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为了解林木种子是否符合播种要求以及确定最佳播种量,播种前或调种时,必须进行发芽试验。目前,我国进行发芽试验,多采用恒温箱或光照发芽器等,由于仪器价格贵,又须有电源,在一些基层单位,因不具备这些条件,很少进行发芽试验,结果造成很大损失和浪费。河南省每年购进种子达500万斤左右,从1978-1980年,我们对卢氏、栾川、嵩县、中牟等七个种子库购进的刺槐、油松、侧柏、华山松、紫穗槐等种子进行了发芽试验,发现种子发芽率普遍偏低。其主要原因是:种子收购单位大多数无设备或条件所限,无法进行发芽试验,对所经营的种子品质掌握不准。为此,我们于1981年初试制了“林木种子简易发芽  相似文献   

2.
核桃楸是落叶乔木,又是东北林区珍贵树种之一。由于经济价值大,一向是人民喜爱的树种。只因种子有坚硬的种壳休眠期长,一般播种后,两三个月才能发芽出土,有的甚至到翌年才能出土。目前用露天埋藏催芽法,最短也需要处理五十至六十天。为了加快核桃楸种子催芽处理过程,满足直播造林或育苗的需要。我们于一九七九年开始,对核桃楸种子,用不同浓度的硷液浸泡催芽方法试验,获得良好的效果。种子处理方法: 将冬藏的核桃楸种子,于翌年4月20日左右,即播种前3~4天。分别放入0.002、0.004、  相似文献   

3.
<正> 核桃播种前一般采用层积催牙或水浸催芽。层积催芽出苗快而整齐,但因含水量高,催芽时间长,种子容易腐烂。水浸催芽方法简单,但出苗慢,出苗不整齐,烂种率也较高。近几年我们进行了“九二○”浸种发芽试验及育苗试验,均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怎样快速测定种子的发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子发芽力是指种子发芽的潜力,也称为生活力.在播种前和交换、调运种子过程中,我们都需要了解种子的发芽力如何,以确定是否能作为播种材料或引种种源.一般常用发芽试验测定发芽率和发芽势,但这种做法太费时间,而且对一些类似"隔年发芽"的休眠种子是完全行之无效的.因此,如何快速而又准确地测定种子发芽力是生产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采用不同播种期和不同储藏方式对枇杷种子发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随采随播是枇杷播种最好方法;(2)北方与南方相比枇杷种子发芽晚,发芽时间跨度长,发芽率低;(3)冰箱冷藏可有效延长枇杷种子的播种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前,油松种子发芽率的测定方法主要采用实验室发芽法。这种常规检验方法需要一定的设备和较长的发芽试验时间,不能及时地满足造林工作的需要,且工作量大,成本高。这给无检验设备条件的林业部门带来一定的困难,难于适应小批量油松种子发芽率的检验。为了简化方法,提高工效和节约资金,不通过发芽试验,即可速测出油松种子的发芽率。依据高尚武著《林木种子品质检验方法》中,关于“油松种子在0.924比重液里。其上浮的种粒为空粒或不健全粒,下沉的种粒为健全粒,其发芽率与发芽试验结果最接近”的理论基础,展开了对油松种子发芽率快…  相似文献   

7.
对滇楠种子发芽试验进行研究,试验数据结果表明:不同采种时间和不同播种时间对种子的发芽率影响较大。容器育苗相对于随采随播、室外沙藏春播,具有种子提早发芽、发芽率高、种子霉烂率低、出土整齐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迎红杜鹃播种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迎红杜鹃种子采集与调制、发芽试验、种子不同催芽、不同基质播种、不同环境条件播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最佳采种期为蒴果自然开裂10%为准,需光发芽,播种最佳基质为土沙与腐殖土2∶1混合,在温室播种出苗率达82%,当年苗高18 cm。  相似文献   

9.
核桃种子烂种原因及发芽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近雨 《林业科学》1994,30(1):18-24
对核桃种子的采集时间、调制方法、浸种和催芽技术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并进行了种子生理学的测定,其目的是探明核桃种子的烂种原因和发芽条件。结果表明,采种过早和堆沤过久都会引起种子霉烂,而种子吸水不足则是导致沙藏烂种和播种烂种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查明,种壳的机械约束是种子发芽慢的主要原因,较高的环境温度和充足的种子含水量是核桃种子发芽的适宜条件。采取适当晚采,合理调制和沙藏前适当浸种,播种前晒裂种壳,播种后提高地温等措施,可以减少烂种,加快出苗速度,提高出苗率。  相似文献   

10.
<正> 1990年我们进行了不同贮藏时间对咖啡种子发芽、发芽势以及新鲜种子保存失水情况等测定,其结果如下: 一、试验材料与方法 (一)发芽试验时间为1—7月,种子每月播一批,每批100粒。 每月在21—23日以不同的距离(1cm)下种,随后进行正常水分管理。催芽基质为河沙。播种20天后开始观察发芽情况,记录上胚轴、下胚轴,子叶出土时间。幼苗出土后,每10天观察一次出苗数。材料采用当年采收去果皮的波帮种子,洗净后凉至第15天开始第一批播种,余下的种子存放于室内待用。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钻天柳种子物修观测和花期、果期观测以及对不同时间采集的种子进行发芽试验,掌握了该树种种子成熟时间、成熟标准及采种时间。通过不同播种方法对比试验,出了是佳的播种方法,解决了钻天柳种子繁殖育苗的关键性技术问题。又通过不同立地类型造林对比试验,选择出适宜钻天柳生长的最佳立地类型,为人工栽培这一珍囊树种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对核桃种子采用秋季和春季播种,处理方式为温水(40℃~45℃)、常温水浸种、沙藏和不处理4种方法进行对比试验研究。结果显示:在秋季播种,且采用沙藏和常温水处理对核桃种子发芽率和种苗的生长均显著优于其他处理,秋播常温水处理,核桃种子的发芽率最高,达93.98%,出苗时间50 d左右。说明在攀枝花地区核桃育苗要随采随播,且采用秋播常温水和沙藏催芽方法为最佳。  相似文献   

13.
种子发芽能力是播种品质中最重要的生物学特性,它决定种子是否适于播种,并决定播种量。发芽能力高的种子,出苗迅速整齐、幼苗健壮,种子的使用价值高,播种量就少。要确定种子的用价和播种量,除需进行发芽测定外,通常还要测定净度和千粒重。1959年“林业科技快根”发表的“重量发芽捡验法”,不需进行净度和干粒重测定,只测定一定重量的种子中,有发芽能力的种子数,并以此表示种子的使用价值。经过多年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减少  相似文献   

14.
为适应林(农)业种子检验发芽测试需要,辽中县林机厂和中国林科院林研所,共同研制成功ZF—32型光照发芽器。经国内有关单位专家们的鉴定,该发芽器采用电子控温电路,发芽器用毛细管吸水,自然通风,人工照明,具有灵敏度高、可靠性强、自动控制温湿度等特点,而且操作容易,保养方便,比国内现有的人工调温发芽器较为先进。与恒温箱相比可缩短发芽时间,节省人力,能获得较准确的试验结果。尤其是检验发芽需光的种子,更能避免用恒温箱发芽试验的弊病。不仅适用于林业种子发芽检验工作,而且也适用于农业和园林  相似文献   

15.
<正>1核桃育苗技术1.1砧木的选择砧木要选择生长健壮、根系发达、适应当地环境条件,具有抗性强,与接穗有亲和力的种苗,建议用野生核桃或铁核桃,试验证明其发芽出苗率相对较高。1.2播种时期的确定核桃播种分为秋播和春播,秋播在每年10月下旬至11月土壤冻结前,可将母树上采摘的带青皮果实直接播入到苗圃中,这样一方面青皮可使核桃种子免遭鼠害,另外腐烂后可成为养分。春播通  相似文献   

16.
对美国东部黑核桃种子层积催芽前预处理方法和层积催芽时间进行了试验,认为层积催芽前冷水浸种5d,沙藏层积催芽150d,发芽最快。播种后60d调查,发芽率达75%。  相似文献   

17.
<正> 测定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是苗圃生产、科研和教学上的一个重要环节,而种子发芽装置在苗圃生产、科研和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过去,我系在园林苗圃种子发芽试验课中,一直使用耶可勃逊发芽装置。1980年我们从辽宁省辽中县林业机械厂购进一台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最新种子发芽装置—ZF-32型光照发芽器(此产品系该厂和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共同研制成功的)。为了鉴别ZF-32型光照发芽器在试验课中的使用性能,我们于1980年春天使用这两种发芽装置进行了园林树木种子的发芽试验比较。一般说来,测定种子发芽势所用的实际天数是否与测定发芽势所规定的天数相符合(即发芽装置是否为种子发芽创造最合  相似文献   

18.
选择鬼针草和侧柏这两种广泛分布的植物进行种子发芽试验,目的是在掌握它们发芽特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比较、探讨木本植物与草本植物种子发芽的差异,为以后的研究和高速公路边坡植被恢复提供参考。试验分析表明:①鬼针草和侧柏种子的含水量分别为14.15%和9.59%。②鬼针草种子净度为91.83%,千粒重为1.64 g;侧柏种子净度为82.8%,千粒重为8.46 g。③侧柏种子具有休眠特性;鬼针草种子在冬季室温条件下也能发芽,即鬼针草种子没有休眠特性。④鬼针草种子发芽的温度为9℃以上;侧柏种子需要经过冬季低温休眠才能发芽,发芽温度为24.5~27.5℃。  相似文献   

19.
通过采取室外盆栽、自然状态播种和室内培养箱等3种方法开展潺槁种子发芽试验,结果表明:温度对种子发芽影响至关重要,种子成熟后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可以萌发,种子萌发时湿度也要达到50%~70%。但发芽率不高,仅为30%左右。  相似文献   

20.
鸡冠刺桐种子因其种皮坚硬、透水性差而对种子萌发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为找出最适宜鸡冠刺桐种子发芽的方法,本研究采用对比试验法,探索了不同条件对鸡冠刺桐发芽率的影响,包括不同发芽温度、不同初始浸种水温、不同浓度赤霉素、98%浓硫酸不同浸种时间、5%氢氧化钾不同浸种时间。结果表明:鸡冠刺桐种子最适发芽温度为30℃;98%浓硫酸浸种处理2h效果最好,能大幅提高种子发芽率,可高达85%,而70℃热水浸种也能有效提高种子发芽率,适用于广谱育苗。该研究结果可为生产实践中鸡冠刺桐的采收储备、播种育苗及发芽技术研究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