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腿水叶甲(DonaciaprovostiFairmaire)又名食根金花虫(下称),属鞘翅目,叶甲科。为害莲藕的也称莲藕食根金花虫或莲食根叶甲;为害水稻也称稻食根叶甲或稻根金花虫。其幼虫又叫地蛆、水蛆、藕蛆等。食根金花虫为害水稻早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就有报道,为害莲藕在湖北省只有仙桃市2  相似文献   

2.
稻食根叶又称食根金花虫(DonaciaprovostiFairm) ,是危害水稻根部的主要害虫。近年来 ,稻食根叶在雷山县雷公山山腰地区的西江镇、方祥乡667hm2 稻田危害猖獗 ,上升为水稻的主要害虫 ,尤以方祥乡稻田粮食损失严重。667m2 损失粮食200kg~250kg,使该乡70%的农户靠到县城购粮和靠国家救济粮维持生活。为此 ,两年来 ,亲自临田作重点调查和田间观察 ,开展大面积的防治示范 ,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现报道如下 :1稻食根叶发生情况1.1稻食根叶主要以幼虫危害水稻根部。水稻受害后叶片窄…  相似文献   

3.
章士美 《植物保护》1964,2(4):165-165
食根叶Donacia属为害水稻的,据陈世骧教授在1941年记载,计有4种,即稻大食根叶D.Simplex Fab.,稻小食根叶甲D.lenzi Schn.,稻食根叶(虫甲)D.provosti Fairm.,及印度食根叶(虫甲)D.aeraria Baly,  相似文献   

4.
李忠良 《植物医生》2001,14(1):24-25
稻食根叶Jia又称食根金花虫(Donacia provosti Fairm),是危害水稻根部的主要害虫。近年来,稻食根叶Jia在雷山县雷公山山腰地区的西江镇、方祥乡667hm^2稻田危害猖獗,上升为水稻的主要害虫,尤以方祥乡稻田粮食损失严重。667m^2损失粮食200kg-250kg,使该乡70%的农户靠到县城购粮和靠国家救济粮维持生活。为此,两年来,亲自临田作重点调查和田间观察,开展面积的防治示范,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建瓯市发现水稻食根金花虫1996年8月我市迪口镇农技人员在单季晚稻田发现稻根叶甲(DonaciaprovostiFairmaire),别名为稻根金花虫。全镇发生面积500hm2,一般损失650~1300kg/hm2。该虫的为害是以幼虫集中水稻根部,咬...  相似文献   

6.
长腿食根叶甲曾经是贵州省低产稻田的主要根部害虫,近年来该虫在凯里市及贵州省多个稻区均有发生,且发生面积逐年扩大。长腿食根叶甲一旦暴发成灾,对水稻和多种水生经济作物造成严重的损失。介绍该虫的分布、为害、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稻水象甲主要为害水稻,成虫食叶,幼虫食根,一般造成水稻减产10%~30%,严重的减产可达50%~70%,甚至绝收。2015年安陆市首次发现稻水象甲疫情。2016年~2018年,笔者对稻水象甲在湖北省安陆市的发生规律进行了较系统的调查监测,并结合其发生规律采取了相应的防控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正稻水象甲又名稻水象、稻根象,是农业植物重要的检疫性有害生物。稻水象甲主要危害水稻,具有危害时间长、传播速度快、防控难度大等特点,近年来在我省发生危害逐年加重,已成为水稻生产上的重要害虫。稻水象甲成虫啃食稻叶,幼虫蛀食稻根,一般造成水稻减产10%~30%,严重的减产50%甚至绝收,严重威胁水稻生产安全。发生情况湖北省2008年在鄂州市华容区首次发现稻水象甲疫情,截止到2017年,全省发生疫情点已  相似文献   

9.
邹开明 《植物保护》1966,4(2):68-68
江西铜鼓县一季晚稻,每年因受水稻食根金花虫的为害损失不小,我们访问了历年发生食根金花虫的18个生产队,组织农民座谈,初步归纳群众防治的经验如下: 1.适当推迟扦秧期:山区一晚栽得早(立夏),生长期长(收割秋分),对历年发生受害的田,可推迟扦秧期,待食根金花虫幼虫为害盛期已过,再扦秧,适当稀栽,同时要着重前期施肥,促使禾苗加快前期生长,这是避的办法。1964年石门生产队采用这一办法,产量保持常年。 2.早耘禾施药肥:一般栽后12天进行耘禾一  相似文献   

10.
球孢白僵菌对稻水象甲成虫的毒力测定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稻水象甲Lissorhoptrus Oryzphilus Kuschel是我国检疫性水稻害虫,主要以幼虫食根致害。化学防治是该虫田间治理的主要途径,但由于其施药时间较早(一般在移栽后2周内),不利于稻田早期天敌群落的建立,故有必要探讨其它治理途径。在生物防治方面,国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巴氏新小绥螨Neoseiulus barkeri以水稻干尖线虫Aphelenchoides besseyi为食的生长发育特征及其对水稻干尖线虫的捕食功能.结果表明,巴氏新小绥螨以水稻干尖线虫为食时,能正常发育并完成生活史,其生长发育各个历期与取食腐食酪螨Tyrophagus putrescentiae相比无显...  相似文献   

12.
水稻泥苞虫,幼虫期俗称烟筒虫、截虫,是我国东北地区寒地稻作区水稻苗期的主要害虫之一.在呼兰县多发生于新开垦的水直播稻田.主要为害水稻幼苗,还为害稗草、茅草、碱草等杂草嫩芽.该虫主要以幼虫为害水稻幼芽、幼根和幼苗.水稻种子萌发时若被咬食就不能出苗,出苗后被咬食则造成浮苗,稻苗幼根被食严重的,叶片发黄甚至枯死.  相似文献   

13.
<正>稻水象甲Lissorhoptrus oryzophilus又名美洲稻象甲、伪水象。属鞘翅目,象甲科,沼泽象甲亚科,水象甲属害虫。主要危害水稻并以玉米、甘蔗、小麦、大麦、牧草、禾本科杂草等为寄主,具有危害时间长,繁殖传播速度快,抗药性和抗逆性强等特点。成虫啃食稻叶,幼虫蛀食稻根,一般造成水稻减产15%~20%,严重的减产50%以上甚至绝收,是水稻生产中重要的检疫性害虫,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列为全球100种最具威胁的外来入侵生物之一。  相似文献   

14.
食根叶甲有两种都可为害莲藕,稻根长腿叶甲(Donacia provosti F.)和莲根水叶甲(D.simpies F.)又名食根金花虫,是一种食性较广的地下害虫,以幼虫在土壤中为害作物,常群集于作物根系上,吸取营养,造成作物生长发育停滞,植株矮小甚至枯死。 食根叶甲为害通芯白莲,广昌县于1988  相似文献   

15.
绿色水稻生产中种植香根草诱杀螟虫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近几年有关利用香根草治理水稻螟虫的研究结果及相关经验,总结介绍了绿色水稻生产中利用香根草诱集诱杀水稻螟虫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6.
<正>水稻长腿水叶甲Donacia provosti Fairmaire属鞘翅目、叶甲总科、负泥甲科、水叶甲亚科,又名稻食根金花虫。该虫在国内分布广泛,北起黑龙江,南迄广东、海南,西到甘肃、陕西、四川一线,东至沿海各省和台湾。除为害水稻外,还为害茭白、游草、矮慈姑、莲藕、稗、眼子菜、鸭舌草等[1]。该虫在重庆万州区中、高山区域局部地方水稻上发生为害,发生面积在400 hm2左右,一般被害丛率5%~20%,受害严重的田块,  相似文献   

17.
徐善忠 《江西植保》2000,23(3):90-90,73
泰和县位于赣中地区 ,是一个以粮食作物为主的农业大县。近几年 ,随着气候条件的改变及耕作制度的改革 ,稻象甲逐渐上升为该县水稻的一种重要害虫 ,给农业生产造成很大威胁。本文就稻象甲在该县的发生作一介绍 ,并提出防治对策。1 发生概况稻象甲在该县一年发生二代。越冬代成虫4月上旬开始活动。4月上、中旬 ,大量迁入早稻秧田 ,危害早稻苗并产卵繁殖。成虫咬食心叶 ,折断秧苗 ,造成断垄少秧。以旱床育秧秧苗受害最重 ,抛秧秧苗次之 ,水育秧苗受害最轻。 5月中下旬 ,一代幼虫咬食水稻新根 ,造成禾叶枯黄、卷缩 ,严重的成块矮缩、枯死。一…  相似文献   

18.
为明确稻田适量喷施保护性农药是否影响周边香根草对水稻螟虫的诱集效果,通过室内盆栽试验测定了在水稻和香根草上分别喷施氯虫苯甲酰胺对大螟成虫趋性及产卵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稻上喷药后第1天,栖息在香根草上的大螟雌、雄成虫总量分别为4.2头和3.8头,显著高于水稻上雌、雄成虫的总量1.00头和0.60头;在水稻上喷药后1~3 d接入大螟,在水稻上不产卵,直到第6天才出现卵块;喷药后6 d和12 d接入大螟,在香根草上的卵粒数分别为287.2粒和309.2粒,显著高于其在水稻上的57.2粒和81.4粒,约为水稻上的5.0倍和3.8倍。在香根草上喷药后1~3 d接入大螟,成虫选择水稻居多,在香根草上的产卵量为0;喷药后6 d接入大螟,成虫对2种寄主植物的选择性无显著差异;喷药后12 d接入大螟,在香根草上的成虫数量为9.8头,约为水稻上的2.5倍,产卵量也约为水稻上的1.9倍,二者均差异显著。表明香根草喷施氯虫苯甲酰胺后其对大螟的诱集作用有一定影响,但这种影响会随着施药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19.
莲藕食根金花虫Donacia provosti Fairmaire俗称地蛆,属鞘翅目叶甲科。成虫绿褐色,有金属光泽,长度6~9mm。幼虫白色蛆状,成虫和幼虫均能为害作物。主要为害莲藕、莼菜、茭白、水稻、矮慈姑、稗、眼子菜、鸭舌草、长叶泽泻等水生植物。该虫在我国分布广,是深水藕地区的重要害虫,为害严重  相似文献   

20.
不同地理种群二化螟对诱集植物香根草的选择趋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不同地理种群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对香根草选择趋性的差异,通过室内盆栽试验测定了3个省份共8个地理种群二化螟成虫对水稻和香根草的选择趋性及产卵选择性。结果表明:8个地理种群中,选择香根草栖息的二化螟雌、雄蛾比例分别为50%~70%和50%~80%。接入二化螟成虫后第1天,除温岭、乐清、萧山种群外,其它种群雌成虫对香根草和水稻的选择性存在显著差异。金华、衡阳、温岭、衢州种群雄成虫对香根草和水稻的选择性存在显著差异。接入二化螟成虫后第2天和第3天,所有种群雌成虫对香根草的选择性均显著高于对水稻的选择性。除乐清和萧山种群外,其它种群雄成虫对香根草的选择性也显著高于对水稻的选择性。8个不同地理种群二化螟在香根草上的产卵量比例为35%~70%,是水稻上产卵量的1.17(温岭)~2.33(衡阳)倍,均显著高于在水稻上的产卵量。结果表明,香根草对不同地理种群二化螟成虫均具有较好的诱集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