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养禽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越来越多的肉种鸡场由平养转为笼养。为弄清笼养与平养存在的差异,笔者自1995年起连续5年进行了肉种鸡笼养与平养生产性能比较试验。材料与方法试验时间:试验于1999年2月4日起至11月18日止,为期41周。试验用鸡:选用26周龄AA父母代种鸡,笼养组母鸡2400只,公鸡120只;平养组母鸡1554只,公鸡192只。试验场地:本试验在莒县良种鸡场肉种鸡分场进行。选择建筑相同且相邻的两栋鸡舍,每栋鸡舍面积为375m2,一栋采用双层阶梯式笼养,另一栋为1/3地面2/3棚架式平养。试验方法:本次试验于元月20日从同一育成舍随机分群…  相似文献   

2.
试验比较了27~48周龄罗斯308父母代肉种鸡在不同饲养模式下产蛋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差异。结果:与笼养模式相比,平养模式下公鸡耗料量显著升高(P0.05),公鸡体重(P0.01)、母鸡体重(P0.05)及公鸡死淘率(P0.01)显著或极显著降低;平养种鸡种蛋合格率极显著高于笼养种鸡(P0.01),每套种鸡提供的雏鸡数明显增加。经济效益分析显示平养模式下饲养种鸡获得的经济效益明显优于笼养模式。试验表明平养模式更适合饲养肉种鸡。  相似文献   

3.
畜牧养殖业的飞速发展,由以前的分散型向产业化和集约化的方向发展,商品蛋鸡的笼养相比平养的优点不言而喻,而肉种鸡的笼养与平养的优与劣如何呢,笔者的体会如下: 第一单位面积饲养只数 由于向用种鸡的体型比较大,按三层笼养计算,能养4只蛋鸡的笼位只能养2只肉种鸡,而且笼与笼之间有过道,单从养母鸡计算(每平方米5只计算),按三层笼养,笼养每平方米比平养大约多1-2只,但是由于肉种鸡笼养,在相对单位面积内的鸡只密度相对大,由于肉种鸡体型大、产热多,在半开放式鸡舍的饲养情况下,尤其是在夏季高温季节,特别是在气温…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 ,肉种鸡笼养发展很快。但养鸡户普遍反映 ,笼养肉种鸡多晚产 ,有的推迟达 6周以上 ,并伴随产蛋率低 ,造成很大经济损失。为使肉种鸡准时开产 ,应采取如下措施。1 全程笼养 如果育雏、育成期平养 ,产蛋前转入产蛋舍 ,鸡群要有一个较长的适应过程 ,打破了生长发育的连续性 ,势必造成晚产。而采取全程笼养 ,则鸡群应激小 ,生长发育平稳 ,有利于适时开产。2 科学限饲 ,使体成熟与性成熟同步 缩短育雏料的饲喂时间 ,使 4周龄体重不超标 ,以培育出骨架适中的小母鸡。鸡群 1 2周龄后性发育加快 ,因此 ,1 2周龄时 ,体重一定要达标 ,同时…  相似文献   

5.
本论文旨在研究淘汰笼养肉种鸡下笼后不同饲养密度及活动空间下其运动量和羽毛外观的变化规律,为肉种鸡的合理淘汰提供有效方案。试验选取50周龄体况接近的待淘汰的肉种鸡L系母鸡225只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Ⅰ组(45只)、Ⅱ组(45只)、Ⅲ组(90只)和笼养组(45只),平养组放于饲养空间为12、24、24m2的隔间内,饲养密度分别为3.75、1.875和3.75只/m2,饲养周期为10周,分别在55、60周龄对各组鸡进行体尺、羽毛和运动步数测定。结果表明:(1)整个试验周期内,平养组的运动步数高于笼养组(P<0.05),其中Ⅱ组>Ⅲ组>Ⅰ组(P<0.05)。(2) 4组鸡各部位羽毛评分得分最高为背羽;平养组羽毛总得分高于笼养组(P<0.05),其中,Ⅱ组>Ⅲ组>Ⅰ组(P<0.05);平养模式下60周龄时总得分较之55周龄增幅减缓。(3)相比于笼养组,平养组胫长有所提升(P>0.05)。综上,相比于笼养,平养组鸡避免了与笼具的相互摩擦,同时相同饲养密度下的鸡群总体活动空间越大,运动量增加,最终羽毛质量得到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6.
当前肉种鸡的饲养大都采取人工授精,提高种蛋受精率使肉种鸡全年入舍母鸡合格总受精蛋枚数大大的增加,从而提供更多的健雏数,增加经济效益。肉种鸡人工授精应用在笼养直接做人工  相似文献   

7.
我场于1989年5月19日从北京家禽育种有限公司引进艾维茵父母代肉种鸡3728套(母鸡3728只配备相应的公鸡)。24周末育成母鸡3602只,育成率97.5%。27周龄为开产日龄(产蛋率9.3%),25—67周龄死淘率3.44%。67周龄共产蛋711625枚,入舍母鸡平均产蛋197.6枚,比该品种推荐的190.1枚产蛋标准多7.5枚,提高3.95%。产蛋期内共获受精蛋593373枚。孵出雏鸡508221只,种蛋孵化率85.65%,入舍母鸡平均生产雏鸡141.09只。为了缓和当时肉雏鸡紧张状况,根据鸡群产蛋情况,延长全群种鸡的产蛋期,到74  相似文献   

8.
肉种鸡的利用价值不仅表现在肉用性能上,更主要的是还应具有较高的繁殖力,才能在下一代获得更多的肉仔鸡,从而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笔者通过对30周龄肉种鸡体重与产蛋量数据的统计分析,并计算出肉种鸡体重与产蛋量的相关性,为正确控制体重及选种育种工作奠定了基础。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动物:试验鸡选自宁夏供销社种鸡场30周龄的AA肉种母鸡50只,该群鸡引种于北京爱拔益加家禽育种有限公司,生产性能好,抗病力强。1.2饲养管理方式:采用全阶梯3层笼养,每笼2只,人工料槽给料,限饲方式为每日限饲法,乳头饮水器饮水。1.3统计分析方法:该实验随机选…  相似文献   

9.
<正> 我场于1989年5月19日从北京家禽育种有限公司引进艾维茵父母代肉种鸡3728套。24周龄末育成母鸡3602只,育成率97.50%。27周龄为开产日龄(产蛋率9.3%)25~67周龄死淘率3.44%。67周龄共产蛋711625个,入舍母鸡平均产蛋197.6个,比该品种推荐的190.1个产蛋标准多7.5个,提高3.95%。产蛋期内共获受精蛋593373个,孵出雏鸡508221只,种蛋卿化率85.65%。人舍母鸡平均生产雏鸡141.09只。为了缓和当时肉雏鸡紧张状况,根据鸡群产蛋情况,延长全群种鸡的产蛋期。到74周龄时才淘汰,总产蛋量792662个,其受精蛋646922个,出雏553992只,平均每只产蛋达到220.1个,受精蛋180.4个,孵出雏鸡153.8只。其中产蛋最高的一小群200只母鸡共产蛋45096个,平均每只产蛋225.5个。  相似文献   

10.
本站鸡场自1989年3月开始试养肉用种鸡,当时引进红宝父母代5套。1990年2月又引进7套。至1990年7月中旬首批种鸡淘汰(68周龄),共生产种蛋5.20万枚,提供苗鸡4.10万羽。每一入舍母鸡生产种蛋130枚,提供雏鸡102.5羽。共创产值7.20万元,获利1.50万元。第二批种鸡158日龄入种鸡生产舍,计育成率92.3%,母鸡只均重3080克。  相似文献   

11.
试验选用50周龄的"罗曼褐"父母代蛋种鸡540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270只鸡,设6个重复,每个重复45只鸡.试验组与对照组日粮及饲养管理相同.试验期内,试验组日粮中添加有益微生物惠康1号,试验周期为42d.结果表明:添加有益微生物惠康1号的试验组鸡只日产蛋量、产蛋率、破蛋率、种蛋受精率、孵化率、每只入舍母鸡提供健雏教等生产性能指标均比对照组提高;采食量、平均蛋重、料蛋比、种蛋合格率、健雏率分别比对照组偏低,但组间各项生产性能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2.
黄曲霉毒素(AF)是玉米等粮食发霉后由黄曲霉菌产生的有害物质,它对畜禽生长发育极其有害。试验研究了酵母培养残留物(YCR)抑制黄曲霉毒素在肉种鸡生产中的中毒作用。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1材料和方法1.1试验动物与分组试验动物为120只肉用种母鸡和12只种公鸡,均为35周龄。将它们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设有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母鸡。每个处理组由30只母鸡和3只公鸡组成。1.2试验设计试验鸡采用笼养,每个重复单独给料,自由采食饮水,为了使公鸡的影响最小化,公鸡每周在各处理组之间轮换。日常管理与免疫程序按常规进行。1.3日粮配…  相似文献   

13.
将五百七十六只20周龄单冠白来航青年母鸡,按体重分为三组,进行笼养到52周作为一个产蛋期。这三个体重组的鸡——重的、中等的和轻的其平均体重分别为1377、1256及1131克。鸡的体重不影响到达50%产蛋率的年龄,也不影响母鸡只日或是入舍母鸡产蛋率。体重大的鸡其存活率明显地低于体重中等的和体重轻者(分别低16.2%和15.6%)。在20周龄时的体重差异一直延续到72周龄。体重大的鸡的蛋重较大,母鸡只日和每一打蛋的饲料消耗比中等和体轻组的多,同时中等体重的鸡在这些方面的每个指标的平均值都比体重轻者为高。体重大的鸡生产每克蛋较体重轻者多消耗3.66%的饲料。本试验的结果表明与过去的试验相比,鸡在体重较轻的时候是能够产蛋的。因此制定培育能产蛋的体重较轻的小母鸡的营养标准是合乎要求的。  相似文献   

14.
由于AA肉用种鸡的遗传性状逐代改进,使其父母代生产性能不断提高。现将AA肉用种鸡父母代目前的生产水平详列如下。 1.产蛋量: (1)25周龄时产蛋率达5%。 (2)产蛋高峰期的产蛋率达86%。 (3)按入舍母鸡产蛋量计算,42周龄内平均每只产179枚蛋,能孵出鸡苗153.8只。 2.孵化率为86%。 3.成活率为95%(0~25周龄)。 4.耗料: (1)每生产1枚蛋需耗料250克。 (2)0~25周龄,每只母鸡共消耗饲料13.62公斤;每只公鸡共耗料15.44公斤。注意:饲料消耗量是随饲料品质、环境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饲养方式对肉鸡生产效果和经济收益的影响。试验各选用3幢鸡舍进行笼养和网上平养试验。结果表明:(1)笼养组全程平均成活率98.7%,网上平养组全程平均成活率95.4%,笼养组比平养组平均成活率提高了3.3个百分点;(2)42日龄出栏均重笼养组平均为2.62kg,比平养组高0.04kg;(3)全程平均料肉比笼养组平均为1.62∶1,而平养组平均为1.75∶1,笼养组料肉比比平养组低0.13;(4)肉鸡笼养和网上平养只平均分别获利6.1元和2.43元,肉鸡笼养比网上平养每只鸡多获利3.67元。综合分析表明:笼养与网上平养相比不但能显著降低肉鸡全程料肉比和提高平均出栏体重,而且采用笼养方式还能显著提高肉鸡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为验证用大豆饼代替鱼粉喂鸡的可行性,在蛋用鸡(种鸡和产蛋鸡)及肉鸡的饲料中,配入高量大豆饼,以代替大部分鱼粉,作为试验区的饲料。用配入大量动物蛋白(鱼粉)的饲料作为对照区的饲料。试验方法 (1)试验一用白色来航种鸡(纯系)作试验。在平饲鸡舍进行。每一群公鸡5只,母鸡50只。试验区和对照区各饲养4群。试验期为21周龄至76周龄。试验中测定重要的生产性能和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7.
强制换羽是用人为的方法加速换羽过程,强制母鸡迅速换羽并长全新羽,再刺激其重新产蛋的过程。为探讨笼养肉种母鸡强制换羽的效果,我们于1997年12月对48周龄艾维茵父母代种鸡实行了强制换羽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生产成绩,现报告如下。1 种鸡饲养条件及鸡群状况 饲养舍采用自然光照,双列三层全阶梯笼养,乳头式饮水,机械清粪,采用宁波正大全价饲料。强制换羽时母鸡数为1446羽,平均体重3.65kg,换羽前48周龄产蛋率为63.66%,受精率91.94%,鸡群情况良好。2 强制换羽方案及实施情况 强制换羽前整理…  相似文献   

18.
肉用仔鸡种鸡群的繁殖性能受许多因素共同影响。成熟年龄、产蛋率、受精率、总孵化率、蛋壳质量和种鸡成活率,每一项部直接影响每只入舍母鸡的出雏数。重型种鸡是按照生长快、体型大、饲料消耗多和料肉比高进行选育的。现已确认、种母鸡的体重  相似文献   

19.
将50周龄的"罗曼褐"父母代蛋种鸡540只,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70只鸡,设6个重复,每个重复45只鸡。试验组与对照组日粮及饲养管理相同。预试期间试验组与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组间产蛋性能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期,试验组基础日粮中添加有益微生物惠康Ⅰ号,对照组不添加,试验周期为42d。试验期间测定各组别每重复蛋种鸡的产蛋性能和繁殖性能指标。结果表明,添加有益微生物惠康Ⅰ号的试验组只鸡日产蛋量、产蛋率、破蛋率、种蛋受精率、孵化率、每只入舍母鸡提供健雏数等生产性能指标均比对照组提高,采食量、平均蛋重、料蛋比、种蛋合格率、健雏率比对照组低,但组间各项生产性能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20.
最近在路易斯安那州大学一项肉用种鸡试验表明,饲喂合成的铝硅酸钠水合物能降低饲料消耗,而不影响体重、蛋重或蛋的孵化率。试验采用1320只AA肉用种鸡,其中1220只为母鸡,120只为公鸡。24周龄时将鸡分成30组,每组4只公鸡和40只母鸡。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