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西兰花茬口早稻乳苗抛播(直播)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西兰花茬口早稻生产季节宽松和早稻直播生育期相对偏迟的特点,为了考虑早稻提早播种受4月上中旬阴雨低温天气影响,早稻直播秧苗发生烂秧现象;迟播受7月高温、多晴少雨和8月台风多发天气影响,导致早稻灌浆期有高温逼熟现象和早稻倒伏减产。由此我们在生产实践中进行了有关直播技术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早稻谷种经浸种催芽,摊放5~7 d长出乳苗(一般种子芽长1~2 cm、根长3~5 cm),可实行早稻乳苗延后抛播。这种做法不仅可以降低早稻苗期遭遇早春低温机率和抽穗成熟期受高温及台风影响,从而实现早稻稳产、高产;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可缓解种粮大户早稻生产季节安排的紧迫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阐述多效唑对早稻秧苗抗寒力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多效唑能有效地增强早稻秧苗抗寒力,其主要生理效应有以下几个方面:(1)能有效地减少在低温胁迫下早稻秧苗叶片细胞膜的透性,减轻膜和原生质体伤害;(2)增加低温胁迫下水稻叶片内脯氨酸含量,有利于增强原生质体的水合能力;(3)缓解低温胁迫下水稻秧苗叶片内叶绿素含量的降低和净光合速率的下降;(4)减轻低温胁迫后叶片枯死程度,保持叶片较高含水量;(5)经多效唑处理的秧苗在低温胁迫后的恢复时期,净同化率明显地高于对照.江西和我国南方诸省早稻育秧常会遇到寒潮低温侵袭,多效唑在早稻生产上的应用,对于增强早稻秧苗抗寒力和防止烂秧,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早稻育秧期间,常会受到低温冷害、长期阴雨及大风雷雨等灾害性天气的影响,对培育早稻壮秧威胁极大.因此,在育秧时应密切注意天气变化情况,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减轻危害,育足、育好早稻秧苗.  相似文献   

4.
每年早稻播种育秧期间,由于北方冷空气经常南下侵袭,带来一次又一次的低温阴雨等不利天气过程,造成早稻不同程度的烂秧和死苗,影响早稻生产。那么,怎样才能把好早稻防寒护秧关呢?一是寒潮来临时盖膜保温。现在,早稻育秧大部分的农户是采用塑料软盘地膜低拱架育秧,但盘面不宜长时间灌水。当秧苗进入3叶期后,抗寒力减弱,  相似文献   

5.
早稻秧苗期的抗寒性及不同浸种处理对抗寒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通过对早稻秧苗不同叶龄期经受不同低温持续时间处理和不同抗寒剂的浸种处理,探讨了早稻秧苗不同叶龄期的抗寒性和低温持续时间长短对成秧率,秧苗素质及抗寒剂浸种对秧苗耐寒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观察早稻无纺布旱育秧与早稻早播早栽对早稻生长和产量影响,探讨浙西地区早稻早播早栽技术。结果表明,无纺布覆盖能为早稻秧苗生长提供相对适宜的光照、温度和空气等环境条件,促进秧苗良好生长,从而提高水稻产量。无纺布培育的秧苗矮壮,根系发达,能更好地适应移栽时低温多雨的不利环境,从而为早稻的早播早栽提供良好基础。生产实践中根据旱育秧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栽培管理措施,可提高成穗率,增加有效穗数。  相似文献   

7.
为降低早春低温对抛秧早稻秧苗的伤害程度,提高秧苗素质和早稻产量,同时为实现水稻早播早栽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研究了基质育秧对抛秧早稻秧苗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质育秧秧苗素质和经济性状均优于泥浆常规育秧,基质育秧的产量为498.5kg/667m2,比泥浆常规育秧增收16.6kg/667m2,增幅3.4%。  相似文献   

8.
总结近65年来春季低温对娄底市早稻催芽播种、烂秧死苗、秧苗生长的影响,并且分析早稻烂秧的原因,提出防御春季低温危害的对策,为防御春季低温、培育壮秧提供农业气象科学依据,供农业技术人员与广大农民朋友早稻育秧参考。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防止低温天气对水稻危害的一些技术措施,主要包括:选用抗寒性强的品种;选用中早熟品种;严格控制播种期和秧龄,做好早稻和二晚品种的搭配;稀播匀播,喷施多效唑或拌旱育保姆,培育矮壮秧苗;合理施肥等。  相似文献   

10.
通过开展早稻集中育秧,可以有效减少早稻直播,扩大软盘抛秧育秧面积,提高秧苗素质,减轻早稻育秧低温影响,提升水稻育秧组织化、集约化、标准化水平,促进粮食生产发展。都昌县早稻抛秧推广早,集中育秧推广空间大,而育秧技术尤为关键,现做如下总结。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以中熟杂交稻“协优2374”为供试组合,采用盆栽,对二晚旱床育秧播期、播量、栽期、栽插深度和抽穗期温度与结实率的关系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适期早播(6月22~27日)、稀播(每公顷450kg)、早栽(7月28日以前),是争取早熟、确保安全齐穗、稳产高产的重要措施。浅栽分蘖早发,熟期提前,穗粒数多,结实率高。抽穗日平均温度与结实率呈正相关,低于20℃和苞期低温、抽穗期温度回升,结实率均低。  相似文献   

12.
杂交稻天优3301再生高产的产量构成及其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查明天优3301再生稻高产的产量构成及其调控途径,2007、2008年在福建省尤溪县设置分期播栽试验,调查不同产量水平的产量构成,结果表明,天优3301从头季播种至再生季抽穗的积温为4000℃;早播早栽田头季显著延长营养生长期,结实期与光温高值期重合,再生季在安全齐穗期前抽穗,有利于建成多穗大穗、高结实率的群体;早播早栽田决定产量的主要构成因素是穗数和每穗粒数,二者对产量提升的贡献率合占95%以上,其中头季以每穗粒数对增产的贡献率最高,再生季以穗数对增产的贡献率最高;迟栽迟播田头季结实期寡照,再生季花期和结实期遇冷害频繁,最终结实率低限制了高产。天优3301作再生稻栽培,宜早播早栽、适当密植;头季高产须在形成足额穗数基础上,主攻大穗;再生季高产的关键是促进腋芽萌发,形成比头季多70%~100%的穗数。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表明,①水稻地膜旱育秧与水育秧膜内苗床表面温度(y)与膜外气温(x)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y旱=-219+147x,r=09442,^y水=-122+127x,r=09683。②将籼稻和粳稻地膜育秧最早播种期的膜内苗床表面温度分别定为12℃、10℃,则籼稻地膜旱育秧与水育秧,粳稻地膜旱育秧与水育秧的膜外相应气温应分别达到965℃、1041℃、828℃、883℃。③籼、粳稻地膜旱育秧与水育秧分别达75%、85%、95%,三种安全保证率的最早播种期(y1~12)与纬度(x1)、经度(x2)、海拔(x3)间均呈极显著线性关系,符合^y=a+b1x1+b2x2+b3x3表达式,r=08394~08693,F=444834~598184。④水育秧膜外气温分别达到2616℃和3088℃,旱育秧膜外气温分别达到2326℃和2734℃,就会造成秧苗徒长与烧苗。  相似文献   

14.
1999年和 2 0 0 0年分期播栽试验 ,研究了温度对籼型温敏核不育系 2 30 1S自交不育度和花粉败育类型的影响。结果表明 :2 30 1S的育性转换低温敏感期在花粉母细胞形成期至减数分裂期 ,约在抽穗前 17~ 11d ;生长早期的持续高温对其育性表达有一定的补偿作用 ;导致 2 30 1S自交不育的育性转换和无花粉败育类型转换的起点温度分别是 2 3℃和 2 7℃。  相似文献   

15.
章竹青  邱庆栋  彭梦霜  陈朝晖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3):11763-11764,11790
[目的]研究长沙地区早稻播种气候条件及农业气象服务。[方法]利用长沙市1910~2011年气候资料,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长沙地区早稻播种气候条件进行了分析,并根据早稻播种农业气象指标,确定该地区早稻播种期,揭示早稻播种育秧与气候条件的关系。[结果]长沙市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初日出现时段以3月26~31日最多,其次为3月16~20日,再次为3月21~25日;该地区早稻播种期可分为3批进行:薄膜覆盖育秧和旱育秧可在春分边播种;水育秧大面积育秧可在春分后抢住冷尾暖头下泥;油菜田、草子留种田可在4月初抢住冷尾暖头播种。[结论]该研究为长沙地区早稻播种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广西双季稻区早稻品种芽期和幼苗期耐低温淹水能力进行评价,为广西稻区直播早稻品种选择供参考。【方法】以25个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基于人工模拟低温环境,设低温淹水[日均温5 ℃(12 h光照+12 h黑暗),发芽盒水层深度5 cm]和对照[日均温5 ℃(12 h光照+12 h黑暗),发芽盒水层深度3 mm]2个处理,对供试品种已催芽的种子培养处理10 d,处理结束后,恢复到28 ℃条件下继续培养10 d,使种子恢复生长。测定成苗率、根长、根数、苗高、单株鲜重、地上部鲜重和根鲜重,通过隶属函数值分析和相关分析,对其耐低温淹水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和筛选。【结果】25个水稻品种的成苗率胁迫系数存在明显差异,变幅为0~1.00,平均胁迫系数为0.935。各指标胁迫系数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成苗率与单株地上部鲜重呈显著正相关(P< 0.05,下同),与其他性状也呈正相关,但相关性未达显著水平(P> 0.05)。苗高与根长、地上部分鲜重和根鲜重呈极显著正相关(P< 0.01),与根数和株鲜重呈显著正相关。根据隶属函数值将供试品种的耐低温淹水胁迫能力分为强、中、弱3种类型,其中耐性强的品种有9个,分别为桂育12号、五山丝苗、优质农家种2号、桂育9号、金丝苗、象州香米、河西丰占、Y两优1号和桂育11号;与耐性弱和耐性中的水稻品种比较,耐性强的水稻品种在根长、根数、根鲜重和苗高上有明显优势。与对照相比,低温淹水胁迫下,幼苗的根长、根数、苗高、单株鲜重、地上部鲜重和根鲜重均有所降低,其中根长降幅最大,达19.0%,其次是根鲜重和根数,降幅分别为18.2%和16.3%。【结论】成苗率、根系指标(根长、根数和根鲜重)和苗高可作为直播早稻耐低温淹水逆境胁迫的关键筛选指标。桂育12号等9个品种可直接用于广西直播稻生产上,也可为水稻耐低温淹水机理研究及培育适合机直播的水稻品种提供材料。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低播种量下杂交稻不同机械化种植方式的产量构成及特征,探索杂交稻机械化种植方法。【方法】在广东省肇庆市和江门市进行了早、晚稻毯状苗机插和麻膜毯状苗机插2种机械化种植方式对比试验,以钵苗人工手插为对照,采用低播种量精密播种培育壮秧,配合插秧机精准栽插。【结果】当播种量为每盘65 g芽种时,早、晚稻试验中2种机插与钵苗人工手插的实际产量差异为0.17%~0.66%和1.01%~3.24%,差异不显著;有效穗数是产量的主要影响因子,提高杂交稻产量的关键是保证适度有效穗数;不同种植方式穗部性状差异主要表现为二次枝梗数的差异,一次枝梗数差异较小。【结论】毯状苗机插可以在低播种量下通过提高中穗占比、大穗和中穗累计占比和协调结实率等因素实现高产栽培。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播期插期秧龄对机插稻黄华占产量性状的影响,2020年在陕西省城固县五爱村开展了油菜茬机插稻黄华占的研究。结果表明:秧田播期相同条件下,随着大田插期提前秧龄缩短,水稻产量增加;插期相同条件下,随着秧田播期提前秧龄延长,水稻产量显著增加或增加,秧田播期比秧龄对产量影响大,后期秧龄对产量影响增加;秧龄相同条件下,随着秧田播期大田插期提前,水稻产量显著增加或增加。秧田适期早播长秧龄的大穗,大田适期早插多穗。  相似文献   

19.
河西灌区免耕秸秆覆盖对春小麦播种及出苗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在河西灌区储水灌溉条件下进行了秸秆覆盖免耕(NTS)、秸秆还田(CTS)和常规耕作(CTB)对春小麦播种出苗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春小麦的播种期,3种耕作方式的平均日均地温变化趋势一致,均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小,且在同一时间NTS的地温小于相同土层CTS和CTB,NTS在5 cm处14∶00的地温比CTS和CTB分别低0.7~4.6℃和1.2~6.1℃.NTS的地温日变化趋势相对缓和.苗期全天5 cm处的地温NTS比CTS和CTB分别低-1.40~2.90℃和-0.60~3.70℃.NTS造成的“低温效应”对种子发芽不利,所以尽管NTS的播种时间比CTB和CTS推迟了一周,但出苗率仍远低于CTS和CTB.  相似文献   

20.
柳州市农业界限温度与生产季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凌云  李家文  吴炫柯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0):14802-14805
利用柳州市沙塘农业气象试验站近54年的日平均气温资料,采用五日滑动平均法,分别计算柳州市5、10、15及20℃的初终日期及保证率,分析各农业界限温度初终日、期间的持续日数及积温,结合各农业界限温度,分析柳州市的农业生产季节。结果表明,柳州市全年均为“农耕期”,全年均适合农作物生长,早春作物播种适宜期从2月上旬中期开始,双季稻的安全生长期约为5个月左右,早稻安全播种期为3月18日以后,安全移栽期在4月15日以后,幼穗分化安全期在5月9日以后,晚稻安全齐穗期在10月7日以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