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麦秆产卵、为害与小麦生育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試驗証明,麦株上麦稈蝇的着卵率与为害率,以小麦孕穗以前的阶段为大,而且愈前愈大。田間冬小麦从出現第二节到抽旗叶的阶段,是危险受害期。防治与测报工作应考虑这一阶段时間。不同品种的受害程度,与品种抽旗期的迟早有关;抽旗到抽穗的生育速度是品种受害程度的重要标誌。通过品种比較試驗,看出品种被害程度与各品种抽旗期与成虫高峯期偏差日数,加上抽旗到抽穗历期的总值有高度正相关,其直线迴归为:y=0.41x-2.77,这两个指标也可作为测报与选育抗虫品种的参考。采取选用品种,調节播种期,适当施肥等农业技术措施,提早小麦生育期,可以有效地控制与減輕麦稈蝇的为害。  相似文献   

2.
盐城地区麦黑斑潜叶蝇发生情况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麦黑斑潜叶蝇(Cerodonta denticornis Panle)属双翅目,潜蝇科。主要分布于甘肃、台湾等省。射阳县植保植检站2002年发现麦黑斑潜叶蝇为害大、小麦,并对其为害情况作了初步调查。 发生情况:本县麦田有麦黑斑潜叶蝇的占90%,株害率平均为5.18%,其中小麦株害率为2.44%-  相似文献   

3.
稻秆潜蝇危害小麦损失测定及防治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稻秆潜蝇在浙江主要危害海拔350~500m山区和半山区的小麦,受害轻重与前作和播种方式有一定关系。小麦株被害率在3.67%~25.19%,产量损失率为1.08%~18.56%,受害麦苗株高变矮、穗长缩短、每穗实粒数减少。防治宜在危害初期,防治指标为株被害率5%~7%,药剂以氧乐果为佳  相似文献   

4.
小麦黑潜叶蝇(Agramyza albipennis Meigen)又称白毛潜蝇、白翅潜叶蝇.隶属潜蝇科.该虫是近年来嘉祥县小麦田的1种新害虫.该虫于2003年在本县嘉祥镇、马集乡等地发现.一直未造成大的为害.其发生规律及产量损失等未做系统调查.2007年在本县部分地块发生为害.冬前被害株率15%~30%,被害叶率10%~20%;2008年又在嘉祥、马集、满硐、纸坊、仲山、卧龙山、马村、疃里等10余个乡(镇)发生为害,冬前一般地块被害株率20%~40%,被害叶率20%~30%,严重的地块被害株、叶达50%~80%.随着近年来暖冬气候的不断出现,小麦黑潜叶蝇的逐年加重发生,给本县的小麦生产安全构成了一定的威胁.为此,笔者对该虫的生活习性、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进行了初步的观察和研究.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小麦白翅潜蝇Agromyza albippenisMeigen,(双翅目Diptera,潜蝇科Agro-myzidae,)以往在新疆未见报道,1980年在库尔勒麦田偶尔见到,近年来逐渐严重,成为当地小麦主要害虫之一。1982年库尔勒县、市受害面积近2万亩,严重条因为害率高达90—100%,有的全株叶片受害,多的一片叶内竟有12头幼虫或蛹。被害叶片呈不规则坏死斑,有时连成大片,占全叶片的3/5或更多,致使麦粒干瘪。根据库尔勒县农技站小麦品种千粒重测定,“558”品种重年(1982)较轻年(1981)减产3%,“7163—6”品系减产达11.56%。  相似文献   

6.
大豆根潜蝇     
大豆根潜蝇(Opnimyia shbatsuji)又名大豆根蛆。属双翅目潜蝇科,是我区近几年新发现的,为害大豆幼苗。 一、为害损失的调查: 1973年以来,据146个点的调查,我区6个县普遍发生,严重地块苗期被害株率达60—80%,百株虫数一般在45—66头,受害地块减产20—  相似文献   

7.
水稻稻秆潜蝇为害损失测定与经济阈值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1992~1993年试验表明,早稻稻秆潜蝇株为害率与产量损失率具有密切相关性,关系式为Y1=0.467+0.5139X。水稻剑叶、倒2叶、倒3叶被害,以剑叶受害产量损失最大,其次为倒2叶和倒3叶。影响产量主要因导致穗实粒数减少,空秕率增加。在现有生产条件下,经济允许损失水平为3%,经济允许为害株率为5%。  相似文献   

8.
苏南丘陵地区无花果桑天牛发生为害规律及其综合防治技术束兆林杨金生糜林周一辉刘照亭(江苏省丘陵地区镇江农科所句容212400)近年来,苏南地区无花果栽培面积不断扩大,天牛为害日趋严重,被害株率达15.0%~95.0%,受害株树势早衰,抗寒性差,被害的结...  相似文献   

9.
陕西省发现蜗牛严重危害农作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陕西省泾阳县桥底镇1986年首次发现蜗牛危害农作物,受害面积40亩左右,1987年扩展到100多亩,1988年达1000多亩,1989年蔓延到11个自然村,受害农田达万亩。蜗牛食性很杂,取食小麦、玉米、棉花、辣椒、果树等作物。1989年调查被害株率小麦为90%,棉苗71%,麦套玉米高达97%。小麦受害后  相似文献   

10.
麦茎谷蛾在山西南部麦区普遍发生,丘陵旱塬地区为害较重。大发生时,孕穗~灌浆期小麦被害穗率达30%以上。药剂防治试验表明,3月上旬卵态幼虫孵化时用40%甲基异柳磷、20%菊马乳油等进行一次性防治,均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