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腐烂茎线虫对花生的致病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盆栽接种试验表明,侵染甘薯的腐烂茎线虫对花生具有显著的致病性.该线虫可以侵染花生的根系、果针和荚果,果针受害最重,影响饱果率和荚果重量.不同花生品种对腐烂茎线虫的抗性和症状表现出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花生育苗比直播的破土、出苗速度快,出苗率高.花生移栽十分容易成活,移栽花生的成苗率高和空穴率低是增加单位面积产量的最重要原因.移栽花生的有效(早)花、果针多,无效分枝及未入土果针少,对提高花生产量十分有利.移栽花生的单位面积产量显著高于直播花生.在花生生产中可以采取苗床育苗、不带土或带少量土移栽.  相似文献   

3.
不同外界因素对花生果针膨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花生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光照、湿度和营养元素对花生果针膨大机制的影响,即在花生开花下针期,将果针按照不同条件进行处理,在收获期回收果针。结果表明,光照对果针膨大影响较大,受到光照的果针几乎没有膨大发育;湿度对果针发育影响也较明显,干燥环境中果针基本未发育;营养元素在果针发育时期需求较多,较适宜的浓度确保了果针的正常膨大,但浓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其正常发育。通过对花生果针膨大的初步探索,旨在为花生高产栽培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乙烯利对花生开花习性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花生生产中开花多、结果少的现实问题,在大田试验条件下,以湘花2008为试验材料,探索喷施乙烯利对花生开花习性和产量的综合影响。结果表明:喷施不同浓度的乙烯利能降低花生花瓣面积(200 mg/L除外)、地上部单日开花量、总果针数、总果针重(200 mg/L除外),且浓度越高、降幅越大;盛花期喷施不同浓度的乙烯利能降低花生单株总果数,提高针果率、饱果率;幼果期喷施乙烯利可提高花生单株总果数、针果率;喷施不同浓度的乙烯利可降低花生单株生产力、百果重、百仁重、出仁率和产量。  相似文献   

5.
控制下针(AnM)栽培法是我国著名花生专家、山东莱阳农学院教授沈毓骏研究发明的一项花生栽培新技术.它通过控制花生下胚轴的曝光时间和植株基部的大气湿度,促进内源激素乙烯的产生,从而控制下胚轴的伸长和果针的入土时间,减少过熟果和空秕果,达到果多果饱、优质高产之目的.经大面积示范、推广,采用控制下针栽培法种植的花生,出苗齐,生长壮,第1对侧枝发育快,下针集中,结果整齐,成熟一致,一般增产20%左右,高者可达35%以上,而且省工省力,适于机械化操作,是花生栽培技术上的一项重大突破.其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 花生后期的管理由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时期。夏花生结荚期大批果针入土结实,对水肥的需要量达到高峰,由果针期到结荚期运转的氮、磷、钾数量分别占植株总量的48.1%、49.8%和53%左右,此期管理的中心控棵、增果;春花生饱果期促进荚果发育,防止烂果。因此,搞好同年花生不同时期的管理确保花生稳产,现将花生两期的管理措施汇总如下。 一、合理施用肥水夏花生结荚期  相似文献   

7.
花生秧旺长,会引起倒伏,果针不能扎入土壤,果针多而不结果实,造成花生减产。在肥水条件好的高产地区和湿润多雨年份花生秧旺长问题特别突出。农民朋友应采取哪些措施控制花生秧旺长呢?  相似文献   

8.
花生是地上开花、地下结果的作物,营养不足空壳率高.要提高花生产量,需采取以下措施: 一、中耕除草 及时中耕除草松土既利于花生根系生长,又可以促进果针入土结果.  相似文献   

9.
<正>花生中后期管理主攻目标是控旺长、防早衰、促果增重,争取丰产丰收。一、培土花生开花下针期,进行深中耕培土,将垄间的土锄向垄内,缩短果针的入土距离,并为果针发育创造一个疏松的土层。时间一般掌握在7月上中旬为宜。对旺长地块结合培土进行压心,用脚踩压花生棵既利果针入土又防旺长。二、除草近来雨水较多,花生田杂草生长严重,要及时进行化除或人工除草。以减少土壤水分、养分的无效消耗,促进花生植株健壮生长,有利于多开花、多下针、  相似文献   

10.
一、轮作与土壤条件 花生不耐连作.重茬花生表现棵小叶黄、落叶早、病虫多、果少果小.合理轮作,特别是水早轮作对防治花生青枯病、冠腐病具有良好的效果.花生是地上开花地下结荚,良好的花生田应耕作层深厚、结荚层疏松、肥力中等等基本条件.据测定:耕作层厚度一般为30cm,上部结荚层厚度一般为10cm的松软土层,有利果针入土结荚.  相似文献   

11.
<正>花生能否达到理想产量,种好是基础,管好是关键。夏花生田间管理的指导思想是"前期促长,中期控旺,后期防衰"。结合邓州市夏花生高产创建的实际情况,我们总结出夏花生中后期管理14项高产技术措施,现介绍如下:一、中耕结合培土迎针在7月中旬盛花期,大批果针入土前,于花生行间深中耕1次,达到拥土迎果针的目的,以促进花生稳健生长。二、精追肥未施基肥、种肥或施肥不足的地块,可在花生开花下针期和结荚期进  相似文献   

12.
花生叶斑病和缺钾的表现都是在花生叶片上出现斑点,容易混淆,要注意区别防治。花生叶斑病是黑斑病、褐斑病、网斑病等叶部斑点类病害的通称。该病主要危害叶片,也可危害叶柄、果针和茎秆。花生感病后,常引起花生落叶,严重影响光合作用,特别是茎和果针上产生病斑后,将影响水分和营养向果荚中运输,使籽仁不饱满,收获时果柄折断,将果荚遗留土中,一般减产10%~20%,严重者可达40%甚至更多。在  相似文献   

13.
花生覆膜栽培增产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花生覆膜栽培的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开花习性、根系发育、土壤养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覆膜栽培能提高花生出苗率和单株生产力,抗旱及增产效果极显著;同时覆膜花生花量增多、开花提早,果针入土率高,果大、仁大。与裸地花生相比,覆膜花生出苗早、齐、全、匀,根系发育良好,果针入土结实,花生品质提高,抗旱保墒能力增强,花生覆膜栽培非常适合吉林西部地区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4.
对花生覆膜栽培的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开花习性、根系发育、土壤养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花生采用覆膜栽培能提高出苗率和单株生产力,抗旱及增产极显著。同时覆膜花生具有花量增多,开花提早,果针入土率高,果大仁大等特点。与裸地花生相比,覆膜花生出苗早、齐、全、匀、壮,根系发育良好,果针入土结实,花生品质提高,抗旱保墒能力增强,花生覆膜栽培非常适合吉林西部地区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5.
控制下针(AnM)栽培法,是我国著名花生专家、莱阳农学院教授沈毓骏研究发明的一项花生栽培新技术。它通过控制花生下胚轴的曝光时间和植株基部的大气湿度,促进内源激素乙烯的产生,从而控制下胚轴的伸长和果针的入土时间,减少过熟果和空秕果,达到果多、果饱之目的。经在山东、河北、辽宁、四川等省大面积示范、推广,采用控制下针(AnM)栽培法种植的花生,出苗齐、生长壮,第一对侧枝发育快,下针集中、结果整齐、成熟一致,一般增产20%左右,高者可达35%以上,而且省工、省力,适于机械化操作,是花生栽培技  相似文献   

16.
花生控制下针(AnM)栽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控制下针(AnM)栽培法是我国著名花生专家、山东莱阳农学院教授沈毓骏研究发明的一项花生栽培新技术。它通过控制花生下胚轴的曝光时间和植株基部的大气湿度,促进内源激素乙烯的产生,从而控制下胚轴的伸长和果针的入土时间,减少过熟果和空秕果,达到果多果饱、优质高产之目的。经大面积示范推广,采用控制下针栽培法种植的花生,出苗齐,生长壮,第一对侧枝发育快,下针集中,结果整齐,成熟一致,一般增产20%左右,高者可达35%以上,而且省工省力,适于机械化操作,是花生栽培技术上的一项重大突破。其技术要点是:  相似文献   

17.
测定了6个花生品种果针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同部位的多胺氧化酶(PAO)、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研究了PAO、POD对花生果针人土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部位的PAO、POD活性不同,总的来说果针尖端活性最高,果针中部次之,果针上部最低.不同品种酶活性不同,果针生长天数对酶活性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8.
借鉴国内小麦、谷子压苗生产实践经验和国外作物、植物接触刺激研究结果,探讨了花生压苗物理刺激的效应.结果表明,在花生花前花后用木滚轻压植株物理刺激植株,使株高变矮,枝多节密,花齐、针多,果多、果饱,重要的是缩短了果针与地面的距离,结果集中.一般认为,花生植株受到物理刺激后妨碍了体内生长素的合成,增加了乙烯的合成量,乙烯促使植株生长健壮,增强了抗逆能力,增加了荚果产量.  相似文献   

19.
<正> 控制下针(AnM)栽培法是我国著名花生专家、莱阳农学院教授沈毓骏研究发明的一项花生栽培新技术。它通过控制花生下胚轴的曝光时间和植株基部的大气温度,促进内源激素乙烯的产生,从而控制下胚轴的伸长和果针的入土时间,减少过熟果和空秕果,达到果多果饱、优质高产之目的。经在山东、河  相似文献   

20.
花生在生长发育中各器官比例协调是获得高产的关键。在大田条件下,以白沙1016为对照,研究了高产群体花生农花5号器官平衡与产量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高产群体花生农花5号理想的器官平衡模式是,开花下针期各器官干物重为叶片茎秆荚果根系果针,结荚期和饱果成熟期为荚果茎秆叶片果针根系,饱果成熟期各器官的占比分别为59.35%、20.80%、14.92%、2.98%、1.39%;与对照品种相比,农花5号根系占比较大,叶片占比较小,茎秆和果针的峰值出现较早;高产群体花生农花5号单株生物产量、经济产量和经济系数均高于对照。因此,花生若要获得高产,必需保证器官平衡合理,且保持一定水平的生物产量前提下,有较高的经济系数~([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