一对负相关的性状,品质性状的gca与产量性状、早熟性状关系不密切。  相似文献   

8.
根据加性-显性-上位性及与环境互作的遗传模型,分析了10个水稻亲本及25个杂交组合在两个生态区的产量性状资料,并对其杂种优势效应进行了估算与预测,将预测结果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控制水稻产量的主要遗传效应是显性与加+加上位性;亲本宜香1A、万6A、万恢481、R1005及万恢88产量性状表现出较高的显性和加+加上位性效应,表明其杂交较易获得产量较高的遗传后代。根据分析结果确定组合10(宜香A×万恢481)、12(万6A×万恢88)为优势组合,组合23(冈64A×R1005)、17(D62A×万恢88)为较优组合,组合18(D62A×R1005)为不稳定组合。验证试验表明,基于加性-显性-上位性及与环境互作的遗传模型对水稻杂种优势预测的结果较为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9.
六优1号(六千辛A×77302—1)是我省审定通过的第一个粳型杂交稻新组合,具有较好的丰产性和适应性,比熟期相同的推广种增产一成左右。六优1号制种的产量与纯度是该组合得以推广利用的基础,现就六优1号亲本的特征特性及其制种的关键技术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为使红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在华南地区安全越冬,实现多年生栽培,将不育系的繁殖固定于较低的回交世代,以抗寒性较强的红麻野生种H040、P3A×H040杂交种为砧木,P3A、P3B的实生苗为接穗,并以本砧嫁接为对照,探讨嫁接对红麻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的生长发育及越冬抗寒性的效应。聚类和隶属函数分析结果显示:抗寒性强弱可划分为5类,红麻野生种H040和杂交组合P3A×H040抗寒性最强,为1级; P3A/P3A×H040和P3A/H040抗寒性较强,2级; P3A CK和P3A/P3B CK抗寒性中等,3级;P3B/P3A×H040和P3B/H040抗寒性较弱,4级; P3B/P3A和P3B CK抗寒性最弱,5级。以抗寒性较强的实生苗为砧木嫁接可提高红麻接穗的抗寒性。  相似文献   

11.
我省现有的较好水稻杂交组合有: 黎明A×C64 黎明A×C57 黎明A×C55 丰锦A×C55 丰锦A×C57 通过生产鉴定,这些杂交组合的杂种一代一般表现早熟、株型紧凑整齐、秆壮抗倒、叶片直立、根系发达、分蘗力强、穗大粒多。现  相似文献   

12.
<正> 杂交粳稻的黎明A×C57—2这个组合,在我省已经进行了三年多点试验和示范,面积逐渐扩大,1979年已达2000多亩,并取得了丰产栽培经验。通过三年的试验示范证明,黎明A×C57—2比常规当家品种早熟、省肥、穗大粒多,一般增产一、两成,高者可增产三成以上,适于作麦茬稻用,颇受群众欢迎。今年在我省种植一万亩左右,特别是新乡地区,除继续进行大面积多点示范,部分大队已进入推广阶段。为了把这个  相似文献   

13.
本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所的5个品系肉鸡进行了血浆淀粉酶(A_(mY)-1)、血浆酯酶(E_(■-1)和血浆转铁蛋白(Tf)3个位点8个等位基因的蛋白质多态性测定.计算其基因频率和遗传距离,并进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品系间A×D_1、H×D_2、H×B的配套组合杂交较为合理,可望获得较强的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研究应用单交杂种第二代配制双交杂种的问题,目的在于把那些弃而不用的双交制种区的父本二代单交杂种配制成双交杂种。试图在减产不太大的情况下,解决目前双交种子的供应不足。试验方法是把四个单交杂种的第一代及其第二代配制成五个双交组合群,每个双交组合群包括四个不同的组合方式,每种组合方式都有正反交,共四十个双交种。试验结果如下:1.由单交 F_2配制的各双交组合均比由单交 F_1配制的各双交组合减产,但不同组合方式减产程度是不一致的。“单交 F_1×单交 F_2”减产较少(有的不减产),从0.5%到10.7%;“单交 F_2×单交 F_1”次之,从1.7%到13.5%;“单交 F_2×单交 F_2”减产较大,从2.4%到16.4%。2.用单交 F_2比用单交 F_1所配制的双交杂种主要性状有较大的变异是用单交 F_2配制的双交杂种减产的主要原因。另外,用单交 F_2配制的双交杂种种子及其植株叶片过氧化氢酶活性和光合生产率比较低与子实产最低减的情况是一致的。3.利用单交杂种第一代配制的双交杂种中,有的正反交之间子实产量有显著差异,有的差异不明显。在一个双交杂种推广之前,需要通过试验加以明确,以免配制不当,招致产量损失。4.通过用单交 F_2配制双交杂种的初步研究,我们认为可以应用单交 F_2配制双交杂种。应用方式以“单交 F_1×单交 F_2”比交适当。因这种组合绝大多数与“单交 F_1×单交 F_1”的子实产量差异不显著,而差异显著者仅是个别的。因此,当二个单交 F_1正反杂交所配制的双交杂种子实产量无显著差异的情况下,采用(A×B)F_1(X×Y)F_2以及(X×Y)F_1(A×B)F_2的配制方式比(A×B)F_1(X×Y)F_1配制方式多生产一倍的双交杂种种子。  相似文献   

15.
2003年以来,在安徽省重点蚕区将夏秋蚕新品种951×952与现仍用于生产的夏秋蚕品种苏3·秋3×苏4进行对比示范推广。几年多点饲育结果表明:951×952体质强健,幼虫发育经过快,食桑量低于苏3·秋3×苏4品种7%,盒种产茧量增幅为6%,茧丝品质明显优于苏3·秋3×苏4。兼作春用品种与871×872、菁松×皓月相比,盒种产茧量虽略低,但幼虫龄期经过时间缩短1d以上,省时、省工,且担桑产茧量明显高于对照种。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等离子体不同次数处理大豆(Glycine max L.)种子对其生物学性状、产量及产值的影响,为等离子体处理大豆种子技术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共设7个处理,处理1应用剂量1.0A×1次,处理2应用剂量1.0A×2次,处理3应用剂量1.0A×3次,处理4应用剂量1.0A×4次,处理5应用剂量1.0A×5次,处理6应用剂量1.0A×6次,处理7为对照(CK)。[结果]等离子体处理的大豆种子能明显提高苗期的根系数,并提高开花率、结荚率;各处理比对照增产23.0~315.0 kg/hm2,增幅达0.9%~12.6%,增值74.8~1 126.0元/hm2。处理2效果最好,与对照相比,增产、增幅、增值最高,分别为315.0 kg/hm2、12.6%、1 126.0元/hm2。[结论]等离子体处理大豆种子的最佳次数为2次,增产、增收效果显著,这可为大豆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的广泛应用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2002年春期试养结果表明,春蕾×锡芳正反交试养种龄期经过均较对照种长4 h和2 h,龄期经过时间差异主要表现在5龄期.比较各龄50条眠蚕体重和熟蚕体重,试养种均高于对照种;张种食桑量均多于对照种;张种产茧量分别比对照种高3.4kg和1.8kg,表现产茧量与蚕体发育的一致性.试养种一茧丝长均在1 200m以上,分别比对照种长134 m和85 m;解舒率高达79.6%,优于对照种,具有强健、好养、产量高、丝质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选用自育的3个双低和1个单低油菜雄性不育系作母本,5个综合性状优良的双低恢复系按4×5不完全双列杂交组配成20个杂交组合,分析了10个主要数量性状的配合力和遗传力.结果表明F96A最好.陕3A与F134A较好,但综合性状和品质陕3A较优;EN27、EN28、EN4均为较理想的恢复系.最优组合为F96A×EN28、F96A×EN27,其次为F96A×EN4、陕3A×EN4.  相似文献   

19.
为了育成实用化的限性黄茧品种,采用杂交育种方法,结合抗逆性选拨,育成综合经济性状得到显著提高的限性黄茧品种995、997、936、限82,经配合力测定,筛选出四元杂交组合995·997×936·限82.实验室饲养鉴定表明,该杂交组合强健性、产茧量接近现行杂交组合菁松×皓月;缫丝鉴定表明,其雌蚕丝金黄色,茧丝长较短,纤度较粗,但雄蚕丝丝质优良,茧丝长1400m以上,解舒率91.30 %,洁净98.00分,优于对照种.  相似文献   

20.
利用珍汕97B/密阳46构建的RIL群体(ZM-RIL)及其相应分子遗传图谱,以海南和杭州两地试验的精米透光率(%)作为稻米透明度考察指标,应用检测QTL主效应、加×加上位性效应和G×E互作效应的遗传分析方法,对该性状两个环境下数据进行联合分析.共检测到5个控制该性状的主效应QTL,分别位于第2、6(2个)、8、10染色体上,总的遗传贡献率19.15%.其中,qTR2-2增加透明度的有效基因来源于母本;其余4个(qTR6-1、qTR6-2、qTR8-2、qTR10)则来自于父本.qTR6-1还与环境存在显著的GE互作效应.此外,还检测到2对控制稻米透明度的加性上位性互作基因,但它们均未与环境存在显著互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