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李瑛  曾磊  赵贵章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4):12158-12160
[目的]研究应用层次分析法评价苏贝淖流域植被生态脆弱性。[方法]从苏贝淖流域植被生态实际情况出发,利用已构建的苏贝淖流域植被生态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层次指标的权重,并利用综合指数法计算各评价单元的植被生态脆弱度,评价苏贝淖流域植被生态脆弱性。[结果]苏贝淖流域植被脆弱性划分为极度脆弱、高度脆弱、中等脆弱、低度脆弱4个等级;极度脆弱区分布于苏贝淖附近的湖盆滩地地带,地下水位埋深普遍小于1.0 m,该区植被与地下水关系密切;低脆弱区分布于苏贝淖四周的梁地地带,地下水位埋深10.0~40.0 m,植被生长与地下水埋深关系不明显;地下水位对植被生态的影响最为敏感,是研究区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键因子。[结论]该研究为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农田排水沟渠的水盐和养分的分布特征,探究生态修复立地条件。[方法]本研究通过对黄河三角洲两种典型农田排水沟(农沟、斗沟)不同坡面(东、西、南、北)、坡位(上、中、下)的植被进行调查,并对按照不同土层深度(0~10cm、10~20cm、20~40cm)测定坡位的土壤水分、盐分、养分含量。并对数据进行PCA分析。[结果]结果表明:(1)土壤水分盐分共同构成农田排水沟表层土壤的重要影响因素。土壤水分在农沟中坡位最高,在斗沟表现为下坡位最高,在北坡和西坡的下坡位占据主要因素。农田排水沟土壤全盐含量在农田排水沟中坡位集中,构成该坡位的主要影响因素。(2)在中坡位形成显著的有机质富集区,土壤全氮受植被根系影响显著,养分一般在根区形成显著影响。土壤养分分布与物种丰富度相关,在斗沟同时受到植被生物量的影响。农田排水沟在中坡位体现出盐分、养分的综合影响,北坡和西坡下坡位同时受到水分和养分的制约,南坡和东坡则受到养分和植被的综合影响。(3)农田排水沟的中坡位亟待降低盐胁迫、建植耐盐品种,上坡位、下坡位保持土壤水分和养分、降低盐分析出尤为重要。阳坡半阳坡合理水分补充有利于群落稳定,阴坡、半阴坡可以通过增加耐盐植物种类提高物种丰富度以增强微生态抗逆性。[结论]农田排水沟生态受表层土壤水盐、深层养分与地被植被影响较大,不同坡向坡位的主要影响因子不同,应采取适宜的生态修复方式。  相似文献   

3.
江苏沿海养殖海水蟹类气候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江苏沿海海水蟹类养殖的气候适宜性。[方法]主要采取农业气象指标分析方法。[结果]江苏沿海气候适宜养殖海水蟹类;常规统计指标和经验指标均表明,气候适宜性区域间有差异。[结论]从气候相对适宜性看,江苏沿海养殖海水蟹类的优先顺序为连云港、南通、盐城;造成区域间养殖贝类气候适宜性差异的主要是高温、低气压等灾害性天气指标。气象为海水蟹类养殖服务的重点应该是灾害性天气的影响程度评估和灾害性天气预报服务及其防灾抗灾的应对措施研究等。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江苏沿海贝类养殖的气候适宜性。[方法]采取农业气象指标分析法。[结果]常规统计指标和经验指标均表明,江苏沿海气候是能养殖贝类的,气候适宜性区域间是有差异的。[结论]从气候相对适宜性看,江苏沿海养殖贝类的优先顺序为连云港、南通、盐城;造成区域间贝类养殖气候适宜性差异的主要因素是高温、低气压、多雨、强降水等。气象为贝类养殖服务的重点应该是灾害性天气的影响程度评估和灾害性天气预报服务及防灾抗灾的应对措施研究等。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江苏启东贝类增养殖区的环境质量。[方法]根据2016年对启东市贝类增养殖区海域环境4次监测结果,对贝类增养殖区环境状况进行了系统地分析和评价。并采用单因子指数法、有机污染评价指数法、富营养化指数和内罗梅水质综合指数法对该养殖区域水环境进行评价。[结果]启东贝类增养殖区水质有超标现象,超标污染物有无机氮(DIN)、活性磷酸盐(DIP),超标率分别为22.7%和23.3%;沉积物各项指标均符合一类标准;贝类中超标污染物为Pb,超标率达48.0%。[结论]该养殖区水质为清洁水平,水质呈富营养化状态。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呼和浩特市农田土壤污染预警和农业规划用地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对呼和浩特市农田土壤60个采样点位中15种多环芳烃进行污染特征、来源解析和生态风险评价。[结果]ΣPAHs含量范围为114~948μg/kg,平均含量为338μg/kg,参照相关研究评价标准判定,呼和浩特市农田土壤中70%以上属于轻微污染,不存在严重污染点位;研究区农田土壤中高分子量多环芳烃污染占总含量的74%,以近郊农田土壤污染最为严重;定量解析来源主要是煤、焦炭和木材的燃烧以及汽车尾气的排放。[结论]采用生态效应区间法评价和苯并(a)芘毒性等效当量法评价均证明呼和浩特市农田土壤存在一定的潜在生态风险,其中苯并[a]芘、二苯并[a,h]蒽等高分子量多环芳烃是主要潜在的污染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江苏沿海海蛰类养殖的气候适宜性。[方法]主要采取农业气象指标分析方法来研究江苏省沿海地区的海蛰养殖情况。[结果]研究得出,江苏沿海气候是能养殖海蛰的,常规统计指标和经验指标均表明,气候适宜性区域间是有差异的。从气候相对适宜性看,江苏沿海养殖海蛰的优先顺序为连云港、南通、盐城;造成区域间养殖海蛰气候适宜性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大风、弱照、降水量、夏季高温等灾害性天气指标。[结论]气象为海蛰养殖服务的重点应该是灾害性天气的影响程度评估和灾害性天气预报及其防灾抗灾的应对措施研究等。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呼和浩特市农田土壤污染预警和农业规划用地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对呼和浩特市农田土壤60个采样点位中15种多环芳烃进行污染特征、 来源解析和生态风险评价.[结果]ΣPAHs含量范围为114~948μg/kg,平均含量为338μg/kg,参照相关研究评价标准判定,呼和浩特市农田土壤中70%以上属于轻微污染,不存在严重污染点位;研究区农田土壤中高分子量多环芳烃污染占总含量的74%,以近郊农田土壤污染最为严重;定量解析来源主要是煤、焦炭和木材的燃烧以及汽车尾气的排放.[结论]采用生态效应区间法评价和苯并(a)芘毒性等效当量法评价均证明呼和浩特市农田土壤存在一定的潜在生态风险,其中苯并[a]芘、二苯并[a,h]蒽等高分子量多环芳烃是主要潜在的污染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江苏沿海海水鱼类养殖的气候适宜性。[方法]采取海洋气象指标分析法。[结果]江苏沿海气候是能养殖鲈鱼等海水鱼类的,地区间气候适宜性有明显的差异。[结论]从气候相对适宜性看,江苏沿海养殖海水鱼类的优先顺序为连云港、南通、盐城;造成地区间鱼类养殖气候适宜性差异的主要因素是高温、低气压、强降水等灾害性天气。  相似文献   

10.
韩梅  李新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9):14244-14245
[目的]对青海高原湟水流域土壤重金属进行风险评价。[方法]采用潜在生态危害系数法,对土壤重金属进行风险评价。[结果]青海高原湟水流域大多数农田土壤中镉、汞、砷、铅、铬、铜6项重金属属于低度生态危害,少数地区镉、汞属于中等生态危害。[结论]青海省湟水流域少部分地区土壤重金属存在着潜在的生态危害,对土壤具有潜在影响的重金属元素主要是Hg、Cd。  相似文献   

11.
[目的]鉴定河南郑州周边地区玉米田的4种暗色丝孢真菌.[方法]从郑州市周边玉米田分时期采集典型土样24份.结果]分离鉴定出4种暗色丝孢菌,分别是腐质霉、穗状平脐蠕孢、黑细基格孢和葡萄穗霉,对其进行了详尽的形态描述,并讨论了他们与近似种的关系,所研究玻片标本与活菌种,均保存于河南农业大学菌物学标本室.[结论]为该地区玉米病害的生物防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江苏滨海盐土脱盐技术及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沿海滩涂是江苏省主要的土地后备资源,滨海盐土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已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基于盐平衡指数的概念,归纳出滨海盐土的三大脱盐技术,即雨水/微咸水淋洗脱盐技术、阻止毛管水上升减少根区聚盐技术和生物脱盐技术.在具体的滩涂脱盐改土实践中江苏省通过这3种技术的集成,已形成各具特色的滨海滩涂脱盐改土技术体系,包括养鱼改...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了掌握天津市沿海地区土壤盐分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规律,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方法]开展了为期2年每月一次的土壤剖面盐分监测及研究。[结果]天津市沿海地区表层土壤含盐量对气候非常敏感,表现出春季积盐、夏季脱盐、秋冬季缓慢积盐的特征;土壤积盐程度与浅层地下水埋深、矿化度关系密切,浅层地下水埋深越浅,矿化度越高,土壤积盐程度越高,反之亦然;当地下水埋深低于2 m时,土壤盐渍化现象就较弱。植被可以有效地减轻土壤盐渍化。[结论]在气候和水文地质条件相对稳定的前提下,控制地下水埋深和增加植被覆盖是抑制区域土壤盐渍化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农田施用沼肥对玉米产量及农田径流水质的影响。[方法]采用沼肥和化肥对比试验,通过模拟试验方法,研究不同肥料配方对土壤地表径流氮、磷及硝酸盐流失的影响。[结果]利用沼渣施底肥、沼液追肥,可明显增加玉米产量,且施用沼肥比施用化肥增产7.64%~10.34%。[结论]农田施用沼肥比施用化肥减少了土壤总磷、总氮及硝酸盐氮随地表径流和侧渗迁移的流失量,改善了入库水的水质。沼气生态工程改变了水源林区居民传统的生活能源消费结构,有效地保护了山林植被,改善了辽宁东部地区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5.
刘旭  王梅农  张导  陈吉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4):12097-12102,12104
以苏南某市20个省级耕地质量监测点为例,对土壤样品进行理化分析,通过检测数据和环境测评,结合当前耕地数量的变化,得出了2006~2009年苏南某市土地质量状况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该市土壤物理性状保持稳定,有机质等有效养分稳中有升,酸碱度下降,重金属污染范围可控。并结合现实情况提出了相关土壤改良建议。  相似文献   

16.
[目的]筛选适合江苏沿海滩涂种植的耐盐转基因小麦。[方法]比较7个转SbPIP1基因小麦株系在江苏大丰市滩涂种植的株高、穗长、高峰苗、单株有效穗数和千粒重等8个农艺性状。[结果]S4、S5和S6这3个转基因株系至少在4个或以上农艺方面的表现均居于7个检测株系的前3位。[结论]S4、S5和S6这3个株系在江苏沿海滩涂具有较好的生长适应性。  相似文献   

17.
通过在海南省10个核心示范大田洋野外安装环境温湿度传感器、土壤温度水分传感器等,利用Zig Bee无线传输方式,构建了一个基于物联网的耕地远程实时监测系统。该系统基于已建立的海南耕地质量改良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了铺前镇、枫木镇、大路镇、东成镇等大田洋环境数据位置的地图显示,实现了耕地环境的空气温湿度、土壤温湿度、光照度、CO2等数据的实时采集,根据用户的需求可查询某一段时间的历史监测数据,为用户对无线传感器和野外耕地环境的数据监测提供了远程管理,提高了海南耕地环境的信息化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8.
董莉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0):6049-6050,6052
[目的]基于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研究土壤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方法]以陕北米脂县为例,在野外调查取样、实验室分析的基础上,利用Canoco多元统计分析,探讨土壤性质与环境因子之间相关性。[结果]环境因子对土壤性质的影响程度依次为:土地利用>植被类型>退耕年限>植被盖度>坡向>坡度>海拔高度,土地利用和植被类型对土壤性质有显著影响,是土壤性质空间变异的最主要的环境制约因子,而退耕年限则与土壤养分的积累关系密切。[结论]该研究为我国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的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河南省清丰县玉米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生命周期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柴育红  王明新  夏训峰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0):5824-5827,5850
[目的]为改善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环境效益和进行农田最佳耕作管理措施设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河南省清丰县玉米为例,把玉米生命周期分为原料、农资、种植和运输4个子系统,以单位产量为评价功能单元,对习惯施肥区、项目示范区和项目推广区玉米生命周期的资源消耗与污染物排放进行了清单分析和影响评价。[结果]通过测土配方施肥的示范和推广,减少了化肥投入量,尤其是氮肥使用量的减少和利用效率的增加显著减少了玉米生命周期资源消耗与污染物排放量。3个分区中,富营养化均为首要的影响类型,其次是环境酸化、温室效应、能源耗竭和农用地占用。富营养化的主要污染物来源于种植子系统排放的NO3--N和NH3。[结论]提高农田氮素利用效率是控制玉米生命周期环境影响和改善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环境效益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气候变化对江苏沿海地区棉盲蝽象发生程度的影响,以期为该地区棉盲椿象的防治提供有力依据,提高防治效果。[方法]利用积分回归的方法,对江苏省滨海县1985~2007年棉盲蝽象发生程度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滨海县气候变化引起棉盲蝽象发生程度的变化在棉盲蝽象的不同世代或同一世代的不同生育阶段是不同的,气候条件中的温度和湿度条件对棉盲蝽象发生程度的影响较其他要素更明显,气候变化总体上是不利于棉盲蝽象发生程度增强的。利用棉盲蝽象发生程度易随气候变化显著增加时段,如:4月上中旬、6月下旬至8月上旬等进行防治能显著提高防治效果,同时结合产业结构调整等综合措施进行防治,能够实现减少农药使用量、使棉盲蝽象危害程度最低以及防治措施对环境负面影响小的目标。[结论]该研究结果为江苏沿海地区棉盲椿象的防治提供了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