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研究单目标化局势决策在小麦品种布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参考2006年河南省小麦生产试验资料,采用单目标化局势决策,对新麦19号、濮麦10号、平安3号、郑麦3634、豫农201、郑农17、花培1号、周麦20号8个小麦品种的产量、冻害、倒伏和病害进行综合分析,比较其综合效果测度值。[结果]在不同生态类型区,种植豫农201均为最优品种布局,其次是周麦20、郑农17,说明豫农201在各地的适应性最好。由于单目标灰色局势决策分析考虑的因素较多,因此其结果更具科学性。[结论]采用品种灰色布局的原理与方法指导品种布局,可作出更客观合理的决策。  相似文献   

2.
[目的]综合评价品牌导向型基地烟叶品种感官质量。[方法]以2017年玉溪品种园种植的16个烤烟品种为材料,采用多目标决策(TOPSIS)法和灰色关联度分析(GRA)法,对不同品种烤烟感官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16个品种中均以云烟87感官质量最好,CC27最差。基于配方需求的实际排序结果与TOPSIS法评价结果的Kappa值为0.857,与GRA法评价结果的Kappa值为0.571。[结论]2种综合评价方法均与实际结果表现基本一致,TOPSIS法与实际结果排序更为接近,该研究为基于配方需求的品种筛选和感官质量综合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DTOPSIS法和灰色局势决策在卷烟质量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DTOPSIS法和灰色局势决策法对卷烟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方法]运用DTOPSIS法和灰色局势决策方法,对市场上20个不同牌号的卷烟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同时还对DTOPSIS法和灰色局势决策在卷烟质量综合评价中的优缺点进行探讨.[结果]试验表明,在注重指标权重的情况下,此2种方法综合评价结果基本相同,I、B、J、C等卷烟的质量综合评价结果优于其他卷烟质量,而Q、H、O、N等卷烟的质量综合评价结果较差,该分析结果与各卷烟在市场上的质量评价基本一致.[结论]研究可为卷烟质量的综合评价提供较为客观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4.
张绍荣  龙国  曹曦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5):11925-11927
根据灰色系统理论中的灰色局势决策原理,利用目标赋权获得加权局势决策方法,对2008年度国家马铃薯中晚熟西南组区域试验中的19个农艺性状观察值进行分析,排出了各参试品种的优劣,结果与方差分析基本一致。探讨了灰色局势决策在马铃薯品种评价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综合评价玉米品种的宜机收性,筛选适宜黄淮海玉米产区的机械收粒玉米新品种,为该区域宜机收玉米品种的选育和推广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熵值赋权的DTOPSIS法和灰色局势决策法,对2017—2018年10个新审定和生产上的主栽玉米品种进行综合评价.[结果]DTOPSIS法计算结果表明,按照10个玉米品种与理想解的相对接近度Ci排序为京农科728>粒收1号>豫单9953>新单68>创玉107>先玉335>迪卡517>华皖267>怀川39>郑单958,综合产量和宜机收性状,京农科728和豫单9953两个品种表现较好.灰色局势决策法计算结果表明,各参试品种的加权综合效果测度值排序为京农科728>粒收1号>豫单9953>先玉335>新单68>创玉107>迪卡517>怀川39>华皖267>郑单958,结合产量和综合优势量化值,同样是京农科728和豫单9953表现较好.两种方法中,京农科728、粒收1号、豫单9953、迪卡517和郑单958等5个品种的排序基本一致,其余5个品种的综合评价排序稍有不同.[结论]两种评价方法均能客观全面评价玉米品种的宜机收性,但灰色局势决策法分类更准确,计算过程也相对简单.依据各品种的产量和宜机收性综合评价10个参试玉米品种,初步筛选出适宜黄淮海玉米产区的高产宜机收品种为京农科728和豫单9953.  相似文献   

6.
湖泊富营养化评价中的评价方法与因子关系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晓毅  孙世群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6):11993-11994,12081
为了探讨在湖泊的富营养化评价中不同评价方法和不同因子的关系,应用灰色局势决策法及模糊综合法对我国巢湖的富营养化程度进行了评价,并对评价结果的贴近率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实例的分析,得出灰色局势决策评价法评价结果的贴近率随因子组合权重的递增而上升,且在因子个数相同(因子个数大于1)的条件下,灰色局势法评价结果的贴近率大于模糊综合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用指标规范值的灰色聚类法对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方法]以巢湖流域为例,介绍了基于指标规范值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灰色聚类评价法,并将评价结果与未确知测度法得出的评价结果相比较,进一步验证该方法在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可行性。[结果]基于指标规范值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灰色聚类评价,将同级标准规范值相近的指标归为一类,同属一类的指标只需设计为相同的白化函数,从而大大减少了白化函数的设计个数。将指标规范值的灰色聚类法用于巢湖流域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其评价结果与未确知测度评价法的评价结果基本一致,除流域总体相差一级外,合肥、巢湖、六安的生态环境质量分别属于3级(及格)、4级(较差)、5级(差),表明该方法具有实用性。[结论]该研究可为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对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芝麻新品种的利用与推广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用灰色局势决策法对2007年全国(江淮片)芝麻品种区域试验9个品种中的10个较为重要的性状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结果表明:驻122(rij=0.9447)综合表现最优;其次是郑芝2010(rij=0.9372)和05-4082(rij=0.9311),06-AA7综合表现最差(rij=0.8610)。这和生产实际表现基本一致。[结论]灰色局势决策方法是芝麻新品种多目标性状综合评价的一种较为全面、合理的量化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9.
崔国民  师进霖  杨子娟  黄维  赵高坤 《安徽农业科学》2012,(19):10271-10272,10278
[目的]探索初烤烟叶评吸质量的主体指标,为初烤烟叶评吸质量综合评价提供参考。[方法]选择云南玉溪烟区的适熟烟叶,经中温中湿方法调制处理后,对烤后烟叶评吸鉴定;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初烤烟叶评吸鉴定指标:香气质、香气量、刺激性、杂气、浓度、劲头、余味、燃烧性、灰色、使用价值进行分析。[结果]烤后烟叶评吸质量指标中,香气因子是影响烟叶评吸质量的主体指标,直接关系到烟叶评吸质量的总体评价。根据累计贡献率达到85%以上,确定了反映评吸质量主要的4个主成分及其主成分的函数方程;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验证,发现综合分析计算值与烟叶使用价值高度正相关。[结论]主成分分析法是一种可行、客观的评价初烤烟叶评吸质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根据灰色系统理论中的灰色局势决策原理,利用目标赋权获得加权局势决策方法,分析1999~2000年云南省中北部粳稻区域试验中的13个农艺性状指标,对13个参试水稻品种的表现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灰色局势决策法是分析水稻品种的一种较为全面的量化分析方法,能对品种的优劣势进行更为客观的评价,并且弥补了方差分析方法的不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掌握云南文山不同烟区的烤烟主要化学成分协调性差异情况。[方法]利用随机取样的方法采集7个县(市)的烤烟样品,采用指数和法对其主要化学成分含量进行赋值评分,并进行差异性分析和系统聚类。[结果]文山烟区烤烟常规化学成分之间有明显差异,在7个县(市)中以广南主要化学成分总得分最高,且与其他县(市)呈显著差异;基于烤烟常规化学成分的聚类分析,7个县(市)烤烟样品分为3类,第一梯队为西畴、丘北、文山、广南、麻栗坡县,第二梯队为马关县,第三梯队为砚山县。[结论]为烟草主要化学成分评价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快速测定烟草中淀粉的含量。[方法]采用近红外(NIR)漫反射光谱仪扫描140个烤烟烟叶样品,连续流动法测定其淀粉的含量,多种参数方法对谱图进行处理,最后选择消除常数法对光谱进行预处理和偏最小二乘法对数据进行拟合,建立了烤烟中淀粉的NIR预测模型,并对这些模型进行了外部验证。[结果]淀粉的预测值与连续流动法测定值的平均相对偏差均在5%以内,精密度RSD均小于5%。[结论]该模型可快速测定烟叶中淀粉的含量,对控制烟草调制过程中淀粉的转化和烟草制品中的淀粉含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一种全面、完善地应用烟叶化学指标表征其品质特征的方法.[方法]以红大、K326、云87等5种具有代表性的烤烟品种的C3F烟叶为材料,对烤烟的评吸结果、常规指标、致香成分、有机酸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红大烟叶清甜韵好,香气量充足;在常规指标中表现为烟碱、总糖、还原糖、pH高于其他品种;在致香成分中表现为直链脂肪酸及酯高于其他品种烟叶;在有机酸中表现为异戊酸、2-甲基丁酸、十六酸、苯甲酸含量高于其他品种烟叶.[结论]研究可为应用化学指标表征红大品种烟叶的品质特征提供理论及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4.
杨永吉  罗莎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5):6674-6676
[目的]深入探讨烟叶中氨基酸与内在质量的关系,对于进一步采取措施提高烟叶质量意义重大。[方法]在大理州南涧县研究了不同氨基酸含量的复合肥对红花大金元农艺性状、经济性状以及内在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施用氨基酸含量为10%的复合肥处理的烟株封顶10 d后最大叶面积比对照高109.05 cm2;烤后烟叶产值为39 134.16元/hm2,比施用不含氨基酸的复合肥处理高2.32%,比施用氨基酸含量为7.5%的复合肥处理(产值最低)高5.39%;施用氨基酸含量为10%的复合肥处理的烟株初烤后的烟叶整体协调性表现最佳,各内在化学成分均处于优质烤烟烟叶范围内。[结论]施用氨基酸含量为10%的复合肥较好地促进了烤烟的生长发育,提高了烤烟的产量,改善了其烟叶的品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寻不同垄体覆盖方式对文山地区烤烟产质量的影响。[方法]以烤烟云烟87为材料,在大田条件设计4种不同垄体覆盖方式,研究对其烤烟生理特性、品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与CK相比,烟草生长前期采用地膜覆盖,团棵期揭膜后覆盖玉米秸秆的处理方式可以提高上、中部叶总糖和还原糖含量,降低烟碱含量;改善烟叶主要化学成分的协调性,并且揭膜后覆盖秸秆(T_2处理)的烤后烟叶产量、均价、产值和中上等烟比例等的均优于其他处理。[结论]揭膜后覆盖秸秆为文山烤烟生产中较优的垄体覆盖方式。  相似文献   

16.
不同土壤类型烤烟的质量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明确粤烟96的田间成长特性和烤后烟叶的质量风格特征。[方法]对粤烟和在广东南雄地区沙泥田、牛肝田、紫色土3种土壤类型的田间生长情况进行调查,并对其化学成分和香味物质含量、感官质量等进行综合质量评价。[结果]3种土壤上粤烟96的外观质量和内在质量都达到优质烟的品质,其综合品质为紫色土〉牛肝田〉沙泥田,也就是说紫色土更适合粤烟96的田间生长。[结论]该研究为粤烟96的田间生产提供相应的配套技术,并且为粤烟96在卷烟工业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德宏烤烟生产施肥提供理论依据,准确制订施肥技术方案。[方法]以云烟87、红花大金元、KRK26这3个烤烟品种为材料,研究不同施氮量对德宏烤烟生长及产质量的影响。[结果]不同的施氮水平下,3个参试品种均能表现出较好的特性,随施氮量增加,烟叶产量与产值增加,其中以KRK26产量、产值最高。[结论]初步确定了云烟87、红花大金元和KRK26在德宏烟区种植中的最佳施氮量:云烟87为120~135 kg/hm~2,红花大金元为90~105 kg/hm~2,KRK26为105~120 kg/hm~2。  相似文献   

18.
谢云波  罗定棋  张永辉  谢强  王栋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2):15614-15616
[目的]在泸州烟区开展烤烟(Nicotiana tabacum)不同种植模式探索研究。[方法]分析测定烟株农艺性状指标、抗病性、原烟外观质量、烟叶内在化学成分及产量产值等经济效益。[结果]不同种植模式和地膜覆盖方式对烤烟生长发育和产质量的影响十分显著,宽垄双行两边地膜覆盖,中间稻草覆盖的种植模式比较适合泸州烟区的烤烟生产。[结论]该研究可为生产出工业喜好的中间香型烤烟品种,满足工业对优质原料的需求,推动泸州烟叶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烤烟烟叶各项化学指标与其物理特性间的关系,为烟草的加工与贮存以及卷烟企业烟制品的配伍性提供参考。[方法]检测了76种国内烤烟烟叶样品的总糖、还原糖、总氮、烟碱、氯、钾、淀粉、类胡萝卜素、叶片厚度、叶面密度、拉力、平衡含水率、含梗率、填充值,并对检测数据进行了简单相关分析、灰色关联度分析和典型相关分析。[结果]烟叶物理特性指标的稳定性强于化学成分指标,技术措施可以调控烤烟风格特色;3种分析方法得出的各项化学指标与物理特性指标相关性基本一致,但程度不完全一致,综合3种方法的分析结果来看,烤烟烟叶总糖、还原糖与叶面密度、叶片厚度、含梗率间的关系最为密切,淀粉含量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或影响烤烟的叶面密度。[结论]研究烟草物理特性指标与化学成分间的相互关系,有利于深入了解烟草的物理特性形成机理,并可为通过化学成分间接评价烟草的物理特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烤烟连作对耕层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脲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烤烟连作对0~10cm耕层土壤养分、pH值和脲酶活性的影响。[方法]以烤烟品种龙江911为试验材料,在大田条件下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的方法,以正茬为对照(CK),测定了各项指标。[结果]连作烟田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均低于CK处理,碱解氮含量均高于CK处理,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低于CK处理;连作烟田土壤pH值高于CK。5年连作明显降低了土壤脲酶活性。[结论]连作改变了0~10cm耕层土壤的理化性质、pH值和脲酶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