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对热研7-33-97和RRIM600橡胶树对土壤中营养元素的富集系数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橡胶树各器官富集系数与养分含量均为树叶最高,树干最低;(2)橡胶树对各营养元素的富集系数大小有差异,表现为N>P>K;(3)橡胶树对养分的富集系数表现出不同的年变化和月变化特征;(4)热研7-33-97橡胶树对养分的富集能力强于RRIM600.  相似文献   

2.
2010年10-12月,在水稻田休闲期内,采用动态密闭气室法,研究了湖南省亚热带红壤区3种土地利用方式(耕地、休耕地、荒地)的土壤呼吸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耕地、休耕地和荒地的土壤CO2呼吸值分别为1.87±0.78μmol/m2.s、1.33±0.05μmol/m2.s、1.16±0.01μmol/m2.s。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呼吸日变化均表现出明显的单峰型特征。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呼吸均与土壤温度、大气温度显著正相关,而与土壤湿度显著负相关。对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建立温度、水分与土壤呼吸速率的双变量关系模型,结果发现双变量模型优于传统温度敏感性模型,能够更好地描述耕地和休耕地的土壤呼吸变异性。  相似文献   

3.
不同橡胶树品系的光合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Licor-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仪测定了不同橡胶树品系的光合特性对光照强度和CO2浓度变化的响应特性。结果表明,随着光照强度和CO2浓度升高,所有橡胶树品系的光合速率均有明显增大;PB86的净光合速率最大,为15.15μmol.m-2s-1、热研88-13为14.95μmol.m-2s-1、RRIM600为14.90μmol.m-2s-1,云研77-4为10.16μmol.m-2s-1,其中PB86、热研88-13、RRIM600最大净光合速率高出云研77-4近50%。对光合参数的综合分析表明PB86、RRIM600的光能利用率较高,但是对水分需求量较大,光补偿点较低,对弱光的利用能力较强的品系;云研77-4、云研77-2光能利用率较低,但水分利用率相对其他品系较高,别为0.847和0.871,对干旱半干旱地区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台风引起的降雨脉冲对土壤呼吸的响应,以2018年8月中旬台风"温比亚"带来的强降雨为契机,选取河南大学金明校区内玉米农田、果树林地和人工草地作为研究对象,利用LI-cor 8100土壤CO_2通量全自动测量系统对极端降水后第1天、第7天和第14天土壤呼速率进行检测,并结合土壤温度、含水量、根生物量,分析土壤呼吸脉冲的影响因子。结果表明:①极端降水改变了农田、林地和草地土壤温度和含水量,土壤含水量在不同生态系统间存在显著差异,从大到小依次为农田、草地、林地;②极端降水后各样地呼吸均迅速升高,但草地呼吸升高最明显,可达(14.45±3.19)μmol·m~(-2)·s~(-1),农田和林地分别为(8.89±2.14)和(8.67±1.80)μmol·m~(-2)·s~(-1)。农田和林地呼吸在1~7 d内脉冲下降明显,15 d后呼吸速率分别为(3.02±0.38)和(2.50±0.84)μmol·m~(-2)·s~(-1),而草地脉冲效应可以维持7~14 d,15 d后呼吸速率为(2.93±0.57)μmol·m~(-2)·s~(-1);③土壤呼吸和土壤温度呈指数相关,和土壤含水量呈线性相关。④强降雨之后在1~7 d内的呼吸脉冲不是由植物根系主导的。  相似文献   

5.
土壤呼吸速率是反映陆地生态系统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采用土壤碳通量测量系统LI-8100A对甘肃省玉门镇饮马农场5种不同植被类型土壤(裸地、葵花、小麦、孜然、茴香)呼吸速率、空气湿度、土壤温度、水分等影响因素的日动态变化规律进行了监测,分析了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呼吸速率的日变化特征及与环境因素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呼吸速率明显不同,5种植被类型土壤呼吸速率的日平均值大小顺序为:茴香[7.710±1.705μmol/(m2·s)]小麦[5.266±0.953μmol/(m2·s)]葵花[5.237±0.568μmol/(m2·s)]孜然[3.504±0.431μmol/(m2·s)]荒地[2.567±0.666μmol/(m2·s)]。对于有植被覆盖的地块,土壤呼吸速率的日变化呈现先减小,后逐渐增大,在13:00—15:00时达到峰值,随后逐渐减小的趋势,大致呈"S"型曲线;而对于裸地,土壤呼吸速率的日变化呈现先增大后逐渐减小的趋势,大致呈"M"型或倒"V"型。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白榆纯林(BB)、刺槐纯林(CC)及二者不同比例混交林土壤呼吸速率的日变化及月变化特征,探究影响研究区土壤呼吸的主导因子。【方法】利用LI-8100土壤碳通量全自动观测系统,测定陕西杨凌试验田栽植的白榆纯林(BB)、刺槐纯林(CC)及二者不同比例(1∶1(1B1C),1∶2(1B2C)和2∶1(2B1C))混交林5种林型生长季的土壤呼吸速率,并利用观测仪附带的土壤温度探针测定地表及地下5,10和15cm深处的土壤温度,用土壤湿度传感器测定地下10cm深处的土壤含水量。【结果】白榆/刺槐不同林型土壤呼吸速率在6,7,9月的日变化均呈单峰曲线,峰值出现在午后12:00-15:00,之后逐渐降低,其中混交林1B2C7,9月土壤呼吸速率峰值高于其他林型,分别为4.193和4.283μmol/(m2.s);白榆/刺槐不同林型土壤呼吸速率均表现出明显的月变化规律,7-9月土壤呼吸速率均较高,在5-9月,5种林型中白榆纯林的土壤呼吸速率一直很低,而混交林1B2C始终较高。土壤温度与土壤呼吸速率的变化基本一致,二者表现出强烈的正相关性,其中地下5cm深处土壤温度与土壤呼吸速率的相关性最好。土壤呼吸与土壤含水量之间的关系表现离散,二者相关性不显著。【结论】在不同林型中,白榆纯林的土壤呼吸速率较低,混交林1B2C一直较高;影响该区白榆、刺槐纯林及不同比例混交林土壤呼吸速率的主要因子是地下5cm深处的土壤温度,而土壤含水量对土壤呼吸速率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分析在4个密度下[D1(0.7 m×0.8 m,17800株/hm2)、D2(1.0 m×1.0 m,10000株/hm2)、D3(1.0 m×1.5 m,6660株/hm2)、D4(2.0 m×3.0 m,1650株/hm2)]柠檬桉光合特性.结果表明:柠檬桉光饱和点为1636.56~1963.81μmol/(m2·s),密度D3的光饱和点最高,D1的光饱和点最低;光补偿点为43.32~66.25μmol/(m2·s),密度D3的光补偿点最高,D1的光补偿点最低;表观量子效率为0.0563~0.0689,不同密度间差异不显著;最大净光合速率为16.88~24.82μmol/(m2·s),密度D3的最大净光合速率最高,D1的最大净光合速率最低;暗呼吸速率为1.63~2.56μmol/(m2·s),密度D3的暗呼吸速率最高,D1的暗呼吸速率最低.密度D3最大净光合速率高,适应强光能力高,利用弱光能力低,表观量子效率高,暗呼吸速率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加深对倒木呼吸年变化过程和机制的认识,获得准确的倒木呼吸年通量,为森林碳循环研究提供更加准确的数据。【方法】在秦岭火地塘林区主要森林类型油松林和锐齿栎林内各设置100 m×100 m的固定样地6块,根据相关标准将样地内倒木划分为5个腐烂等级,在样地内选择直径在(25±5) cm、腐烂等级不同的油松和锐齿栎倒木各3株,通过红外气体分析法原位测定倒木呼吸速率,同时测定倒木温度、倒木含水量和林内10 cm深处土壤温度,并计算油松林和锐齿栎林的倒木呼吸年通量,通过分析油松和锐齿栎倒木呼吸速率年变化、倒木呼吸速率与倒木温度和含水量的关系,比较油松林和锐齿栎林倒木呼吸年通量的差异。【结果】(1)油松和锐齿栎倒木各月呼吸速率均变化显著(P0.05),8月份最高,分别为4.78和6.45μmol/(m~2·s),2月份最低,分别为0.10和0.06μmol/(m~2·s);倒木呼吸速率与倒木温度、倒木含水量和倒木腐烂等级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倒木温度解释了67%以上的倒木呼吸变化;锐齿栎((1.72±1.64)μmol/(m~2·s))与油松((1.57±1.45)μmol/(m~2·s))间的年均倒木呼吸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2)油松林((66.04±8.25) g/(m~2·a))和锐齿栎林((73.32±8.68) g/(m~2·a))的倒木呼吸年通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油松林的倒木表面积((1 008.83±89.84) m~2)显著高于锐齿栎林((844.56±64.58) m~2,P0.05)。【结论】油松和锐齿栎倒木呼吸的年变化均呈现出基本一致的单峰曲线格局,主要受倒木温度的驱动,同时倒木含水量和腐烂等级也对倒木呼吸有显著影响,但树种对倒木呼吸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9.
巴西橡胶树热研7-33-97·PR107·RRIM600生理特性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为热研7-33-97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3个橡胶树无性系热研7-33-97,PR107,RRIM600为试材,研究了不同品系的干胶含量,排胶初速度,堵塞指数,蔗糖,硫醇,无机磷,镁离子含量,黄色体破裂指数等生理指标。[结果]RRIM600、热研7-33-97和PR107的干胶总产量分别为538.725、26.89和409.37 g。3个品种干含依次为PR107>RRIM600>热研7-33-97。热研7-33-97蔗糖含量介于RRIM600和PR107之间。RRIM600硫醇含量较低,热研7-33-97与PR107硫醇含量较高。热研7-33-97与RRIM600无机磷含量较高。热研7-33-97镁离子含量最高。破裂指数以热研7-33-97最高,RRIM600最低。品系PR107的堵塞指数在各个阶段均明显高于热研7-33-97与RRIM600。[结论]热研7-33-97是一个较耐刺激且高产的品系。  相似文献   

10.
以Li-cor-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仪测定4个海南当前橡胶树主导品种品系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溶度(Ci)等光合参数及叶绿素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热研8-79的Pn最高,叶肉瞬时羧化效率(Pn/Ci)较高,且水分利用率(WUE)最高,较适合在干旱胁迫地区配置;热垦628的Pn/Ci高,在最低的Ci和Gs情况下,表现出最低的Pn;热研7-33-97光合能力整体处于中等水平;传统品种RRIM600光合能力一般,且WUE最低,耐旱性较差。  相似文献   

11.
扁穗牛鞭草地不同层面光合作用差异及贡献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金平  张新全  游明鸿  易杨杰  彭燕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1):2386-2388,2509
通过对扁穗牛鞭草地不同层面光合作用差异及贡献率的研究,结果说明:外界光合有效辐射从上往下以19.84μmol/(m2.s.cm)速度递减;Ci起伏较大,最大值c(CO2)=943.11μmol/mol出现在最下层光合速率最低的8 cm处,最小值c(CO2)=147.81μmol/mol出现在光合速率最高的65 cm处;Gs的变化范围为0.033~0.220 mol/(m2.s),但从下往上递增,在顶层有所下降;Tr与Gs密切相关;不同层面叶片单位面积的Pn差异很大,8 cm处c(CO2)=2.42μmol/(m2.s),65 cm处c(CO2)=42.57μmol/(m2.s)达最大值。单叶光合效率变异范围为1.105~53.450 nmol/s,单叶光合效率是外界光合作用有效辐射与叶片面积和光合速率三者共同偶合作用的结果;不同株层贡献率差异很大,0~20 cm光合贡献率仅1.73%,0~40 cm的贡献率仅为12.19%,而55~75 cm占全部叶片数的40.89%,光合贡献率达56.88%;扁穗牛鞭草地应当在低于80 cm时利用,不仅可以保证牧草的产量与质量,也可以提高草地的年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大兴安岭地区兴安落叶松林土壤呼吸及其组分的特征以及与土壤温度、湿度两个影响因子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阐明我国寒温带地区碳释放及其对地区气候的影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LI-6400对大兴安岭北部5种主要类型兴安落叶松林(落叶松纯林、兴安杜鹃-落叶松林、杜香-落叶松林、白桦-落叶松林和樟子松-落叶松林)的土壤呼吸、呼吸组分及其影响因子进行测定分析。结果5种类型兴安落叶松林土壤总呼吸(RS)、异养呼吸(Rh)和根呼吸(Rr)都具有明显的单峰曲线季节动态,且峰值均出现在8月;平均RS波动在4.71~7.41 μmol/(m2·s)之间,大小依次为樟子松-落叶松林>杜香-落叶松林>白桦-落叶松林>落叶松纯林>兴安杜鹃-落叶松林,且不同类型兴安落叶松林土壤呼吸存在显著差异(P<0.05);不同类型兴安落叶松林Rh和Rr也存在显著差异(P<0.05),平均Rh表现为樟子松-落叶松林(5.56 μmol/(m2·s))>落叶松纯林(4.64 μmol/(m2·s))>白桦-落叶松林(4.55 μmol/(m2·s))>杜香-落叶松林(4.27 μmol/(m2·s))>兴安杜鹃-落叶松林(3.80 μmol/(m2·s));平均Rr表现为杜香-落叶松林(3.15 μmol/(m2·s))>樟子松-落叶松林(2.98 μmol/(m2·s))>白桦-落叶松林(2.76 μmol/(m2·s))>兴安杜鹃-落叶松林(2.30 μmol/(m2·s))>落叶松纯林(1.97 μmol/(m2·s))。异氧呼吸对土壤呼吸的贡献最大,占61.84%~71.76%,在异养呼吸中,以矿质土壤呼吸(Rm)为主,占土壤总呼吸的46.28%~58.18%,凋落物呼吸(Rl)的贡献只有8.34%~15.57%;Rr的土壤呼吸的贡献率为28.24%~38.16%。RS与土壤10 cm温度(T10)呈显著正相关指数关系,T10可以解释土壤季节性变化的43.6%~57.0%;但RS与土壤10 cm湿度(W10)的相关性因林型而异。结论不同类型兴安落叶松林土壤呼吸及其组分之间差异显著;温度是土壤呼吸的主要影响因子,而湿度对土壤呼吸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施肥与蒜地土壤呼吸的关系,进行了不同氮、硫配比施肥对蒜地土壤呼吸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大蒜地土壤呼吸因施肥处理的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无论在苗期还是在成熟期,施N 400kg/hm2且不施S肥处理土壤呼吸速率最高,苗期和成熟期分别为3.56μmol/(m2.s)和5.82μmol/(m2.s),均显著高于对照处理;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温度变化的响应也存在差别,其中土壤温度对施N 400kg/hm2且不施S肥处理的解释程度也最高,达85.7%;而各处理的土壤呼吸温度敏感性(Q10)间则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
不同畜禽粪肥对土壤培肥及玉米增产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探索不同畜禽粪肥对土壤培肥及玉米增产的作用,通过不同种类和数量的畜禽粪肥对土壤呼吸速率、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鸡粪和羊粪处理的土壤呼吸速率较高,分别为4.13,3.85μmol(/m2.s),猪粪和牛粪处理的较低,分别为3.73,3.46μmol(/m2.s);鸡粪和羊粪处理的增产效应达到35%以上,猪粪和牛粪处理的增产效应达到25%以上,均为T3处理产量最高(折合干物质量为20 230.0 kg/hm2);不同粪肥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随着施用量的增大而增大,水分利用效率最大的是鸡粪T3处理,为31.07kg(/hm2.mm);施入不同畜禽粪肥后可增加玉米产量、提高土壤呼吸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而且效应由高到低的顺序:鸡粪>猪粪>羊粪>牛粪。这可为不同等级的农田培肥土壤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采用原位OTCs模拟增温和LICOR-6400-09土壤呼吸室法,研究了杭州湾滨海湿地芦苇群落土壤呼吸及土壤酶活性对温度升高的响应.结果表明,通过短期的模拟增温,土壤呼吸速率与对照相比提高了17.36%;增温和对照的土壤呼吸速率日变化幅度分别为:3.23±0.29和2.75±0.68μmol/(m2.s);日动态变化呈单峰曲线,峰值出现在14:00左右,最低值在早上6:00;增温和对照下的土壤呼吸速率与10cm土壤温度呈极显著的指数相关性(p<0.01);与空气温度呈显著性指数相关性(p<0.05);增温和对照处理下Q10值分别为:3.42和2.74;在0~10cm土层,β-葡萄糖苷酶、蔗糖酶活性比对照有显著的提高(p>0.05),脲酶酶活性也有一定的提高(0.76%),碱性磷酸酶活性比对照略有降低(2.54%).  相似文献   

16.
以新冠龙辣椒为供试材料,研究了不同施肥种类对拱棚辣椒生长发育、产量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T4辣椒植株的株高、开展度最大,分别为104.3、90.6 cm,T1辣椒单果重、果长、果粗均最大,分别为101.6 g、25.49、4.86 cm。T1辣椒叶片总叶绿素含量最高为66.7 mg/g,根系活力最强为100.6μg/(g·FW·h)。 T5辣椒叶片净光合速率下降幅度最高为6.6μmol/(m2·s),T1、T2辣椒叶片净光合速率下降幅度最低,波动于1.3~2.5μmol/(m2·s)。 T3辣椒叶片气孔导度下降幅度最高为2658.1 mol/(m2·s), T2、T5辣椒叶片气孔导度下降幅度最低,波动于386.7~428.7 mol/(m2·s)。 T1辣椒叶片蒸腾速率下降幅度最高为4.7 mmol/(m2·s),T5辣椒叶片蒸腾速率下降幅度最低为1.1 mmol/(m2·s),辣椒叶片胞间 CO2浓度下降幅度最高为436.8μmol/mol。 T1辣椒的小区产量、产量、效益均最高,分别为340.1 kg、96448.5 kg/hm2、162865.6 Yuan/hm2,T3辣椒的小区产量、产量、效益最低,分别在260.8 kg、74338.5 kg/hm2、124888.5 Yuan/hm2。  相似文献   

17.
王莹  阮宏华  黄亮亮 《安徽农业科学》2014,(15):4633-4635,4646
[目的]为了研究围湖造田对碳循环以及对区域乃至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方法]以太湖流域肖甸湖区为试验地,利用LI-6400-09土壤碳通量观测仪,分析了该处围湖造田区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林、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林、毛竹(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林和农田4种不同典型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呼吸的季节动态与温度敏感性。[结果]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呼吸具有一致的显著季节变化,其季节变化主要受土壤温度的控制。香樟林、水杉林、毛竹林、农田的月平均土壤呼吸速率分别为0.384~3.070、0.603~3.960、0.611~5.850和0.333~4.820μmol/(m2·s),年变异幅度分别为7.99、6.57、9.57和14.47。香樟林、水杉林、毛竹林、农田的Q10值分别为2.54、2.21、2.82、2.17;林地土壤呼吸对温度的敏感性大于农田。[结论]与相同气候区旱地森林相比,围湖地区土壤呼吸速率较高,Q10值较大,表明在未来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围湖地区可能比旱地土壤向大气释放更多的CO2。在研究全球碳循环的过程中,围湖造田对碳循环的影响应给予充分的考虑。  相似文献   

18.
不同核桃品种的光合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不同光照条件下铁核桃品种的选择及栽培技术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对6个不同核桃品种的光合速率、光响应、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等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6个核桃品种的Pn日变化、Pn与光强的响应及水分利用率均有较大差异,黔核5号、黔核7号、赫章6号、赫章8号、罗州4号和香玲的光饱和点分别为1490、1475、1490、1478、1460和1272μmolCO2/(m2.s),光补偿点分别为18.3、19.38、18.75、18.51、17.26和16.25μmolCO2/(m2.s)。6个核桃品种的喜光性强弱顺序为黔核5号、赫章6号>赫章8号>黔核7号>罗州4号>香玲,耐阴性强弱顺序为香玲>罗州4号>黔核5号>赫章8号>赫章6号>黔核7号;在上午6:00-10:00,黔核7号的水分利用率最大。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橡胶树高产品种热研7-20-59的生理特性,为该品种生产应用时设计适宜的割胶制度提供理论依据,保证其高产稳产。[方法]以热研7-20-59、PR107、RRIM600等3个橡胶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胶乳生理诊断方法,比较不同品种的干胶产量及各项生理指标。[结果]3个品种的年株干胶产量、胶乳干胶含量、总固形物含量、蔗糖含量、硫醇含量从大到小顺序均为PR107、热研7-20-59、RRIM600,无机磷含量、镁离子含量从大到小顺序为热研7-20-59、PR107、RRIM600。[结论]热研7-20-59胶乳再生能力强,蔗糖利用率高,乳管代谢活性强,是一个综合性状优良的高产品种,可适当采用乙烯利刺激。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灰枣树形改造后的篱壁形、主干形、Y形与原树形小冠疏层形的光合特性、叶绿素荧光特性,获得具有高光效能的枣树树形,为简约标准化的枣树形栽培模式提供技术参考。【方法】 利用LI-6400XT光合分析仪和超便携式调制叶绿素荧光仪MINI-PAM-II,分别测定4种不同树形的4~5a生灰枣树的光合与叶绿素荧光参数,分析光合与叶绿素荧光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光合特性中,不同树形的光合参数Pn、Gs、Ci和Tr均存在一定差异。随着PAR逐渐增强,各树形的Pn均会升高。当PAR在0~500 μmol/(m2·s)左右时,Y形的Pn值最高且增速最大,其次为篱壁形、主干形和对照(CK);在500 μmol/(m2·s)以上时,篱壁形的Pn最高,其次为主干形、Y形和对照(CK)。相对于CK,篱壁形、主干形和Y形的Gs、Tr值较高,Ci则较低,其中篱壁形的Gs、Tr最高,Ci最低,为0.202、6.563 mmol/(m2·s)和196.79 μmol/mol,其次为主干形和Y形,对照(CK)的Gs、Tr最低,Ci最高,分别为0.171、4.828 mmol/(m2·s)和246.25 μmol/mol。叶绿素荧光参数中,不同树形间的Fv/Fm、ΦPSII、qP、NPQ和ETR均存在一定差异,其中篱壁形的Fv/Fm、ΦPSII、qP和ETR值>主干形>Y形>对照(CK),而NPQ相反,且篱壁形Fv/Fm、ΦPSII、qP和ETR值最大,NPQ值最小,分别为0.81、0.55、0.763、53.52和2.88;对照(CK)为0.73、0.45、0.693、38.53和3.51。篱壁形的光能转化效率均高于主干形、Y形和对照(CK)。从Pn与叶绿素荧光参数相关性可知,Pn与Fv/Fm、ФPSII、qP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而与NPQ呈极显著的负相关,且Pn与qP、Fv/Fm相关性要比ФPSII和NPQ更为密切。【结论】 在株行距为(1×4.5) m下改造的3个树形当中,篱壁形是具有较好的高光效能树形,其次为主干形,Y形次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