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猪场废水厌氧消化液的污染治理工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厌氧消化技术在猪场废水的生物质能源开发与污染治理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有效地抑制了猪场废弃物的一次污染。但许多规模养殖区的厌氧消化液产生了严重的二次污染,危害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介绍南昌大学系统工程研究所与江西省萍乡地区泰华猪场合作开发的生态能源试点项目工程,阐述泰华猪场废水厌氧消化液污染治理工程的工艺流程和运行效果。此工程将小流域内的猪场、农田、丘陵山地、小河流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经济系统,设计包括沼液三级沉淀净化、“猪-沼-粮”分流排灌系统、冬闲田开发、山旱地“猪-沼-菜”四个子工程的二次污染治理工程。这一系统工程的实施,确保了小流域内农民增收,粮食安全,冬闲田开发,种养循环经济发展。出水完全达到了《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二级标准,实现了养殖污水的零排放。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农村沼气工程,开展沼气综合利用取得了显著的效景,涌现了一大批的“猪-沼-果”、“猪-沼-鱼”、“猪-沼-菜”、“猪-沼-稻”等生态模式。为了探讨沼液在作物病虫害防治中的作用,两年来市植保站进行了多次试验,其中沼液防治柑桔红蜘蛛的试验取得了成功。多次的试验结果表明,沼液对柑桔红蜘蛛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3.
正娄底市金源牧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探索建立了"猪-沼-草(果蔬)"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该模式基本流程图(见图1):牧草(狼尾草)粉碎打浆,与玉米、豆粕等精饲料配比混合,加入一定量的中草药取代抗生素喂养生猪;猪粪尿等养殖废弃物进入沼气池,厌氧发酵产生沼气、沼渣和沼液;沼气用于小猪保暖、工人日常生活用气等,沼渣加工生产有机复合肥,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大中型沼气工程猪沼和牛沼两种沼液原液及其离心上清液对大豆尖孢镰刀菌、大豆菌核病菌、小麦纹枯病菌、小麦根腐病菌、水稻纹枯病菌、玉米大斑病菌和玉米小斑病菌等7种农作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猪沼原液和牛沼原液对其中的大豆尖孢镰刀菌、大豆菌核病菌、小麦纹枯病菌、小麦根腐病菌和水稻纹枯病菌5种病原真菌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其菌丝生长抑制率均在72%以上,但对玉米大斑病菌和玉米小斑病菌的菌丝生长基本没有抑制作用;相比之下,猪沼和牛沼离心上清液对以上5种病菌的菌丝生长抑制作用明显减弱,除猪沼离心上清液对大豆菌核病菌的菌丝生长抑制率大于70%以外,试验中猪沼和牛沼离心上清液对实验病原菌的菌丝生长抑制率基本都在60%以下。试验结果显示猪沼液和牛沼液对农作物病原真菌具有潜在的植物病害防治作用,为养殖场大中型沼气工程沼液应用新技术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以安庆市杨桥镇"猪—沼—果"模式在柑桔种植上的示范应用为例,着重分析了示范户综合利用"三沼"(沼气、沼液、沼渣)所取得的经济效益,并介绍了沼液、沼渣种植柑桔的综合利用技术。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猪-沼-茶”模式的基本内容,论述了沼气的综合利用及沼渣、沼液的作用,概述沼渣、沼液在茶园的应用,最后对该模式产生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通过近几年的发展,全市户用沼气建设已达13余万户,以猪-沼-果、猪-沼-粮、猪-沼-菜(菌)的三沼综合利用试点也达到了1.3万余公顷,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下面重点介绍沼渣、沼液在食用菌(鸡腿菇)上的运用。  相似文献   

8.
正沼气、沼液、沼渣,统称为"三沼"。制造沼气技术,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日臻成熟的技术,因此,现代循环农业传承应用此技术,无疑是老话题;对该项技术的发展创新,又成了新传。河北省沽源牧场现代牧业(塞北)有限公司积极探索对3.7万头奶牛的粪尿进行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投资建成沼肥综合利用设施,形成"奶牛养殖-沼气发电-沼肥还田-饲草种  相似文献   

9.
田间试验利用沼液种植特高黑麦草,探求"猪-沼-草"良性循环模式,每666.7 m2分别施用含氮量折合为0(CK)、60、70、80、90、100 kg的猪场粪便污水处理沼液,比较分析黑麦草种植前后土壤表层N、P、K、有机质和pH值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沼液施用量范围内,黑麦草能正常生长;施沼液后速效P和速效K含量增加明显,增幅顺序排列为速效P>速效K>全P>全N>全K>碱解N.为避免因土壤中速效P的过剩,规模养猪场利用沼液种植黑麦草,在黑麦草种植期(210 d)内,沼液施用量应当控制在每666.7 m28 378 kg以内,相当于土地载畜量每666.7 m2承载2.22头猪.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泾县猪—沼—桑生态蚕业模式的主要技术措施,概述"三沼"(沼气、沼液、沼渣)的综合应用,分析所取得的效益,以为该模式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大通县寺沟流域以小流域为单元,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走出了一条生态与经济双赢的路子。本文研究了寺沟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的内容及其效益,提出青海省浅山干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抓住“水”关键,在综合治理的同时,进行综合开发,发展生态农业,改善生态环境,实现脱贫致富。  相似文献   

12.
养猪场环境污染的综合防制初探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提出了规模化养猪场环境污染的综合防治措施,包括规模化养猪场的合理规化建设、猪场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场舍小环境污染的治理、加强立法与宣传等。  相似文献   

13.
朱慧敏 《北京农业》2012,(27):120-121
甲积峪小流域治理管理项目,属英国赠款中国小流域治理管理崆峒项目区,该项目主要注重引进参与式理念,通过进行项目宣传、规划设计与实施管理,充分体现政府部门引导、社区组织主导、群众广泛参与,积极探索参与式流域治理管理的可操作模式,加上项目措施的实施及其发挥的成效,建成了一个环境优美、农民生活富裕、社会经济综合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的小流域示范区。并使该示范流域综合开发以减贫为重点的最佳小流域治理管理模式得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吴罗发 《江西农业学报》2012,24(2):178-180,183
以江西省问卷调查数据为基础,对我国蛋鸡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改造以奖代补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蛋鸡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改造以奖代补项目实现了预定的政策目标,得到了绝大多数养殖户的认可,并在扩大养殖规模、增加产蛋量、增强抵御养殖风险等方面取得了实效。建议进一步扩大实施范围和覆盖面,完善补贴的标准和操作流程,确保补贴政策的连续性和可靠性,并适时出台优惠贷款、污粪处理补贴、电费补贴、饲料补贴等相关政策,逐步建立扶持蛋鸡产业发展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5.
何占斌  宋旸 《北京农业》2012,(3):137-139
针对汤河流域水资源供需现状,同时考虑"引兰入汤"及"引细入汤"输水工程运行供水后的流域水资源供需变化情况,预测了2020年流域水资源的供需状况,并以流域供水净效益、流域总缺水量和流域协调发展指数为目标建立了流域水资源配置的多目标模型,采用多目标总体遗传算法求解。所得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为汤河流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综合规划决策提供了合理的理论支持和依据。  相似文献   

16.
研究潜江市畜禽粪便排放的时空分布,对畜禽粪便污染进行客观评价和预测,为制订畜禽养殖、环境治理规划提供科学依据。以潜江市“十五”末2005年、“十一五”末2010年和“十二五”2011年、2012年畜禽养殖数据为基准,研究潜江市各镇(处、农场)畜禽的年粪便排放量,并从时间和空间上分析潜江市畜禽粪便年排放量的变化趋势。2005年、2010年、2011年、2012年畜禽粪便总排放量分别为79.59万、96.75万、101.62万、121.39万t,“十一五”期间差异不显著,年递增率3.98%。2011、加12年增长幅度较大,差异显著,增幅达到19.44%。研究表明,园林办事处、潜江开发区、周矶农场的猪粪当量耕地负荷大,是潜江市畜禽粪便污染治理中需要特别引起注意的3个区域;熊口农场、白鹭湖农场和总口农场的猪粪当量耕地负荷较小,这3个区域可以在不造成污染的前提下适当增加养殖业规模。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丹江口库区典型小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现状进行调查分析,解析该地区农业面源污染负荷和污染源,以期为制定针对性防控策略及促进农业绿色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形式对谭家湾流域进行实地走访调研,对两个村域内的种植、养殖和人居生活等污染源进行分类调查,应用输出系数法和等标污染负荷法对污染负荷进行估算。【结果】谭家湾流域农业面源污染实际产生量由2015年的162.32 t降低至2020年的27.79 t,等标污染负荷总量由62.44 m3下降至21.14 m3,主导污染源由土地利用转变为畜禽养殖。流域内总氮(TN)、总磷(TP)和化学需氧量(COD)的年负荷总量分别为5.56、0.86和21.37 t。各类污染源的贡献率表现为:畜禽养殖>土地利用>农村生活,其中生猪养殖的TN、TP和COD负荷量分别占流域负荷总量的50.91%、64.20%和46.66%,是该地区最重要的污染源。TN是流域内最主要的农业面源物,其污染等标负荷占负荷总量的52.6%,其次为TP,污染负荷率为40.7%,COD的等标污染负荷率最小为6.7%。环境污染风险评价结果显示,流域内畜禽粪便耕地负荷警报值为0.489,分级级数为Ⅱ,对环境构成污染的威胁为“稍有”,流域养殖总量在现有基础上还有10 815头猪当量的扩增空间。【结论】2015年以来,流域农业面源污染强度显著降低,保持合理的禽养殖规模,同时做好污染物消减措施,对促进丹江口库区典型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持续减排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人类活动氮素过量投入是引起面源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阐明人类活动净氮输入量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解决面源氮素污染问题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利用人类活动净氮输入量(net anthropogenic nitrogen input,NANI)模型,通过统计年鉴和文献综述获得NANI相关数据和参数,对农业化的香溪河流域、城镇化的太湖流域和全面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模式的洱海流域的净氮输入量进行评估。结果 从NANI强度上看,3个典型流域NANI平均值按照大小排序为:太湖流域(13 241 kg·km-2·a-1)、香溪河流域(2 183 kg·km-2·a-1)、洱海流域(1 582 kg·km-2·a-1)。从来源上看,氮肥施入(Nfer)和食品/饲料氮(Nim)是NANI最大来源,占比58%—97%,对NANI贡献从大到小排序为:氮肥施入、食品/饲料氮输入、氮沉降输入、作物固氮输入。从时间尺度看,2019年同2010年相比,香溪河流域NANI中食品/饲料氮输入比例下降23个百分点,氮沉降比例上升34个百分点;洱海流域NANI中氮肥施入比例下降86个百分点;太湖流域NANI中食品/饲料氮输入比例上升31个百分点,作物固氮量和氮沉降输入比例下降14个百分点和12个百分点。从影响因素上看,3个典型流域NANI与城镇人口密度均呈现显著相关性(P<0.05),且随城镇人口密度的增加NANI随之升高;耕地面积占比与NANI的拟合上,香溪河流域有显著影响(P<0.05),但洱海流域和太湖流域均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 香溪河流域中昭君镇、峡口镇和黄粮镇,洱海流域中下关镇、上关镇和凤仪镇,太湖流域中张家港市、嘉兴市秀城区、杭州市拱墅区和上海市南汇区是NANI的关键源区;以农业为主的香溪河流域化肥施入是NANI的主要来源;城镇化程度较高的太湖流域食品/饲料氮和肥料氮投入是NANI主要来源;农业绿色发展措施可显著减少人类活动净氮输入量。因此,在关键源区大力推广农业绿色发展措施,同时有效降低饲料和肥料的投入量,有利于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干清粪+水冲"生产模式条件下生猪养殖小区污水经沼气池一级处理前后污染物产量和浓度的变化情况,为科学合理地利用污水和减少环境污染提供参考。[方法]分别在春、夏、秋、冬4个季节连续3d利用量水槽测量生猪养殖小区的污水产生量,同时采集污水样品用于测定经沼气池一级处理前后污水的pH值、化学需氧量、氨氮、凯氏氮、总P、Cu、Zn和K的浓度。[结果]污水经沼气池一级处理前后每头猪每天的平均污水产生量由原来的(6.25±0.57)L减少为(5.68±0.58)L;除氨氮浓度外,其他污染物浓度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化学需氧量、总P、Cu、Zn和K的去除率分别为67.21%、50.83%、78.28%、77.47%和20.92%。[结论]沼气池在净化猪场污水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该生猪养殖小区的污水经沼气池一级处理后其污染物指标未能达到《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和《农田灌溉水质标准》的规定要求。  相似文献   

20.
猪浓缩饲料“710”的研究目的,使育肥猪的生长速度、饲料消耗赶上或接近泰国正大康地公司的“800”浓缩料。设计原则:“710”浓缩饲料的营养水平相当于“800”浓缩料;配制原料立足本地和国内;巧妙使用各种促生素;适口性要好;能预防疚病。组成后,在淮南猪场和固始县饲料公司猪场试验,“710”日增重在700~800克之间;饲肉比为3.57:1,生长速度和饲料消耗超过和低于“800”浓缩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