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1 毫秒
1.
摘要:结合湖州特色农业生产对气象服务的需要,利用C#编程语言开发了湖州特色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平台,该平台集气象与农情信息监测、灾害识别和预警、精细化气象预报产品显示、数据查询和管理等功能于一体,有效地提升了湖州特色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业务能力,同时也可为农业气象服务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梁凤娟  张喜林  高贵荣  仇巧玲  韩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1792-1793,1808
政策性农业种植保险气象服务是气象部门与保险行业新的有效合作,实现了多家共赢的可喜局面,具有在全区乃至全国的推广价值。在GIS理论的基础上,构建巴彦淖尔市防灾减灾气象服务平台,针对农业气象灾害时空分布规律,建立分作物分区域的定量化监测与预报和影响分析评估业务,对农业气象灾害影响进行分析、预估、评估,实现了与天气、气候密切相关的重大农业灾害的灾前预警、灾中跟踪、灾后评估及其减灾控制。  相似文献   

3.
李颖婷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4):263-263,290
根据桂林市气象灾害发生的特点,分析了在防灾减灾气象预警服务体系中存在问题,提出了通过加强防灾减灾气象预警服务体系建设、构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综合体系、增强灾害监测预警能力、拓展专业气象服务领域等对策,为各级政府和气象部门灾害防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客观、正确评估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影响,掌握第一手资料,检验农业气象服务和科研成果的应用情况和效果,气象部门较多地分析了灾害发生的机制和成因。自然气象灾害发生后我国相关部门及时开展了实地考查和调研。通过考察,提出了农业灾后恢复、重建以及春季农业生产的应对策略;同时,探讨了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评估等业务需求和科研方向,为开展农业防灾减灾的科研、业务开发提供了重要依据和资料。  相似文献   

5.
随着农业气象服务业的不断发展,不少高效、准确的气象灾害监测和预警技术被广泛应用,成为灾害评估及预案制定的前提。对此,本文深入研究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技术的优势,明确农业气象服务的潜在问题,提出科学的改进措施,强化气象部门对灾害预测的研究,构建全面完整、动态持续的气象灾害预警体系。  相似文献   

6.
对滕州市农业气象科技服务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阐述滕州市农业发展现状,分析了滕州市农业气象科技服务工作开展情况,并提出加强气象观测体系建设,提升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水平;加大气象科技创新力度,提升农业气象科技支撑能力;抓好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提升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做好气象灾害风险管理,提升农业气象决策服务能力等方面建议,以期进一步提高气象为农业科技服务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运用商丘市7个气候站196—2017年观测资料和农业气象站冬小麦发育期定点观测和大田调查资料、遥感监测资料、自动土壤水分监测数据,采取对比统计分析法,结合冬小麦生长气象指标,分析生育期内气象条件及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结合冬小麦生长动态监测信息和天气预报预警信息,制定商丘冬小麦农业气象服务规程,制作冬小麦气象服务专报、农业气象灾害预警、气象灾害监测与评估及防灾减灾对策,实现农业气象服务智能化,以期更好地为冬小麦高产稳产提供精准化气象保障服务。  相似文献   

8.
淇县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总体要求,总结了淇县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的措施,包括充分认识做好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重要性、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组织领导、全面做好气象灾害防范工作、进一步提升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水平、切实增强气象灾害应急处置能力等内容,以期为气象灾害的防御预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将详细分析健全农业气象服务的具体措施,并指出改善气象监测能力、设置御灾管理机制及提高气象科技服务水平三项完善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的优化措施。气象灾害的多寡直接影响着农业生产的质量与产量,因而气象管理人员应设置科学的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进而保障农户的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10.
气象灾害直接影响着农业生产的质量与产量,因而气象管理人员应设置科学的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进而保障农户的经济利益。本文详细分析了健全农业气象服务的具体措施,并指出了提升气象监测能力、设置御灾防灾管理机制及提高气象科技服务水平等3项健全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的措施,以期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农业气象灾害预警系统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符国槐  费玉娟  杨再强  汤晨阳  黄海静  孙军波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8):10936-10938,10941
阐述了我国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类型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危害,介绍国内外重大的农业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方法和模型,概述了近年来我国农业气象灾害预警系统的开发、研究进展和应用现状;最后,提出了当前农业气象灾害预警系统开发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三农”气象服务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农业气象监测、农业气候资源开发、农用天气预报、灾害预警评估、气象信息发布等"三农"气象服务目前在晋中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着诸如缺少针对性、缺少多样性、缺乏准确性、缺乏及时性等方面的问题。加强"三农"气象服务,应采取转变观念、建设农村综合气象监测网、丰富服务产品、气象信息进村入户、建设农村突发灾害应急气象服务系统、完善人工增雨减灾作业体系、推进气象科技扶贫等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3.
对山南地区气象局开发的农业气象灾害预警系统的体系结构进行分析,并对系统中各个结构及其相关功能进行介绍,在此基础上对数据库系统设计情况进行分析,从而较好地体现出农业气象灾害预警系统开发应用的价值及其作用,进而为农业灾害预警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4.
要做好气象灾害监测、预测、预报、预警发布、应急处置及风险管理工作,开展乡村气象服务专项建设,通过为基层农牧业生产服务,提升农村牧区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和农牧业气象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5.
刘可群  杨文刚  刘志雄  刘敏 《湖北农业科学》2011,50(22):4617-4621,4625
建立客观的冬季大棚蔬菜气象灾害灾损评估模型与气象灾害预警指标,有利于提高防灾减灾科学性,稳定蔬菜市场。试验对1998~2009年武汉城市圈大棚蔬菜风灾损失数据与当地气象条件、2005~2010年冬季大棚蔬菜冻害实际监测资料与大棚内外的气温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大棚风灾灾损率与瞬间极大风速的平方值呈显著的相关关系,大棚蔬菜低温冻害灾损率与低温过程的极端最低气温相关不明显,与低温及其持续时间即累计小时负积温的相关极显著;由此分别建立了竹棚和水泥钢筋大棚风灾、雪灾灾损模型及冻害灾损模型,利用模型对2008年年初的低温冰雪灾害过程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人为干预越少,即救灾不力,则会使实际的灾害损失越接近理论值;试验通过灾损模型建立了风灾、雪灾、冻害的预警指标,为灾害客观评估、气象防灾减灾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张超  王鹏云  黎成超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3):171-172,193
围绕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以及气象为高原特色农业服务需求,在食用玫瑰生产基地建立农业气象自动监测站以及食用玫瑰的低温、干旱等农业气象灾害监测指标,形成面向产业的气象服务模式,将气象数据信息、农业气象灾害监测产品传递到食用玫瑰生产种植全程,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农业气象灾害的危害,为"三农"气象服务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易永  肖坤葵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7):181-182,189
基于地面历史、实时及中期天气预测资料,运用Visual Basic+Access工具设计开发了怀化市农业气象灾害监控预测平台,建立了干旱、洪涝、连阴雨、5月低温、倒春寒等当地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的监控预测模块,实现了当地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的历史分析、实时监控和1周预测,有效地提高了农业气象灾害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8.
针对吉林省靖宇县农业气象预警发布的现状,对农业气象灾害预警发布渠道、预警产品的本地化、预警文本的标准化、预警发布流程的规范化等几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9.
翟国芳  唐磊 《北京农业》2012,(21):184-185
调查分析了昔阳县秋季连阴雨天气对当地农业生产造成的影响,强调了气象部门及时做好天气预报和灾害性气象信息预警发布的重要性,指导农民科学利用天气信息搞好农业生产以提高农业防灾减灾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