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正>韩国政府和东盟-韩国中心的代表们近日举行了会谈,讨论进口水果规章制度和安全标准,以及有机栽培的生产方法。近日,韩国进口的有机产品主要是来自于菲律宾、越南、泰国的芒果。据韩国动植物生产质量控制机构代表Yong TaeKim称,芒果是韩国最受欢迎的进口水果。在进入韩国市场之前,芒果要经过8道质量检测程序。缅甸已与韩国成功建立贸易关系,并且会定期出口给韩国用于制造传统药材的烟草、干果和  相似文献   

2.
我国芒果农药最大残留限量制定及农药残留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我国芒果生产及进出口、芒果生产中农药施用、芒果农药残留最大限量标准制定以及芒果农药残留现状进行总结与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影响我国芒果质量安全的主要因素,进而提出提高我国芒果质量安全水平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关于南田芒果产业发展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之际,作者对海南三亚南田农场芒果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建立健全监管体系,确保芒果质量安全;实施标准化生产,提升芒果品质;延长产业链,促使产品升级;完善销售体系,促进果农增收;实施品牌战略,获取最佳效应;以国际旅游岛建设为契机,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利用芒果论坛成果,促进芒果产业升级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海南各地的芒果,特别是三亚的芒果大部分品质良好,丰产丰收。但近几年来一些地方的芒果品质下降,影响芒果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我们针对问题进行调研,总结出一套提高芒果品质的生产技术,包括合理用药、增施肥料、疏花疏果、适时收果、标准化生产等5个环节。  相似文献   

5.
不同施肥量和施肥方法对田阳北部山区芒果产量影响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适合田阳北部山区芒果生产的栽培管理技术,为该地区大面积发展芒果生产、有效提高产量和质量提供科学依据,进行了芒果不同施肥量结合不同施肥方法的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田阳北部山区5年龄以上芒果结果树,年分四个时期施肥,每株共以N0.5ks、P2O50.3kg、K2O 0.6kg,配合25kg有机肥施用,能提高芒果枝梢抽发数,扩大树冠面积,增强抗逆性,促进花穗发育,提高枝梢抽穗率和花穗座果率,提高产量和果实品质,从而提高芒果生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速冻芒果丁生产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速冻芒果丁的加工工艺技术和产品质量标准,并对如何确保产品的质量与安全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我国芒果标准制修订的现状及其标准体系,分析了目前存在芒果标准结构不合理、标龄老化、标准化生产程度低、质量安全标准技术水平较低等主要问题,提出了及时修订标准、加强芒果标准宣贯、加强国际标准跟踪和预警预报系统建设等建议。  相似文献   

8.
云南芒果种植气候生态适应性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法探讨了影响芒果生产的气候要素,即16个气候要素可分为5大类:温度因子、水分因子、无霜期、光照因子和地形因子,两种分析共同揭示了影响芒果生长和果实品质的气候生态因子组成,为提高芒果产量,促进果实品质及芒果栽培区划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统计我国芒果生产、贸易情况的基础上,收集我国及主要贸易国、国际组织芒果农药残留最大限量标准进行比较。分析了我国芒果农药残留指标与主要贸易国、国际组织存在的差距,并提出了提高我国芒果质量安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进入新世纪以后,随着国民经济水平不断提升,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升,消费者对物质质量和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当前农业生产过程中,农药大量的始终导致了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十分突出,积极发展绿色有机农产品就显得十分重要了。有机蔬菜栽培技术是最近几年才发展开来的一项绿色生产技术,因其采用无污染的生产技术手段,切实保证了蔬菜的品质和安全。本文主要结合陕西省铜川市有机蔬菜栽培的实际情况,就具体的蔬菜栽培技术进行了分析,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更好的促进该项技术推广应用有一定助益。  相似文献   

11.
硼元素对芒果花、胚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云南栽培的“三年芒”(Sannianmang),“马切苏”(Macheso),3个芒果品种叶片硼含量及硼对花粉萌发,授粉受精,胚发育状况,产量的影响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1植株叶片硼含量在4mg/kg以上时产量受到严重影响;在4~14mg/kg时各品种反应敏感程度不一,“三年芒”反应敏感。高含量植株产量显著高于低含量植株:“马切苏”、“秋芒”高含量与低含量量差异不如“三年芒”反应敏感。高含量  相似文献   

12.
为了筛选出适合海南芒果生产的复合肥最佳用量,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进行芒果氮磷钾复合肥不同用量追肥试验。结果表明:花芽分化前和果实膨大期均施用复合肥420kg/hm2的处理产量最高为12.46t/hm2,较不施肥处理增产17.3%;植株N、K含量显著提高,果实营养品质得以改善,可溶性固形物提高10.2%,固酸比提高17.8%,纯收益最高。芒果园推荐施肥方案:NPK复合肥追肥用量为840kg/hm2,50%花芽分化前施用,50%果实膨大期追施。  相似文献   

13.
根据土壤类型、土地利用现状,较系统地研究了四川省攀枝花市芒果基地土壤和芒果镍污染含量.结果表明,西区、盐边、仁和区芒果基地土壤镍平均值分别为47.9、39.2和21.7 mg/kg,超过国家Ⅱ级环境标准值的达分别达30 %、41 %和5 %.除仁和基地外,其它二基地土壤明显高出我国其它地区镍普遍含量(20.7~31.1 mg/kg).母质是影响土壤镍变异的主要因素.西区、盐边、仁和基地芒果镍平均值分别为0.80,0.66,0.60 mg/kg(干样计),芒果中平均镍含量与各基地土壤镍平均含量之间呈现出正相关趋势.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选用上海地区工农业生产上的无害废弃物作为基础材料,经科学加工组配成各种非土壤基质生产地毯式草皮卷。研究结果表明,有利成卷的非土壤基质的有机质含量在40%以上,水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分别在650、2300、9000mg/kg左右,轻质,保水及排水性能均优于土壤,生产相同质量草皮的周期比用传统生产方式缩短1~2个月。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海南芒果园土壤总有机碳和物理组分中的有机碳含量,阐明土壤有机碳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评价海南芒果园土壤碳库提供依据。【方法】运用物理分组方法(包括大小分组、微团粒分离和密度分组)对土壤分组,然后分别测定土壤及各团聚体中的有机碳含量。【结果】海南潮沙泥土和花岗岩赤土地区芒果园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分别在5.5-6.9和3.1-3.7g/kg;物理组分中微团聚体(53-250μm)组分和粘粒与粉粒(〈53μm)组分中有机碳含量比相应土壤总有机碳含量高,而大团聚体(〉250μm)组分中有机碳含量比相应土壤总有机碳含量低。海南芒果园土壤总有机碳和物理组分中的有机碳含量均很低,53~250μm和〈53μm物理组分中有机碳含量随着总有机碳含量的降低而显著降低。【结论】海南芒果园土壤总有机碳和物理组分中有机碳含量均很低,土壤类型对芒果园土壤总有机碳和物理组分中有机碳含量的影响程度远高于土地利用历史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了从"优质、高产、高效、安全、生态"的高度建立土壤的培肥途径和措施。[方法]依据多年的调查和试验结果,分析了东海县第2次土壤普查以来肥料投入构成情况及土壤肥力的变化趋势。[结果]2006年土壤有机质含量比1981年上升了7.93 g/kg,平均每年上升0.317 g/kg;土壤全氮上升了0.366 g/kg,年均上升0.014 6 g/kg;速效磷含量增加了4.7 mg/kg,年均上升0.30 mg/kg;1981~2006年间,土壤容重由1.41 g/cm3上升为1.49 g/cm3,耕层厚度由17.0 cm下降为11.6 cm,土壤通气孔隙度由37.1%上升为39.7%。速效钾在1981~1991年间共下降41.6 mg/kg,年平均下降4.16 mg/kg,1991年后明显回升,到2006年土壤速效钾含量达到109.6 mg/kg,年平均增加2.35 mg/kg。[结论]提出了稳定增加有机肥投入量;搞好平衡施肥,合理施用化肥;推广间隔耕翻、深耕技术,改善土壤物理性状;鼓励农民增加投入,提高耕地质量培肥地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小规模养殖场畜禽粪便堆肥熟化后的营养成分及重金属含量进行研究,对比不同时间熟化、不同畜禽种类的有机肥中营养成分及重金属含量差异,试验表明:畜禽有机肥堆肥发酵后半年与1年营养成分并无明显差异。以畜禽粪便堆肥熟化1年的有机肥为例,总氮含量为0.67-4.23%、全磷含量为4.77-11.16g/kg、全钾含量为4.79-31.60g/kg、全硫含量为0.096-0.421%、水分含量为12.60-22.88%;总铅含量为1.79-6.16mg/kg、总镉含量为0.12-0.26mg/kg、总铬含量为1.08-4.65mg/kg、总砷含量为0.63-0.67mg/kg、总汞含量为0.011-0.032mg/kg,试验采集68个样品,总铅、总镉、总铬、总砷、总汞都有检出,按照农业行业标准《有机肥料》(NY 525-2012)要求,重金属匀未超标。由于畜禽有机肥种类多、营养成分含量不一,可相互搭配或加入适量化肥配合施用,不但能使资源化利用,还能更合理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及品质。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重庆市涪陵区南沱生态养猪模式的三元杂交瘦肉型猪产品中砷残留检测,以评定该模式中猪产品的安全质量.试验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AAS),对猪肉和肾脏中砷残留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被检样品猪肉和肾脏中砷残留量分别为0.05 mg/kg、0.04 mg/kg,不仅符合我国无公害畜禽肉中砷限量标准,并达到了我国绿色食品中砷限量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