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旅顺龙王塘海区自然生长的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 为研究材料,将仿刺参放入含0.54 mol/L MgSO4的海水中麻醉30 min,然后用手术刀从麻醉仿刺参身体的前1/3处、后1/3处和身体中间完全横切,切后放入正常海水中饲育,定期取样观察仿刺参的消化道和体壁形态学的变化.结果表明:仿刺参横切后1 h,体壁伤口便开始收缩,部分个体将体内剩余的消化道由体壁断面处排出体外;切后第6 d,体壁切口基本愈合;切后第20 d,排出消化道的仿刺参开始再生出新的消化道;再生出具有摄食与排泄功能的完整个体大约需要100 d.  相似文献   

2.
从海区选择、池塘条件、刺参放养和养成管理等方面总结刺参南方池塘健康养殖技术,以为养殖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刺参最适生长温度为8-15℃,水温达20-24℃时开始夏眠,在辽西地区刺参夏眠的时间约为7月初至9月中下旬,这段时间内刺参停止摄食。为了充分挖掘刺参池塘本身的生产潜力,彻底改变单一的刺参养殖模式,科学合理开发利用刺参池塘养殖海珍品,从而提高刺参池塘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2017年,笔者在凌海市达莲海珍品养殖有限责任公司进行180亩(3个池塘每个池塘60亩)刺参与日本对  相似文献   

4.
在水温12.0~19.5℃条件下,分别以玉米蛋白、大豆蛋白、鱼粉、虾粉和豆粕作蛋白源,添加海泥、鸡粪、马尾藻、贝壳粉、复合矿物盐和维生素,配制成等蛋白(25.0%)和等脂肪(5.0%)饲料,喂养平均体质量4.69g的仿刺参。60d的饲养试验表明,摄食不同试验饲料的仿刺参的特殊生长率由高至低依次为:鱼粉组>虾粉组>玉米蛋白组>大豆蛋白组>豆粕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摄食玉米蛋白的仿刺参对粗蛋白的消化率最高(66.49%),鱼粉组的消化率最低(21.09%);摄食豆粕的仿刺参对粗脂肪的消化率最高(46.07%),鱼粉组最低(25.16%);摄食玉米蛋白的仿刺参体内粗蛋白含量最高,对饱和、不饱和脂肪酸的吸收利用率均最高,投喂植物性为主的饲料时仿刺参的营养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5.
软泥底质池塘中两种养殖仿刺参方式的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06年10月—2008年11月在4个软泥底质的池塘中分别放入塑编网造礁和毛石造礁,对仿刺参进行了两种养殖方式的对比试验。11月初放苗,参苗平均规格为400~600头/kg,每种养殖方式中放苗1200 kg(60万头)。经过两年养殖,于2008年11月收获,放入塑编网造礁的池塘中共培育出规格为4~5头/kg的仿刺参19200 kg(25.6万头),成活率达42.7%,总重量增加了15倍;放入毛石造礁的池塘中共培育出规格为7~8头/kg的仿刺参9000 kg(6 300头),成活率达10.5%,总重量增加了6.5倍。  相似文献   

6.
盐度对仿刺参蛋白摄入量及蛋白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盐度对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蛋白摄入量及蛋白酶活性的影响,通过考马斯亮蓝G250染色法间接测定仿刺参蛋白摄入量,福林-酚法测定仿刺参消化道蛋白酶活力。结果表明,在盐度为3.1%时,仿刺参蛋白摄入量最多,消化道蛋白酶活力最强;在盐度2.5%~3.1%范围内,随着盐度的升高,仿刺参蛋白摄入量和消化道蛋白酶活力逐渐升高;在3.1%~3.4%范围内,随着盐度升高,仿刺参蛋白摄入量和消化道酶活力均下降。盐度对仿刺参蛋白摄入量及蛋白酶活性的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刺参-海蜇-对虾复合养殖系统颗粒物沉积作用及其对刺参的影响.结果表明,刺参-海蜇-对虾复合养殖系统较单一养殖模式显著提高养殖产量(P<0.05),其中刺参产量较单养模式提高22.6%,海蜇、对虾产量较单一养殖模式无显著差异(P>0.05).在海蜇、对虾养殖期间,复合养殖模式颗粒物沉积量显著高于刺参单养模式,复合养殖模式沉降颗粒TOC及TN含量明显高于刺参单养模式(P<0.05).刺参摄食海蜇、对虾单养来源的沉降颗粒物相对于摄食刺参单养来源沉降颗粒,其生长率显著升高(P<0.05),排泄率明显较低(P<0.05),摄食率无显著变化(P>0.05).刺参养殖水体上层养殖海蜇和对虾,能够优化刺参食物结构,刺参-海蜇-对虾复合养殖系统充分利用水体空间,获得更高产出,提高了单位水体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8.
在等氮的基础上,用豆粕替代鱼粉的比例分别为0(对照,鱼粉的质量分数为39.9%)、20%、40%、60%、80%和100%,用上述6种饲料分别饲喂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as幼参(0.34 g±0.01 g)56 d。养殖试验在水泥育苗池内的圆柱体网箱(直径为60 cm,高为65 cm)中进行。结果表明:当用豆粕替代鱼粉的比例为40%时,仿刺参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其它饲料组(P<0.05),饲料系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和其它饲料组(P<0.05);试验仿刺参体壁的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其它营养成分与对照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仿刺参前肠中的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仿刺参的体成分和前肠的各种消化酶的比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从仿刺参生长指标来看,豆粕是比鱼粉更好的蛋白源,但将豆粕适当地与鱼粉搭配,效果更好,即饲料中用豆粕替代鱼粉的最适比例为40%。  相似文献   

9.
刺参是我国主要海水池塘养殖种类,养殖池需要设计人工参礁,高产池塘必须配备底层增氧设施,选择合适的放苗密度,科学管理,调节水质,合理使用微生物制剂。针对目前池塘刺参养殖现状,结合刺参池塘养殖的各项技术特点,介绍了刺参池塘高产生态养殖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又称刺参,主要分布于朝鲜半岛、俄罗斯、日本及我国北方沿海浅海区域,是我国重要的自然野生资源之一,也是我国最重要的海洋经济养殖物种。自20世纪80年代,刺参苗种人工培育技术及增养殖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以来,我国刺参大规格苗种及商品成参的产量都呈连年上升的势头,形成了以池塘养殖和底播增殖为主,因地制宜地开展以围堰养殖、海上沉笼养殖、浅海围网养殖、海底网箱养殖、人工控温工厂化养殖以及参虾、参贝、参鱼混养等多种养殖模式为辅的增养殖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