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4年的小区试验和1年的大面积示范,结果表明,用911增产素浸种植棉增产率可达10.2%-19.1%。其增产机理在于加快生根、促进苗壮、提早现蕾、增加成桃数。  相似文献   

2.
3.
4.
5.
6.
以临泉县当地品种虎头姜为试验材料,开展植物免疫增产蛋白(吡能)对生姜产量和品质提高的效果及安全性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喷施植物免疫增产蛋白(吡能)处理的生姜长势较好,单株平均健数、单株平均产量与实际产量均明显高于清水对照区,说明其对提高生姜产量和品质有明显作用。建议在生姜生育期喷施植物免疫增产蛋白(吡能)1 000倍液2~3次。  相似文献   

7.
植物抗逆增产剂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马铃薯、蕃薯等薯类作物喷施富硒增产剂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在春马铃薯生产中,喷富硒增产剂1次的处理,其产量比不喷增产7.77%;春马铃薯喷富硒增产剂2次的处理,可比对照增产12.12%。在4个蕃薯新品种上喷富硒增产剂,均比不喷富硒增产剂的蕃薯品种显著增产,增产幅度达10.93%-55.93%。  相似文献   

9.
10.
铲趟是蔬菜田间管理的重要环节,铲趟能为蔬菜生育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因此,增产效果明显,这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11.
12.
通过实施粮食增产工程,促进毕节市粮食稳产增产,为2008年毕节市粮食总产达到44.93万t奠定了基础.该工程实施实现粮食总产量8 744.98万kg,其中:玉米8 252.01万kg,水稻492.97万kg.新增粮食822.11万kg,其中新增玉米765.18万kg,新增水稻56.93万kg.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正>一是温差刺激法 对菌床采用白天盖膜升温,傍晚或早晨揭膜降温。菌丝生长期相对湿度控制在70%以下,后期湿度保持在85%~90%。这些措施有利于菇耳的形成。 二是药物刺激法 配制培养料时,适当加入磷酸二氢钾、过磷酸钙、维生素B1等,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在菌丝生长后期,用0.1~0.2毫克/升三十烷醇喷于培养料面上,可促进生长、出菇,可增产10%~15%。 三是搔菌法 当菌丝长满料面时,用干净的扫帚在料面上轻轻来回扫动,除去或破坏表层的徒长菌丝和老菌丝。新的菌丝露出后,喷水,覆盖薄膜保温保湿。一般可增产10%。 四是惊菌法 当培养料长满菌丝后,用弹性强的木板条挤压、拍打震动料面,  相似文献   

18.
19.
一、去尾芽 经试验观察证明马铃薯的尾芽成株后,产量仅是顶芽或侧芽成株苗的1/3,为此在切种薯时应对尾芽弃置不用.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