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9年,郴州市苏仙区选择了马头岭、岗脚、太平3个乡的4个村实施开展林业科技进村入户示范行动。实行林业技术人员与林业大户对口服务,开展林业适用技术培训。重点实施推广油茶丰产栽培技术、毛竹丰产培育技术、珍稀珍贵树种培育、水土保持柏木林栽培技术示范,鼓励引导林农发展以“土地入股经营”模式为主的油茶专业合作社。宣传落实林业改革政策和扶持政策,取得了初步成效。为油茶、毛竹、油桐三大产业科学跨越发展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2009年,全省林业科技推广部门共争取国家资金1293万元,列入国家林业科技重点推广计划项目有10个:《油茶高产新品种区试示范及丰产栽培技术推广》、《杉木、马尾松、湿地松大径材培育及木材密实化技术推广》、《毛竹定向培育技术及去内节破竹机推广应用》、《天敌昆虫防治松材线虫病技术推广》、《龙脑樟等四种经济林树种区试与推广》、《沉水樟、棱角山矾、耐寒邓恩桉丰产栽培技术推广》、《豪猪规模养殖关键技术推广》、《油茶优良无性系快繁技术推广示范》、《油茶低产林改选技术推广》、《油茶籽油深加工及副产品综合利用技术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3.
专家介绍     
李金柱,女,40岁,博士,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植物营养学专业,现为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经济林所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森林植物营养、林木养分管理与平衡施肥技术的研究工作。自2007年参加工作以来,主持了国际植物营养研究所的合作项目“板栗养分管理技术研究”和湖北省农转资金项目“生物质能源树种乌桕优良品种规模化繁育中试与示范”;参加了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北部边缘区油茶良种应用和高效栽培技术集成示范”和“十二五”科技支撑项目“涩柿和甜柿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专项“生物质能源树种乌桕新品种定向选育研究与示范”、中央财政推广项目“‘八月红’等板栗新品种及高效栽培技术推广示范”等10余项课题的研究。荣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省科技成果推广三等奖2项,参与制定油茶、乌桕丰产栽培地方标准3项,发表研究论文10余篇。  相似文献   

4.
<正>2009年,郴州市苏仙区选择了马头岭、岗脚、太平3个乡的4个村实施开展林业科技进村入户示范行动,实行林业技术人员与林业大户对口服务,开展林业适用技术培训,重点实施推广油茶丰产栽培技术、毛竹丰产培育技术、珍稀珍贵树种培  相似文献   

5.
《广西林业》2015,(1):50-51
<正>自治区林业技术推广总站积极创新工作思路,深入实施林业科技特派员科技创业行动,积极创建林业科技示范点,运用信息手段全面推进林业科技成果转化。在全区范围内大力推进林业科技示范点建设,共新建林业科技示范点资金补助项目40个、林业技术推广示范项目23个。拍摄了《油茶新种技术》、《油茶低产林综合改造技术》、《红椎丰产栽培技术》等3部远程科教专题片,进行林业科技远程教育培训。刻录3部专题片为VCD,在贵港送科技下乡活动送给农民朋友,受到广泛好评。  相似文献   

6.
正东兰县围绕"生态立县"的战略目标,积极创建自治区级板栗、油茶核心示范区——东兰县隘洞镇东兰板栗核心示范区、东兰县江洞油茶核心示范区,并组织创建1个县级示范区、2个乡级示范园、8个村级示范点等现代特色林业示范区(园、点),覆盖了东兰名优特色林产业,以点带面推动林业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生物技术与良种研究所长期从事林木新品种的培育、引种及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先后承担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获省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为林木良种产业发展做出了贡献。研制的"速生桉树","川香"、"川核早"、"客龙早""珍珠核桃"等核桃优良品种以及引种推广的油用牡丹,"红火箭"、"红火球"、"红叶"紫薇等优良品种极具市场前景,受到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广大  相似文献   

8.
"GLS赣州油"系列油茶良种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给我国油茶产业的更好更快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以"GLS赣州油"系列油茶良种为材料,从选地及整地标准、挖穴和复穴、定植及栽后管理、免耕抚育、配方施肥、幼林抚育、成林抚育、树形修剪、病虫害防治、采收技术等10个方面人手,系统研究了丰产栽培的影响因素,建立了完善的"GLS赣州油"系列油茶良种的配套丰产栽培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9.
林业部将在今后3年内推广12项林业开发技术: 1.林木良种引种、推广和速生丰产栽培的综合技术; 2.各种类型的生态林业综合技术; 3.名、特、优、新林副产品的栽培和加工利用技术; 4.森林火灾及森林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5.中幼林经营管理、抚育间伐、低产林改造的综合技术; 6.油茶、油桐、核桃、板栗、黑荆树等木本油料,木本粮食、药用材、特用经济林的丰产栽培及加工利用技术;  相似文献   

10.
以核桃、油茶、油用牡丹等木本油料树种为例,分析了区域布局、良种、产量、效益、消费等环节存在的问题,提出在木本油料产业发展中要做到合理布局,依靠科技、创新形式、正确引导,为种植者和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四川高含油量牡丹品种“丹凤1号”良种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选择适合四川地区发展的高含油量的油用牡丹品种,以紫斑、赵粉、凤丹等6个引种牡丹品种为材料,测定其单株果荚数、出籽率等丰产指标,牡丹籽含油率和籽油有效成分(亚麻酸、亚油酸、油酸)含量。结果表明,凤丹为四川地区表现最好的油用牡丹品种。2014年四川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将该品种认定为良种,并命名为"丹凤1号"。"丹凤1号"平均含油率36.5%,单株产籽量(干)203.16g,每公顷产量可达3 900kg。  相似文献   

12.
《广西林业》2011,(Z1):154-155
"十一五"时期以来,广西林科院确立"科技立院、人才强院、产业兴院"的发展理念和"创建全国一流省级林科院"的奋斗目标,先后承担国家、部(省)和部门的科技项目180多项,获科技成果78项,建立了包括桉树速生丰产、主席基金项目试验林、世行项目试验林、生态林业工程、珍贵乡土树种栽培、油茶丰产栽培或低产林改造、八角低产林改造等30多个近5万亩高效林业示范点或试验基地,分布在全区各市、县、林场,辐射带动了全区林业发展.  相似文献   

13.
春光明媚,绿绽枝头。3月3日,副省长庞道沐在省森林植物园和省林科院现场办公时强调,今年省府将重点支持八大林业新技术的推广,加大科技兴林的力度,促进我省林业迈上新的台阶。省府重点支持的八大林业新技术是:油茶“两系”杂交育种、优良无性系高产基地建设和加工系列产品开发;森林和湿地生物多样性研究与繁殖;林木良种和名优花卉组培工厂化育苗;滩地“兴林灭螺”工程造林;紫色页岩丘岗地芦竹造林及丰产技术;毛竹林分类经营及定向培育技术示范;赤按耐寒良种&丰产栽培技术;板栗贮勤保鲜技术。这八大林业新技术均是我省林业科研…  相似文献   

14.
《经济林研究》2012,(4):193
由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实验中心、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江西省林业科学院、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共同完成的"油茶高产品种选育与丰产栽培技术及推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正邦油茶产业科技(示范)园建设条件的分析,按照"五位一体"建设要求,围绕建设总体目标,提出正邦油茶产业科技(示范)园建设良种繁育区、丰产栽培区、生态旅游区、精深加工与产品研发区,并确定其布局与规模,探讨油茶产业科技(示范)园建设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为油茶产业科技(示范)园建设规划做出示范。  相似文献   

16.
科技兴林湖北梦,赶超跨越正当时。专家进县辅导、生态工程规划、油用牡丹产业研究、油茶低产林改造、BT等微生物杀虫剂研发、林业血防工程建设、漆树产学研联盟……近年来,一个个改善湖北生态与民生林业建设的科研行动相继展开,让人们切身感受到了“绿满荆楚行动”的变化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油茶早期丰产栽培技术获得成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横县林业技术推广中心针对造上的油茶林生长慢、结果迟、产量低、无法获得油茶早期丰产的问题,于1981年开始对普通油茶早期丰产栽培技术进行试验研究,获得成功。1989年10月经科技主管部门组织现场验收。八年生(始果期)茶林,亩产油56.36斤,与1980年8月全国油茶会议提出的6年生,亩产茶油8市斤为速生丰产指标相比,大为超过。1990年3月通过成果鉴定。与会专家认为,该项试验研究,选题正确,方法科学,技术创新,效果良好;产量指标超过林业部关于油茶始果期丰产和项目设计指标要求;试验期收入为投资的4.13倍,可作重要科研成果推广应用。油茶早期丰产主要技术为:  相似文献   

18.
林业科技示范园作为现代林业发展的新型模式,有促进林业产业发展的作用。本规划园利用项目地现有的优势条件将园区打造成以“油茶”为主题的专类科技示范观光园,园区共有油茶生态景观文化、茶园休闲娱乐、油茶科技实验示范等3个分区,将园区建成景观、文化、科技、休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油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促进油茶文化的传播,为全省乃至全国油茶产业发展提供示范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9.
油用牡丹是一种新兴的木本油料作物,具有产籽量大、含油率高、品质优、抗性强等优良特点。本文从油用牡丹苗木选择、园地选择与整理、栽植方法、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采收与处理等方面系统介绍油用牡丹在关中地区的丰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0.
《甘肃林业》2015,(1):48
2014年以来,白银市紧紧抓住国家扶持甘肃加快林业发展的机遇,充分发挥地理、资源和产业基础优势,按照"区域化布局、标准化栽培、集约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原则,创建一流的优质油用牡丹示范基地,提高市场竞争力,着力推动全市油用牡丹产业健康发展。白银市油用紫斑牡丹示范基地建设项目规划投资403万元,其中,省级财政油用牡丹产业发展资金30万元,项目协作单位靖远县田龙种植购销农民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