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3 毫秒
1.
采取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研究亲本留桩节位、“920”和肥料对杂交水稻再生制种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最大的是母本留桩节位,其次为父本留桩节位,再次为尿素用量,“920”影响最小。四因子的最佳组合方案为:母本留倒3节;父本留倒1节;尿素每hm^2用262.5kg;“920”每hm^2用90g。  相似文献   

2.
莎多伏(Setoff)对水稻安全性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5-1996年进行了莎多伏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插秧田和直播田20%莎多伏水溶性颗粒剂用药量150-450g/hm^2均有较好的除草效果,在安全性上,用药量250g/hm^2时对水稻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对杂交糯质玉米垦粘1号的施肥与密度问题进行复因子试验研究、试验结果及差异显著性分析表明,垦粘1号高产的施肥量与密度组合:密度5.7165万株/hm^2、施肥量210kg/hm^2,或密度6.4500万株/hm^2、施肥量150kg/hm^2;施肥量是增产的关键,密度其次;适当提高施量可增加穗粒数,适当降低密度可提高百粒重。  相似文献   

4.
根据11种矿质元素在成熟期麦茬稻植株中的含量,将其分为3组:①N,P,K,Ca,Mg,含量15-150kg·hm^-2;②Fe,Mn,Zn,含量0.15-15kg·hm^-2;③B,Cu,Mo,含量为0.15kg.hm^-2以下。从不同生育期稻株内的浓度变化看,N,P,K,Ca,Fe,Mg,Mn,Zn,Cu拔节期达到高峰,然后逐渐下降;B元素抽穗前浓度较低,抽穗后上升较快,成熟时达到高峰;Mo拔节  相似文献   

5.
盆栽试验结果表明,甲黄隆用15-30g/hm^2、绿黄隆30g/hm^2在甘蔗苗前作土壤处理对杂草的防效达83-92%,对甘蔗安全;在甘蔗苗后作茎叶处理防效低(61-77%),甘蔗有轻度药害。环嗪酮用562.5-750mL/hm^2在甘蔗前作土壤处理和苗后作茎叶处理防效均达100%,但前处理对甘蔗安全,后处理对甘蔗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绿黄隆15-45g/hm^2在甘蔗苗后作茎叶处  相似文献   

6.
鄂籼杂1号系用新恢复系092-8-8与珍汕97A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具有高产、稳产、米质较优、耐肥、耐寒、抗倒、较抗病、再生力强,适应性广等优点。1993 ̄1995年在全省已累计示范种植3.4万hm^2,平均单产7.5t/hm^2以上。  相似文献   

7.
神力素施用剂量小于4.5kg·hm^-2时,随着施用剂量的提高,杂交水稻制种产量也随之增加;在相同用量下,分2次使用比1次使用效果好。本试验条件下,以破口20%用神力素1.5kg·hm^-2,破口70%再用3.0kg·hm^-2增产效果最佳,神力素对产量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促进不育系解除包颈,提高柱头外露率、午前花比例和结实率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8.
抗根腐病豌豆新品系8711—2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豌豆新品系87112是定西地区旱农中心以“77-441”作母本,“青64”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该品系高抗根腐病,全生育期91d平均株高79.8cm,千粒重207g,丰产及稳产性好,在1996年全区示范种植中的平均产量2166.0kg/hm^2,较对照品种豌豆增产10.3%,特大干旱的1997年在定西,通渭,临洮县3点示范种植平均产量378.0kg/hm^2较对照绿豌豆增产140.0%。  相似文献   

9.
Ca^2+对水稻种子活力和抗寒力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用0.5-5.0mmol/L的Ca^2+溶液浸水稻种子1天,可增强水稻种子萌发时的α-淀粉酶活性,提高种子活力及萌发率。5.0mmol/L Ca^2+溶液能降低种子低温吸胀时初始电导率和电导率的增长率以及浸出液中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减缓低温对稻种吸胀时的伤害,提高其抗寒性。  相似文献   

10.
“黑小麦-76”为春性品种,生育期98d,株高87~103cm,穗粒数34~36粒,行粒重39.5g,高抗“三锈”白粉病,抗黄矮病,在密度为420万株/hm^2,施纯氮180kg/hm^2时产量可达5066.7kg/hm^2。  相似文献   

11.
稻麦轮作下施钾效应及钾肥后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别在缺钾的棕镇丘陵区白土与太湖平原地区低位白土类型水稻土上进行的钾肥试验表明:一季钾肥(KCl)最佳用量为150-300kg/hm^2,当季小麦可增产16.8%-22.6%;随着钾肥用量的增加,单位钾肥的谷物增产量及当季钾肥利用率随之下降;但4-6季稻麦的钾肥总利用率为90.3%-98.6%,钾肥具有明显的后效,肥料钾在土层中淋移较少,淋移程度与施钾量及剖面质地有关,相同品种和管理措施下,在不施  相似文献   

12.
晚稻施用N、P、K的增产效果都很显著,其增效顺序为N〉K〉P。晚稻N、P、K配合施用最经济用量为N183.5kg/hm^2,P2O526.2kg/hm^2,K2O67.3kg/hm^2,可获得的最佳产量为7520kg/hm^2。  相似文献   

13.
应用P-Zn二因素五水平最优回归设计,在田间条件下研究了钙质及中性紫色土肥料优化配方与玉米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在钙质紫色土上,玉米最高产量的施肥量为P2O5150kg/hm^2,ZnSO445kg/hm^2;中性紫色土为P2O588kg/hm^2,ZnSO436kg/hm^2。两种紫色土玉米的最佳施肥量为P2O568-90kg/hm^2,ZnSO415-30kg/hm^2。  相似文献   

14.
宜君县春玉米不同密度及施肥水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密度、氮肥、磷肥三因子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筛选出9~10.5t/hm^2的农艺方案;密度51900~60750株/hm^2,施纯N169.5~214.5kg/hm^2;>10.5t/hm^2的农艺方案;密度60750~65700株/hm^2,纯磷58.5~90kg/hm^2。  相似文献   

15.
赵家明  肖满开 《安徽农业科学》1999,27(3):238-238,245
试验表明,吡虫啉+甲胺磷用药1次,药后15天内,防效一直维持在98%以上;药后45 ̄70天防效仍达95% ̄97%,整个苗期的蚜害能得到有效控制。用量为吡虫啉225g/hm^2+甲胺磷1500ml/hm^2。  相似文献   

16.
1991~1992年,采用三因素B-饱和最优回归设计,研究了麦套棉田应用调节安调控棉花株型的数学模型,筛选出每公顷皮棉产量大于1650公斤的调节安用量组合方案为:蕾期喷施12.3~22.05g/hm^2见花期喷施22.65~38.25g/hm^2,花铃果枝长度分别是36.0~41.3、31.1-37.0和25.0~29.2cm。  相似文献   

17.
应用^15N稀释法研究南京地区土壤条件下粪产碱菌耐铵型工程菌株-水稻作物联合固氮能力。结果表明,紫香糯稻用粪产碱菌耐铵型工程菌株接种后,固氮量为39.7kg/hm^2,固氮率为16.2%。水稻植株利用固定的空气氮素后,可减少稻田硫铵施用量。  相似文献   

18.
海河低平原类型区,水资源不足是农作物产量的主要限制因子。该项综合技术通过“作物配水单元化、工程输水网络化玮定额灌溉制度化”的高效用水途径上取得突破。灌溉定额减少300-450m^3/hm^2。单井灌溉控制面积由14-20hm^2扩大到30-40hm^2。单位肥料生产率提高9.60-20.25%;棉粮粮作,棉花枯、黄萎病株田率由33.70-67.91%降低到零星发病,粮食作物适应性杂草显著减少并持续  相似文献   

19.
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研究除草剂绿黄隆在小麦及大豆植株中的降解动态。绿黄隆有效用量为15g·hm-2、30g·hm-2、90g·hm-2时茎叶喷雾小麦铁春1号、克丰2号、东农120、克旱9号,4种小麦品种均生长正常。绿黄隆有效用量为15g·hm-2和30g·hm-2时,4种小麦品种降解半衰期均在1h左右;绿黄隆有效用量为90g·hm-2时4种小麦品种降解半衰期在2h时左右。敏感作物大豆东农42在绿黄隆有效用量为15g·hm-2茎叶喷雾后死亡,其降解半衰期大于40h。  相似文献   

20.
1989-1992年,在青海东部农区的50多个试验及2680hm^2大面积示范、验证结果表明,稀土具有良好的刺激增产作用,粮食作物增产4.6%-11.2%,油料作物增产5.1%-18.2%,豆类增产5.8%-10.3%,蔬菜增产1.4%-28.0%,并能改进蔬菜品质,不同作物稀土施用方法及适宜用量有明显差异。稀土的刺激效应受氮、磷施肥量的影响。用量以450-900g/hm^2为佳,施用方法可采用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