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用不同比例的桑枝屑和蚕沙作为主要栽培基料,研究不同配方对金针菇菌丝和子实体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筛选出适宜配方。结果表明,桑枝屑、蚕沙的含量不同对平菇菌丝、子实体生长和产量影响不同;采用79%桑枝屑、10%蚕沙和8.8%麦麸作为主要基料配方栽培的金针菇菌丝体和子实体生长良好,产量高。  相似文献   

2.
用不同比例的桑枝屑和蚕沙作为主要栽培基料,研究不同配方对平菇菌丝和子实体生长及产量的影响,并筛选出适宜配方。结果表明,桑枝屑、蚕沙的含量不同对平菇菌丝、子实体生长和产量影响不同。采用70%的桑枝屑、12%的蚕沙和15.8%的麦麸作为主要基料配方栽培的平菇菌丝体和子实体生长良好,产量高。  相似文献   

3.
利用梨枝屑栽培杏鲍菇的基质配比筛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为梨树枝条废弃资源的合理再利用提供新途径。[方法]用不同比例的梨枝屑和玉米芯作为栽培料,研究其不同配比对杏鲍菇菌丝和子实体生长及产量的影响,并筛选出最适基质配方。[结果]在栽培料中添加梨枝屑对杏鲍菇菌丝生长速度有较大影响。随着梨枝屑含量增加,其菌盖和菌柄的直径有所降低,但添加50%梨枝屑与全用玉米芯的效果相当。杏鲍菇的最适培养料配方为50%梨枝屑+42%玉米芯+5%玉米粉+1%蔗糖+1%石膏+1%石灰,最适pH值为7.5。[结论]采用添加50%梨枝屑的培养料配方栽培的杏鲍菇菌丝体和子实体生长良好,产量与全用玉米芯相当,用于产梨区杏鲍菇生产中可节约成本和实现资源再利用。  相似文献   

4.
为筛选到适宜茶枝屑代料栽培的食用菌优良菌株,对灵芝、平菇、香菇、杏鲍菇以及榆黄菇等11个食用菌菌株在茶枝屑和常规杂木屑栽培基质配方上的菌丝生长状况、产量和商品经济性状等筛选指标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与杂木屑配方相比,平菇菌株在茶枝屑配方上的菌丝生长状况更好、产量更高、商品经济性状更优;灵芝菌株在茶枝屑栽培配方上除菌丝生长速度显著低于杂木屑配方外,其他菌丝生长状况指标、产量以及商品经济性状指标间均差异不显著,其他食用菌菌株在茶枝屑配方上的筛选指标均显著差于杂木屑配方组,因此以灵芝和平菇分别作为复筛菌株.菌株复筛试验结果表明,在茶枝屑代料栽培配方上夏灰1号和灵芝92菌株菌丝长势最好,生长速度最快,分别为0.92、0.45 cm/d,产量最高,分别达436、45 g/棒,商品经济性状最优.经综合比较分析,筛选得到夏灰1号平菇以及灵芝92是适宜茶枝屑代料栽培的优良食用菌菌株.  相似文献   

5.
利用牛粪和平菇栽培废料作为主要栽培原料进行室内杏鲍菇栽培试验,并对杏鲍菇菌丝形态、生长情况、产量等生理指标进行研究,以便筛选出以牛粪和平菇栽培废料为主要原料栽培杏鲍菇的合适培养料配方。结果表明:牛粪、栽培废料和麸皮配比为48∶39∶10(另有1%蔗糖、1%过磷酸钙和1%石膏)时,从杏鲍菇接种到菌丝长满栽培瓶平均需要23 d,至原基出现需要38 d,每瓶子实体平均产量753. 22 g,与对照(762. 56 g)较为接近,平均菇重和生物学效率分别为28. 97 g和65. 5%,优于对照(23. 83 g和61. 1%)。研究显示,用牛粪搭配平菇栽培废料和麸皮栽培杏鲍菇完全可行。  相似文献   

6.
以废弃的桑枝为主料、豆粕为氮源进行配方试验,比较不同配方栽培袋的杏鲍菇菌丝生长速度及子实体产量的差异.结果表明,以桑枝为主料的7个配方中,杏鲍菇菌丝生长和产量虽有一定差异,但都能正常生长.配方7以麦麸为氮源,菌丝生长速度最慢,但菌丝浓密粗壮,产量最高;以豆粕为氮源的处理菌丝生长速度较快,但产量均较以麦麸为氮源的低,说明麦麸是栽培杏鲍菇较好的氮源.豆粕比例在9%时,菌丝产量达到最高,说明豆粕含氮量较高,实际栽培中可使用较低比例.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杏鲍菇高产栽培技术,用玉米芯进行了不同配方栽培杏鲍菇试验。结果表明:玉米芯占75%和85%的配方具有发菌快、菌丝长势好,子实体质量、产量和生物效率高等优点,是栽培杏鲍菇的适宜配方。  相似文献   

8.
【目的】筛选以桑枝屑为原料、适合秀珍菇夏季栽培的最佳配方,为实现桑枝条资源化和秀珍菇反季节高产优质栽培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移动式菌棒制冷"工艺对菇棚进行降温刺激,以不同添加比例的桑枝屑(90%、85%、80%)为原料配制成3个栽培配方,以玉米芯添加麸皮的配方作对照,比较各配方栽培秀珍菇的菌丝生长情况、鲜菇产量、生物学效率、经济效益及氨基酸含量。【结果】不同桑枝屑添加配比的栽培配方在夏季栽培秀珍菇均能正常出菇,但对秀珍菇菌丝生长、鲜菇产量、生物学效率及氨基酸含量的影响不同,综合考虑,以桑枝屑80%、麸皮18%、碳酸钙1%、石灰1%为配方进行秀珍菇夏季栽培的效果最佳,其菌丝长势好,平均每袋鲜菇产量、生物学效率、投入产出比和氨基酸总量均最高,分别为0.48 kg、111.6%、1∶2.57和4.24%。【结论】利用"移动式菌棒制冷"工艺,以桑枝屑为主料添加麸皮、碳酸钙、石灰的配方在夏季栽培秀珍菇是可行的,既可降低生产成本,又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以桑枝蚕沙作为栽培基质培育榆黄菇的关键技术,本试验以发酵蚕沙不添加为对照,以5%、10%、15%的添加量为试验组,接种同批次榆黄菇菌种,记录菌丝生长指标,分析榆黄菇的生长情况、子实体的性状、产量。结果表明,蚕沙发酵处理后可为榆黄菇栽培提供碳源、氮源,5%试验组、10%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在蚕沙添加量为10%的配方生物学效率最高。由此可见,一定添加量(5%~10%)的发酵蚕沙能够有效提高榆黄菇的产量品质。  相似文献   

10.
《山东农业科学》2019,(11):60-63
本试验在秀珍菇栽培料配方中添加不同比例的棉柴屑替代部分棉籽壳进行栽培,测定不同配方的秀珍菇菌丝生长速度、原基形成时间、产量及其在不同时期的漆酶活性。结果表明:配方4(棉柴屑40%、棉籽壳40%、麦麸18%、石膏1%、糖1%)的菌丝生长速度最快,原基形成天数最短,产量最高。不同栽培料配方的漆酶活性差异较大,但均表现为营养生长阶段较高,随菌龄的增长至子实体成熟,总体呈下降趋势。综合分析得出,配方4是棉柴屑替代棉籽壳栽培的最佳配方,漆酶活性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秀珍菇菌丝的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