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试论柑桔木虱的分布消长及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广西柑桔木虱分布北限的推移柑桔木虱是柑桔黄龙病传播的媒介昆虫,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四川、福建、台湾等地。在广西,过去曾认为木虱的分布北限在桂林市,因为桂林以北,l月的极端低温往往低于一5℃,使木虱难以越冬。但近十几年来,桂林地区冬暖年连续出现。以桂林市为例:O年代极端低温为一6℃,对年代一3.IT,80年代一2.gT,op年代一2.ST,使木虱已能安全过冬并建立种群。据lop年调查,在桂林地区,除龙胜、资源两个山区县尚未发现木虱种群外,其余各县均已发现有木虱种群。甚至在湖南的东安、冷水滩等地,也已发现木…  相似文献   

2.
在广西桂林市阳朔县田间采集的柑桔木虱僵虫中分离纯化出一种曲霉(YS-1).结合ITS序列分析与形态学观察和科赫法则鉴定证明,该曲霉为棘孢曲霉Aspergillus aculeatus,是柑桔木虱的病原真菌.利用喷雾塔喷洒YS-1分生孢子悬浮液于柑桔木虱成虫体表5 d后,测得其致死中浓度(LC50)为3.017×106个...  相似文献   

3.
2015年1—12月在万州区农业病虫测报站纽荷尔脐橙园中采用田间系统调查卵、若虫和伪蛹及黄板诱捕成虫的方法,观察了柑桔粉虱和黑刺粉虱的年发生动态。发现,柑桔粉虱卵、若虫和伪蛹3个虫态总数量和成虫数量均在3月29日达到全年最高峰;黑刺粉虱卵、若虫和伪蛹3个虫态总数量和成虫数量均在4月9日达到全年最高峰;在两种粉虱中柑桔粉虱种群数量占优势。  相似文献   

4.
2021年在广西蒙山县蒙山镇甘棠村金秋砂糖桔种植园柑桔木虱若虫发生初盛期,开展了常用杀虫剂螺虫乙酯、噻虫嗪和阿维菌素防治柑桔木虱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2.4%螺虫乙酯SC 4 000倍液、21%噻虫嗪SC 3 360倍液、1.8%阿维菌素EC 1 440~2 000倍液对柑桔木虱若虫防治效果在82%以上,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中,1.8%阿维菌素EC 1 440倍液和21%噻虫嗪SC 3 360倍液的防治效果相对更好,药后15 d时仍然分别可达96.07%和93.91%,两者防治效果差异不显著。3种药剂的持效期均可达15 d以上,可在柑桔木虱若虫发生初盛期交替使用。  相似文献   

5.
柑桔黄龙病是严重威胁黄龙病区柑桔产业发展的毁灭性病害。广西是黄龙病重灾区,20世纪六七十年代,桂中、桂北大批柑桔园因黄龙病而淘汰,一些重病区至今未能恢复元气。柑桔木虱是黄龙病的传播昆虫。桂北于1981年发现木虱,1982年开始出现零星黄龙病病树,由于种种原因致使黄龙病大面积扩散蔓延。据桂林市水果生产办公室2007年3月的调查统计,截至2006年底,全市8.7万hm2桔园,受黄龙病危害的柑桔园面积达5.2万hm2,约占总面积的60%,果园平均发病株率达7.5%;2006年冬至2007年春共查出病树764.2万株,直接经济损失达9亿多元。广西柑桔研究所柑桔试验示…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柑桔木虱在不同年份发生变化趋势,在杉山点(海拔高271m)和沙梨坪(海拔高207m)5龄椪柑树上进行了柑桔木虱观察试验。结果表明:2011年,杉山点和沙梨萍点的柑桔木虱为害为0;2012年杉山点的柑桔木虱为害为0,沙梨坪点的为15头;2013年杉山点的柑桔木虱为534头,沙梨坪点的为340头;2014年杉山点的柑桔木虱为109头,沙梨坪点的为0。  相似文献   

7.
柑桔木虱(Diaphorina citri Kuwayama)是黄龙病的传播媒介,矿物油乳油是桔园常用的安全农药。本研究采用室内药效测定方法探究了凯能(nC24)、希翠(nC22)、威持(nC20)、百农乐(nC20)等4种新型矿物油乳油对柑桔木虱成虫的触杀和驱避效果,为应用矿物油乳油防治柑桔木虱提供依据。测定结果表明,直接喷施0.2%~1%的4种矿物油乳油对成虫都有显著的触杀效果,其中,威持导致的死亡率最高,0.5%和1%处理72 h后分别达88.89%和91.11%,LC50和LC95分别为2.345 g/L和7.546 g/L。柑桔木虱成虫在预先用0.5%和1%的4种矿物油乳油处理的寄主植物上存活率也都显著下降,其中,百农乐处理的效果最好,1%浓度处理后72 h的死亡率为61.5%。与对照(清水)相比,0.25%、0.5%和1%的4种矿物油乳油分别处理过的沙糖桔叶片对柑桔木虱成虫有驱避作用,其中,驱避效果最好的是威持,1%浓度时驱避率达84.85%,0.25%也达71.29%。说明,4种矿物油乳油对柑桔木虱成虫都有显著的触杀和驱避效果,...  相似文献   

8.
2013—2014年在南宁市武鸣县一个代表性柑桔园中调查了柑桔粉虱和黑刺粉虱的种群消长情况。结果表明,2013年和2014年柑桔粉虱卵均在4月上旬达到当年发生最高峰,由50.8粒/百叶增至548.8粒/百叶;若虫分别在2013年8月中旬和2014年4月上旬达到当年发生最高峰,由38.3头/百叶增至390.0头/百叶;伪蛹发生数量少;成虫分别在2013年6月下旬和2014年5月中旬达到当年发生最高峰,由51.6头/黄板降低为4.1头/黄板。2014年柑桔粉虱卵、若虫发生数量比2013年有所上升,但伪蛹和成虫发生数量同比有所下降。2013—2014年黑刺粉虱种群数量少,卵最高达4.6粒/百叶,若虫最高达6.7头/百叶,伪蛹最高达1.7头/百叶,没有诱集到成虫。2013—2014年南宁柑桔园柑桔粉虱种群发生数量比黑刺粉虱多。  相似文献   

9.
柑桔木虱Diaphorina citri为害是柑桔黄龙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明确了桔园中柑桔木虱扩散规律,就掌握了柑桔黄龙病传播蔓延趋势。2016年3月至2017年5月在广西金秀县桐木镇一个具有特殊条件的新建沙糖桔园,开展柑桔木虱种群自然扩散规律调查。结果表明,柑桔木虱传入新果园,先形成"中心虫株",再向外扩散;风是自然条件下影响柑桔木虱种群扩散的主要因子,柑桔木虱扩散与风具有明显正相关性,扩散趋势与风向基本吻合,呈现以"中心虫株"为头部的慧星状扩散;在无台风异常天气影响下,柑桔木虱种群一年的扩散距离约为105m。  相似文献   

10.
柑桔木虱是传播柑桔黄龙病的媒介昆虫。华南农学院主编的《农业昆虫学》(1981)中记载:“柑桔木虱在华南柑桔园,全年可见各个虫态。冬季主要以成虫密集在叶背越冬。”笔者于1987年12月—1988年3月对柑桔木虱越冬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在广州地区,柑桔木虱越冬情况与文献记载的情况有所不同。现将调查情况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1976年四川省柑桔黄龙病调查组在西昌地区的某些柑桔园见到一种木虱类害虫,它不同于我国已有记载的柑桔木虱(Diaphorina citri Kuwayama)。根据这一报道,我们在1980年11月前往宁南和德昌对该虫作了进一步调查观察。该虫形态与日本记载为害赤杨的Psylla alni Linné极为相似。根据受  相似文献   

12.
八十年代以前,桂林(这里泛指桂林市及桂林地区所辖各县)除荔浦和永福外,属于无黄龙病区,也没有柑桔木虱发生[2]。八十年代以后,桂林(荔浦和永福除外,下同)发现了柑桔木虱[4],随后又发现了黄龙病[5]。很明显,柑桔木虱是使桂林这个无病区变成病区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种种原因,对于桂林柑桔木虱的发生时间,说法很多;对于它传入桂林的途经,更是各持己见,有人说是人为的,甚至有人说柳州的柑桔木虱也是随苗木从桂林带过去的。本文根据我们的调查以及有关资料记录将桂林柑桔木虱发生情况整理于后,祈望能有助于统一认识,以利于…  相似文献   

13.
柑桔木虱(Diaphorina citri Kuwayama)是传播柑桔黄龙病(Citrus Huanglongbing,HLB)自然虫媒。2015-2017年,通过在自然变温条件下网室(保证常年有柑桔新梢)饲养观察与田间(失管园)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江西赣州地区柑桔木虱的生活史和虫口消长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常年有柑桔新梢的条件下,柑桔木虱在赣州一年发生9~10代,世代重叠现象普遍,最多时6个世代相互重叠;越冬代成虫由第5~10代的成虫混合形成,可以存活到3月下旬至4月上旬;田间3月底和4月初各虫态数量都极低,田间每年7-9月为大发生期;在环境条件适宜时,虫口数量短时间(1周的调查周期)可暴发。  相似文献   

14.
柑桔黄龙病的传毒媒介,国外早已报道有两种,一种是非洲木虱(Trioza erytreae),另一种是柑桔木虱(Diaphorina citri)。我省的木虱经宋慧英、董俊玙鉴定均属于这两种,并以柑桔木虱占优势。为了有效地防止黄龙病在我省的蔓延,我们以本省宜章县为重点,对柑桔木虱的发生规律进行了系统观察和研究。  相似文献   

15.
为比较不同药剂对柑桔木虱若虫的防治效果,有效指导果园防控用药,笔者对果园常用20种单剂与复混剂农药进行了室内对比试验。结果表明:2%阿维菌素EC2000倍液、55%氯氰·毒死蜱EC2000倍液、30%唑磷·毒死蜱EC2500倍液、40%敌百虫·氯氰菊酯EC2500倍液、15%啶虫脒·氯氰菊酯EC2500倍液5种农药对柑桔木虱若虫防治效果最好,药后3d防治效果在90%以上;果园中防治柑桔粉虱、蚧壳虫、蚜虫、潜叶蛾等害虫的常用农药如杀扑磷、三唑磷、敌百虫等有机磷农药及啶虫脒等单剂施用对柑桔木虱若虫防治效果不理想,药效最差的为24%螺螨酯SC3000倍液、73%炔螨特EC2000倍液杀螨剂。  相似文献   

16.
概况 1.国外:柑桔上的木虱主要有两种:非洲柑桔木虱[Trioga erytreae(DelQueriio)]和柑桔木虱[DiaphorinaCitri Kuwayama][又称为亚洲柑桔木虱或东方柑桔木虱],前者限于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区,后者则主要分布在亚洲,而在留尼理,毛里求斯及圣海伦岛,这两种木虱均有发生;在亚洲次大陆上,木虱亚科的Diaphozina属包括有D.citri Kuw.在内的9个种。  相似文献   

17.
对10%虫螨腈SC进行防治柑桔木虱、潜叶蛾等四种柑桔害虫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0%虫螨腈SC对柑桔木虱、潜叶蛾防效好;对柑桔粉虱速效性较好,但持效性差;对柑桔红蜘蛛的防效一般,特别是速效性差。  相似文献   

18.
赣南脐橙产区2016年嫩梢期由专业防治组织实施了直升机施药防治柑桔木虱作业,为评估防治效果,开展了相关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直升机施药雾化性能较好,雾滴附着率高,雾滴分布较均匀,14个作业(处理)的607个雾滴检测样本的平均雾滴密度为13.33粒/cm~2,符合农业航空植保技术作业要求;各处理对柑桔木虱均有很好的防治效果,药后7d有13个处理的防治效果达90%以上。直升机施药能在短时间内大面积作业,解决了一家一户防治时间不统一的问题,可以大面积减少虫口基数,是柑桔黄龙病发生区可以借鉴应用的重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9.
2016年在赣南6县(区)14个正常生产管理柑桔园定园、定时调查发现,柑桔木虱成虫、若虫、卵一年均有4个高峰期。成虫高峰期分别为5月下旬、7月中旬、8月上旬至中旬和10月上旬;若虫高峰期分别为7月上旬、8月、9月下旬和10月上旬;卵高峰期分别为5月下旬、7月中旬、8月和10月上旬。成虫、若虫、卵发生消长规律基本相符。柑桔木虱发生与新梢抽发和防控措施关系密切,各虫态虫口发生量下半年明显重于上半年。  相似文献   

20.
为掌握近年来赣南柑桔木虱发生动态及其携带黄龙病菌变化情况,2016-2020年定点、定时监测了赣南10个县(区)20个正常管理果园的柑桔木虱成虫发生动态变化,并于2018年和2020年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了 8个县(市)正常管理果园和失管果园柑桔木虱成虫带菌情况.结果表明,赣南地区柑桔木虱成虫发生高峰集中在5月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