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草鱼是人们喜爱的一种优质淡水鱼类。它具有生长快,经济效益大的优点。但是草鱼极易患病,成活率低,其中尤以草鱼出血病危害最大。草鱼出血病的病原,属呼肠孤病毒。至今未有特效药物防治。据报道近年来土法制备  相似文献   

2.
草鱼是我国传统的优良养殖品种,具有生长快、肉味佳的特点。但草鱼的抗病力和成活率均较低,易患出血病、烂鳃病、赤皮病和肠炎病。该“四病”严重影响草鱼养殖生产,务必引起养鱼户重视。 (一)出血病 该病是由呼肠孤病毒引起的一种病  相似文献   

3.
草鱼出血病给草鱼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其主要病毒性病原是草鱼呼肠孤病毒。文章首先从病毒基因组及其编码蛋白的功能和病毒的细胞培养特性方面总结了草鱼呼肠孤病毒的生物学特征;然后介绍了呼肠孤病毒的生活周期和致病机理;最后概述了草鱼的干扰素抗病毒免疫的最新进展,从草鱼呼肠孤病毒和宿主的抗病毒免疫两个方面来阐述草鱼出血病的发病机理,以期为研究和防控草鱼呼肠孤病毒病提供相关参考。  相似文献   

4.
草鱼呼肠病毒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草鱼呼肠病毒引起的草鱼出血病是一种高度传染性与致死性的病毒性疾病,该病的频繁暴发给我国草鱼养殖业及淡水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论文就近年来对草鱼呼肠病毒在基因组序列及基因分型、流行病学、先天性免疫、检测方法、免疫防控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草鱼呼肠病毒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为草鱼出血病预防和控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5.
水利部、中科院水库渔业研究所承担了水利部技术开发基金项目“草鱼出血病免疫途径的研究”,课题组采用草鱼出血病组织浆灭活疫苗经不同处理方法进行浸泡免疫试验,筛选出可使草鱼种成活率达80%以上,免疫期长达16个月的8903浸泡免疫法,并在生产上得到验  相似文献   

6.
草鱼是我国传统的优良养殖品种,具有生长快、肉味佳的特点.但草鱼的抗病力和成活率均较低,易患出血病、烂鳃病、赤皮病和肠炎病.该"四病"严重影响草鱼养殖生产,务必引起养鱼户重视.  相似文献   

7.
草鱼生长快、饵源广、肉味美、营养。好,但抗病力弱,易发生细菌性烂鳃、肠炎、赤皮病和病毒性出血病,成活率较低,一般只有30%左右。现介绍一种治疗草鱼“四病”的有效药饵。  相似文献   

8.
草鱼出血病的防治汪占华(河南省新野县畜牧兽医站473500)王三忠(河南省新野县水利局渔场473500)草鱼出血病病原体是呼肠孤病毒,每年6~10月为流行季节,以8~9月最甚。为害对象是当年草、青鱼种。该病主要症状为:肌肉、口腔、各种鳍条基部出血,尤...  相似文献   

9.
<正>草鱼出血病是鱼种培育阶段一种流行地区广泛、流行季节长、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危害性大的病毒性鱼病。病原体是两种病毒颗粒,一种是呼肠孤病毒(双股RNA病毒),另一种是20~30nm大小的病毒(单股RNA病毒)。该病主要流行于长江流域和珠  相似文献   

10.
<正>草鱼出血病是鱼种培育阶段一种流行地区广泛、流行季节长、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危害性大的病毒性鱼病。病原体是两种病毒颗粒,一种是呼肠孤病毒(双股RNA病毒),另一种是20~30nm大小的病毒(单股RNA病毒)。该病主要流行于长江流域和珠  相似文献   

11.
草鱼具有生长快、肉食美、价值高等优点,是养殖的优良品种。但是,草鱼多病,尤其是草鱼出血病、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危害最为严重,致使养殖草鱼成活率较低。每年5-10月,水温20℃以上,是养殖鱼类增重的关键时期,也是鱼病的流行季节。此季节正是草鱼生长旺盛阶段,吃得多、长得快,但是,由于温度高,  相似文献   

12.
《动物检疫》2014,(7):57-57
近期,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和江西省渔业局共同开发的我国首个无规定水生动物疫病区——江西省无草鱼出血病区建设示范项目,通过了由农业部渔业渔政管理局组织的阶段验收。验收会上,中国水科院珠江所所长吴淑勤和江西省水产技术推广站站长戴银根分别代表项目技术组和管理组,详细汇报了在江西省修水水系和信江水系开展的无草鱼出血病区建设情况。示范区内草鱼出血病免疫覆盖率由2011年的26%提高到了2013年的44%,草鱼呼肠孤病毒阳性检出率由2012年的4.1%下降到了2013年的1.76%,草鱼最高死亡率由2011年的17.6%下降到了2013年的7.7%,发病风险由一般风险下降至较小风险。  相似文献   

13.
第七讲:暴发性出血病与病毒性出血病的区别及防治技术(上) 暴发性出血病,又称暴发性传染病、溶血性腹水病、细菌性败血症,是危害淡水鱼的种类最多,流行地区最广,流行季节最长,造成损失最大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病毒性出血病,主要危害草鱼,又叫草鱼出血病,对草鱼、青鱼的鱼种阶段危害最严重。这两种鱼病的相似之处,就是发病初期,病鱼从头顶部、上下颌、口腔、鳃盖、鳍部,不同程度充血,继而内脏充血、出血。  相似文献   

14.
草鱼以吃草为主,饲料来源容易解决,同时草鱼排出的粪尿,又能肥水,繁殖浮游生物,增加鲢,鳙鱼的产量。但草鱼发病率较高,产量很不稳定,因此,草鱼病的防治是一件大事。草鱼病最常见的是病菌寄生引起的肠炎病,这种病常与病毒寄生引起的出血病并发,或者与病菌寄生引起的鳃病,赤皮病并发,在5~9月水温20℃以上时最易流  相似文献   

15.
基因Ⅱ型草鱼呼肠孤病毒(GCRV-Ⅱ)是当前引起草鱼出血病暴发与流行的主要病原,为建立快速检测GCRV-Ⅱ的方法,本研究根据GCRV-ⅡRd Rp基因的保守区域序列设计引物及TaqMan探针,经反应参数优化,建立了检测GCRV-Ⅱ的荧光定量PCR方法。结果显示,该方法仅对GCRV-Ⅱ的靶基因序列进行扩增,与其它非靶目标核酸均无交叉反应;其最低检出量为3拷贝/μL病毒核酸,比普通PCR的敏感度高100倍;组内和组间重复试验变异系数均小于1%。采用该方法检测60份草鱼出血病疑似样品,GCRV-Ⅱ阳性检出率为75%(45/60),与细胞分离结果一致。应用该方法分析了GCRV-Ⅱ在不同细胞和不同培养方式下病毒的增殖含量,结果显示GSB和PSF细胞增殖量最大,达106拷贝/μL~107拷贝/μL病毒核酸,转瓶接种比常规的细胞培养瓶和培养板接种其病毒含量低2个数量级。本研究建立的GCRV-ⅡTaqMan荧光定量PCR方法具有高效、特异、敏感、可重复性强的优点,适用于GCRV-Ⅱ的临床快速检测和病毒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6.
位于沅江市的湖南省水产科研所,成功地研究出了“活毒疫苗低温浸泡防治草鱼出血病”技术,给一向令人头痛的草鱼出血病的防治带来了好消息。最近,该项技术已通过农业部组织的鉴定验收。“活毒疫苗低温浸泡防治草鱼出血房”技术即利用鱼类和病源体的生物学特征,对草鱼春片浸泡接种  相似文献   

17.
草鱼出血病属呼肠孤病毒科中一种水生生物呼肠孤病毒。此病是目前草鱼饲养阶段危害最大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它流行于全国各养殖地区,其中以长江流域和广西、广东、福建等主要养鱼地区流行最为严重。流行季节在6月下旬到9月底,特别是7月中旬到9月上旬,水温在27℃以上时最为流行,水  相似文献   

18.
鱼类出血病是渔业生产中较为严重的传染性疾病。草鱼出血病是草鱼种饲养阶段危害最严重的传染性疾病。青鱼出血病严重危害江浙、沪等养殖区。近年,时有白鲫、甲鱼、鲶鱼、甚至麦穗鱼患出血病的报道。出血病正严重危害养殖生产,探索出血病的治疗药物及治疗方法愈显重要。近年来,各位同行对其作了许多有益探索,现辑之以飨读者。三人工免疫人工注射福尔马林灭活疫苗及上法免疫组织浆,其抗病力至少可维持14个月。用草鱼出血病免疫疫苗注射草鱼种,也可获得满意效果。2药物预防问)每100kg鱼用“十滴水”50-100g十食盐0.3-0.5kg制药饵,…  相似文献   

19.
草鱼肉质鲜美、营养价值丰富,产量高、生长周期短,便于养殖与管理,加之市场需求量较大,所以我国草鱼养殖户数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但是草鱼出血病是一种传染性、致死性均比较高的疾病,对草鱼养殖业危害极大,因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本文介绍了草鱼出血病的病原、流行情况、临床症状和诊断方法,并提出了深度清扫、切断病原传播、免疫预防和做好饲养管理等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养殖业的不断发展,水产养殖在给广大养殖户带来较大经济效益的同时,出现的各种流行疾病也给养殖业带来了不小的冲击。笔者从事鱼病防治多年,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以下重点分析几种淡水养殖鱼类中较为流行的病害,并提出防治措施。1草鱼出血病1.1病因该病主要由水生呼肠孤病毒引起。1.2流行情况本病的高发期为每年6-9月份,主要危害2.5~15.0 cm草鱼种和1龄青鱼,水温在27℃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