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目的]合成柚皮素金属镉配合物,并比较配合物与柚皮素的抗氧化活性。[方法]以柚皮素和乙酸镉为原料在无水乙醇溶液中制备柚皮素-镉配合物,通过紫外(UV)、红外(IR)对配合物进行表征,并采用ABTS法研究其清除自由基的能力。[结果]紫外、红外数据证实柚皮素与镉离子成功配合,且在试验浓度下,配合物对ABTS+·的清除能力随浓度增加而增强,且强于柚皮素。[结论]镉离子成功地与柚皮素形成配合物,其体外抗氧化活性较配体有所增强。  相似文献   

2.
不同取代度羧甲基壳聚糖的抗氧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姚倩  孙涛  周冬香  毛芳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6):6620-6621
[目的]为了研究羧甲基壳聚糖的取代位置、取代度及其抗氧化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低聚壳聚糖经醚化得到3种取代度不同的N,O-羧甲基壳聚糖-NOA,NOB和NOC,并对其结构和取代度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它们对羟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结果]NOA,NOB和NOC清除羟自由基的半抑制浓度分别为0.15,0.29和0.23 mg/ml。而NOA,NOB和NOC在氨基上的取代度分别为0.51,0.29和0.38,羟基取代度分别为0.74,0.84和0.97[结论]随着氨基位置取代度的升高,N,O-羧甲基壳聚糖清除羟基自由基的能力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3.
机械活化乙酰化淀粉用作尿素缓释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机械活化乙酰化淀粉用作尿素缓释膜,为在农业上应用机械活化乙酰化淀粉制作尿素缓释膜提供技术依据。[方法]采用浇铸法制备乙酰化淀粉膜,研究了取代度、铸膜液溶剂种类、铸膜液浓度和铸膜液温度对膜性能的影响。以淋溶法对包膜尿素释放特性进行评价。[结果]机械活化木薯乙酰化淀粉成膜性能好,工艺简单,操作简便;包膜尿素淋溶9次后尿素总溶出率为57.73%,比普通尿素的尿素总溶出率降低39.45%。[结论]用机械活化乙酰化淀粉包膜尿素后,对尿素态氮有释放有明显的缓释放作用。  相似文献   

4.
顾学芳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124-125,131
[目的]探讨制备水溶性羧甲基壳聚糖(CMC)的方法,确定制备CMC的反应条件。[方法]以醇水溶液为反应介质,采用相转移催化法制备了水溶性CMC,考察了催化剂种类、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溶剂中水醇比对CMC取代度的影响,探讨了工艺条件对CMC取代度的影响规律。[结果]在醇水反应介质中,采用相转移催化法在碱性条件下用氯乙酸对壳聚糖进行化学改性,合成了水溶性的高取代度的CMC。该方法降低了有机溶剂异丙醇的使用量,提高了CMC的取代度。制备CMC的较好反应条件为:以6%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作催化剂,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4.0 h,溶剂中水醇比1∶4(V/V)。在此条件下,CMC的取代度为1.53。[结论]该研究为制备不同取代度的CMC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常温下乙酰化小麦秸秆纤维制备高效溢油吸附材料。[方法]在常温、不加催化剂条件下,以小麦秸秆纤维为原料,利用琥珀酸酐为酰化剂,在二甲基亚砜(DMSO)和N-甲基咪唑(NMI)体系中进行乙酰化反应,制备高效溢油吸附剂。[结果]在常温、反应时间1 h、琥珀酸酐用量比4∶1的乙酰化反应条件下,成功制备出高吸油倍率、良好悬浮性、较好重复利用性和可生物降解的溢油吸附材料,并用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对改性前后小麦秸秆纤维的化学组成和形貌特征进行表征。[结论]该研究实现了常温、不加催化剂的条件下,对小麦秸秆纤维进行乙酰化反应,制备出性能良好的吸油材料,在溢油处理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陈传平  陈乃东  葛飞飞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6):7061-7063,7071
[目的]研究染料木素抗氧化活性与其侧链乙酰化修饰的构效关系。[方法]用乙酸酐对染料木素进行乙酰化结构修饰,然后经制备薄层层析将不同产物分离,硅胶柱层析洗脱得到单一产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对产物进行扫描得到紫外图谱,加入各种诊断剂根据波峰变化情况分析产物结构,采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研究各产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获得5-乙酰染料木素(化合物1)和5,7-二乙酰染料木素(化合物2)2个乙酰化产物。当浓度为0.001 43 mg/ml时,原料染料木素及化合物1、2对邻苯三酚自氧化抑制率分别为55%、70%、65%。[结论]乙酰化可明显地提高染料木素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紫甘蓝提取物清除体外自由基活性的能力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化学显色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考察紫甘蓝提取物清除羟自由基(HO.)、ABTS+和铁离子还原力(FRAP)的能力。[结果]紫甘蓝提取物具有较强的自由基清除能力,能有效地抑制HO.和ABTS+,还原Fe3+。[结论]紫甘蓝是一类潜在的天然活性食物材料。  相似文献   

8.
两种宋果灵酯化产物的合成及其杀虫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宋果灵羟基酰化后对其活性和毒性的影响。[方法]宋果灵经过乙酰化、丙酰化得到相应的宋果灵酯化产物。[结果]所得化合物对苜蓿蚜均具有一定杀虫活性。化合物结构经MS、1HNMR和13CNMR确认。[结论]该试验可为植物源高杀虫活性化合物的筛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茶叶中儿茶素的提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帅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0):9692-9693
[目的]为了研究溶剂萃取法提取茶叶中儿茶素的优化条件。[方法]以乙醇为浸提液,采用香草醛-盐酸法测定茶叶中儿茶素的含量,并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提取茶叶中儿茶素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儿茶素溶液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05 nm。儿茶素浓度与吸光度间的回归方程为:A=0.017 5X+0.044 7(R2=0.999 7)。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儿茶素的最佳提取和纯化条件为:以80%的乙醇为溶剂浸提2次,60℃下浸提35 min,料液比为1∶13。影响儿茶素含量的因素依次为:乙醇浓度>浸提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结论]该研究为儿茶素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合成植物外源抗氧化剂取代硫脲基肉桂酰基硫脲衍生物。[方法]以肉桂酸为原料,通过酰氯化、置换和加成反应,得到5个相应的取代硫脲基肉桂酰基硫脲衍生物,经红外(IR)、质谱(MS)、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和元素分析(EA)确认了新化合物的结构。以维生素C(V_C)为对照,测定了这些新化合物体外清除超氧自由基(O_2~-·)、羟自由基(·OH)和2,2-二苯基-1-苦味酰基自由基(DPPH·)的活性及总还原能力。[结果]在测定浓度下,这些化合物均具有抗氧化活性,其中N-对氯苯硫脲基-N'-肉桂酰基硫脲(1c)对DPPH·的清除活性强于V_C。[结论]N-对氯苯硫脲基-N'-肉桂酰基硫脲(1c)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作为外源抗氧化剂有望应用于植物氧化胁迫的保护中。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蓝莓幼嫩芽叶中的儿茶素类茶多酚成分含量.[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对南高丛蓝莓“夏普蓝”叶片儿茶素类茶多酚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试验表明,蓝莓幼嫩芽叶含有5种主要儿茶素类茶多酚,分别为儿茶素(C)、表儿茶素(EC)、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没食子酸(GA),此外还含有咖啡因(CAF).[结论]研究可为蓝莓作为一种理想的茶用资源植物提供科学依据及植物化学方面的证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离儿茶素低聚合物,并对其结构进行鉴定。[方法]利用MCI层析柱和甲醇水溶液洗脱体系,对茶多酚的氧化产物进行分离,并对分离后的各组分进行HPLC检测。[结果]分离得到2种纯度相对较高的儿茶素低聚合物,经HPLC制备及结构鉴定,确定其中1种物质是黄酮苷类化合物。[结论]该洗脱体系不仅可将氧化产物和简单儿茶素分离,也可使极性相近的氧化产物基本分离。  相似文献   

13.
不同取代度羧甲基壳聚糖的抗氧化性能研究(英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Objective] In order to study the relations among different positions,degrees of substitution and antioxidant ability.[Method] N,O-carboxymethyl chitosan(NOA,NOB and NOC)with various degrees of substitution(DS)were obtained by etherizing chito-oligosacchaside.Their structure and substituted degree were characterized and their antioxidant activity to ·OH was evaluated.[Result]The IC50s of NOA,NOB and NOC were 0.15,0.29,0.23 mg/ml while their DSs of-NH2 position(DSN)were 0.51,0.29 and 0.38 and DSO were 0.74,0.84,0.97respectively.[Conclusion]With the increase of DSN,antioxidant activity of N,O-carboxymethyl chitosan oligosaccharide to ·OH was up.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云南省景洪地区大茶树资源进行调查研究,以儿茶素类和咖啡碱含量为筛选指标,为筛选优异茶树种质资源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云南省景洪地区49株大茶树的咖啡碱和儿茶素含量进行测定和比较。[结果]景洪地区大茶树儿茶素总含量的变化范围为9.500%~21.137%,酯型儿茶素含量的变化范围为0.085%~10.045%,其中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含量的变化范围为3.717%~8.977%。非酯型儿茶素含量的变化范围为1.297%~4.346%;咖啡碱含量的变化范围为0.55%~4.76%;14株大茶树的EGCG含量均大于7.000%,其中10株为低咖啡碱茶树资源(咖啡碱含量≤1.50%)。[结论]该研究结果对云南地区选育优异茶树种质资源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微滤膜、卷式超滤膜、卷式反渗透膜处理过程中儿茶素和咖啡碱含量变化情况。[方法]采用0.2μm微滤膜和0.045μm、100 KD、13500D、5000D卷式超滤膜及100D卷式反渗透膜处理茶叶浸提液,HPLC分析膜滤过液和膜截留液中各儿茶素组分和咖啡碱含量,以及膜滤过液和膜截留液真空冷冻干燥样中各儿茶素组分和咖啡碱含量。[结果]EGCG、EGC、ECG、GC、GCG、CG等儿茶素组分和咖啡碱主要集中在膜滤过液中,膜处理后分子量均小于500 D的EGCG、EGC、ECG、GC、GCG、CG等儿茶素组分和咖啡碱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失。[结论]膜对EGCG、EGC、ECG、GC、GCG、CG等儿茶素组分和咖啡碱的截留效果较差,推测膜处理后儿茶素和咖啡碱损失的主要原因为膜对儿茶素组分和咖啡碱可能具有一定的吸附作用,而这种吸附作用可能与所用的膜材质有关。  相似文献   

16.
冯永辉  李鹏  汪兴军  张博  郭耀武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8):17235-17236
[目的]建立HPLC测定盘龙七中儿茶素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HPLC法测定,色谱条件为:色谱柱为Kroma-sil-C18(4.6 mm×150 mm,5 μm),流动相为无水甲醇-水-冰醋酸(15:84:1,V/V/V),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76 nm。[结果]儿茶素的线性范围为0.624~3.12 μg/ml(r=0.9993),平均回收率为100.05%,RSD为1.73%(n=6)。[结论]该测定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盘龙七中儿茶素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7.
锌在茶树碳氮代谢中的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测定了不同浓度锌处理的水培茶苗(Camellia sinensis L)的核酸、蛋白质、氨基酸、叶绿素、锌和磷的含量,茶苗的光合速率、叶片的硝酸还原酶活性及儿茶素组成。结果表明,锌促进茶苗的光合速率、叶中硝酸还原酶活性及蛋白质和RNA的合成,提高非酯型儿茶素的含量,1-2mg/L处理有利于茶氨酸的形成。但锌处理降低DNA的含量,不利于茶苗对磷素的吸收,使酯型儿茶素有所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