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每年都大量从国外引进种猪,并长期处于“引种→维持→退化→再引种”的不良循环,究其原因,主要是许多种猪公司急功近利,只管引种,不管育种和健康状况的维持与提高,或是制定的育种方案、管理及生物安全措施不合理。现以我公司引种为例,就育种、管理和生物安全体系等对其繁殖性能、生长性能和健康状况的影响同大家一起探讨。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养猪业的迅猛发展,为了改良猪的品种来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引进优良种猪是一条必经之路,但运输应激综合症对当前养猪业造成了很大的损失。笔者就一起引进种猪后发生应激综合症的病例,详细介绍了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及诊断治疗,并提出了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3.
2003年2月份,哈尔滨郊区某猪场饲养的种猪发生了一起以关节肿胀、瘫痪、渗出性心包炎及渗出性腹膜炎为主要特征的疾病。根据临床症状、病理解剖、动物试验及细菌学检查,确诊为仔猪链球菌病。  相似文献   

4.
自八十年代初开始,中国种猪业快速发展,形成了以湖北、广东、北京为主要基地的种猪产业。1995年以前,湖北一支独秀,经历了由省外贸主导的种猪供不应求的计划经济时代。1995年以后的市场经济,湖北种猪业快速扩张,广东、北京迅速崛起,其它省份也跃跃欲试,大小规模一齐上,其中有万头种猪厂,也有千头种猪厂,连几十头生产母猪的也叫种猪厂。终于到了2005年,种猪业的恶梦开始了。大量种猪当肥猪宰杀,种猪企业巨额亏损。我们不妨从以下六个方面剖析探讨种猪业的症结和出路。  相似文献   

5.
人们经常把一个猪场作为工厂来管理,种猪就好比是工厂的机器,源源不断的为猪场输送产品——商品猪,而后备种猪的选育及饲养管理的好坏关系到一个猪场今后的竞争力及经济效益。许多猪场后备阶段的饲养与一般的商品猪混在一起,这样不管从种猪营养的要求还是其他饲养条件的要求都  相似文献   

6.
为推动我区种猪性能测定工作的开展,进一步了解我区种猪群体性能状况,2001年由自治区水产畜牧局组织开展了我区首次种猪性能现场测定工作,结果表明我区种猪群体性能相互间仍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建立健全种猪性能测定体系,加强种猪选育工作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7.
只有引进优秀的种猪,才能建立起良好的基础猪群,这对养猪效益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良好的繁殖性能和肥育性能基因决定着种猪的生产潜力,健壮的体质决定着种猪的利用强度和使用年限,健康无病的群体决定着整个猪场的安全。引进种猪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种猪选择目前,我省主要是瘦肉型猪三元杂交商品猪生产模式,也就是用杜洛克公猪配长白和大约克杂交母猪,以充分利用杂交优势。我们在引种之前,首先要明白引种的目的,以生产种猪为目的时应引进纯种猪,以生产商品猪为目的时应引进杂交猪。1.1 个体选择种猪的体型、头型、肢体、毛色符…  相似文献   

8.
随着牧业的发展。猪肉的需求逐年增加。为满足市场的需要,改良现有种猪的品种和质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北京市华都集团直接从法国引进的原种大约克、一长白种猪,于1999年元月22日抵达天津港,经过45天的隔离观察,3月7日全部落户于北京市华都肉食品公司示范养殖场原种猪基地。这批原种猪的引人标志着华都种猪综合性能指标又向前迈进了一步。为了保证原种猪生产性能稳步提高,华都肉食品公司示范养殖场对现有2个万头猪场进行改造,并在密云县三面环山的东邵渠乡建立了种猪基地,优越的隔离饲养条件,为种猪繁育奠定…  相似文献   

9.
加拿大猪种改良与最新生产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光希  向伯先 《养猪》1998,(4):30-31
加拿大出口种猪1985年仅为2941头,而从1989年突破万头之后,种猪出口量逐年迅速攀升,至1994年全国种猪出口达68505头。种猪出口量10年内增长23倍之多,出口遍布世界各地,并且继续呈上升趋势。本文根据作者1998年2月在加拿大选购种猪时收...  相似文献   

10.
据中国海关统计,2008的中国进口种猪11613头,而2009年我国种猪进口量则明显回落,2009年农业部审批进口种猪数量为7142头,  相似文献   

11.
种猪产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以国际先进水平为参照.积极开展种猪的联合育种,利用集团化养猪企业的规模化生产优势,建立完善的种猪繁育体系和种猪性能测定制度.实现种猪产业升级转型是做大做强中国生猪产业的必由之路。2012年12月8日,唐人神集团(以下简称唐人神)在湖南株洲召开美神育种国际联盟高级研讨会,与全国400多家生猪育种及相关企业建立“生猪育种产业联盟”,此举将开创中国种猪产业发展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2.
吴启宣 《养猪》2001,(2):16
某规模化猪场有存栏母猪 2 0 0多头 ,自 1 998年以来 ,曾先后发生两起种猪以肢蹄损害和繁殖障碍为主要特征的群发病 ,种猪被迫大量淘汰 ,给生产带来很大损失。经调查研究和试验性治疗 ,确诊一起为生物素缺乏症 ,一起为钙磷比例失调。1 发病情况1 .1 第一次发病在 1 998年下半年 ,陆续有种猪发生肢蹄病 ,以跛行为特征。当时有存栏母猪 2 1 0头 ,严重发病达 64头 ,发病率为 3 0 % ,而且有继续发展的趋势。这次发病除空怀、怀孕及哺乳种母猪 ,还有种公猪也发病。发病的种猪被毛大量脱落 ,眼角有渗出物 ,皮肤皱褶增多 ,干燥并布满鳞屑。蹄部出…  相似文献   

13.
3.3.5开展跨行业、跨区域的种猪联合育种近年来,依据养猪科学的进步,特别是猪遗传育种技术的长足发展和我国已开展种猪测定的基础和经验,具备了开展种猪跨行业、跨区域的种猪联合育种的实施,特别是我国的广东和北京市在全省(市)的大型猪场展开了种猪联合育种的工作。这无疑将促进我国种猪质量的提高。3.4我国的种猪测定与竞卖1985年我国建起了第一个种猪测定机构———中国武汉种猪测定中心,开展接受全国一些较大型种猪场的种猪测定工作,相继广东、北京、四川等省市1995年先后建起了种猪测定站,主要对本省、市的种…  相似文献   

14.
养猪企业每年种猪更新率大约为25%~35%,因此种猪的质量与引种安全关系到养猪企业的命运。在引种和运输时防疫、检疫、猪只健康与疾病、生产性能与外貌、运输程序与手续尤为重要。 1要了解种猪来源与品种质量购买种猪要货比三家。国内大型种猪场既有国外引进的纯种,如美系、加系、德系等种猪,也有在国内纯繁的祖代、父母代种猪,可做为首选。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种猪市场需求庞大,经历了2015、2016年进口种猪数量持续低迷以及原种猪更新阶段,2017年进口种猪数量较2016年翻番,达到了10527头,创近年新高。养殖结构的调整影响着种猪市场需求的变化,2017年种猪进口市场形成美系、加系和法系三分天下的格局。根据中国种猪信息网2017年全年对种猪及相关企业引种跟踪统计,得出下列资料,具体引种情况见表1。  相似文献   

16.
广大的饲养户朋友们,依靠养猪发财的朋友们,为饲养种猪而担心种公猪不配种、母猪不产仔的朋友们,话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种猪乐为你解忧愁。种猪乐是专家多年养猪成果的结晶。对于提高种猪的繁殖性能具有明显的作用。本品是飞马斯牧业有限公司的科研人员经过多年的实践,针对东北三省饲养种猪出现的种猪配种能力不强,精子活力低,母猪屡配不孕,死胎多、产仔少、产仔不均匀等特点而研制。主要成分:钙、磷、盐、微量元素、多种维生素、药物、动物蛋白。特残因子。主要功能:(1)增强公猪性欲和精子的活力;(2)促进后备种猪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7.
广大的饲养户朋友们,依靠养猪发财的朋友们,为饲养种猪而担心种公猪不配种、母猪不产仔的朋友们,请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种猪乐为你解忧愁。种猪乐是专家多年养猪的成果的结晶。对于提高种猪的繁殖性能具有明显的作用。本品是飞马斯牧业有限公司的科研人员经过多年的实践,针对东北三省饲养种猪出现的种猪配种能力不强,精子活力低,母猪屡配不孕,死胎多、产仔少、产仔不均匀等特点而研制。主要成分:钙、磷、盐、微量元素、多种维生素、药物、动物蛋白。特残因子。主要功能:(1)增强公猪性欲和精子的活力;(2)促进后备种猪的生长…  相似文献   

18.
育种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只有重视种猪选育,坚持开展场内种猪选育以及联合育种工作.才能提高种猪选育水平。使种猪群遗传水平逐年提高或培育出新品系,从而提高总体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围绕场内种猪选育主要介绍了种猪选育目标及工作规划、选育方法、种猪测定、遗传评估、后备选留、选配、分子育种和健康育种等内容。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讯12月1日在南昌举行的江西省首届种猪拍卖展销会上,一头种猪拍出了42.3万元。农业部官员及畜牧专家表示,这是迄今为止中国种猪拍卖出的最高价格。此前,江西省种猪测定站从全省范围内选了61头种猪,经过3个月科学的集中测定,选出了11头种猪进行拍卖。由江西养猪育种中心引进培育的这头大约克纯种公猪重98.9公斤,外形肉质良好,位列专家综合评分第一名,被誉为“种猪王”。此次拍卖会吸引了47家养猪育种企业参加,参拍种猪均以4000元为底价。“种猪王”被江西东乡东盛种猪场以42.3万元的价格竞获。中国种…  相似文献   

20.
《养猪》2009,(5):48-48
种猪康乐饲养模式的基本内容可概括为:一个核心价值观、一个基本理念、两个关键点。 1.种猪康乐饲养的核心价值观 种猪群是猪场的核心资源,必须是健康的、高产的;种猪好是全群好的基础(母猪健康高产,仔猪和肥猪才能多活快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