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通过对大兴安岭林区引种西伯利亚红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探讨以及对满归和塔河两个林业局西伯利亚红松引种实验生长数据的调查分析,推断西伯利亚红松确实是一个耐严寒、耐贫瘠的优良品种,在大兴安岭林区不仅能够成活,而且生长良好,引种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大兴安岭林区引种西伯利亚红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探讨以及对满归和塔河两个林业局西伯利亚红松引种实验生长数据的调查分析,推断西伯利亚红松确实是一个耐严寒、耐贫瘠的优良品种,在大兴安岭林区不仅能够成活,而且生长良好,引种前景十分厂阔。  相似文献   

3.
红松引种中间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呼伦贝尔市引种红松,其地理位置及诸多气象因子等与原产地有很大差异,因此将小兴安岭温带湿润地区的树种引种到寒带或温带半湿润的大兴安岭地区进行栽培,要经过科学的试验和采取相应的驯化措施,才能达到引种目的。本文通过在大兴安岭地区引种红松的中间试验,找到了一种适合当地栽植的方法,为今后寒带或温带半湿润地区的红松栽植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嫁接红松在宁夏六盘山地区引种驯化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红松生物生态学特性及近年来周边地区引种现状,并根据已经引种地区与拟引种区气候对比以及引种时应采取的技术手段等,分析宁夏六盘山地区引种嫁接红松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根据塞罕坝林场目前的树种结构与林分生长状况,提出了在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冠下引种红松的建议,通过对红松生物学特性以及自然分布区与塞罕坝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等的分析,认为塞罕坝林冠下引种红松是技术上合理、生产上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大兴安岭引种红松的商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光仪  杨春田 《林业科学》1991,27(2):149-153
本章简要回顾了由“漠河红松”误称导致认为在大兴安岭“缸松已经引种成功”,“已经安家落户”,酝酿生产性全面推广的历史。说明误称纠正后,有对此进行重新认识的必要。主张目前应继续积极试验,但不宜轻谈“成功”和推广。  相似文献   

7.
2004年辽宁省固沙造林研究所从东北林业大学引种西伯利亚红松,采用异砧嫁接方法嫁接到沙地樟子松容器苗上。现嫁接成活率为95%,圃地的栽植成活率为92%,林地的移栽成活率为95.4%,都达到了预期效果。通过12a的引种试验表明,选择优良穗条异砧嫁接育苗,并在嫁接后加强管理,注意苗木的生长情况、越冬防寒及防治病虫害,引种就能获得成功。引种西伯利亚红松对于丰富沙地地区的树种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伊春地区引种西伯利亚红松试验初报马成恩倪柏春兴成彬(伊春市小兴安岭植物园)1分类西伯利亚红松(PinussibiricaDuTour),属松科(Pinaceae),松属(PinusLinn)。在分类学上被划为单维管束亚属〔Subgenusstrobu...  相似文献   

9.
大果红松的引进与栽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果红松为珍贵树种,叶、花、果、木材均具有较高的经济用途,是森林培育中优选的果材兼用树种。文章介绍了普兰店区大果红松的引种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西部风沙区红松果林发展前景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红松异砧嫁接的发展历程及关键技术要点,阐述了黑龙江西部风沙区红松引种历史、生长表现、苗木类型情况。结合该区林业生态建设的需要,提出了该区发展红松果林苗木类型,并对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北京冬季落叶树木微机检索系统》(以下简称“系统”);阐述了系统的功能、特点、运行环境、系统的编制及其使用方法,并详细介绍了各模块的功能,画出了完善的结构框图。  相似文献   

12.
珠海市淇澳岛红树林引种扩种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文章论述了珠海淇澳岛引种扩种红树植物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引种无瓣海桑对红树资源的恢复,物种多样性和林分质量的提高,乡土植物的天然更新和扩散,大米草的控制等作用;并探讨了无瓣海桑引种对生态的影响。最后还提出了红树林引种扩种需要加强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汕头沿海引种红树植物海桑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汕头沿海引种海桑(SonneratiacarseolarisEngl.)试验4a的结果表明:该引种区分别比原产地及已引种成功的湛江、深圳的纬度高4°04′、2°22′和1°07′,同时建立了适用于引种区的造林、管护等一套成功的技术规程,共造林面积200hm2,成为目前我国引种该树种最北的林分。经观测,该林分生长发育正常,在适宜生境下,造林后1a平均树高生长可达1.80~2.70m,比本地树种提前6~7a实现防护作用;造林后2a开花结实,每年2次,能人工育苗。而且,其抗逆性、经济品质等生物、经济学特性与原产地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14.
植物资源库的建立和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阐述了保护和开发植物资源的重要性,据此提出了要建立植物资源库以保存珍、稀濒危植物的种质资源。并根据植物资源库建立的规模,提出了具体的规划方案和管理措施。同时论证了植物资源库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3种观赏相思的引种栽培试验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介绍了3种相思(流苏相思、多花相思和大腺相思)在原产地的形态特征与生态习性,研究分析了它们在东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引种试验基地的生长适应性表现、生理特性及其耐修剪程度等。初步认为3种相思适宜在我国热带南亚热带地区作为观赏树种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6.
竹编胶合板模板是一种新型的建筑板材,具有良好的物理力学性质,可代替传统的建筑模板节约大量木材。本文主要阐述竹编胶合板模板的生产工艺、主要工艺分析、所需设备材料及其综合性评价。  相似文献   

17.
黄土高原美国黄松引种生长调查研究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在阐述世界和我国引种栽培美国黄松的基础上,着重阐述了黄土高原延安树木园引种栽培生长的突出表现。调查结果表明,美国黄松已在黄土高原引种成功,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国外针叶树,可以扩大引种,繁殖推广。  相似文献   

18.
从土壤中获得微生物的传统的方法是富集、培养、分离,在此过程中造成微生物多样性的丢失,种群构成发生变化。不经过传统培养,直接从土壤提取总DNA并进行分子生物学分析来研究土壤微生物种群情况,能够更直接更可靠地反映土壤微生物的原始组成情况,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全新的实验手段。本文介绍了从土壤中直接提取DNA的方法及其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9.
世界紫檀属树种及其在我国的引种前景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蝶形花科紫檀属树种大多为珍贵用材树种,在全世界各热带地区均有分布。其木材材质优良,属红木之列,为世界名材。文章系统介绍了世界紫檀属树种的种类、天然分布、经济价值以及造林和经营技术,并展望了紫檀属树种在我国的引种和发展前景,旨在为紫檀属树种在我国的引种、栽培提供信息和依据。  相似文献   

20.
介绍应用国际互联网传播森林景观信息和网上旅游服务概况,论述了森林景观数字信息的几种计算机实现方法,并展望森林景观信息网络化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