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学教育是学生求学阶段价值观养成的重要时期,抓好小学教育管理对提升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阶段我国教育工作也正面临转型发展的重要窗口期,传统的教学方法随着教育环境的变化,不能有效地适应当前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如何抓好小学教育管理工作已成为很多学校特色办学,突围发展的重要研究方向。本文拟从茶文化中的德育思维研究入手,找到其中蕴含的教学哲理;再从当前小学教育管理的探究入手,找到当前小学教育管理的发展瓶颈以及下一步发展方向。基于此,从中找到茶文化德育思维融入小学教育管理的切入点,提出改进小学教育管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豫东棉区棉花中后期管理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7月中旬以后豫东地区棉花生长将进入花铃期,这既是实现棉花优质高产的关键阶段,又是棉花遭遇病、虫、雨、涝灾害最严重的时期。因此,充分利用天气,采取有效措施,趋利避害,及时加强棉田管理,是力争夺取棉花丰产丰收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新课标视域下,提升小学生综合素养已经成为小学阶段教学工作的主要目标之一,积极开展拓展教育是提升小学生综合素养的一条可靠途径。而在实际进行拓展教育过程中,很多学校将拓展教育重点放在思政教育或者劳动教育方面,造成拓展教育内容同质化严重问题。想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积极拓宽拓展教育内容的覆盖范围,积极尝试将茶文化引入小学拓展教育活动当中,借助这种方式充分发挥小学拓展教育的作用。文章以分析小学拓展教育的重要作用为切入点,围绕如何在小学拓展教育活动中加入茶文化内容的问题进行简要探究。  相似文献   

4.
我国作为茶叶生产大国,茶文化已经有多年历史,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茶文化拥有的独特内涵与价值可对教育事业有所引导。幼儿阶段的教育是关键,为了从小树立幼儿正确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幼儿教育已经广泛引入茶文化。本文就对茶文化在幼儿教育中的具体运用进行分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棉花是河北省威县主要经济作物,河北省威县也是国家优势产棉区。加强棉花中后期管理是棉农夺取高产增加收入的重要技术措施。棉花中后期管理主要是指入夏后至吐絮前的管理。此阶段是棉花生长最快、生长量最大的时期;也是天气变化剧烈、灾害多、病虫害发生较重的时期;又是棉花搭好丰产架子、塑造高光效群个体和进行促早发、科学用肥、合理化控、搞好病虫害防治等管理工作的关键时期。据常年苗情观察,威县多数棉田在7月初就进入开花期,形成了对矿物质养分和水分的吸收高峰。因此,在棉花开花结铃期进行科学的管理非常重要,也是保证棉花高产的关键。下面结合威县棉花生产实际情况,简要介绍几点棉花中后期管理措施,供广大棉农参考。  相似文献   

6.
杜凡 《福建茶叶》2022,(4):148-150
拥有4700多年历史的茶文化,从神农时代开始追溯,流传至今日,已经形成了多方面为一体的茶文化,包括茶道、茶德、茶精神等的各个领域涉及的体系,对后世仍有深远的影响.小学作为启蒙教育的初始阶段,小学语文的教学更是为学生后续的发展打下深厚的基础.小学语文不仅是基本知识、概念的普及深入,还是教书育人方面育人的起始点,兼顾着学生...  相似文献   

7.
棉花花铃期是棉花一生中干物质积累最多、生长最快的时期,也是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矛盾突出、需肥水最多的时期.此期管理不当易出现蕾、铃脱落,烂铃、早衰等问题.因此,加强花铃期棉田管理是夺取棉花丰收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8.
甜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与其保持系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甜菜3个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及其相应保持系为材料,对营养生长阶段叶片中的脯氨酸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甜菜营养生长阶段的4个时期中,脯氨酸含量基本表现为保持系高于不育系.说明不育系和保持系在营养生长阶段生理生化代谢上已经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9.
思想政治建设,无论是在小学、初中、高中还是大学阶段,均属于校园教育教学的最主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生的教育和成长中贯穿于各个阶段。大学生属于未来社会建设的主要群体,必须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建设,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和价值观念。所以,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顺应时代发展需求,从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方法出发,探寻适合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形式,从中国传统茶文化入手,分析如何协调中华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0.
闫凤玉 《福建茶叶》2022,(4):99-101
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当中宝贵的文化资源,在中小学阶段,茶文化融入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文化意识,构建世界观.传统教育体系中由于缺少茶文化背景资源、教师缺乏茶文化教育素养,导致茶文化融入中小学教学较为困难.中小学阶段茶文化教学可采用研学课程开发形式,从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年龄阶段出发,制定相应茶文化研学课程主题内容;教师从多...  相似文献   

11.
范晓艳 《福建茶叶》2022,(2):189-191
中国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包含了我国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思想和文化.这不仅是对传统价值观的一种传承,同时也对当代学生起到了关键的文化启迪作用.实现传统茶文化和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是突出特色化学科建设的主要途径.因此,本文也将从茶入手分析茶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间的关系,丰富教育内涵剖析教育事业与人才培养的...  相似文献   

12.
品德教育是小学阶段的课程之一,也是小学教学管理的基本内容,对小学生道德素质与精神品质的形成有重大作用。本文以增强小学管理为目的,从目前小学教育管理中的品德教育现状入手,基于茶文化思想与中华民族修身文化之间的共性,对茶文化思想在小学品德教育创新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3.
国家创新驱动、新常态下产业转型升级对高等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它将决定着我国"十三五"乃至中长期战略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正处于向高水平职业院校迈进的关键阶段,也是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加快转型发展和内涵发展的攻坚时期。该文结合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探讨高职院校创新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  相似文献   

14.
大学阶段正是学生三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德商是基于智商和情商之外的对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的更重要的而且是首要的条件。而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由于受到家庭教育、社会因素等各方面的影响,某些学生信仰缺失,心浮气躁,缺乏感恩之心,德商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提升。  相似文献   

15.
茶的历史源远流长,将茶文化引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对于大学生的三观的形成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现在茶已经成为中国的一个代表,和陶瓷的地位并列而居,大部分外国人看见茶,就会想到中国。教育也是全世界都在关注的话题,也是一个国家未来发展的基石,尤其是处于大学阶段的学生,这个时期对于大学生的性格、品格和习惯的形成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力。本文基于茶文化的知识背景,讨论其对大学生的教育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6.
王亚敏 《福建茶叶》2022,(5):269-271
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对大学生的培养也是从能力和精神方面进行的.在新的时期,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已经从单一的能力需求转变为多种要素共存人才的需求,也从纯粹的技术工人需求转变为多方培养和成长的人才需求,因此高校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也要不断与时俱进.这就需要寻求新的形式来开展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7.
金帅 《福建茶叶》2022,(2):182-184
茶文化在我国的发展已经有着四千多年的历史,经过历史的传承和发展,茶文化已经成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因为茶文化是茶与文化的有机结合,是一定历史时期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体现,它所包含的中华民族情怀和精神,对当代大学生有着一定的教育意义.基于此,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可以将茶文化引入到教学当中,通过茶文化的学习,将思政教...  相似文献   

18.
小暑已过,大暑将至。棉花进入了开花结铃盛期,这一时期是棉花生长发育最旺盛的时期,棉田管理的好坏,对产量高低和品质优劣起决定性的作用、尤其是“矮密早”棉花百分之八、九十的产量靠7、8月争取。因此,加强中后期管理,更显得特别重要。在这个时期里,江西省气候总的趋势是温光资源丰富,有利于棉花大量开花结铃,伏末秋初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养分的制造、运输和积累,可以加速棉铃的发育。但这一阶段又是一年中干旱、高温、涝害、虫灾、大风等多种自然灾害最集中,棉花生育过程中各种矛盾最易激发的时期。在棉田管理上,既要趋利…  相似文献   

19.
棉事指导     
棉花中后期管理要点1 花铃期管理即从开花到棉铃吐絮 ,一般从 7月上旬到 8月下旬 ,约5 0~ 60天。这个时期是棉花一生中生长发育最旺盛的时期 ,也是生殖生长和营养生长最容易发生矛盾的时期。此期如果管理不当 ,不是造成棉花徒长 ,就是早衰。徒长使蕾铃大量脱落 ,早衰则影响结铃 ,都不能高产。这个时期的管理应当是促进生育健壮 ,充分延长结铃期 ,尽量提高成铃率和铃重。1 1 重施花铃肥 这个时期是棉花一生中需肥最多的时期。这时吸收的氮、磷、钾肥占到棉花一生中吸肥总量的 60 %以上 ,所以重施花铃肥是争取桃多、桃大、不早衰的关键措…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国学教育在小学得到广泛的推广,茶文化等传统文化内容逐渐进入了国学课堂。但我们也急需思考几个重要的问题,让孩子从小接受国学教育的具体目标是什么?应该怎样进行正确的国学教育培养?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法、比较法,对国学教育的目标、小学生理想人格的培养以及国学教育与茶文化如何进行更好的结合三个方面作出几点思考,得出小学阶段的国学教育主要培养方法有诵读经典、适当进行教材拓展、结合茶文化等传统文化,寓教于乐等几个方法,旨在培养学生理想人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