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梁芳  曹岚  李风琴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6):22331-22334
[目的]研究江西东江源区药用蕨类植物的资源现状。[方法]通过野外调查、资料收集和标本鉴定等方法对药用蕨类植物的资源现状进行研究。[结果]江西东江源区药用蕨类植物为38科69属131种,其中以全草或根状茎入药的共有119种,占区内药用蕨类资源的90.9%;全草(株)入药的达85种,占区内药用蕨类资源的64.9%;以根状茎入药的有34种,占区内药用蕨类资源的26.0%;以叶入药有9种,占区内药用蕨类资源的6.9%;以地上部分入药的只有2种,占区内药用蕨类资源的1.5%;以孢子入药的仅海金沙(Lygodiumjaponicum)1种。[结论]江西东江源区药用蕨类植物资源丰富,值得进一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2.
黄山浮溪河流域鳞毛蕨科药用蕨类植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慧忠  汪美英  刘恒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7):9005-9006,9044
[目的]调查研究黄山浮溪河流域的毛蕨科药用蕨类植物的种类、分布、药用价值及开发利用情况。[方法]通过对安徽黄山浮溪河流域的蕨类植物资源的初步调查研究,结合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医药中有关药用蕨类植物资源与少数民族医药中蕨类资源利用情况,对该流域药用蕨类资源中鳞毛蕨科植物的主要种类及其分布情况进行了综合性评价,同时讨论了黄山蕨类植物资源保护及开发利用前景。[结果]黄山浮溪河流域具有药用价值的鳞毛蕨科植物有12种,隶属于3个属。[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开发利用鳞毛蕨科药用蕨类植物资源,保证其药源供应和临床用药安全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3.
2007年7月起对广西大王岭自然保护区药用蕨类植物的种类组成和药用状况等方面进行了初步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该保护区有药用蕨类植物29科61属113种,绝大多数以全草入药。大王岭自然保护区药用蕨类资源丰富,但已被开发利用的只是极少一部分,绝大多数种类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4.
吴建飞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5):6273-6274
[目的]摸清宁波五龙潭野生观赏蕨类植物的资源,为更好地开发利用当地的野生观赏蕨类植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实地调查、资料查阅和对当地民众的访问,来确定宁波五龙潭的野生观赏蕨类植物的种类及开发利用情况。[结果]调查表明,宁波五龙潭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野生蕨类植物有25科3、6属4、5种,其中种类较多的是水龙骨科和鳞毛蕨科,分别有8和6种。[结论]宁波五龙潭野生观赏蕨类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可应用于园林绿化、盆景配置、切花配叶和盆栽观赏。但有的种类数量较少,在开发利用时应注意保护其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5.
焦作太行山区地形复杂,植物资源丰富。通过调查发现该地区共有药用蕨类植物52种,隶属于17科23属。介绍了这些药用蕨类植物的入药部位与功能及其资源状况,提出了相应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6.
贺游利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8):10828-10829
旬阳坝地区野生药用蕨类资源有42种,常以全草、根状茎或孢子入药,其化学成分复杂,含有黄酮类、甾类、生物碱、酚类和三萜类化合物等活性物质,对多种疾病有明显疗效。该研究通过普查旬阳坝药用蕨类植物资源,评估了其开发利用价值,讨论了旬阳坝在对药用蕨类植物保护和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其自身的特点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从而有效的保护及开发利用旬阳坝药用蕨类植物资源。  相似文献   

7.
对黄山市药用蕨类植物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黄山市共有药用蕨类植物136种(包括种下分类单位),隶属于35科63属,对这些蕨类植物资源、区系特征、生态分布、利用价值进行了叙述,对进一步研究、合理开发利用蕨类植物资源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对崂山蕨类药用植物进行了调查研究,崂山有蕨类药用植物10科14属16种。对崂山药用蕨类植物的入药部位、生境进行了分析。根据药用蕨类植物的药效作用,将其划分为5个类型,同时对崂山药用蕨类植物的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方元平  胡章喜  高静  项俊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161-162,164
对吴家山国家级森林公园的药用蕨类植物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共有药用蕨类植物55种,隶属于22科33属.分析了这些蕨类植物资源、区系特征、生态分布和利用价值,并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合理开发利用蕨类植物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大亮子河国家森林公园药用蕨类植物资源及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大亮子河国家森林公园的药用蕨类植物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共有药用蕨类植物19种,隶属于12科14属。分析了这些蕨类植物资源组成、区系特征、生态类型和利用价值,并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合理开发利用蕨类植物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掌握集贤县当前民间药用植物的使用现状。[方法]通过走访调查、实地考察及文献考证。[结果]整理出主要药用植物27种,包括大宗药材5种、常用药材8种、不常用药材14种。当地药用植物具有一定的特殊疗效,但常用种类减少;大宗药材主要外销,在当地使用率不高;用药单一,方法粗糙,且存在同名异物的混淆现象。[结论]该研究为中药材的挖掘开发提供科学证据。  相似文献   

12.
党辉  沈洁  罗安才  柳建平 《农业科学与技术》2011,(9):1273-1275,1285
[目的]利用SRAP分子标记的方法对蕨类植物进行种属分类。[方法]以采集于重庆市缙云山的27种蕨类植物为研究对象,以其嫩叶为材料用改良后的CTAB法提取蕨类植物的基因组DNA,用凝胶电泳和吸光值法对总DNA的质量进行检测,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对这27种蕨类植物进行了分类研究。[结果]27种蕨类植物的SRAP标记聚类分析图谱表明,卷柏科与里白科、木贼科与鳞毛蕨科、乌毛蕨科与鳞毛蕨科、铁角蕨科与蹄盖蕨科、鳞始蕨科与鳞毛蕨科的亲缘关系比较接近;试验结果与传统分类学中贯众属属于鳞毛蕨科有冲突。[结论]用SRAP分子标记的方法得到的结果与传统分类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但这种差异很小,试验结果可以为重建蕨类植物的系统演化关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附子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并采用该方法作为区分附子道地和非道地药材的参考,建立附子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色谱条件为:色谱柱为Waters XB-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柱温30℃,流动相为40 mmol/L醋酸铵(氨水调节pH10.0)-乙腈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为240 nm,分析时间为70 min,进样量20μl。[结果]道地产区6批附子药材样品的化学成分比非道地产区要复杂,共确定出了22个共有峰,相似度较高,均在0.926以上,但从共有峰的峰面积比值来看,不同产地附子所含成分的含量有一定差异;非道地产区6批附子药材样品中存在15个共有峰,药材化学成分比道地产区要简单,相似度相对较差,均小于0.879,说明各非道地产区药材差异明显。[结论]HPLC指纹图谱稳定性和重复性较好,能很好地区分道地和非道地附子药材,为更好地控制附子药材内在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黄河三角洲常见野生草本药用植物资源多样性,为开发利用和保护药用植物资源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结合实地调查和查阅文献,从物种组成、科属特征、区系组成、药用部位、药效性能等方面初步探讨黄河三角洲常见野生草本药用植物资源多样性.[结果]黄河三角洲地区拥有野生草本药用植物64科176属262种,其中蕨类植物9科9属10种,单子叶植物13科40属60种,双子叶植物42科127属192种,以菊科、豆科、禾本科及蒿属、蓼属、蔗草属、苋属为优势科、属.就属的分布区类型来看,可将该区常见草本药用植物的176属划分为15个类型9个变型,植物分布具有明显温带性质.从入药部位来看,以全草入药为201种,根与根茎入药为99种,果实与种子入药为63种,花入药为32种,叶入药为19种,树脂和乳汁入药为1种,其中包含多部位入药为102种,以全草、根与根茎入药为主,药效以清热、利水渗湿、理血为主.[结论]黄河三角洲草本药用植物资源多样性丰富,开发利用价值较大,应结合各地实际加强综合开发利用和合理保护.  相似文献   

15.
党辉  沈洁  罗安才  柳建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7775-17777
[目的]利用SRAP分子标记的方法对蕨类植物进行种属分类。[方法]以采集于重庆市缙云山的27种蕨类植物为研究对象,以其嫩叶为材料,用改良后的CTAB法提取蕨类植物的基因组DNA,用凝胶电泳和吸光值法对总DNA的质量进行检测,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对这27种蕨类植物进行了分类研究。[结果]27种蕨类植物的SRAP标记聚类分析图谱表明,卷柏科与里白科、木贼科与鳞毛蕨科、乌毛蕨科与鳞毛蕨科、铁角蕨科与蹄盖蕨科、鳞始蕨科与鳞毛蕨科的亲缘关系比较接近;试验结果与传统分类学中贯众属属于鳞毛蕨科有冲突。[结论]用SRAP分子标记的方法得到的结果与传统分类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但这种差异很小,试验结果可以为重建蕨类植物的系统演化关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陕西省旬邑县中药资源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摸清旬邑县中药资源及其分布规律,分析药用植物的多样性特征,为该县中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野外调查、标本采集、鉴定与走访调查的方法,对旬邑县中药资源的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旬邑县共有中草药755种,其中植物药660种,原植物隶属于104科345属551种,动物药95种,原动物隶属于43科71种。双子叶植物464种,占药用植物总数的84.21%;以菊科、豆科、蔷薇科等为优势科;入药部位以全草、根及根茎为多;植物生活习性以草本为主;药效以清热药为最多。[结论]旬邑县中药资源丰富,但大多数蕴藏量不大,形成商品不多,所以应在保护的前提下加快研究步伐,进行合理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探明广西容县都峤柚谷风景区野生经济植物资源类型,为景区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野生经济植物及促进桂东南旅游业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通过野外调查和查阅广西植物志、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等文献资料,归类统计和分析都峤柚谷风景区资源植物类型。【结果】都峤柚谷风景区野生经济植物有89科175属220种,其中蕨类植物12科15属21种,裸子植物2科2属2种,被子植物75科158属197种。按用途分类,食用植物38种、药用植物194种、工业用植物68种、防护及观赏植物110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2种。【结论】对景区周边群众加强保护野生植物资源重要性的宣传,严禁进山乱砍、乱挖、乱采及破坏植被等行为;对经济价值较高的野生水果、野菜、药用植物、观赏植物等需引种驯化和合理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8.
云南药用蕨类资源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依据云南大学植物标本馆馆藏标本及相关文献资料,对云南省药用蕨类资源进行了初步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省共有药用蕨类49科111属345种,其中种类较多的是水龙骨科、鳞毛蕨科、铁角蕨科、凤尾蕨科、金星蕨科、卷柏科、蹄盖蕨科、中国蕨科、铁线蕨科、石杉科和骨碎补科。其药用功效多样,以清热解毒类居多,入药部位以全草与根状茎为主。药用蕨类的生境差异较大,垂直分布范围广。药用蕨类分布较集中的金平、贡山、广南等县,虽有较好的药用蕨类资源开发价值,但由于当地药用蕨类的开发研究还不成熟,多数种类只用于民间草药,尚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应进行云南省药用蕨类资源实地普查,对其药理作用、药用价值进行评价,并加强其生药学方面的研究,筛选出具有明显疗效的蕨类物种,进行产业化开发,使药用蕨类资源开发与利用走向市场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