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方依据遵义县的农作条件及辣椒产业发展情况,结合经验总结,提出遵义县干制辣椒的高产栽培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2.
通过实地调查和运用SWOT法,分析遵义县辣椒产业发展现状、优势与劣势、机遇与挑战,认为遵义县处于全国辣椒消费的中心位置,是辣椒的物流中心、信息中心、人才集聚中心和资金流动通道,对进一步发展辣椒产业机遇大于挑战;并针对其产业现有的问题提出实施品牌战略、辣椒加工升级与转型战略、种植主体多元化战略等对策建议,以促进遵义县辣椒产业健康、快速及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辣椒漂浮育苗技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彭诗云 《辣椒杂志》2010,8(1):25-25,27
<正>辣椒是遵义县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2008年种植面积已达到2.47万hm2,干椒产量5.5万t,产值5亿元。遵义县不断探索辣椒育苗新技术,从营养块育苗、浅水育苗到漂浮育苗,特别是从2005年开始  相似文献   

4.
遵义县辣椒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辣椒产业是遵义县传统特色主导产业,也是该县继烤烟、油菜之后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在有关调查基础上总结了该县辣椒产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初步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5.
2003年11月21~23日,全国辣椒产业化建设研讨会暨中国园艺学会辣椒分会2003年年会在中国革命圣地和我国干椒大省贵州省遵义县隆重举行。出席这次会议的代表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国园艺学会辣椒分  相似文献   

6.
<正>辣椒作为贵州省主要栽培的农作物之一,自2009年以来其种植面积和加工业规模已达到国内第一。辣椒种植几乎遍布全省各地,已成为农户的重要经济收入来源。近年来,贵州引进的辣椒品种逐年增多,病害发生也日趋严重且种类复杂。为了加快贵州辣椒产业的现代化建设和安全生产,笔者于2014~2015年对贵州辣椒病害进行了调查研究,其间发现一种被当地农户称为"糊叶病"的病害在贵州的遵义县、绥阳县、虾子镇、大方县、黔  相似文献   

7.
遵义辣椒疫病的发病条件及发病特点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赖卫  杨红  姜虹  牟玉梅  刘崇政 《蔬菜》2016,(7):69-71
通过2013-2015年共3年对遵义辣椒主产区遵义县枫香、鸭溪、三岔、龙坪、虾子、团溪等镇辣椒产区疫病调查和取样研究,并针对气候条件、土壤条件、耕茬条件、辣椒品种与辣椒疫病发病关系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表明:气温是影响辣椒疫病病害发生的首要条件,湿度是影响发病的重要因素,雨日与发病成正相关;辣椒品种抗性是诱发感染疫病病害的内因,土质和栽培技术是导致辣椒疫病发生的先决条件。但生产过程中可通过水旱轮作,高垄窄畦,地膜覆盖,选用抗病品种,搞好苗床,种子消毒,做好苗期、定植期至挂果期的生防菌等综合防治措施,可有效防治病害。  相似文献   

8.
采用大棚延秋无土栽培,探讨不同播期对辣椒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试验表明:在遵义县生态条件及相似生态条件下,不同播期辣椒的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间差异明显;辣椒播种以6月上旬最好,6月中旬次之,7月上旬是大棚延秋无土栽培的生育拐点,产量随播期推迟而大幅度下降:经试验建立的播期与产量的直线回归方程为:y=1145.5625—20.2018x,该方程表明,最佳播期为6月5日,每晚播1d,鲜辣椒产量将降低20.2018kg/667m2,每推迟15d播种,将减产17.5%以上。  相似文献   

9.
毕节线椒是毕节市经济作物工作站从本地线椒材料中经自交定向培育而成的常规干鲜两用品种,其适应性广、抗逆性较强、辣味中等、色鲜、口感好,商品性佳.2009-2010年先后在贵州省辣椒研究所、遵义县、贵阳市、黄平县、大方县、独山县、关岭县、册亨县和铜仁市9个县(市)进行了多点区域试验,综合表现较好.2011年6月28日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0.
杨晔 《现代园艺》2014,(12):166-167
为切实保护好我国天然林,我国实施了天然林保护工程,也就是天保工程。遵义县在成功完成天保一期工程目标任务的基础上,正在积极开展天保二期工程,对于提高遵义县的天然林保护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遵义县天保二期工程当前建设现状的分析,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1.
通过在贵州遵义县洪关乡实施脱毒马铃薯‘宣薯2号’不同栽培密度比较试验,探索遵义县西北部高海拔镇乡的种植适宜密度,挖掘其增产潜力。结果表明:脱毒马铃薯‘宣薯2号’在遵义县海拔1 100~1 250 m地区,种植密度以4 500~6 000株/667 m2为宜,田间长势较好,增产效益明显,每667 m2产2 500 kg左右。  相似文献   

12.
周武江 《现代园艺》2014,(8):231-232
古大珍稀树木是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遵义县位于贵州省北部是贵州省区位优势和自然条件较好的县,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雨热丰富,宜于林木生长。下面对遵义县古大珍稀树木保护进行了简单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李奎  王亚丽 《蔬菜》2015,(1):71-72
遵义县番茄蔬菜种植面积较大,番茄晚疫病发生重、损失大、不易防治、防治效果差,针对遵义县番茄晚疫病的发生及防治进行调查与研究,提出农业防治与药剂防治相结合的方法,为种植户防治番茄晚疫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正>遵义市播州区朝天椒种植面积超过3万hm~2(45万亩),规模效益显著。朝天椒产量主要集中在侧枝上,应及时摘心,促发侧枝,并做好肥水管理。遵义市播州区(原贵州省遵义县)地处乌江北岸,海拔多在800~1 200 m之间,年均气温13~18 ℃,无霜期在280 d(天)左右,年降雨量为1 100 mm,年日照时数为1 150 h(小时),境内气候温和,热量资源丰富,雨量充沛。播州区规模种植的辣椒主要是果顶向上生长、以采收红熟果为  相似文献   

15.
辣椒氮、磷、钾施肥效应模型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索遵义县主要水稻土辣椒施肥模型,采用”3414”完全实施方案设计进行了辣椒肥料效应试验,建立了氮磷钾肥料效应回归模型。结果表明,三元二次肥料效应模型拟合效果较好,氮、磷、钾肥最佳施用量N为13.26kg/667m^2.P2O5为5.32kg/667m^2、K2O为11.29kg/667m^2,最佳干椒产量为244.42kg/667m^2。在试验区农户施肥情况调查表明。当施肥与三元二次方程推荐的施肥方案接近时,产量效果比较好,其施肥配置方案为:N为13.26kg/667m^2、P2O5为5.32kg/667m^2.K2O为11.29kg/667m^2,对于指导施肥决策有较大的参考价值。经济效益比较表明,氮、磷、钾配比在中、中、中水平或中、低、低水平时效益较好。肥料效应分析表明.辣椒对氮肥及钾肥的需用量大,其氮、磷、钾施肥比例为1:0.4:0.85。  相似文献   

16.
松褐天牛以幼虫蛀干为害马尾松等松科植物,又是传播松材线虫病的主要媒介,遵义县松类面积7万hm2,占森林面积的44.5%。又是松材线虫病疫区,所以防治松褐天牛,遏制松材线虫病的传播成为保护遵义县生态安全的重中之重。本文根据历年防治松褐天牛的不断总结,针对松褐天牛的为害发生规律特征,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朱元芳 《现代园艺》2014,(22):81-82
本文通过对核桃产业发展和病虫害的调查,分析遵义县核桃常见的病虫害发生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8.
朱方宇  李奎 《蔬菜》2015,(1):37-41
遵义县根据中央精神,结合自身实际提出在全省全市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为此县委、县政府做出了实施农业“321工程”的工作部署。通过对遵义县农业“321工程”进行调研,认真总结了实施成效和发展现状,同时指出了实施农业“321工程”遇到的发展瓶颈与难点,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为进一步提高遵义县辣椒种植水平,以遵椒4号为材料,测试不同种植密度对遵椒4号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密度对遵椒4号的生育进程影响小,对其主要生物性状和经济性状均有不同影响,对产量构成因素影响显著,过稀过密都不利高产。遵椒4号种植密度为7200株/667m~2时产量最高,其干椒产量达276.8 kg/667m~2,且收益也达到最高,为3 187.8元/667 m~2。通过种植密度影响产量的数学模型计算,遵椒4号种植密度达到7 133株/667 m~2时,可实现其最高干椒产量256.2 kg/667 m~2。  相似文献   

20.
刘雪松 《现代园艺》2015,(4):190-191
分析了遵义县森林资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森林资源管理对策,这对促进县域森林资源的保护与利用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